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拓新诗研究的新领域——“中国新诗接受史研究(1917-1949)高端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柏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42-145,共4页
2018年4月26日在武汉大学主办的"中国新诗接受史研究(1917-1949)高端论坛"主要围绕"中国新诗接受史研究(1917-1949)"展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及学术机构的40余位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学者对如何突破新诗研究旧范式、新诗... 2018年4月26日在武汉大学主办的"中国新诗接受史研究(1917-1949)高端论坛"主要围绕"中国新诗接受史研究(1917-1949)"展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及学术机构的40余位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学者对如何突破新诗研究旧范式、新诗传播接受文献抢救的难度与对策、新诗接受史研究的有效途径、新诗与旧诗的传播空间与共时性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反思了百年新诗研究过程的思路与局限,试图指出中国未来新诗研究的可能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接受史研究(1917-1949)》 新诗研究范式 新诗文献资料 新诗接受史研究途径
下载PDF
从“应者寥寥”到“东方之鲍特莱”出世——重考李金发诗歌在1920年代的接受情况
2
作者 蒋欢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作为中国象征诗的先驱,学界通常将李金发诗集《微雨》的出版视为中国象征主义诗风兴起的标志,而李金发的诗作与当时诗坛诗风格格不入的“晦涩”“怪异”面貌,也让当今学界普遍认为李金发的诗歌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坛“反应强烈”,带... 作为中国象征诗的先驱,学界通常将李金发诗集《微雨》的出版视为中国象征主义诗风兴起的标志,而李金发的诗作与当时诗坛诗风格格不入的“晦涩”“怪异”面貌,也让当今学界普遍认为李金发的诗歌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坛“反应强烈”,带来了令人侧目的“骚动”。通过对1920年代李金发诗歌传播与接受的事实进行重新梳理和勘定,发现李金发处女作《弃妇》和诗集《微雨》均未引起文学界的大规模讨论。正式的诗歌批评仅有赵景深《李金发的<微雨>》、钟敬文《李金发底诗》和黄参岛《微雨及其作者》三篇,且《微雨及其作者》极有可能出自李金发本人之手。从“应者寥寥”到“东方之鲍特莱”出世,李金发在其诗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自我经典化”的隐形作用,再结合来自30年代论家们外围的“合力”,最终在1930年代以后使得李金发成为中国新诗象征派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发 早期象征诗派 《弃妇》 《微雨》 新诗接受 自我营销
下载PDF
新诗传播与接受中的治疗功能
3
作者 赵小琪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新诗传播与接受的治疗功能系统主要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补偿、同情、超越功能构成。新诗传播与接受的补偿功能,一是强化了个体的自然化的身体意识,为自然化的身体表现提供了合法性前提;二是肯定了身体的欲望,建构了表现身体欲望... 新诗传播与接受的治疗功能系统主要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补偿、同情、超越功能构成。新诗传播与接受的补偿功能,一是强化了个体的自然化的身体意识,为自然化的身体表现提供了合法性前提;二是肯定了身体的欲望,建构了表现身体欲望和快乐的多元、开放的路径。新诗传播与接受的同情功能主要表现为,对话双方超越原来各自的视野,达致一种相互理解之境。新诗传播与接受的超越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赋予时间共时和循环的特性,将生命从一维的时间状态中解救出来;二是强化空间的交融性特性,将自我从个体与他人、自然的分离、隔绝状态中解救出来。大致来说,在新诗传播与接受的治疗功能系统中,补偿功能为基石,同情功能为中心,超越功能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传播 新诗接受 补偿功能 同情功能 超越功能
下载PDF
敞开新诗合法性的历史暗区——评方长安《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4
作者 吴投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在新诗研究中,新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尽管也有零星的研究成果出现,但并没有形成具有问题意识的聚焦效应。方长安教授长期在这一领域用心耕耘,他的新著《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在新诗研究中,新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尽管也有零星的研究成果出现,但并没有形成具有问题意识的聚焦效应。方长安教授长期在这一领域用心耕耘,他的新著《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自成体系,个案研究与理论思辨浑然一体,是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探讨新诗传播与接受的论著,在新诗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意义。该著作对诗人个案的聚焦,始终联结着新诗史的整体视野,同时在历史还原的真实细节中呈现新诗合法性建构的内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长安 新诗接受 新诗合法性 经典化 诗歌史观
下载PDF
现代诗歌研究的新突破——读《传播接受与新诗生成》
5
作者 邬非非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年第1期228-233,共6页
方长安教授的新著《传播接受与新诗生成》收录了他近些年学术探索的一部分成果,从传播接受的维度切入新诗的生成与发展问题,以史料为依据,运用了传播学、解释学、文化心理学和知识考古学等诸多方法,深入地探讨了新诗生成的特点与规律。... 方长安教授的新著《传播接受与新诗生成》收录了他近些年学术探索的一部分成果,从传播接受的维度切入新诗的生成与发展问题,以史料为依据,运用了传播学、解释学、文化心理学和知识考古学等诸多方法,深入地探讨了新诗生成的特点与规律。不仅考察了在新诗生成过程中,诗人对于中西方诗歌的接受过程;而且关注读者在新诗诞生至今近百年的历史中,对于诗人形象和新诗经典的塑造。书中历史感贯串始终,史料采集丰富,文本解读精彩。该书为新诗研究提供了重新理解、思考新诗生成与建构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同时也在对历史深入检索的过程中为新诗的未来发展树立了一个路标,突破了新诗研究的旧范式,拓展了新诗研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接受新诗生成》 历史意识 历史语境 经典化
下载PDF
科学思潮与现代汉语诗歌形式变革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泽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清末民初的科学思潮,是五四新诗运动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历史语境。科学思潮对汉语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的影响,一是诗思的转变:体现为由古代汉语诗歌的感性抒情为主的诗思传统转换为现代诗思的知性重理或情与理的互渗,注重写实求真、率性求... 清末民初的科学思潮,是五四新诗运动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历史语境。科学思潮对汉语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的影响,一是诗思的转变:体现为由古代汉语诗歌的感性抒情为主的诗思传统转换为现代诗思的知性重理或情与理的互渗,注重写实求真、率性求真、智性表达成为了现代诗歌重要表达方式。二是语言的变革:诗歌语言外来词汇与外来语法体系的引入、现代汉语虚词的普遍入诗、标点符号的运用等,促进了诗歌形式变革。三是诗体变化:现代诗行的分行排列、多元开放的节奏形态、自由体形式的选择带来的诗歌形式的现代变革等都与科学思潮的影响直接相关。四是传播的变化:现代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与传播对象、传播空间的变化都与科学技术的变化息息相关,改变了人们诗歌的接受观念与欣赏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思潮 诗歌形式 诗思 诗歌语言 现代诗歌体式 新诗接受观念
下载PDF
重估、深化、再出发——2016年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7
作者 高周权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4,共8页
2016年现代诗歌研究依然呈现出充满活力的态势。流派群体研究以对早期象征派、1930年代现代派、七月诗派和西南联大诗群、现代金陵诗人群研究的成果为主要收获;个体诗人研究层面,李金发、郭沫若、闻一多、戴望舒和穆旦等现代诗歌史上关... 2016年现代诗歌研究依然呈现出充满活力的态势。流派群体研究以对早期象征派、1930年代现代派、七月诗派和西南联大诗群、现代金陵诗人群研究的成果为主要收获;个体诗人研究层面,李金发、郭沫若、闻一多、戴望舒和穆旦等现代诗歌史上关键诗人的研究凭借新视角切入和新材料发掘,潜在的诗学品格得以重视、重估;新诗形式研究与现代汉语的联袂,深入至标点、分行、隐喻、格律等诗歌肌理,代表着近年新诗形式本体研究走向更精细化发展的趋势。在现代诗接受研究领域,陈仲义的现代诗接受研究是2016年度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流派 经典诗人 新诗形式 新诗接受 新诗研究
下载PDF
评《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8
作者 李超杰 《新文学评论》 2019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中国新诗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发生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的一次文学巨变,以一种全新的白话言说方式置换旧的文学格律诗,实现对几千年文学传统的深刻颠覆,在化合'民族诗歌'和'外来诗歌'的基础上,构建独特的诗学理论... 中国新诗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发生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的一次文学巨变,以一种全新的白话言说方式置换旧的文学格律诗,实现对几千年文学传统的深刻颠覆,在化合'民族诗歌'和'外来诗歌'的基础上,构建独特的诗学理论。新诗产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学者有关它的研究从未间断,但既有成果多是从创作风格、文本特征、诗歌潮流等方面展开论证,相关史著文章不少,可谓是泛式研究,但切入角度过于单一,称不上范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 百年新诗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新诗研究 中国现代诗歌 文学风尚 李金发 新诗批评 现代诗学 经典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