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1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乔江方 何佳雯 +8 位作者 侯传伟 张美微 杨铭波 韩琳琳 张盼盼 李川 牛军 郭涵潇 穆蔚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2,共10页
以脱水速率不同的2个夏玉米品种迪卡517(DK 517,脱水速率较快)和郑单1002(ZD 1002,脱水速率较慢)为材料,研究施氮量[0 kg/hm^(2)(N0)、180 kg/hm^(2)(N1)、300 kg/hm^(2)(N2)]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脱水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 以脱水速率不同的2个夏玉米品种迪卡517(DK 517,脱水速率较快)和郑单1002(ZD 1002,脱水速率较慢)为材料,研究施氮量[0 kg/hm^(2)(N0)、180 kg/hm^(2)(N1)、300 kg/hm^(2)(N2)]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脱水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DK 517和ZD 1002籽粒干质量总体上均逐渐增加,行粒数和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籽粒粗蛋白含量增加,粗淀粉含量降低。N1处理总体上籽粒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和最大灌浆速率最高,活跃灌浆期最长,行粒数最多,进而产量最高,分别为9694.60 kg/hm^(2)和11204.56 kg/hm^(2),且籽粒粗蛋白含量较高。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不同脱水类型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影响不同。授粉后15~24 d,不同处理夏玉米籽粒含水量之间差异显著,授粉后58 d,DK 517籽粒含水量表现为N2>N1>N0,ZD 1002籽粒含水量表现为N1>N0>N2。授粉后49~58 d,N0处理籽粒脱水速率最高。与ZD 1002相比,DK 517籽粒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和最大灌浆速率较高,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较早,活跃灌浆期较短,籽粒含水量较低,灌浆前期籽粒脱水速率较低,中后期较高,行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较低,籽粒粗脂肪含量较低,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较高。籽粒脱水速率与穗粗、秃尖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穗长和粗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施氮180 kg/hm^(2)可促进夏玉米籽粒灌浆,提高产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施氮量 籽粒灌浆 籽粒品质 脱水速率 植株性状
下载PDF
施氮量与行距对赖草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杜利霞 廖明旺 +2 位作者 秦士利 张倩 刘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8-976,共9页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与行距对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氮肥添加量(N00 kg·hm^(-2),N16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副区为行距(R130 cm,R240 ...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与行距对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氮肥添加量(N00 kg·hm^(-2),N16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副区为行距(R130 cm,R240 cm,R350 cm,R460 cm),利用灰色关联度、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种子产量及质量综合分析,明确影响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筛选赖草种子生产最优种植配置组合。结果表明:影响赖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生殖枝数、千粒重、种子数/小穗、小穗数/生殖枝,对产量贡献最大的因素是种子数/小穗。经灰色关联分析可知,120~180 kg·hm^(-2)施氮量和60 cm种植行距时获得最优的种子产量与种子质量,而12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的实际种子产量、潜在种子产量与180 kg·hm^(-2)施氮量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因此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考虑,赖草种子生产可采用120 kg·hm^(-2)施氮量、60 cm行距,能获得最优的种子产量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草 施氮量 行距 种子产 种子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赵凯琴 张玉松 +3 位作者 燕林祥 李根泽 李庆刚 罗延青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探究氮肥与密度互作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云油杂28号’为材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D_(1):15万株/hm^(2);D_(2):28.5万株/hm^(2);D_(3):42万株/hm^(2),4个施氮量水平,N_(1):0 kg/hm^(2);N_(2):75 kg/hm^(2);N3:150 kg/hm... 为探究氮肥与密度互作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云油杂28号’为材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D_(1):15万株/hm^(2);D_(2):28.5万株/hm^(2);D_(3):42万株/hm^(2),4个施氮量水平,N_(1):0 kg/hm^(2);N_(2):75 kg/hm^(2);N3:150 kg/hm^(2);N4:225 kg/hm^(2),测定不同处理下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干物质重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下,全生育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盛花期根茎粗、叶面积、总叶数和绿叶数在D_(1)密度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干物重和产量在各密度下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均在D_(1)N_(2)下达到最大值。同一施氮量下,全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缩短趋势;根茎粗、总叶数、绿叶数和叶面积在抽薹期和盛花期均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降低;各时期的干物重和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种植密度和氮肥对油菜生长发育前期的影响较小,主要从抽薹期和开花期开始产生影响;调整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干物重的影响大于施氮量,密度和施氮量主要通过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油菜产量。在密度与氮肥的互作处理下以D_(1)N_(2)处理(即密度为15万株/hm^(2),施氮为75 kg/hm^(2))最优,其株高最高,总叶数和绿叶数最多,根茎粗和叶面积较大,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植密度 施氮量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
4
作者 李丙奇 刘纯敏 毛家伟 《大豆科技》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了解不同施氮量对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文章设置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商丘永城市裴桥镇试验地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氮肥较不施氮肥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提高。随着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呈递减趋势。当... 为了解不同施氮量对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文章设置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商丘永城市裴桥镇试验地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氮肥较不施氮肥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提高。随着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呈递减趋势。当氮肥用量为105 kg/hm^(2)时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此时大豆产量可达5131.5 kg/hm^(2),较对照增产64.16%,增收9633.6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大豆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黑龙江省半干旱区谷子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董扬 闫锋 +3 位作者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李旭业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27-29,40,共4页
为明确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黑龙江省半干旱区谷子产量的影响,文章以黑龙江省主栽的优质谷子品种嫩选1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其中设密度为主处理:分别为40、50、60、70万株·hm^(-2);氮肥(纯氮)施用量为副处理:分别为0、80、120、... 为明确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黑龙江省半干旱区谷子产量的影响,文章以黑龙江省主栽的优质谷子品种嫩选1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其中设密度为主处理:分别为40、50、60、70万株·hm^(-2);氮肥(纯氮)施用量为副处理:分别为0、80、120、160 kg·hm^(-2)。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及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3个因素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留苗密度为60万株·hm^(-2),同时氮肥施用量为120 kg·hm^(-2)时,谷子产量最高,可达5760.3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与氮肥互作处理(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施氮量 密度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张建华 裴磊 +2 位作者 解丽丽 秦悦 张定一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明确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研究采用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两个因素,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山西省临汾市洪堡小麦实验基,以当地主...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明确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研究采用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两个因素,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山西省临汾市洪堡小麦实验基,以当地主栽品种“临麦5311”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籽粒容重、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种植密度4×105株/亩施氮量15 kg/亩下取得最大值,分别为646.4 kg/亩、835 g/L、62.47%、31.79%和13.99%。综上,在山西临汾地区,“临麦5311”种植密度4×105株/亩下配施氮肥15kg/亩为该地区获得高产和优质小麦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及氮元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钟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30kg/hm^(2)(N_(1))、60kg/hm^(2)(N_(2))、90kg/hm^(2)(N_(3))120kg/hm^(2)(N_(4)),研究了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随着氮... 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30kg/hm^(2)(N_(1))、60kg/hm^(2)(N_(2))、90kg/hm^(2)(N_(3))120kg/hm^(2)(N_(4)),研究了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下降。说明氮肥用量增加,氮肥利用效率虽然降低但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增加,且施氮量为90kg/hm^(2)时的产量效益较好,是较为适宜当地的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氮量 利用效率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下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8
作者 刘成敏 门雅琦 +7 位作者 秦都林 闫晓宇 张乐 孟浩 苏寻雅 孙学振 宋宪亮 毛丽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3-1052,共10页
施氮能够增加土壤中氮的有效性,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最终增加作物产量。但是在长期高氮秸秆还田条件下,是否应调整施氮量尚不清楚。为探究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光合速率、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分... 施氮能够增加土壤中氮的有效性,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最终增加作物产量。但是在长期高氮秸秆还田条件下,是否应调整施氮量尚不清楚。为探究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光合速率、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分配、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氮素变化的影响,本研究设置0(N0)、150(N150)、180(N180)、210(N210)、240(N240)、270(N270)和300(N300)kg hm^(–2)共7个施氮量处理。与常规施氮量(N300)相比,2020—2021年,减氮30%(N210)处理2年均获得了较高产量,分别为1853.62 kg hm^(–2)和1872.43 kg hm^(–2),减氮40%(N180)仅在第1年保持了较高产量,为1743.68 kg hm^(–2)。2021年,N210的净光合速率、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均高于N180,两者间生殖器官的干物质和养分分配系数、氮肥利用效率未有显著差异,但N180的土壤表观氮盈余量显著降低了39.15%。综上,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鲁西北棉区应适量减少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氮量 秸秆还田 素利用 光合速率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麻竹光合特性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林美霞 苏建霖 +5 位作者 朱芃铠 陈凌艳 何天友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本试验以麻竹为材料,分别设置0 g/丛(N0,对照)、11.2 g/丛(N1)、13.5 g/丛(N2)、22.5 g/丛(N3)共4个施氮量水平,于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出笋数量的影响,并分析出笋数量与各出笋期叶片光... 本试验以麻竹为材料,分别设置0 g/丛(N0,对照)、11.2 g/丛(N1)、13.5 g/丛(N2)、22.5 g/丛(N3)共4个施氮量水平,于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出笋数量的影响,并分析出笋数量与各出笋期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强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提高出笋数量。麻竹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及出笋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N3处理即施氮量为22.5 g/丛时各指标达到最大值,而胞间二氧化碳(Ci)则呈相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出笋期叶片Pn、Gs、Tr和NR、GS、GOGAT活性与出笋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看出,施氮量22.5 g/丛(N3)能够更好地协调碳氮代谢水平,增强麻竹光合特性,提高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加麻竹出笋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施氮量 光合特性 代谢 出笋数
下载PDF
施氮量对云烟100高端烟叶产出率及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陈彪 朱尤飞 +6 位作者 袁国庆 邓涛 闫鼎 杨艳祥 赵雪 王全贞 潘义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为明确施氮量对宣威高端烟叶产出率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主栽烤烟品种云烟100的最佳施氮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高端烟叶产出率及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等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施纯氮... [目的]为明确施氮量对宣威高端烟叶产出率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主栽烤烟品种云烟100的最佳施氮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高端烟叶产出率及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等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施纯氮97.5、112.5 kg/hm^(2)处理的烟株田间长势较好,施纯氮67.5、82.5 kg/hm^(2)处理次之;高端烟叶产出叶位主要为第7~8片,施纯氮97.5 kg/hm^(2)处理的产出率较高;施纯氮97.5 kg/hm^(2)处理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综合得分均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表现最优。[结论]不同施氮量对宣威高端烟叶产出率及品质的影响较大,施氮量97.5 kg/hm^(2)处理的烟株田间长势较好,高端烟叶产出率较高,烟叶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施氮量 云烟100 产出率 品质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两个强筋小麦品种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张一智 郭雷 +6 位作者 晏帅 王鲁振 赵一悦 陈怡菲 李红霞 王中华 高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5-605,共11页
为了探究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和‘郑农4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0、120、240和360 kg/hm^(2)的施氮量,研究不同氮水平对小麦面筋蛋白组成及二级结构、淀粉的粒度分布和粘度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的... 为了探究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和‘郑农4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0、120、240和360 kg/hm^(2)的施氮量,研究不同氮水平对小麦面筋蛋白组成及二级结构、淀粉的粒度分布和粘度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郑麦366’和‘郑农46’分别在N_(1)(120 kg/hm^(2))和N_(2)(240 kg/hm^(2))水平下流变学特性达到最佳,这可能是因为两个小麦品种分别在N_(1)和N_(2)下蛋白质含量较高、总淀粉含量较低、B型淀粉相对含量较高;相比于N_(0)(0 kg/hm^(2)),N_(3)(360 kg/hm^(2))条件下的面团流变学特性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过量施氮分别影响了‘郑麦366’的蛋白含量和‘郑农46’的B型淀粉含量。综上,相比于其他品质性状,蛋白含量对‘郑麦366’品质的影响更大,而B型淀粉含量的变化在‘郑农46’品质形成中起主导作用。本研究为强筋小麦‘郑麦366’和‘郑农46’的氮素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强筋小麦 面筋蛋白 淀粉 二级结构 流变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皂荚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李佳秋 田佳赫 +3 位作者 于丽娜 吉艳芝 郑建伟 李保会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以长势一致的2年生皂荚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2年生皂荚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找出适合2年生皂荚嫁接苗快速生长的最适施氮量。结果表明:(1)施氮肥显著提高了皂荚树幼苗株高、地径、刺长及刺茎的... 以长势一致的2年生皂荚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2年生皂荚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找出适合2年生皂荚嫁接苗快速生长的最适施氮量。结果表明:(1)施氮肥显著提高了皂荚树幼苗株高、地径、刺长及刺茎的净增长量,并且均在N3(纯氮90 g/株)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试验结束后,与CK相比,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分别提高了59.71%和50.10%;(2)N3处理下可以较大幅度的促进皂荚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增大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等,进而提高皂荚幼苗的光合能力。(3)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皂荚叶片最大荧光(F_(m))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随施氮肥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初始荧光(F_(o))与二者变化趋势相反,并且均在N3处理下达到极值。(4)在PSⅡ反应中心活性方面,合理施氮肥可以使得单位反映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捕获的光能(TRo/RC)和用于传递电子的能量(ETo/RC)上升,降低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RC)。综合各参数来看,适宜2年生皂荚嫁接苗生长的最适施氮量为60~90 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 不同施氮量 生长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施氮量对谷子产量、氮素利用及小米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董二伟 王媛 +3 位作者 王劲松 刘秋霞 黄晓磊 焦晓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8,共13页
【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谷子产量、干物质分配和氮素累积转运特征,分析氮用量对小米糊化特性和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植株氮素累积的关系,探究植株氮素营养对小米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20—2021年在山西省沁县研究4个施氮水... 【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谷子产量、干物质分配和氮素累积转运特征,分析氮用量对小米糊化特性和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植株氮素累积的关系,探究植株氮素营养对小米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20—2021年在山西省沁县研究4个施氮水平(0、75、120和150 kg·hm^(-2))对春播谷子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及小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氮提高谷子收获穗数、穗粒数和植株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增加了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率,促进了干物质及氮素向籽粒的分配,从而提高产量。施氮也提高了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的含量,其中,施氮75 kg·hm^(-2)时上述元素含量的增幅最大,氮利用率最高。与不施氮相比,施氮75 kg·hm^(-2)时谷子收获穗数、穗粒数、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氮素累积总量和氮素转运率增幅最高,增幅分别可达7.5%、23.3%、31.0%、21.2%、8.6%、40.3%和9.2%,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含量的增幅分别为37.2%、43.6%、56.0%、30.5%和16.9%。过量施氮(150 kg·hm^(-2))不利于谷子穗粒数和收获指数的提高及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与施氮量75 kg·hm^(-2)比较,两年氮素转运率分别降低了23.1%和28.2%;氮素施用过量也降低了小米支链淀粉含量,淀粉形成受限,抑制了小米粉最终黏度、回升值和峰谷黏度,影响糊化品质,同时氮肥利用率低至25%左右。谷子地上部氮吸收量与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小米中支链淀粉含量、小米粉的最终黏度和峰谷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施氮量在75—120kg·hm^(-2),能促进谷子干物质及氮素向籽粒的分配,实现籽粒产量、小米糊化品质和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施氮量 素利用 糊化特性 元素
下载PDF
甘薯源库发育及产量品质对氮源和施氮量的响应
14
作者 王宁 孟亚依 +5 位作者 姚剑锋 王学彧 李玉鹏 邓宝妮 李永忠 司成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源、施氮量及其互作对鲜食型甘薯鸣门金时全生育期源库发育及其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栽后70~110 d功能叶叶绿素(Chl)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产量,显著增加了可...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源、施氮量及其互作对鲜食型甘薯鸣门金时全生育期源库发育及其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栽后70~110 d功能叶叶绿素(Chl)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产量,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S)、蔗糖、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SP)、多酚和维生素C(VC)的含量,显著降低了淀粉的含量。在相同氮源下,栽后30~120 d,茎和叶鲜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平均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平均单株薯重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120 kg/hm^(2)时最大;T/R(Top/Root)随施氮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施氮量120 kg/hm^(2)时最低;施氮量120 kg/hm^(2)的单株结薯数和产量最高。在高产施氮量120kg/hm^(2)下,与酰胺态氮素和硝态氮素相比,铵态氮素在栽后70~110d显著提高了Chl含量和Pn;栽后30d显著提高了叶和茎鲜重;栽后30~120 d显著提高了单株结薯数;栽后60~120 d显著提高了单株薯重。在收获时,铵态氮素120 kg/hm^(2)显著提高了商品薯产量,增产途径主要是显著增加了单株结薯数;显著提高了SS含量、蔗糖含量、SP含量和VC含量,改善了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施氮量 源库发育 品质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朱员正 董云杰 +4 位作者 姚丽茹 贺峥峥 普布仓决 张光鑫 韩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4,共10页
旨在研究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明小麦合理轮作制度和氮肥管理。基于大豆茬口和玉米茬口,设3个施氮量水平(N_(1):135 kg·hm^(-2);N_(2):180 kg·hm^(-2);N_(3):225 kg·hm^(-2)),研究施氮量对不同茬... 旨在研究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明小麦合理轮作制度和氮肥管理。基于大豆茬口和玉米茬口,设3个施氮量水平(N_(1):135 kg·hm^(-2);N_(2):180 kg·hm^(-2);N_(3):225 kg·hm^(-2)),研究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下,大豆茬口下的冬小麦分蘖能力、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强弱势粒粒质量和产量显著高于玉米茬口。玉米茬口下,冬小麦的分蘖能力,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表现出N_(3)>N_(2)>N_(1)处理;大豆茬口下,冬小麦上述指标表现出N_(2)>N_(3)>N_(1)处理,且产量在N_(2)处理下表现最佳,较玉米茬口产量显著提高18.29%。结合籽粒灌浆和产量构成因素发现,大豆茬口冬小麦千粒质量优于玉米茬口是因为大豆茬口显著提高了弱势粒的平均灌浆速率所导致的。通过产量与施氮量拟合曲线的分析,大豆茬口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施氮量分别为203.60和199.11 kg·hm^(-2),玉米茬口为271.09和264.40 kg·hm^(-2)。综上,大豆茬口在冬小麦生长和产量上优于玉米茬口,适宜的施氮量为199.11~203.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茬口 小麦
下载PDF
新疆棉田灰漠土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对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的响应
16
作者 郭晓雯 杨茂琪 +2 位作者 叶扬 郭慧娟 闵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4,共14页
采用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两因素试验,其中灌溉水盐度设置2个水平:0.35 dS·m^(-1)(淡水,FW)和8.04 dS·m^(-1)(咸水,SW),施氮量设2个水平:0(不施氮,N0)和360 kg·hm^(-2)(施氮,N360),以咸水滴灌的棉田土壤为材料,测定了土壤... 采用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两因素试验,其中灌溉水盐度设置2个水平:0.35 dS·m^(-1)(淡水,FW)和8.04 dS·m^(-1)(咸水,SW),施氮量设2个水平:0(不施氮,N0)和360 kg·hm^(-2)(施氮,N360),以咸水滴灌的棉田土壤为材料,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指标,结果显示:(1)咸水滴灌显著增加土壤EC 1∶5和NH_(4)^(+)-N含量,分别增加了457.74%和73.02%,但显著降低土壤NO_(3)^(-)-N含量,降低了35.88%;施氮显著增加土壤EC 1∶5、NO_(3)^(-)-N和NH_(4)^(+)-N含量,分别增加了32.09%、668.33%和39.88%。(2)咸水滴灌显著降低了土壤潜在硝化势,较淡水处理降低了28.97%;施氮显著增加了土壤潜在硝化势,较不施氮处理增加了317.27%。(3)咸水滴灌显著降低氨氧化细菌(AOB)和全程氨氧化细菌A分支(amoA-clade-A)和B分支(amoA-clade-B)的基因拷贝数,分别降低了81.27%、73.49%和62.51%,但显著增加氨氧化古菌(AOA)的基因拷贝数,增加了487.94%;氮肥施用均显著增加了氨氧化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了511.20%(AOA)、958.13%(AOB)、72.66%(amoA-clade-A)和31.18%(amoA-clade-B)。(4)氨氧化微生物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嗜甲基菌属、亚硝化螺菌属、慢生根瘤菌属、链霉菌属、硝化螺菌属、寡养单胞菌属、食甲基菌属、螯台球菌属、囊胞杆菌属、亚硝基单胞菌属、红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拉姆利式杆菌。(5)咸水滴灌降低了AOA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及amoA-clade-A的多样性,但增加了AOB和amoA-clade-B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及amoA-clade-A的丰富度;氮肥施用显著降低了AOA和AOB的丰富度及amoA-clade-A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增加了amoA-clade-B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综上,盐分是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氨氧化古菌是土壤氨氧化作用的优势物种,而氨氧化细菌和全程氨氧化细菌A分支是咸水滴灌棉田氨氧化作用的主导微生物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滴灌 施氮量 棉田 氨氧化微生物群落 RDA分析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樱桃番茄生长、品质和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17
作者 曾博玲 孙权 +3 位作者 刘喆 王灵娟 戴鹏飞 解昊郡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为探究滴灌条件下宁夏沙漠拱棚樱桃番茄种植过程中的合理氮肥施用参数,以宁夏平原北部沙漠拱棚滴灌樱桃番茄品种凤珠为试验材料,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通过设置6个不同梯度的氮肥试验(以N计,N0:0 kg/hm^(2)、N1:2... 为探究滴灌条件下宁夏沙漠拱棚樱桃番茄种植过程中的合理氮肥施用参数,以宁夏平原北部沙漠拱棚滴灌樱桃番茄品种凤珠为试验材料,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通过设置6个不同梯度的氮肥试验(以N计,N0:0 kg/hm^(2)、N1:225 kg/hm^(2)、N2:450 kg/hm^(2)、N3:675 kg/hm^(2)、N4:900 kg/hm^(2),N5:1 125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樱桃番茄生长、品质、产量和氮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不施肥处理,施用氮肥可显著影响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樱桃番茄品质指标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施氮量为900 kg/hm^(2)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施氮量为675 kg/hm^(2)时,樱桃番茄的可溶性糖、总酸、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最高。同时,施氮量为675 kg/hm^(2)时,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与施用450 kg/hm^(2)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施氮量为450 kg/hm^(2)时,樱桃番茄植株总干物质量和总氮素积累量达最大,分别为9 130.06、 189.90 kg/hm^(2)。分析表明,试验地现有樱桃番茄种植条件下,氮肥的最佳施用量应为450 kg/hm^(2),此施氮条件下增产且樱桃番茄品质较优,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也得到提升,是适宜的减量增效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施氮量 品质 素积累
下载PDF
不同遮阴条件下施氮量对雪茄茄衣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任一鹤 赵松超 +2 位作者 朴晟源 白建保 赵铭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7,共7页
雪茄烟是特殊的高氮类型烟草,氮素用量对其生理特性及品质发育影响较大,氮肥施用的多少可以直接调控雪茄烟叶的生长发育,目前国内外获取雪茄茄衣的方式主要采用遮阴栽培的方法。为了探究不同遮阴条件下施氮量对德雪3号品种雪茄生长过程... 雪茄烟是特殊的高氮类型烟草,氮素用量对其生理特性及品质发育影响较大,氮肥施用的多少可以直接调控雪茄烟叶的生长发育,目前国内外获取雪茄茄衣的方式主要采用遮阴栽培的方法。为了探究不同遮阴条件下施氮量对德雪3号品种雪茄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四川雪茄德雪3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施氮量(120、150、180 kg/hm^(2))和透光率(40%、60%、80%)对雪茄烟叶不同生长时期光合特性、质体色素、根系发育、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T9处理最佳。3个时期相比较,成熟期的蒸腾速率普遍较高;整体团稞期和旺长期的气孔导度普遍高于成熟期。根系发育的干物质积累在成熟期达到最大,根系活力指标在高氮处理下活性最高,T6处理与其余处理差异性最显著。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T5处理的钾氯比值最高,证明其燃烧性最好。雪茄质量越优的其化学成分指标之一氮碱比越接近1,而T5处理最接近1;化学成分协调性、物理特性以及外观质量评价以T5处理最优。总体研究表明,中氮中透光率处理最有助于雪茄茄衣生长发育,且适度的遮阴条件与施氮量互作更有利于雪茄茄衣的品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遮阴 雪茄茄衣 光合特性 根系活力 质体色素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琦 汪兰英 +2 位作者 赵小林 李永清 杨希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为研究优质青贮玉米种植的最佳氮肥施用量及最适宜种植密度,提高生产水平及饲草品质,为青贮玉米的实际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指导,选择临夏地区主栽的2个青贮玉米品种(S1:铁研53;S2:屯玉168)为试验材料,通过裂区设计,研究3种不同施氮量... 为研究优质青贮玉米种植的最佳氮肥施用量及最适宜种植密度,提高生产水平及饲草品质,为青贮玉米的实际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指导,选择临夏地区主栽的2个青贮玉米品种(S1:铁研53;S2:屯玉168)为试验材料,通过裂区设计,研究3种不同施氮量(A1:0 kg N/hm^(2);A2:180 kg N/hm^(2);A3:360 kg N/hm^(2))和5种不同种植密度(B1:7.5万株/hm^(2);B2:8.25万株/hm^(2);B3:9万株/hm^(2);B4:9.75万株/hm^(2);B5:10.5万株/hm^(2))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下,铁研53的株高、鲜草产量、粗淀粉、粗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均呈正相关,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施氮量差异不显著,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负相关;其中铁研53在施氮量达到180 kg N/hm^(2)以上时,株高和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屯玉168的株高、鲜草产量、粗淀粉、粗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均呈正相关,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负相关;其中屯玉168在施氮量达到180 kg N/hm^(2)以上时,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施氮量下,铁研53的株高、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间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粗蛋白质含量与种植密度间呈正相关,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负相关,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铁研53在种植密度达到9.75万株/hm^(2)时,株高、鲜草产量及粗蛋白质含量达到最显著值;在种植密度达到10.5万株/hm^(2)时,粗淀粉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达到最显著值;在种植密度达到8.25万株/hm^(2)时,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达到最显著值;屯玉168的株高与种植密度间呈正相关,鲜草产量、粗淀粉、粗蛋白质含量与种植密度之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屯玉168在种植密度达到9万株/hm^(2)时,各指标均达到最显著值。综合分析表明,铁研53在减氮环境下(180 kg N/hm^(2))、种植密度9.75万株/hm^(2)时产量及品质综合因素最优,屯玉168在正常氮肥(360 kg N/hm^(2))、种植密度9万株/hm^(2)时产量及品质综合因素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种植密度 青贮玉米 品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中吉602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0
作者 孙浩楠 曹霞 +3 位作者 申晴 邱红梅 孟凌晓 李志刚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以大豆品种中吉60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该品种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氮肥施用量。试验设置4个密度处理,分别为35万、40万、45万和50万株/hm^(2)。在4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设置4个不... 以大豆品种中吉60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该品种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氮肥施用量。试验设置4个密度处理,分别为35万、40万、45万和50万株/hm^(2)。在4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设置4个不同施氮量,分别为0、30、60和120 g/m^(2)。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中吉602的株高随之上升,其茎粗、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质量均随之降低;随着密度的升高,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40万株/hm^(2)时达到最高值,为5143.8 kg/hm^(2);在40万/hm^(2)种植密度下,株高和单株有效荚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其单株粒质量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施氮量对主茎节数和百粒质量无明显影响。蛋白质含量在施氮量为120 g/m^(2)时达到最高,为35.1%;产量在施氮量为60 g/m^(2)时达到最高,为5301.2 kg/hm^(2)。中吉602在通辽地区最佳的种植密度为40万株/hm^(2),且配套施用60 g/m^(2)的氮肥可以增产并获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密度 施氮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