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钢8m弧半径小方坯连铸机提速实践
1
作者 孙振宇 那廷权 +3 位作者 李叶忠 唐雪峰 王成青 梁祥远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针对8 m弧半径小方坯铸机拉速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铸机提速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增加结晶器长度,更新结晶器供水泵,更新二冷水嘴,增大二冷管径以及优化系统温度等措施,铸机拉速由2.8 m/min提高到3.5 m/min,铸坯质量合格率... 针对8 m弧半径小方坯铸机拉速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铸机提速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增加结晶器长度,更新结晶器供水泵,更新二冷水嘴,增大二冷管径以及优化系统温度等措施,铸机拉速由2.8 m/min提高到3.5 m/min,铸坯质量合格率达到99.95%,实现了小方坯铸机高速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拉速 结晶器 二次冷却
下载PDF
提高方坯连铸机结晶器寿命工艺优化
2
作者 刘兴元 康爱元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1期131-133,共3页
为改善小方坯结晶器过钢量较低的现状,调研总结找出限制性环节。通过采取对结晶器铜管锥度与铸机拉速进行匹配,精确控制水缝尺寸,优化水质,降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及优化操作规程等工艺优化措施,使坯料脱方率降至0.24%,漏钢率降至0.08%,... 为改善小方坯结晶器过钢量较低的现状,调研总结找出限制性环节。通过采取对结晶器铜管锥度与铸机拉速进行匹配,精确控制水缝尺寸,优化水质,降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及优化操作规程等工艺优化措施,使坯料脱方率降至0.24%,漏钢率降至0.08%,铜管平均过钢量增至5120 t/支,涨幅约24.88%,满足了生产节奏的要求,节约了铜管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结晶器铜管 工艺优化 过钢量
下载PDF
方坯连铸机智能热送功能的实现
3
作者 孟德聪 冯智军 巩鹏辉 《河北冶金》 2023年第S01期29-34,88,共7页
针对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现有长材连铸机存在的不具备热送功能、倒运效率低、加热炉煤气能源消耗增加的问题,基于前期研究方案的确定,通过增加信号交互、横移车功能完善、分钢机自动分钢功能开发、过跨辊道启停控制优化、增加升降挡板五自... 针对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现有长材连铸机存在的不具备热送功能、倒运效率低、加热炉煤气能源消耗增加的问题,基于前期研究方案的确定,通过增加信号交互、横移车功能完善、分钢机自动分钢功能开发、过跨辊道启停控制优化、增加升降挡板五自动控制、设备状态显示及异常情况报警等方式,实现了四号机智能热送功能,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作业效率,提升了产线智能制造水平,响应了国家号召,提升了品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智能热送 自动分钢 信号交互
下载PDF
150 mm×150 mm方坯连铸二次冷却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欣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3,共2页
石横特钢厂由R9 m 4机4流连铸机连铸150 mm×150 mm碳素和合金结构钢、高碳钢和焊条钢.通过优化二冷段工艺,将0.5~0.8 MPa水压、0.80~1.30 L/kg比水量和3段手动水冷工艺分别改成0.20~0.30 MPa水压、0.25~0.75 L/kg比水量和4段自... 石横特钢厂由R9 m 4机4流连铸机连铸150 mm×150 mm碳素和合金结构钢、高碳钢和焊条钢.通过优化二冷段工艺,将0.5~0.8 MPa水压、0.80~1.30 L/kg比水量和3段手动水冷工艺分别改成0.20~0.30 MPa水压、0.25~0.75 L/kg比水量和4段自动(水+气)水冷工艺后,杜绝了中间裂纹和鼓肚缺陷,并使脱方、缩孔、疏松缺陷降低了5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0mm×150mm方坯连铸 二次冷却 工艺优化 冷却工艺 方坯连铸 优化 水冷工艺 合金结构钢 中间裂纹 比水量
下载PDF
高效方坯连铸机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小华 孟伟 金海燕 《浙江冶金》 2000年第1期35-36,46,共3页
简要介绍了杭钢电炉炼钢厂从 VAI 引进的高效方坯连铸机在工艺、设备、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先进技术。
关键词 方坯连铸 方坯连铸 高效连铸
下载PDF
安钢小方坯连铸高效化改造
6
作者 李学刚 王三忠 李庆旺 《湖南冶金》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介绍了安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安钢 )二炼小方坯基本情况 ,高效化改造的原因 ,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以及实施高效改造后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方坯连铸 低合金钢 方坯连铸 高效连铸
下载PDF
小方坯连铸低碳低硅铝镇静钢可浇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学华 韩传基 +4 位作者 蔡开科 宋超 茆勇 孙维 张建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1-435,共5页
在分析水口堵塞的基础上,结合马钢三炼钢生产实际,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钙处理的喂线速度、喂线量和中间包水口内径对140mm×140mm小方坯连铸低碳低硅高酸溶铝钢水口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喂线速度、加大喂线量和增加水口内径可... 在分析水口堵塞的基础上,结合马钢三炼钢生产实际,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钙处理的喂线速度、喂线量和中间包水口内径对140mm×140mm小方坯连铸低碳低硅高酸溶铝钢水口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喂线速度、加大喂线量和增加水口内径可避免水口的堵塞.采用以上工艺,连浇炉数达8~10炉,且铸坯内部和表面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铝镇静钢 可浇性 正交实验
下载PDF
高碳钢方坯连铸中心缩孔去除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克强 齐振亚 +2 位作者 王长栓 王坚 抗小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29,20,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碳钢方坯连铸中心缩孔产生的原因及降低的途径。通过 32炉浇钢试验 ,得出拉速对中心缩孔的作用大于钢水过热度 ,同时讨论了强冷段、强冷段水量。
关键词 中心缩孔 高碳钢 方坯连铸 拉速 过热度 水量
下载PDF
方坯连铸过程中钢液流动、凝固及溶质分布的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红伟 王恩刚 赫冀成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104,共6页
采用 Fe二元合金的连续介质模型,对方坯连铸过程进行紊流流动、凝固及溶质传输的三维耦合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注流在结晶器上部形成的回流,大部分返回主入流股,其余部分随凝固坯壳向下流动. 凝固坯壳在截面上由于注流冲刷造成不... 采用 Fe二元合金的连续介质模型,对方坯连铸过程进行紊流流动、凝固及溶质传输的三维耦合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注流在结晶器上部形成的回流,大部分返回主入流股,其余部分随凝固坯壳向下流动. 凝固坯壳在截面上由于注流冲刷造成不均匀分布.与实际情况相符 随凝固进行,液相中的溶质不断富集,最终在铸坯中心区域形成宏观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紊流 凝固 宏观偏析 耦合模拟 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ROKOP高效方坯连铸二冷动态控制算法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登福 孙海峰 +4 位作者 冯科 白晨光 董凌燕 温良英 赵战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6-59,共4页
针对连铸过程中拉速等因素变化,铸坯二次冷却实行静态控制而引起表面温度过大波动的问题,发展了一种针对ROKOP高效方坯连铸的二冷喷水动态控制算法及其相应的二冷动态控制模型。通过在计算机上的仿真实验及对静态和动态结果的对比表明,... 针对连铸过程中拉速等因素变化,铸坯二次冷却实行静态控制而引起表面温度过大波动的问题,发展了一种针对ROKOP高效方坯连铸的二冷喷水动态控制算法及其相应的二冷动态控制模型。通过在计算机上的仿真实验及对静态和动态结果的对比表明,该种算法对连铸过程中拉速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拉速引起的表面温度波动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KOP方坯连铸 二次冷却 动态模型 喷水控制 算法
下载PDF
方坯连铸二次冷却配水新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登福 李宏亮 +4 位作者 牛宏波 刘清才 董慧 邱贵宝 刘洪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4,68,共5页
在连铸二次冷却喷淋区二冷各段,冷却水量只与拉速的变化相关联的二冷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提出了二次冷却区各喷淋段的冷却水量Qi与钢液过热度(ΔT)、拉速(v)、浇注钢种化学成分、二冷水温相关系的二次冷却新配水模型,即Qi=K(a+bv+cv... 在连铸二次冷却喷淋区二冷各段,冷却水量只与拉速的变化相关联的二冷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提出了二次冷却区各喷淋段的冷却水量Qi与钢液过热度(ΔT)、拉速(v)、浇注钢种化学成分、二冷水温相关系的二次冷却新配水模型,即Qi=K(a+bv+cv2)+d(ΔT-E)+F。研究了模型中各系数的确定方法。应用已开发的方坯连铸二冷仿真软件和通过研究确立的济钢二冷新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以及新模型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新模型确定的二冷各喷淋段水量进行冷却,铸坯冷却均匀,铸坯质量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二次冷却 喷水模型 数值仿真 铸坯质量
下载PDF
小方坯连铸连轧生产1860MPa级PC钢绞线用高碳热轧盘条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方峰 蒋建清 +2 位作者 陈少慧 胡显军 倪根来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通过对小方坯连铸连轧工艺的调整 ,有效控制了高碳热轧盘条的显微组织、纯净度、表面质量和成分偏析等 ,生产出了满足 186 0 MPa级 PC钢绞线用 13.0 mm热轧盘条 ,使其抗拉强度高于 110 0 MPa,断面收缩率大于 35 % ,拉丝断丝率低于 1.... 通过对小方坯连铸连轧工艺的调整 ,有效控制了高碳热轧盘条的显微组织、纯净度、表面质量和成分偏析等 ,生产出了满足 186 0 MPa级 PC钢绞线用 13.0 mm热轧盘条 ,使其抗拉强度高于 110 0 MPa,断面收缩率大于 35 % ,拉丝断丝率低于 1.2 5次 / 1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连轧 高碳盘条 PC钢绞线 热轧
下载PDF
方坯连铸凝固传热的复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3
作者 冯科 徐楚韶 +2 位作者 陈登福 温良英 董凌燕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共4页
根据连铸机特点和铸流场特性 ,在拉坯方向上将整个铸流长度划分为上部计算域和下部计算域。对于铸坯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上部计算域充分耦合钢液对流对传热的影响 ,采用了三维稳态流动传热耦合模型 ;下部计算域则将铸流场对传热的影响考... 根据连铸机特点和铸流场特性 ,在拉坯方向上将整个铸流长度划分为上部计算域和下部计算域。对于铸坯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上部计算域充分耦合钢液对流对传热的影响 ,采用了三维稳态流动传热耦合模型 ;下部计算域则将铸流场对传热的影响考虑为有效导热系数 ,并忽略拉坯方向上的传热效果 ,采用了二维非稳态有效导热系数模型。计算过程和结果表明 ,采用此复合模拟方法保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降低了仿真程序的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凝固 传热 复合数值模拟 三维流动传热耦合模型 二维有效导热系数模型
下载PDF
方坯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工艺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苏旺 姜东滨 +1 位作者 罗森 朱苗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3-678,共6页
利用ANSYS和CFX软件建立了描述160 mm×160 mm方坯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确立钢液黏度与温度的定量关系,考虑凝固时钢液黏度的重要影响,研究了方坯凝固末端糊状区磁场和流场的分布,以及电流强度对凝固前沿钢液最... 利用ANSYS和CFX软件建立了描述160 mm×160 mm方坯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确立钢液黏度与温度的定量关系,考虑凝固时钢液黏度的重要影响,研究了方坯凝固末端糊状区磁场和流场的分布,以及电流强度对凝固前沿钢液最大搅拌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搅拌电流强度每增加100 A,铸坯中心磁感应强度增加250×10-4T,切向电磁力增加1 933 N/m3,最大流速增加6.9 cm/s.现场实验检验结果表明:60#钢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安装位置处液芯半径为34.4 mm,最佳电磁搅拌频率为6 Hz,最佳搅拌电流为380 A,此时凝固前沿最大流速为16.5 cm/s,铸坯中心碳偏析得到明显改善,中心碳偏析指数为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末端电磁搅拌 电磁场 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碳钢小方坯连铸参数优化及铸坯中心偏析控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贺洪印 刘海涛 +3 位作者 陈伟庆 王国君 付军 刘辉杰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研究了小方坯连铸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和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生产SWRH82B时,拉速、二冷比水量、末端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及频率对铸坯中心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C、Mn、Cr相比,C的中心偏析最严重,Mn、Cr也有明显的中心偏析。随末端电磁搅... 研究了小方坯连铸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和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生产SWRH82B时,拉速、二冷比水量、末端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及频率对铸坯中心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C、Mn、Cr相比,C的中心偏析最严重,Mn、Cr也有明显的中心偏析。随末端电磁搅拌电流强度的增加,V型偏析被打散,铸坯中心C偏析先减轻后加重,电流350 A时C偏析指数最小。随搅拌频率的增加,铸坯中心C偏析先减轻后加重,6 Hz频率有利于控制偏析。增大二冷比水量有利于降低小方坯中心C偏析;增加拉速,铸坯的中心偏析加重。使用末端电磁搅拌可在提高拉速条件下,将铸坯的中心C偏析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 方坯连铸 凝固末端电磁搅拌 拉速 二冷比水量 中心偏析
下载PDF
方坯连铸二次冷却数值仿真商用软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登福 孙明月 +4 位作者 冯科 赵战锋 董凌燕 温良英 潘艳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7-71,共5页
基于二维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使用VB语言设计开发了方坯连铸计算机数值仿真商用软件,从而为连铸生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计算机"实验平台"。运用该软件仿真,可对铸机结构和连铸工艺参数进行设计与优化。通过对多台铸机的... 基于二维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使用VB语言设计开发了方坯连铸计算机数值仿真商用软件,从而为连铸生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计算机"实验平台"。运用该软件仿真,可对铸机结构和连铸工艺参数进行设计与优化。通过对多台铸机的实例运算及生产应用表明,文中所开发的方坯连铸二次冷却数值仿真商用软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实用性、通用性和易操作性,其仿真结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台铸机高效化改造的设计和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二次冷却 二冷有效比水量 数学模型 商用软件
下载PDF
重钢小方坯连铸机内置式结晶器电磁搅拌器的研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坤太 仇圣桃 +5 位作者 张慧 干勇 周宏 欧建军 朱斌 何宇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2-24,共3页
基于电磁理论 ,完成了重钢 15 0 mm× 2 10 mm断面内置式结晶器电磁搅拌器的工业化设计 ,并对搅拌器内的磁场分布进行了检测。结合工业试验 ,进行了使用工艺的优化 ,使连铸坯的等轴晶率提高到 4 7% ,铸坯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方坯连铸 内置式结晶器 电磁搅拌器 研制 磁场分布 工业试验
下载PDF
150mm×150mm方坯连铸高效化的二冷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登福 曾丁丁 +5 位作者 孙跃 苏玉刚 罗敏 梁新亮 刘远岩 谢集祥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根据连铸坯二冷均匀冷却的构想 ,重新设计并优化二冷喷淋结构和喷嘴的布置 ,增加了一个二冷喷啉段。提出二冷段各段水量Qi(L min)与钢液过热度ΔT(℃ )和拉速V(m min)关系的新的二冷水模型 :Qi=a +bv +cv2 +d(ΔT - 30 ) +F ,其中a、b、... 根据连铸坯二冷均匀冷却的构想 ,重新设计并优化二冷喷淋结构和喷嘴的布置 ,增加了一个二冷喷啉段。提出二冷段各段水量Qi(L min)与钢液过热度ΔT(℃ )和拉速V(m min)关系的新的二冷水模型 :Qi=a +bv +cv2 +d(ΔT - 30 ) +F ,其中a、b、c、d和F为常数。实践证明 ,通过使用优化后的二冷结构和模型 ,15 0mm× 15 0mm连铸坯断面的最高拉速达 3 8~ 4 0m min ,Q2 35和HRB335钢连铸坯的质量明显改善 ,疏松、偏析、裂纹等低倍组织≤ 2级 ,废品率降低 0 2 3个百分点 ,钢坯平均日产量由 8 0万t提高至 9 4万t,生产率提高约 17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连铸 二冷水模型 铸坯质量 方坯连铸
下载PDF
方坯连铸流动传热的三维耦合数值仿真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科 徐楚韶 陈登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665-1669,共5页
在考虑速度粘性耗散项的情况下建立了方坯连铸三维稳态流动传热耦合数学模型,模型中对二冷区传热边界条件的处理与以往模型相比更加准确。应用该模型和早前基于有效导热系数方法所建立的方坯连铸二维非稳态有效导热系数模型对涟钢1号RO... 在考虑速度粘性耗散项的情况下建立了方坯连铸三维稳态流动传热耦合数学模型,模型中对二冷区传热边界条件的处理与以往模型相比更加准确。应用该模型和早前基于有效导热系数方法所建立的方坯连铸二维非稳态有效导热系数模型对涟钢1号ROKOP方坯连铸机(150×150mm2)连铸过程中拉坯方向上一定区域内的流动与传热现象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在仿真运算所选取的钢液对流较强的计算域内,三维耦合模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出铸坯的温度场。另外,通过两种数学模型对铸机整个冶金长度范围内的凝固过程进行了复合数值模拟并设计出了相应的二冷方案。连铸机的生产实践表明,二冷设计方案非常合理,连铸过程的数值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三维流动传热耦合数值仿真 速度粘性耗散项 二冷区传热边界条件
下载PDF
小方坯连铸结晶器内凝固坯壳形成及变形热力耦和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严波 文光华 刘馨燕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6,共6页
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方法分析小方坯连铸结晶器内凝固坯壳的形成及应力分布 ,得到结晶器长度、结晶器锥度、拉坯速度和钢液过热度等工艺参数对凝固坯壳形成和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 ,所得结果对小方坯连续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产品质量的... 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方法分析小方坯连铸结晶器内凝固坯壳的形成及应力分布 ,得到结晶器长度、结晶器锥度、拉坯速度和钢液过热度等工艺参数对凝固坯壳形成和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 ,所得结果对小方坯连续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有限元 结晶器 凝固坯壳 变形热力耦合 铸造工艺参数 应力分布 产品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