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点加强下UHPC加固RC方柱抗震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强 梁栩华 +2 位作者 刘鑫 朱万旭 卢春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2,共9页
目的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在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中与基础的脱黏问题,方法在节点加强下采用UHPC对钢筋混凝土方柱进行加固。为验证该加固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并制作4个试件,以加固与否、不同轴压比(... 目的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在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中与基础的脱黏问题,方法在节点加强下采用UHPC对钢筋混凝土方柱进行加固。为验证该加固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并制作4个试件,以加固与否、不同轴压比(0.2,0.4)为参数,对各试件的延性性能、累计耗能、峰值承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UHPC节点加强加固柱的延性系数、累计耗能最高提升了15.7%,76.4%,承载力最大提升了37.6%,并且加固柱滞回曲线的捏拢效应有所改善,这是因为:一方面,采用节点加强可以增大UHPC加固层与基础顶面的黏结应力,使UHPC加固层与核心混凝土具有非常良好的协同工作作用;另一方面,UHPC加固层可以限制混凝土开裂和塑性铰区纵筋屈曲,从而提高塑性铰区的转动能力。随着轴压比提高,试件承载力呈上升趋势,但延性性能和累计耗能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UHPC中的钢纤维具有桥联作用,抑制了水泥基体裂缝的发展,使UHPC加固层剥落不严重,对高轴压比试件的破坏形态改善较为明显。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平截面假定的UHPC节点加强加固柱的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值均大于0.85,具有较高的精度,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节点加强下UHPC加固RC方柱的实际工程应用及设计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加强 UHPC加固 RC方柱 抗震性能 压弯承载力
下载PDF
并列切角方柱风致干扰效应的大涡模拟研究
2
作者 李方慧 张智博 +2 位作者 张特 范佳红 尚靖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9-606,共8页
针对并列切角高层建筑间的干扰影响问题,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雷诺数22 000的均匀流场下并列切角(切角率10%)方柱的干扰效应。基于模型的网格收敛性分析及模型准确性验证,对比分析不同间距比下并列切角方柱的气动干扰效应和流场分布... 针对并列切角高层建筑间的干扰影响问题,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雷诺数22 000的均匀流场下并列切角(切角率10%)方柱的干扰效应。基于模型的网格收敛性分析及模型准确性验证,对比分析不同间距比下并列切角方柱的气动干扰效应和流场分布,并探寻风压干扰效应的影响规律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对于并列切角方柱,平均阻力系数主要呈放大效应,脉动升力系数主要呈减小效应。在并列切角方柱处于小间距(B/L=1.2)时,由于风与壁面的相互作用,产生风压力,风压力与方柱表面力叠加,对正压区域产生加强效果,表现为放大效应,对负压区域进行削弱,出现减小效应;当B/L=1.5时,结构干扰最剧烈,其中相邻立面后流场的切角处放大效明显,干扰因子最大值为2.58;当B/L≥4.0时,除相邻立面外的其他立面与切角干扰效应趋于消失;当B/L=8.0时,相邻立面仍然存在28%的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切角方柱 大涡模拟 均匀流场 气动干扰效应 流场分布 风压干扰效应 阻力系数 放大效应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模态分解的方柱绕流非定常流场分析
3
作者 刘士杰 张珍 刘庆宽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6-331,共6页
具有方形断面的结构或构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针对方柱绕流风荷载和风致振动特性开展研究至关重要。方柱绕流的尾流效应往往涉及多种复杂流动现象,捕捉其流动主要模态对深入分析流场特性以及流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动力学模... 具有方形断面的结构或构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针对方柱绕流风荷载和风致振动特性开展研究至关重要。方柱绕流的尾流效应往往涉及多种复杂流动现象,捕捉其流动主要模态对深入分析流场特性以及流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方法建立了能够提取流场主要模态并进行流场重构的降阶模型。基于数值模拟获取非定常流场快照;利用DMD进行主要模态提取;基于提取的主要模态对非定常流场进行重构。结果表明:DMD方法提取的前4阶模态能够准确重构原始流场,为流动控制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态分解 方柱绕流 数据驱动 非定常流动 降阶模型
下载PDF
竖条对二维方柱风压特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吕伟 《四川建筑》 2024年第4期185-187,190,共4页
为探究竖条对二维方柱风压特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参考模型以及竖条布置位置改变共三种模型,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在均匀紊流场情况下,有无竖条以及竖条位置发生改变时,二维方柱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的差异;各工况下气动力差异... 为探究竖条对二维方柱风压特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参考模型以及竖条布置位置改变共三种模型,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在均匀紊流场情况下,有无竖条以及竖条位置发生改变时,二维方柱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的差异;各工况下气动力差异。研究表明:当竖条靠近迎风拐角布置时,迎风边缘出现较大的风致吸力。模型表面布置竖条均能有效降低侧风面、背风面风压值。当竖条位置靠近模型内侧布置时,平均阻力系数降幅达为35.2%。因此,通过合理布置竖条能够有效降低二维方柱表面风压以及整体风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方柱 竖条 风洞试验 气动力系数 风压分布
下载PDF
不同宽度比串列方柱流场和气动力特性研究
5
作者 张欣怡 李方慧 +3 位作者 范佳红 寇佳茵 尚靖淳 隋京航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7期84-88,共5页
为研究干扰条件下串列方柱的风压特性及其流场机理,文中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探究不同宽度比施扰建筑的干扰下,受扰建筑周围流场和气动力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模型在雷诺数为22000,间距比为2.5时的气动力系数、平均风压系数以及流场分布特性... 为研究干扰条件下串列方柱的风压特性及其流场机理,文中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探究不同宽度比施扰建筑的干扰下,受扰建筑周围流场和气动力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模型在雷诺数为22000,间距比为2.5时的气动力系数、平均风压系数以及流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两方柱的平均阻力方向相反,脉动阻力系数呈现先减后增,再减再增的规律;迎风面和背风面均表现为风吸力,侧立面有部分区域表现为风压力,平均风压系数极值随着宽度比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宽度比的增加,上游方柱剪切层的宽度增大。在5种不同宽度比下的干扰效应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当宽度比为1.4时,遮挡效应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柱流场 大涡模拟 气场系数 平均风压系数
下载PDF
并列多方柱风荷载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姚红红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为探究并列多方柱的风荷载特性,文中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雷诺数为20000的均匀流场中的并列三方柱进行模拟,基于不同间距方柱的流场特性,归纳并总结了不同间距方柱的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和风压系数分布。结果表明小间距会产生偏流且... 为探究并列多方柱的风荷载特性,文中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雷诺数为20000的均匀流场中的并列三方柱进行模拟,基于不同间距方柱的流场特性,归纳并总结了不同间距方柱的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和风压系数分布。结果表明小间距会产生偏流且抑制方柱的旋涡脱落,三个方柱的平均风特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偏向性。当间距比达到2.0时,流场从偏流转变为对称偏压,旋涡脱落频率增大但脉动风特性仍然小于单方柱。方柱的气动力系数和风压系数在间距比4.0时近似于单方柱的值。研究结果可为并列多方柱的风荷载规范条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方柱 SST k-ω湍流模型 气动力系数 风压系数
下载PDF
输变电土建工程混凝土方柱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研究
7
作者 梁广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033-037,共5页
本研究围绕变电站木模混凝土柱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展开,重点探讨了混凝土方柱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参数、材料性能、试验过程及其破坏特征。试验设计了六个木模板混凝土柱(CFSF1–CFSF6),并对其木模板厚度、直径及内部隔板样式进行了系统研... 本研究围绕变电站木模混凝土柱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展开,重点探讨了混凝土方柱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参数、材料性能、试验过程及其破坏特征。试验设计了六个木模板混凝土柱(CFSF1–CFSF6),并对其木模板厚度、直径及内部隔板样式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试件的单调静态荷载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设计参数对柱体承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木模板的厚度和内部隔板的设计对柱体的极限承载力具有显著影响。数值模拟与试验数据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本研究为木模混凝土柱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旨在优化支撑体系设计,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土建工程 混凝土方柱模板支撑 施工技术
下载PDF
耐碱玻纤网格与聚丙烯混凝土复合加固方柱的轴压试验研究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海林 高亚强 +2 位作者 徐勇逵 陈思程 庄达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82,共13页
通过16个基于耐碱玻纤网格与聚丙烯混凝土复合加固方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混凝土中部纵向压应力-应变曲线、试件压应力-耐碱玻纤网格中部应变曲线,分析了加固层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含量、... 通过16个基于耐碱玻纤网格与聚丙烯混凝土复合加固方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混凝土中部纵向压应力-应变曲线、试件压应力-耐碱玻纤网格中部应变曲线,分析了加固层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含量、耐碱玻纤网格包裹方式等参数对试件轴压性能及破坏机理的影响。通过引入合理的基本假定和强度模型,提出了耐碱玻纤网格与聚丙烯混凝土复合加固方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将所提计算方法及相关文献计算方法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件主要破坏形态为纵向压劈破坏,裂缝最先出现在试件角部区域并向两端发展,部分试件出现加固层剥离现象;相较于耐碱玻纤网格间隔包裹试件,全包试件表现出更好的抗压性能及延性;随着加固层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含量的增加,试件极限承载力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采用所提计算方法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理论计算值均小于试验值,说明所提公式具有一定安全储备,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玻纤网格 聚丙烯混凝土 方柱 轴压试验 破坏机理 承载力计算
下载PDF
圆角方柱气动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9
作者 杨群 于畅 +1 位作者 于文文 刘小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9-68,共10页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在均匀流场中测试了标准方柱和圆角率分别为0.1,0.2,0.3和0.4的圆角方柱在12万雷诺数及0°~45°风向角内的表面风压,进而分析了风向角以及圆角率对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风向角的增大...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在均匀流场中测试了标准方柱和圆角率分别为0.1,0.2,0.3和0.4的圆角方柱在12万雷诺数及0°~45°风向角内的表面风压,进而分析了风向角以及圆角率对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风向角的增大,圆角方柱的平均阻力系数均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平稳,平均升力系数则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圆角方柱平均升/阻力系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风向角小于标准方柱,其中:圆角率为0.1的圆角方柱在7.5°附近,圆角率为0.2,0.3,和0.4的圆角方柱则在5°附近;当风向角小于10°时,圆角方柱的脉动升力系数随风向角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且远小于标准方柱;当风向角大于10°时,圆角方柱的脉动升力系数随风向角增大变化较小且略大于标准方柱;圆角方柱的斯特劳哈尔数随风向角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随圆角率的增大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角方柱 风洞试验 气动特性 圆角率 风向角
下载PDF
新型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方柱的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杨坤 郭书慧 +2 位作者 王亚昆 刘睿 胡阳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6,共7页
为更有效探讨新型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方柱的轴压性能,对8根配置多螺旋复合箍筋的混凝土方柱进行了单向轴心受压试验,观察混凝土方柱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探讨了新型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对比分析了箍... 为更有效探讨新型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方柱的轴压性能,对8根配置多螺旋复合箍筋的混凝土方柱进行了单向轴心受压试验,观察混凝土方柱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探讨了新型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对比分析了箍筋间距、箍筋强度和箍筋形式等因素对混凝土柱强度和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多螺旋复合箍筋可以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方柱的强度和延性性能,当箍筋配置合理时,四螺旋复合箍筋柱的峰值强度可提高2倍,五螺旋复合箍筋柱的延性比可达1.98;该类型柱的约束效果要好于传统井字形复合箍筋柱,且五螺旋复合箍筋的约束效果强于四螺旋复合箍筋柱;该类型试件的强度和延性性能会随着箍筋间距的减小而提高,随着箍筋强度的提高而提高,且小间距高强度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下降段更平缓,变形性能更好;矩形外箍的应力增长要高于螺旋内箍,当试件达到峰值荷载时,普通强度箍筋均屈服,而高强箍筋大部分未屈服,可为试件达到极限破坏状态之前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提供一定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箍筋 多螺旋复合箍筋 约束混凝土方柱 强度 延性
下载PDF
基于CFD的5∶1方柱流场特性研究
11
作者 侯涛 刘妍妍 《四川建筑》 202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宽高比为5∶1的矩形截面是典型的钝体断面,研究其流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以5∶1方柱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数值模拟,采用RANS和LES 2种模拟方法对钝体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ES模拟方柱背风侧的负压强度较大,因此阻力系数较R... 宽高比为5∶1的矩形截面是典型的钝体断面,研究其流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以5∶1方柱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数值模拟,采用RANS和LES 2种模拟方法对钝体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ES模拟方柱背风侧的负压强度较大,因此阻力系数较RANS模拟偏大。来流经过方柱迎风侧,在两端分离,在方柱上下表面形成两个漩涡。RANS模拟的漩涡中心更靠近方柱迎风侧,而LES模拟的漩涡中心更靠近背风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CFD 方柱 流场特性 LES
下载PDF
涡激旋转下方柱小幅振荡模态的自由流线-边界层理论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宸晟 牟瑞勇 +2 位作者 黄行蓉 黄伟希 方乐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3年第6期55-65,共11页
针对刚体在流体中涡激旋转的数值结果表明,方柱在低雷诺数涡激旋转中有六种模态.本文针对其中的小幅振荡模态,通过综合无黏绕流情况下的自由流线理论与有黏平板的边界层理论,提出了一种理论模型;通过与浸没边界法所得数值结果进行对比,... 针对刚体在流体中涡激旋转的数值结果表明,方柱在低雷诺数涡激旋转中有六种模态.本文针对其中的小幅振荡模态,通过综合无黏绕流情况下的自由流线理论与有黏平板的边界层理论,提出了一种理论模型;通过与浸没边界法所得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小幅振荡模态的主要驱动力,解释了出现周期性振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旋转 方柱 浸没边界法 自由流线 边界层
下载PDF
螺旋筋约束增强钢-混凝土组合方柱偏压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济 陈宗平 +1 位作者 周春恒 经承贵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228,共17页
为研究复合约束效应对螺旋筋约束增强钢-混凝土组合方柱偏压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30个螺旋筋约束增强钢-混凝土组合方柱(15个角钢试件、15个钢管试件)的偏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及模式,获取了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和荷载-应... 为研究复合约束效应对螺旋筋约束增强钢-混凝土组合方柱偏压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30个螺旋筋约束增强钢-混凝土组合方柱(15个角钢试件、15个钢管试件)的偏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及模式,获取了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对比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试件偏压性能指标的影响,并讨论了复合约束下2类组合柱的刚度退化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柱偏压破坏模式分为大、小偏压破坏;内置螺旋筋可显著提升钢-混凝土柱的偏压承载力和变形性能,抗弯刚度也有所改善,但过密布置螺旋筋将导致组合柱的承载力和抗弯刚度提升程度下降;增大螺旋筋径宽比和角钢/钢管纵向配钢率能显著增大组合柱的承载力和抗弯刚度,但纵向配钢率对变形性能的影响远小于螺旋筋配箍率;螺旋筋间距减小及径宽比增大可减缓组合柱的刚度退化速率;此外,复合约束效应对角钢混凝土柱偏压性能的改善显著优于钢管混凝土柱;基于压溃理论推导的组合柱偏压承载力解析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方柱 螺旋筋 偏压性能 抗弯刚度 承载力计算
下载PDF
多点同时爆炸对钢筋混凝土方柱构件的毁伤特性
14
作者 武伟超 夏柳 +2 位作者 潘艾刚 王亚飞 王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107,共14页
为了研究炸药多点协同爆炸对钢筋混凝土方柱构件的毁伤特性、动力响应和破坏机理的影响,设计了柱身单节点、邻面双节点、邻面四节点和全包围四节点4种爆炸试验工况,对4根钢筋混凝土方柱开展爆炸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 为了研究炸药多点协同爆炸对钢筋混凝土方柱构件的毁伤特性、动力响应和破坏机理的影响,设计了柱身单节点、邻面双节点、邻面四节点和全包围四节点4种爆炸试验工况,对4根钢筋混凝土方柱开展爆炸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炸药中心截面毁伤特性和应力发展时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爆炸总当量下,炸药节点数量和布置位置对方柱毁伤效果有显著影响;多点爆炸下方柱毁伤效果均大于单点爆炸工况且钢筋混凝土方柱均产生贯穿破坏,邻侧四节点爆炸钢筋混凝土方柱混凝土破坏程度及加速度响应最大;对比邻侧多点爆炸工况发现,炸药节点数量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爆炸对方柱的毁伤效应;全包围四节点爆炸工况方柱最早进入全截面高应力状态,并出现4处角部混凝土应力集中,而邻面多点爆炸工况进入全截面高应力状态较晚,仅有3处截面角部混凝土应力集中;单点爆炸时混凝土内部测点应力随到爆心距离增大而减小,而多点爆炸工况下多个爆炸应力波在方柱截面内部耦合叠加,中心混凝土处应力显著增大;受到应力波空间耦合叠加的影响,邻面四节点爆炸工况下方柱截面中心混凝土峰值应力达37.3 MPa,相较其他3个爆炸工况应力增幅达到3.82倍、1.21倍和0.67倍,应力耦合力度增大是导致该工况方柱毁伤最严重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接触爆炸荷载 钢筋混凝土方柱 毁伤特性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迎风面肋板对方柱流场和气动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媛 刘锦阳 +1 位作者 刘锐 回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5-232,共8页
研究表明外伸肋板能显著减小高层建筑的风荷载,但此类附属构造的流场机理尚未澄清,因此,该文章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均匀来流作用下迎风面竖向肋板对方柱周围流场和气动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模型的流场结构、风压分布和气动力,阐明了... 研究表明外伸肋板能显著减小高层建筑的风荷载,但此类附属构造的流场机理尚未澄清,因此,该文章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均匀来流作用下迎风面竖向肋板对方柱周围流场和气动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模型的流场结构、风压分布和气动力,阐明了竖向肋板的流场机理。研究发现,外伸竖板使模型前角区域产生局部旋涡,该旋涡明显影响了来流的流动分离和剪切层特征。肋板的外伸长度d显著影响模型周围的流场结构、涡脱频率和风压分布。模型周围流场的变化导致平均阻力C_(d)和脉动升力C′_(l)明显减小。肋板位置参数b和d存在最佳组合,使模型上的气动力最小,当d/D=0.12和b/D=0.10时,模型的C_(d)和C′_(l)相比参考方柱减小了50%和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修正 方柱 竖向肋板 大涡模拟 流场 气动力
下载PDF
贴壁二维方柱绕流对壁面摩擦应力的影响
16
作者 张之豪 傅奇星 +1 位作者 王庆洋 徐胜金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8,共11页
利用TR–PIV与平行双丝热线,对平板边界层内的贴壁二维方柱绕流流场和壁面摩擦应力的关联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关注方柱下游大尺度流动结构的运动对近壁面流向平均速度零点处摩擦应力的影响(基于方柱宽度与来流风速定义的雷诺数固定为1.... 利用TR–PIV与平行双丝热线,对平板边界层内的贴壁二维方柱绕流流场和壁面摩擦应力的关联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关注方柱下游大尺度流动结构的运动对近壁面流向平均速度零点处摩擦应力的影响(基于方柱宽度与来流风速定义的雷诺数固定为1.1×10^(4))。研究表明,贴壁二维方柱绕流产生了2种典型的流动结构:一为向壁面靠近并接触壁面的近壁流动结构,本文称“I涡”;一为平行壁面沿流向运动的流动结构,本文称“Ⅱ涡”。Ⅰ涡、Ⅱ涡的出现改变了壁面附近流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影响了测点壁面摩擦应力:增大了流向速度梯度,导致摩擦应力陡增;减小了流向速度梯度,导致摩擦应力锐减;改变了摩擦应力方向。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理解表面冲蚀、污染物聚集、近壁面湍流耗散等问题的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壁二维方柱 壁面摩擦应力 湍流边界层 流动结构
下载PDF
合成射流抑制方柱绕流载荷的数值模拟
17
作者 程紫媛 刘明月 +1 位作者 周吉慧 丁昊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169,共8页
海洋平台涡激运动会影响其系泊系统的疲劳寿命并威胁作业人员的安全,因此探索抑制海洋平台涡激运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海洋平台中常见的方形立柱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索合成射流对方柱升力和阻力的影响。建立方柱的数值模... 海洋平台涡激运动会影响其系泊系统的疲劳寿命并威胁作业人员的安全,因此探索抑制海洋平台涡激运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海洋平台中常见的方形立柱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索合成射流对方柱升力和阻力的影响。建立方柱的数值模型,在方柱表面设置狭缝状射流出口,用与其连接的三角形空腔模拟射流的产生。调整射流出口位置、动量系数和射流频率等关键参数,研究合成射流对方柱绕流载荷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射流出口位于方柱前驻点,且动量系数为0.5、无量纲频率为2时,对阻力的抑制效果最佳,时均阻力系数最大减小率达98.3%;当射流出口位于方柱流动分离点,且动量系数为0.1、无量纲频率为2时,对升力脉动的抑制效果最佳,升力系数脉动值最大减小率达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射流 方柱绕流 升阻力抑制 射流频率
原文传递
楼板后浇带混凝土方柱支撑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智金 陈明 +2 位作者 卢谱成 古润松 吴汶桦 《建筑技术开发》 2023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前,国内后浇带支撑普遍使用支模脚手架支撑,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后浇带两侧保持至少两跨内架不变,并设置剪刀撑加固支模体系。后浇筑一侧后浇带内架还需再次与旧的一侧后浇带支模架进行连接,待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并满足沉降... 目前,国内后浇带支撑普遍使用支模脚手架支撑,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后浇带两侧保持至少两跨内架不变,并设置剪刀撑加固支模体系。后浇筑一侧后浇带内架还需再次与旧的一侧后浇带支模架进行连接,待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并满足沉降稳定标准(两侧沉降差小于1~2 mm/月),伸缩后浇带应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60 d,最短时间不应小于42 d,经设计同意后浇筑。整体施工工艺较复杂,也造成大量支模架、模板、方木堆积于地下室,无法有效周转,增加项目材料租赁、维护等费用,也不便于地下室的正常进出。结合现场施工实际需要,创新性地使用铝模混凝土方柱代替支模架进行后浇带支撑,在满足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规避了支模架支撑对日常施工进出地下室的影响,减小项目材料租赁、维护费用以及无效人工成本,以提高项目的整体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方柱 独立支撑 端部荷载
下载PDF
非均匀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方柱绕流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广超 施保昌 邓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应用非均匀格子Boltzman方法对方柱绕流的三种情况进行详细数值模拟.在第1种情况中,方柱位于流场中央,模拟了卡门涡街现象,给出了斯特鲁哈数随雷诺数变化曲线;在第2种情况中,方柱位于流场壁面,分析了雷诺数对方柱后回流区的影响;在第3... 应用非均匀格子Boltzman方法对方柱绕流的三种情况进行详细数值模拟.在第1种情况中,方柱位于流场中央,模拟了卡门涡街现象,给出了斯特鲁哈数随雷诺数变化曲线;在第2种情况中,方柱位于流场壁面,分析了雷诺数对方柱后回流区的影响;在第3种情况中,两方柱并列在流场中央,考察了方柱间距对流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格子Boltzmann方法 方柱绕流 非均匀网格 非平衡态外推 并行方柱 漩涡脱落 回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