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坐失启蒙前提的文化工业批判:误引、误解与误读——大陆新闻传播学者运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一个理论盲区 被引量:1
1
作者 滕育栋 《新闻传播》 2012年第4期54-56,共3页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近年来大陆新闻传播学界使用得.较为频繁的理论工具之一。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较为成熟的形态,源自瞿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据笔者统计,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对这本书的引用即伴随着对文化工业理论的运用...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近年来大陆新闻传播学界使用得.较为频繁的理论工具之一。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较为成熟的形态,源自瞿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据笔者统计,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对这本书的引用即伴随着对文化工业理论的运用,频繁地进入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学术视野,进而言之,大陆新闻传播学者如何理解瞿克海默或阿多诺的思想,实质上是与他们怎样引用《启蒙辩证法》一书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他们是怎样引用该书的;是否存在偏重;是否存在误差;倘若有所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新闻传播学者 中国大陆 阿多诺 霍克海默 《启蒙辩证法》 盲区 误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者为什么不是公共知识分子
2
作者 李幸 《南方电视学刊》 2004年第6期81-81,共1页
说来惭愧,《南方电视学刊》给了我匕首投枪一般的阵地,我却用它做“歌功颂德”的文章一一翻检一年的随笔,发现多数是在鼓吹“民生新闻”了,惟有那篇《自律他律及其他》是比较纯粹的批评。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公共知识分子 电视研究 杨锦麟
下载PDF
本刊开设“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专栏欢迎新闻传播学者参与讨论
3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6-36,共1页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今天可能面临重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媒体环境 专栏 大众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理论 媒体传播 生产方式 传播渠道
下载PDF
本刊开设“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专栏欢迎新闻传播学者参与讨论
4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2-42,共1页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今天可能面临重大变革。本刊深感此方面研究,对新闻传播学吸收新的养分增强生命力,对促进传媒业发展均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因而开设专栏,以为研究者和从业者交流探讨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媒体环境 专栏 大众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理论 传媒业发展 媒体传播 生产方式
下载PDF
本刊开设“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专栏欢迎新闻传播学者参与讨论
5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5,共1页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今天可能面临露大变革。本刊深感此方面研究,对新闻传播学吸收新的养分增强生命力,对促进传媒业发展均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因而开设专栏,以为研究者和从业者交流探讨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媒体环境 专栏 大众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理论 传媒业发展 媒体传播 生产方式
下载PDF
本刊开设“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专栏欢迎新闻传播学者参与讨论
6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8-18,共1页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入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入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今天可能面临重大变革。本刊深感此方面研究,对新闻传播学吸收新的养分增强生命力,对促进传媒业发展均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因而开设专栏,以为研究者和从业者交流探讨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媒体环境 专栏 大众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理论 传媒业发展 媒体传播 生产方式
下载PDF
本刊开设“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专栏欢迎新闻传播学者参与讨论
7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1-21,共1页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今天可能面临重大变革。本刊深感此方面研究,对新闻传播学吸收新的养分增强生命力,对促进传媒业发展均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因而开设专栏,以为研究者和从业者交流探讨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媒体环境 专栏 大众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理论 传媒业发展 媒体传播 生产方式
下载PDF
本刊开设“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专栏欢迎新闻传播学者参与讨论
8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6,共1页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今天可能面临重大变革。本刊深感此方面研究,对新闻传播学吸收新的养分增强生命力,对促进传媒业发展均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因而开设专栏,以为研究者和从业者交流探讨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媒体环境 专栏 大众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理论 传媒业发展 媒体传播 生产方式
下载PDF
本刊开设“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专栏欢迎新闻传播学者参与讨论
9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6,共1页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入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 新媒体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里程牌事件。新媒体融入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家庭后,新闻的特征、影响力、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等重要方面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主要建构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理论,今天可能面临重大变革。本刊深感此方面研究,对新闻传播学吸收新的养分增强生命力,对促进传媒业发展均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因而开设专栏,以为研究者和从业者交流探讨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媒体环境 专栏 大众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理论 传媒业发展 媒体传播 生产方式
下载PDF
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学术影响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段京肃 白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34,共10页
本文以CSSCI为依据,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论著作者情况和研究机构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五年间本领域学者、学术机构在CSSCI发表论文情况的原始数据,从中发现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贡献最突出、影响力最大的学者... 本文以CSSCI为依据,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论著作者情况和研究机构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五年间本领域学者、学术机构在CSSCI发表论文情况的原始数据,从中发现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贡献最突出、影响力最大的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而为大家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分析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特点提供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研究机构 学术影响力 CSSCI
下载PDF
两岸新闻传播学的年轻学者应建立常规化交流关系
11
作者 陈力丹 《东南传播》 2014年第2期21-21,共1页
早在80年代,大陆和台湾的新闻传播学者就有了交流关系。1988年台湾解禁之时,我受中国社科院的指派,做一项由韩国社科院委托的课题,即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新闻交流。当时两岸关系刚刚解冻,发生了几起交流事件,我与闵大洪、郭镇之三人合... 早在80年代,大陆和台湾的新闻传播学者就有了交流关系。1988年台湾解禁之时,我受中国社科院的指派,做一项由韩国社科院委托的课题,即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新闻交流。当时两岸关系刚刚解冻,发生了几起交流事件,我与闵大洪、郭镇之三人合作,完成了约2万字的研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新闻交流 两岸关系 常规化 中国社科院 中国大陆 80年代 台湾地区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中国新闻传播学者的空间流动与经验证据(2016—2020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强 宋爽 孙璐璐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45,共13页
本研究探讨2016年至2020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者的学术流动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104名发生空间流动的新闻传播学者的人口学特征、学缘情况、职称变化、空间流动网络等展开定量分析,并结合对8名发生流动的新闻传播学者的质性访谈了解影响因... 本研究探讨2016年至2020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者的学术流动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104名发生空间流动的新闻传播学者的人口学特征、学缘情况、职称变化、空间流动网络等展开定量分析,并结合对8名发生流动的新闻传播学者的质性访谈了解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发现:首先,104名学者的平均年龄为41.6岁,男性占比六成。学缘背景上,在武大、复旦、人大、中传获得博士学位者最多,研究领域为新媒体者最多。其次,在职业变动方面,呈现“三重向上流动”的特征。约五成学者的职称向上流动,新学校的综合排名和学科排名均有上升。再次,从空间流动来看,广州、上海和南京是吸引新传学者流入的最重要城市,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吸引了最多的新传学者流入,体现出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特征。访谈发现,新闻传播学者对学术流动更看重职业发展和学术成长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流动 新闻传播学者 学术流动
原文传递
“政治传播史论研究”笔谈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海龙 郭小安 +4 位作者 侯东阳 马得勇 潘祥辉 向芬 闫文捷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3年第5期5-19,共15页
主持人语: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人开始明确使用“政治传播/政治沟通”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讨论,90年代新闻传播学者在传播学分支领域的意义上对“政治传播”进行系统论述,直至21世纪以来以“政治传播”为题名或关键词的研究数... 主持人语: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人开始明确使用“政治传播/政治沟通”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讨论,90年代新闻传播学者在传播学分支领域的意义上对“政治传播”进行系统论述,直至21世纪以来以“政治传播”为题名或关键词的研究数量持续增长,过去十余年间加速升温,或许可以说今天我们已经迎来了政治传播研究的高潮。事实上,从政治传播研究的内涵出发,以政治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为核心的政治传播实践历史悠久,对这些实践活动的学术研究也远远早于“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实践 持续增长 中国政治学 政治沟通 分支领域 学术研究 主持人 新闻传播学者
下载PDF
新闻传播教育的中国方案——读张昆教授《新闻传播教育导论》
14
作者 刘义昆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72,共2页
互联网技术导致的传播革命,使得新闻传播业以及新闻传播教育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的新闻传播学者都在试图为两者的未来寻求答案。在中国,新闻传播学院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新闻传播教育的边界不断扩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与... 互联网技术导致的传播革命,使得新闻传播业以及新闻传播教育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的新闻传播学者都在试图为两者的未来寻求答案。在中国,新闻传播学院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新闻传播教育的边界不断扩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传统新闻业对青年学子却不再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新闻传播学院的普遍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教育 新闻传播 招生规模 青年学子 互联网 新闻传播学者 培养什么样的人
下载PDF
“做学术必须对理论有创建”——访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终身讲座教授魏然
15
作者 陈娜 《新闻爱好者》 2013年第7期60-63,共4页
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作为西方的前沿学科被引人中国,"跨学科"这一术语给沉寂多年的国内新闻学界带来了生机.30年来,新闻传播学者们开始了一段既欣喜又艰辛、既热情又审慎的学术旅程,中国的新闻传播学也在摸索与碰撞中渐渐展开了一... 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作为西方的前沿学科被引人中国,"跨学科"这一术语给沉寂多年的国内新闻学界带来了生机.30年来,新闻传播学者们开始了一段既欣喜又艰辛、既热情又审慎的学术旅程,中国的新闻传播学也在摸索与碰撞中渐渐展开了一幅气象可辨的版图.然而,与国内大多数传播学者所不同的是,在这场集体性的学术探寻中,有一批人在西方国家完成了他们较早的学术启蒙与严格的科研训练.魏然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如今已经在美国获得终身教授名衔的华人传播学者,在将近30年的学术规训与历练中形成了华洋兼容的研究旨趣与路径.而更为重要的是,复杂交汇的跨文化背景与辗转中西的求学经历,带给他更多的是对"异"的清醒以及对"同"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院 终身教授 学术 州立大学 美国 20世纪80年代初 新闻传播学者 讲座
下载PDF
个体记忆与学术人生: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口述历史研究初探
16
作者 陈娜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4-39,160,共6页
以口述历史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学者的学术人生发展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对当代中国33位新闻传播学者展开的个案研究,提出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在学术边界、学术轨迹、学术路径、学术视野、学术代际、学术情怀、学术争论、学术身份等八... 以口述历史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学者的学术人生发展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对当代中国33位新闻传播学者展开的个案研究,提出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在学术边界、学术轨迹、学术路径、学术视野、学术代际、学术情怀、学术争论、学术身份等八个方面的整体特征,并进而对口述历史与个体记忆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研究可能带来的启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闻传播 口述历史 学术人生 个体记忆 新闻传播学者
下载PDF
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综述
17
作者 方田 徐桂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者 学术研讨会 博士生 新闻 研讨会综述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下载PDF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实践与中国智慧
18
作者 胡正荣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0-70,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新闻传播学界,面向当下中国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新闻传播学界,面向当下中国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如何传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传统,创新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研究路径,是每一位新闻传播学者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学研究 新闻传播学者 新闻传播学界 重要使命
下载PDF
社会恐慌的传播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基于谣“盐”风波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廖卫民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3,共4页
在中国公共安全领域中,近年来频频发生社会恐慌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过分担忧,对其现实的安全风险予以超乎寻常的密集关注,以至于在某些情境和触发条件下产生集群性的恐慌行为,造成社会麻烦和公... 在中国公共安全领域中,近年来频频发生社会恐慌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过分担忧,对其现实的安全风险予以超乎寻常的密集关注,以至于在某些情境和触发条件下产生集群性的恐慌行为,造成社会麻烦和公共秩序混乱。在客观效果上看,社会恐慌的非理性传播不仅没有真正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反而有可能增加新的社会安全问题,这就值得新闻传播学者进行系统的理论反思和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恐慌 传播机制 风波 治理 安全风险 社会安全问题 新闻传播学者 公共安全
原文传递
新闻平衡报道的历时性考察及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敏 《采写编》 2011年第6期15-18,共4页
自平衡报道提出后,一直是新闻实践中致力遵循的原则和新闻报道追求的目标。平衡报道不仅是一种报道理念和原则、一种报道方式和技巧,更是新闻报道的:号业理想.无论是传媒人还是新闻传播学者都应该怀抱这种理想,推进平衡报道的理论... 自平衡报道提出后,一直是新闻实践中致力遵循的原则和新闻报道追求的目标。平衡报道不仅是一种报道理念和原则、一种报道方式和技巧,更是新闻报道的:号业理想.无论是传媒人还是新闻传播学者都应该怀抱这种理想,推进平衡报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贯彻。在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平衡报道更加突现其多面性、复杂性与矛盾性,梳理和明晰平衡报道理念的演变历程.正确而深刻理解当代的新闻平衡性理念,才能真正促进平衡报道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报道 新闻报道 历时性 综述 新闻传播学者 媒介生态环境 新闻实践 报道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