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反思与变革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明德 刘婵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27,共7页
从招生情况、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与师资结构五方面对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不明显、快速发展与整体办学模式趋同、尚未跳出"学术型"培养模式的教学框架;提出... 从招生情况、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与师资结构五方面对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不明显、快速发展与整体办学模式趋同、尚未跳出"学术型"培养模式的教学框架;提出借鉴他国经验,通过实行"校媒联合、产学并举"的办学模式、"小众培养、特色制胜"的方向设置模式、"术业专攻、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以及"跨界联合、三师辅导"的教师配置模式,构建起新型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专业设置 课程设置 实践环节
下载PDF
体育院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宏伟 祖彬 《山东体育科技》 2019年第2期64-69,共6页
对我国8所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体育院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中的现状及问题。建议:构建核心课程+体育+新媒体技能的课程体系;凝练专业方向,以特色致胜;探索与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建立跨界联合,搭建仿真教... 对我国8所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体育院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中的现状及问题。建议:构建核心课程+体育+新媒体技能的课程体系;凝练专业方向,以特色致胜;探索与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建立跨界联合,搭建仿真教学实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专业学位 体育新闻 培养方式
下载PDF
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 被引量:8
3
作者 童兵 《新闻前哨》 2010年第10期12-14,共3页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即将招生。我国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得到拓宽,新闻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方法有较大的调整,人们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充满着期待。
关键词 新闻人才培养 专业学位教育 硕士 传播 期待 路径 高层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下载PDF
岗位胜任能力: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路径研究
4
作者 郑亚楠 《新闻传播》 2022年第11期25-28,共4页
即使是以新媒体所需人才而设置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在智能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的融合媒体面前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新文科建设要求的技术渗透、文理交叉培养目标?需要从岗位胜任能力出发,用OBA思维... 即使是以新媒体所需人才而设置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在智能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的融合媒体面前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新文科建设要求的技术渗透、文理交叉培养目标?需要从岗位胜任能力出发,用OBA思维重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路径。要直面存在的问题,以学生能力养成为基本价值取向,将终身学习、诚信包容、服务社会的意识融化在育人过程中。以技术领先的办学硬件打牢实操体系,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辩证地统一,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动手能力。以产业结构的人才之需夯实实习实践环节,将校外导师与培养目标紧紧相扣,画出进入实践场景的同心圆。只有面向被网络技术改造的社会交往方式、面向新型传播平台的生产方式,才能培养出与传播产业结构升级相匹配的高层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 岗位胜任能力
下载PDF
浙江传媒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5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11年学校被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2年起面向全国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我校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设置了广播电视新闻、新闻与媒体管理、新媒体传播、广... 2011年学校被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2年起面向全国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我校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设置了广播电视新闻、新闻与媒体管理、新媒体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四个方向,依托于本校省级重点学科,主要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记者、编辑、编导及相关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新闻 媒体传播 硕士专业 专业学位研究生 招收 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 传媒
下载PDF
浙江传媒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6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传媒专门人才的两个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来为我国传媒行业输送了万余名专业人才,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近年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传媒专门人才的两个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来为我国传媒行业输送了万余名专业人才,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近年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人民政府 传媒行业 专业学位研究生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学院 硕士 传播 新闻
下载PDF
理念、制度与课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术计划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柴如瑾 闵瑞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本文使用美国大学课程专家丽莎·拉图卡和琼·斯塔克提出的“学术计划”(Academic Plan)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学文学硕士为研究案例,对比二者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编排... 本文使用美国大学课程专家丽莎·拉图卡和琼·斯塔克提出的“学术计划”(Academic Plan)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学文学硕士为研究案例,对比二者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编排、培养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效果评估和项目调整等方面的主要特点、模式及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术计划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 硕士专业学位 学术计划 研究生教育
原文传递
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8
作者 倪铭 樊淑琴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3-58,共6页
当前,媒介融合转型发展日益加速,对全媒体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也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挑战。研究以63份2019—2021级湖北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习报告为样本,采用词频... 当前,媒介融合转型发展日益加速,对全媒体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也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挑战。研究以63份2019—2021级湖北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习报告为样本,采用词频分析法和TF-IDF算法进行关键词提取,引入专业实践能力模型,探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维度和要素。研究发现,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项实践能力是核心,其中专业技能要素最为显著;一般实践能力是基础,其中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要素最为显著;情境实践能力是支撑,其中应变力和策划力要素最为显著;实践动机是前提和驱动,其中实践外生动机和实践内生动机交替。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提升实践能力策略讨论,以期为当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闻与传播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专业实践能力
下载PDF
基于教育共同体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洁 张邦卫 陈晓凤 《未来传播》 CSSCI 2023年第6期125-134,共10页
传媒产业深度结构性变革对传媒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高校传媒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催生产教融合方式的迭代升级。文章从教育共同体视角出发,提出基于“融合、联动、协同的政产学教育共同体”发展... 传媒产业深度结构性变革对传媒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高校传媒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催生产教融合方式的迭代升级。文章从教育共同体视角出发,提出基于“融合、联动、协同的政产学教育共同体”发展理念的新闻与传播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式以“学科融合、知识融合、技能融合、媒体融合”四位融合为目标,打通课程教学链、内外导师链、科教平台链、实践基地链四个育人维度,构建政产学育人机制、运行机制、驱动机制、保障机制四大协同体系,汇聚整合知识、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要素,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全媒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共同体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路径
下载PDF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践双向考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春雷 曾娅洁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80,共5页
针对目前高校培养现状的困境,本文确立了一套极具针对性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习实践的双向考评机制。其通过确立各类别考评维度,细化各级别考评指标及其各自所占权重,以实现考评机制的可测量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将建... 针对目前高校培养现状的困境,本文确立了一套极具针对性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习实践的双向考评机制。其通过确立各类别考评维度,细化各级别考评指标及其各自所占权重,以实现考评机制的可测量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将建构实践单位与校内导师对学生实践的双向互动考评模式,以更为有效地引导、激励和督促学生实践学习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专业学位 校内外实践 双向考评
原文传递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学术漂移”的表征与成因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钦 邓银行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1,共3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模式,致力于改变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但是,从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来看,现有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存在"学术漂移"的现象,其成因包... 新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模式,致力于改变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但是,从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来看,现有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存在"学术漂移"的现象,其成因包括专业型硕士培养缺乏规制与认同、"双导师制"难以落实、产学研结合中的"囚徒困境"等。正确认识和对待"学术漂移"现象,需要妥善处理好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市场化趋向、学术性与职业性、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统一性要求与多元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学术漂移
下载PDF
实施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构想与思考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保卫 《新闻前哨》 2010年第10期14-17,共4页
一、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新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新闻学教育的典型模式是职业培训。国外的新闻教育注重以实务导向为主的办学方向,因此,培养专业型硕士是新闻学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严格区分学术型硕士学... 一、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新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新闻学教育的典型模式是职业培训。国外的新闻教育注重以实务导向为主的办学方向,因此,培养专业型硕士是新闻学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严格区分学术型硕士学位与应用型硕士学位,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等地已成为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教育 硕士学位 新闻传播 新闻学教育 硕士研究生教育 职业培训 办学方向 新闻教育
下载PDF
目标倒逼与过程引导——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淑华 周志勇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2-55,共4页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近10年的培养探索过程中,课程体系和专业规范不断完善,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和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但在学科边界、导师结构、课程设置和生源质量等方面面临发展困境。通过对国内三个不同梯队开展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近10年的培养探索过程中,课程体系和专业规范不断完善,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和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但在学科边界、导师结构、课程设置和生源质量等方面面临发展困境。通过对国内三个不同梯队开展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育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考察和深度访谈,并结合郑州大学经验,发现“目标倒逼+过程引导”这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 目标倒逼
下载PDF
研究生工作站对促进研究生就业的价值和策略研究——以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庆华 赵蒙成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年第3期19-24,共6页
通过对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案例的研究发现,研究生工作站是具有特殊价值的实践基地,对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具有积极价值,但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应有价值的实现。为此,可通过问题研讨、经验... 通过对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案例的研究发现,研究生工作站是具有特殊价值的实践基地,对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具有积极价值,但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应有价值的实现。为此,可通过问题研讨、经验宣传、拓展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单位类型与地域、打造示范性品牌、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措施强化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以更好地服务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工作站 专业学位研究生 就业 新闻与传播专业
下载PDF
新闻与传播硕士和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成立 孙寿山被聘为两委员会主任委员
15
《传媒》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5,共1页
本刊讯3月1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等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被同时聘为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 本刊讯3月1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等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被同时聘为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寿山出席了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并就两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指委的工作发表了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专业学位研究生 新闻出版总署 硕士 传播 主任 教育指导 社会保障部
下载PDF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专业学位设置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世文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新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新闻传播专业社会功能的发挥与其自身发展,符合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和国际化趋势的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我国应加快设... 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新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新闻传播专业社会功能的发挥与其自身发展,符合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和国际化趋势的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我国应加快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步伐,服务于社会,争取自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新闻传播硕士 新闻实践
下载PDF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网络的学术规范问题——以新闻传播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翠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6,共4页
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搜集资料、引证注释等方面出现的学术规范问题。认为硕士学位论文在进入网络数据库后,由于具有网络出版物性质,需要硕士生导师、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数据库公司以及硕士生本人共同... 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搜集资料、引证注释等方面出现的学术规范问题。认为硕士学位论文在进入网络数据库后,由于具有网络出版物性质,需要硕士生导师、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数据库公司以及硕士生本人共同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硕士学位论文 学术规范 新闻传播
下载PDF
探索构建学位研究生培养之共生系统——以财经类院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为例
18
作者 毛颖 《传媒论坛》 2021年第24期165-167,共3页
财经类院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从招生方式对专业设置初心的背离,到专业方向的形同虚设与课程设置的重理论轻实践,从师资结构的失衡,到实践环节的虚化与学位论文的困窘,在显示出从上到下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 财经类院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从招生方式对专业设置初心的背离,到专业方向的形同虚设与课程设置的重理论轻实践,从师资结构的失衡,到实践环节的虚化与学位论文的困窘,在显示出从上到下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路径依赖。为此,本文紧扣专业培养方案与大学三大职能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以构建共生系统克服路径依赖、以科学研究优势涵养人才培养优势、以服务媒体引发媒体建立合作共赢理念的主张,以期切实促进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促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专业学位 共生系统
下载PDF
单科院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特色化教育路径研究——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
19
作者 孙希洋 肖灵 《传媒论坛》 2024年第22期63-67,共5页
专业学位是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广州体育学院自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以来,从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和体育类单科院校的特殊性问题两方面入手,分析当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 专业学位是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广州体育学院自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以来,从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和体育类单科院校的特殊性问题两方面入手,分析当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并积极探索新传专业教育的新路径,认为单科院校需要在强化实践的基础上探寻学科发展特色,构建鲜明的特色化教育路径。广州体育学院坚持“体育+”的发展路径,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推进高层次体育新闻传播人才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品牌化”实践教学平台,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 专业硕士 单科院校 特色化 教育路径
下载PDF
新闻媒体与高校的融合教育——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20
作者 韩敏 《教育传媒研究》 2018年第2期44-48,共5页
在借鉴相关国家新闻传播学的教育经验基础上,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全面加强与传媒业界深度互动,建立人才流动的长效机制。要强化新闻传媒是社会共同体的建构参与者的专业理念,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应该加大面向传... 在借鉴相关国家新闻传播学的教育经验基础上,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全面加强与传媒业界深度互动,建立人才流动的长效机制。要强化新闻传媒是社会共同体的建构参与者的专业理念,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应该加大面向传媒业界的力度,培养方向的设置应该趋于专业化和个性化,课程体系应该趋于精细化与跨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 专业学位 融合教育 社会共同体 课程设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