1
|
开拓新诗研究的新领域——“中国新诗接受史研究(1917-1949)高端论坛”会议综述 |
陈柏彤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2
|
从“应者寥寥”到“东方之鲍特莱”出世——重考李金发诗歌在1920年代的接受情况 |
蒋欢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新诗传播与接受中的治疗功能 |
赵小琪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4
|
敞开新诗合法性的历史暗区——评方长安《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
吴投文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9 |
0 |
|
5
|
现代诗歌研究的新突破——读《传播接受与新诗生成》 |
邬非非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6 |
0 |
|
6
|
科学思潮与现代汉语诗歌形式变革 |
王泽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7
|
重估、深化、再出发——2016年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高周权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8
|
评《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
李超杰
|
《新文学评论》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