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V-TK/GCV系统对小鼠肝癌细胞旁杀伤效应的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展云 周晓明 陈诗书 《肝脏》 1999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9-(1,3-二羟-2-丙氧甲基)鸟嘌呤(HSV-TK/GCV)系统对小鼠肝癌细胞旁杀伤效应。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HSV-TK基因修饰MM45T.Li细胞,命名为M45/TK,将M45/TK细胞或M45/TK细胞与未经基因修饰的M45细胞...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9-(1,3-二羟-2-丙氧甲基)鸟嘌呤(HSV-TK/GCV)系统对小鼠肝癌细胞旁杀伤效应。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HSV-TK基因修饰MM45T.Li细胞,命名为M45/TK,将M45/TK细胞或M45/TK细胞与未经基因修饰的M45细胞等比例混合接种Balb/c小鼠皮下,联合应用GCV,观察其致瘤性及其体内的旁杀伤效应。免疫组化分析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M45/TK细胞在小鼠体内致瘤性显著下降(P<0.01),说明在体内GCV对M45/TK也很敏感,并且M45/TK细胞在小鼠体内具有明显旁杀伤效应,即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M45/TK细胞联合GCV治疗组的肿瘤组织中有较多的CD4^+,CD8^+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HSV-TK/GCV系统对小鼠肝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旁杀伤细胞效应,并提示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增强自杀基因系统的旁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自杀基因治疗 旁杀伤效应
下载PDF
HSV-TK基因重组腺病毒旁杀伤效应机制初探
2
作者 李秋香 李冬田 +1 位作者 朱乃军 佟惠春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 :探讨HSV -TK基因重组腺病毒 (AdTK)旁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MTT法计算细胞抑制率 ,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病毒感染过的肿瘤细胞和经AdTK/GCV系统处理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与未感染的肿瘤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均显示出... 目的 :探讨HSV -TK基因重组腺病毒 (AdTK)旁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MTT法计算细胞抑制率 ,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病毒感染过的肿瘤细胞和经AdTK/GCV系统处理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与未感染的肿瘤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均显示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前者的抑制率随感染AdTK细胞比例的增加而增高 ,后者随上清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旁杀伤效应在TK自杀基因的治疗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抑制率 恶性肿瘤 自杀基因疗法 HSV-TK基因 重组腺病毒 旁杀伤效应
下载PDF
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设想 被引量:8
3
作者 杜标炎 苏宁 +3 位作者 何彦丽 钟子健 谭宇蕙 吴映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自杀基因疗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措施。但如何有效地提高疗效是目前仍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免疫机制在自杀基因疗法旁杀伤效应中的重要作用,激活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自杀基因抗肿瘤作用的炎症免疫微环境,是提高... 自杀基因疗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措施。但如何有效地提高疗效是目前仍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免疫机制在自杀基因疗法旁杀伤效应中的重要作用,激活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自杀基因抗肿瘤作用的炎症免疫微环境,是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的主要策略。中医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方面具有肯定的作用,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将自杀基因疗法与中医中药联合应用,有可能起到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防止肿瘤复发的作用。提出了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新设想,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 中医药疗法 治疗 肿瘤 旁杀伤效应 六味地黄汤
下载PDF
腺病毒为载体的HSV1-TK基因对肿瘤细胞系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乃军 李秋香 +2 位作者 李冬田 孙文敏 佟惠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用E1区缺失的含HSV1-TK基因和CMV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E1CMVHSV1-TK(AdTK)前体药物GCV即AdTK/GCV系统,观察其在体外对PG49、H460、MCF-7、Hela4种建株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旁杀伤效应和AdTK/GCV系统处理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对... 目的:用E1区缺失的含HSV1-TK基因和CMV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E1CMVHSV1-TK(AdTK)前体药物GCV即AdTK/GCV系统,观察其在体外对PG49、H460、MCF-7、Hela4种建株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旁杀伤效应和AdTK/GCV系统处理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AdLacZ作为对照病毒。结果:细胞生长抑制率随重组病毒的浓度、前体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而对照病毒则没有显示出对肿瘤细胞明显的抑制作用。旁杀伤效应显示,细胞抑制率随导入AdTK病毒的肿瘤细胞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另外肿瘤细胞呈现出上清液浓度依赖性抑制,其生长抑制率随上清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AdTK/GCV系统对4种肿瘤细胞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旁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TK基因 药物前体 肿瘤细胞 基因疗法 腺病毒 旁杀伤效应
下载PDF
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对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佟惠春 李冬田 +1 位作者 李芳芳 李光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构建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基因)重组腺病毒(AdE1CMVCD),并鉴定;用自杀基因治疗系统(AdE1CMVCD/5-FC)对肺癌进行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实验:用不同稀释度的AdE1CMVCD转染人肺癌细胞H460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胞嘧啶(5-F... 目的:构建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基因)重组腺病毒(AdE1CMVCD),并鉴定;用自杀基因治疗系统(AdE1CMVCD/5-FC)对肺癌进行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实验:用不同稀释度的AdE1CMVCD转染人肺癌细胞H460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胞嘧啶(5-FC),用MTT法测OD570nm值,按公式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体内实验:建立T739鼠肺腺癌荷瘤模型,瘤体内导入AdE1CMVCD,腹腔注射5-FC,观察实验组及各对照组瘤体及生存期差异。结果:该系统转染的人肺癌H460细胞生长抑制率随前药5-FC浓度及感染重组病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抑制率达61.29%,同时观察到了明显的旁杀伤作用;在体内实验中观察到AdE1CMVCD/5-FC对小鼠肺癌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结论:本文建立的AdE1CMVCD/5-FC系统体内外对肺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肺癌基因治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重组腺病毒 构建 肺癌 抑制作用 旁杀伤效应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自杀基因治疗与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春晓 何荣根 陈诗书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9年第4期218-221,共4页
在肿瘤基因治疗中,自杀基因的作用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其旁杀伤效应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其治疗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杀基因的作用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正常免疫功能的机体可增强旁杀伤效应,而自杀基因的作用又可刺激免疫功... 在肿瘤基因治疗中,自杀基因的作用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其旁杀伤效应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其治疗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杀基因的作用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正常免疫功能的机体可增强旁杀伤效应,而自杀基因的作用又可刺激免疫功能的发挥,自杀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 免疫疗法 旁杀伤效应 肿瘤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基于Cx32探讨六味地黄丸增效自杀基因抗肝癌的缝隙连接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易华 苏俊芳 +6 位作者 李雪 吴绍峰 赵婷秀 李巧 邹一丹 林国莉 杜标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32及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增强自杀基因旁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六味地黄丸(32g·kg...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32及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增强自杀基因旁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六味地黄丸(32g·kg·d^-1)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大鼠,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采用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分别对CBRH7919细胞进行处理。实验分为4组,即空白组(体积分数为10%空白鼠血清),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高、中、低浓度组(10%,5%,2.5%含药鼠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癌细胞Cx32蛋白及mRNA表达,应用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各组肝癌CBRH7919细胞GJIC功能。结果:(1)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各浓度组对CBRH7919细胞Cx32的表达具有浓度依赖性上调作用(P<0.05,P<0.01),尤其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增多。(2)Real-timePCR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各剂量组均可提高Cx32mRNA表达(P<0.05,P<0.01),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3)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各组的平均荧光恢复率高于空白组,并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结论:六味地黄丸增强自杀基因旁杀伤效应的机制与缝隙连接有关,可能是通过增加CBRH7919细胞Cx32在细胞膜上的定位,提高Cx32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增强GJIC功能而达到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六味地黄丸 血清药理学 基因治疗 旁杀伤效应 缝隙连接
原文传递
重组HSV1-tkGFP/GCV荧光蛋白示踪系统的构建及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玲 吴映雅 +5 位作者 谭宇蕙 丘鹏翔 张广献 刘娟 陈志从 杜标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51,631,共7页
目的建立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示踪功能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自杀基因系统(HSV1-tkGFP/GCV),并检测该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阳性重组质粒pLXSN-tkGFP和pLXSN-DsRed2分别转染B16细胞,加G418进行筛选。... 目的建立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示踪功能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自杀基因系统(HSV1-tkGFP/GCV),并检测该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阳性重组质粒pLXSN-tkGFP和pLXSN-DsRed2分别转染B16细胞,加G418进行筛选。用GCV(5,50,500μmol·L-1)杀伤实验验证tk基因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荧光示踪法验证该系统存在旁杀伤效应。将B16-tkGFP和B16-RFP细胞按1∶1混合,接种于C57BL/6J小鼠进行肿瘤模型复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GCV(50 mg·kg-1·d-1)组,腹腔注射给药,每3 d检测1次肿瘤大小(n=14)。结果成功获得能发出绿色荧光的B16-tkGFP细胞和能发出红色荧光的B16-RFP细胞,且tk基因在B16-tkGFP细胞中表达正常。该系统存在一定的旁杀伤效应。与模型组比较,GCV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重组HSV1-tkGFP/GCV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实现直观检测其旁杀伤效应,为后续中药联合自杀基因疗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自杀基因系统 旁杀伤效应 黑色素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