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成俊 徐雪峰 李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椎形束CT(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就诊的100例肺癌患者。根据CBCT扫描模式不同,分为4D组(n=57)和3D组(n=43)。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椎形束CT(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就诊的100例肺癌患者。根据CBCT扫描模式不同,分为4D组(n=57)和3D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内靶区(ITV)体积、靶区剂量、心脏受照剂量和肿瘤控制效果。结果在校正前后和治疗后,两组各摆位误差绝对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4D组患者中下叶肿瘤ITV体积低于3D组(P<0.05);4D组的最大剂量(D_(max))、最小剂量(D_(min))和平均剂量(D_(mean))靶区剂量均高于3D组(P<0.05);4D组的V10、V20、V30及平均受量(D_(mean))等心脏受照剂量均低于3D组(P<0.05);4D组和3D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将D-CBCT应用于肺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精准治疗中,尤其采用4D-CBCT可更好提供靶区剂量,减少肺癌患者的中下叶肿瘤ITV体积和心脏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形束CT 肺癌 容积旋转调强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与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及剂量学、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常娟娟 李太平 +2 位作者 康婉英 张飞 王光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究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调强放疗(IMRT)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应用及剂量学、安全性。方法:选取宫颈癌根治后且拟行放疗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MAT组(30例)和IMRT组(30例),分别给予VMAT治疗与IMRT治疗,对... 目的:探究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调强放疗(IMRT)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应用及剂量学、安全性。方法:选取宫颈癌根治后且拟行放疗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MAT组(30例)和IMRT组(30例),分别给予VMAT治疗与IMRT治疗,对比两组机器跳数、治疗计划执行时间、靶区适形度(CI)和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及不良反应等。结果:VMAT组在计划控制点多于IMRT组的情况下,其治疗时间仍短于IMRT组。通过Delta验证,VAMT组患者的3%/3 mm和4%/4 mmγ通过率低于IMRT组(均P<0.05)。VAMT组计划的CI记录与IMRT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IMRT组相比,VAMT组的HI更接近于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直肠的V_(30)、V_(40)、V_(50)低于IMRT组,VAMT组对骨盆、膀胱的V_(20)、V_(30)、V_(40)低于IMRT组(均P<0.05);VAMT组和IMRT组发生胃肠道反应患者分别有9例(30.00%)、14例(46.67%);VAMT组和IMRT组发生膀胱反应的患者分别有3例(10.00%)、5例(16.67%),两组胃肠道、膀胱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疗效及随访期内复发或转移情况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时,VMAT治疗可时间缩短,且治疗效率及剂量学参数优于IMRT,可有效保护骨盆、直肠和膀胱,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 调强放疗 剂量 危及器官 安全性
下载PDF
X射线体元蒙特卡罗算法计划统计不确定度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3
作者 叶为镪 李博 +5 位作者 张伟 韦珍珍 于超俊 张大伟 苏世达 覃文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8-22,45,共6页
目的:研究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X射线体元蒙特卡罗(XVMC)算法中计划统计不确定度(SUpC)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优化与剂量计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直肠癌患者放... 目的:研究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X射线体元蒙特卡罗(XVMC)算法中计划统计不确定度(SUpC)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优化与剂量计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资料,在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采用XVMC算法,分别设置SUpC为0.25、0.50、0.75、1.00、1.25和1.50,设计6种VMAT计划(SUpC_(0.25)、SUpC_(0.50)、SUpC_(0.75)、SUpC_(1.00)、SUpC_(1.25)和SUpC_(1.50))进行优化和计算,比较6种不同VMAT计划中靶区最大剂量(D_(max))、平均剂量(D_(mean))、均匀性(HI)和适形度(CI)的差异,以及危及器官(OAR)的膀胱、小肠、股骨头和正常组织剂量差异,分析SUpC值对VMAT计划的控制点SUpC(SUpCP)、损失值loss、历史密度(HD)、优化计算时间(Time)、子野数(Segment)、机器跳数(MU)、出束时间(DT)等参数的影响。结果:随着SUpC增大,与SUpCP_(0.25)相比,其余5种计划靶区D_(max)、D_(mean)及HI分别增大,CI分别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2、13.83、24.94、15.79,P<0.05),OAR膀胱的D_(max)、D_(mean)和正常组织的D_(max)、50 Gy剂量体积百分比(V_(50))分别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54、0.87、45.52、7.05,P<0.05)。与SUpCP_(0.25)相比,其余5种计划优化计算时间Time随SUpC增大分别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9.69,P<0.05)。SUpC≤1时,靶区D_(max)相比于SUpC_(0.25)时剂量偏差≤3%;SUpC≥1时,优化计算时间<10 min。结论:随着SUpC值增大,高剂量区域的D_(max)增多,靶区剂量被高估,靶区HI和CI变差,加速优化计算效率。针对Monaco计划系统进行直肠癌VMAT计划设计时推荐使用SUpC值为1,可以在保证计划质量最好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直肠癌VMAT计划的优化效率,为直肠癌VMAT临床计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体元蒙特卡罗(XVMC)算法 不确定度 直肠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下载PDF
中间剂量计算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4
作者 刘卫东 张燕慧 +2 位作者 孙力军 叶书成 魏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15-17,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间剂量计算(IDC)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癌患者,在Eclipse15.6治疗计划系统上重新设计VMAT计划,分为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和应用IDC模式计划,比较... 目的探讨中间剂量计算(IDC)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癌患者,在Eclipse15.6治疗计划系统上重新设计VMAT计划,分为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和应用IDC模式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靶区的D_(98)、D_(2)、D_(mean)、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等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双肺的V_(5)、V_(10)、V_(20)、V_(30)和D_(mean)及脊髓D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IDC模式计划的心脏V_(30)、V_(40)、D_(mean)均低于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DC模式计划较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同时降低了OARs剂量,因此,应用IDC模式计划可以提高食管癌VMAT计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中间剂量计算 剂量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直肠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三维剂量预测研究
5
作者 刘润红 刘可 +2 位作者 黄强 徐孝明 许惠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4期41-46,52,共7页
目的基于3DRes-UNet深度学习网络预测直肠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三维剂量精度,以指导临床放疗工作。方法选取168例直肠癌VMAT放疗计划为研究对象,将数据集按7∶1∶2随机分为训练集120例、... 目的基于3DRes-UNet深度学习网络预测直肠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三维剂量精度,以指导临床放疗工作。方法选取168例直肠癌VMAT放疗计划为研究对象,将数据集按7∶1∶2随机分为训练集120例、验证集16例和测试集32例。将训练集的CT影像和危及器官及靶区的掩码输入网络进行训练,在测试集上将预测的剂量与临床批准的放疗剂量进行对比,评价放疗剂量的预测精度。结果临床剂量与预测值相比,靶区的D2、D98、D50、均匀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形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膀胱V_(50)、Dmean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_(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股骨头V_(40)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_(30)、V_(50)、D_(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股骨头Dmean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_(30)、V_(40)、V_(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V45和Dmean预测剂量均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V_(30)、V_(40),Dmean、D_(0.1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差异图显示靶区预测结果与临床结果差异很小,危及器官差异范围为-10~10 Gy。预测与临床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基本重合。结论该3DRes-UNet模型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术后VMAT三维空间剂量,以达到指导临床放疗工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三维剂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对股骨头剂量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王艳洁 梁长华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单弧、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AMT)和动态调强放疗(dIMRT)三种放疗计划在股骨头治疗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10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参与研究,同时设定相同的照射剂量参数分别行单弧、双弧VMAT计划与...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单弧、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AMT)和动态调强放疗(dIMRT)三种放疗计划在股骨头治疗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10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参与研究,同时设定相同的照射剂量参数分别行单弧、双弧VMAT计划与7野dIMRT计划设计,比较三者的剂量分布、机器投照时间和治疗跳数。结果:双弧VMAT计划中靶区适形度指数(CI)高于d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IMRT计划的均匀性指数(HI)高于单弧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股骨头30Gy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V 30)、平均剂量(D mean)双弧VMAT计划与单弧计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股骨头V30及D mean的比较中,单弧VMAT计划与d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IMRT计划相比,单弧VMAT及双弧VMAT计划机器出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跳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技术能提高靶区适形度并降低股骨头的照射剂量,减少照射时间和机器跳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动态调强放疗 股骨头
下载PDF
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分析
7
作者 许超晴 熊涵楚 李玉成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通过分析鼻咽癌患者2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寻求较佳的体位固定技术及靶区外放边界值,为鼻咽癌精准放疗的靶区外放边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随机生成器随机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容积旋转... 目的 通过分析鼻咽癌患者2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寻求较佳的体位固定技术及靶区外放边界值,为鼻咽癌精准放疗的靶区外放边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随机生成器随机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治疗的25例采用塑形垫+头颈肩面罩+头枕固定体位的鼻咽癌患者(试验组)和25例采用头颈肩面罩+头枕固定体位的鼻咽癌患者(对照组),收集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影像资料。在治疗前采用CBCT记录X、Y、Z、RX、RY和RZ六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值,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并计算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PTV外放边界值(PTV margin,MPTV)。结果 两组的摆位误差在RX和RY方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方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在X、Y和Z方向上平移摆位误差绝对值≤2 mm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RX、RY和RZ方向上旋转摆位误差绝对值≤1°的发生率均>60%;试验组均为100.0%。两组在RX和RY方向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TV在X、Y和Z方向分别为2.72 mm、3.73 mm和3.96 mm。结论 塑形垫+头颈肩面罩+头枕固定技术能很好地校正鼻咽癌患者的旋转误差,提高摆位及治疗精度。鼻咽癌VMAT的MPTV在X、Y和Z方向分别为2.72 mm、3.73 mm和3.96mm。这些值可以为没有图像引导设备的医院在进行鼻咽癌靶区外放边界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精准放疗 摆位误差 锥形束CT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及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分析
8
作者 宋鹏 杨远富 廖长富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及对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静态调强适形放疗(s-I... 目的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及对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静态调强适形放疗(s-IMRT)治疗,观察组采取VMAT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效率(加速器跳数、治疗时间)、计划靶区剂量参数[肿瘤靶区(PGTV)、计划靶区(PTV):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最小剂量(D_(min))、最大剂量(D_(max))、平均剂量(D_(mean))]、危及器官剂量参数(腮腺D_(mean)、颞颌关节V_(40))、皮肤、口腔黏膜反应分级;采用双变量相关tau-b(K)分析,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与腮腺D_(mean)、颞颌关节V_(40)剂量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加速器跳数、治疗时间[(658.04±103.36)MU、(3.14±0.46)min]低于对照组[(1844.25±462.47)MU、(7.84±1.09)min](P<0.05);观察组PGTV的CI(0.45±0.09)高于对照组(0.37±0.08),PTV的CI(0.40±0.16)高于对照组(0.29±0.08),D_(mean)[(64.38±4.43)Gy]低于对照组[(66.49±5.87)Gy](P<0.05);观察组腮腺D_(mean)、颞颌关节V_(40)[(34.14±5.29)Gy、(4.29±0.67)Gy]低于对照组[(37.05±6.33)Gy、(5.11±1.32)Gy](P<0.05);观察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37.50%)低于对照组(72.50%)(P<0.05);采用双变量相关tau-b(K)分析,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与腮腺D_(mean)、颞颌关节V_(40)剂量呈正相关(r>0,P<0.05)。结论VMAT治疗鼻咽癌能够有效调节靶区剂量,控制危及器官剂量,降低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静态调强适形放疗 疗效 急性口腔黏膜反应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计划剂量预测的研究
9
作者 何钰 邓春娥 刘润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29-33,4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深度残差网络(3D Res-Unet)模型深度学习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剂量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1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治疗的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VMAT放疗计划,将数据集按7...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深度残差网络(3D Res-Unet)模型深度学习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剂量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1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治疗的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VMAT放疗计划,将数据集按7∶1∶2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训练集108例,验证集15例和测试集31例,以临床批准的剂量作为“金标准”,对3D Res-UNet预测的放疗剂量与临床的放疗剂量进行比较。结果:深度学习与临床“金标准”之间的靶区适型度指数(CI)和平均剂量(D_(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5、-0.124,P<0.05)。危及器官(OAR)膀胱40%处方剂量所覆盖的靶区体积(V_(4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0.510,P<0.05),直肠V5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121,P<0.05)。左股骨头V_(30)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t=0.415,P<0.05)。右股骨头V_(30)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t=-3.102,P<0.05)。骨盆D_(mean)预测剂量高于临床剂量(t=1.224,P<0.05)。小肠V_(40)预测剂量高于临床剂量(t=0.461,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剂量差异图显示,预测结果与临床结果差异很小,预测与临床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基本重合。结论:3D Res-UNet模型可有效预测子宫内膜癌术后VMAT计划三维空间剂量,可指导临床放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 三维剂量 深度学习 剂量预测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中靶区、腮腺剂量与体积变化研究
10
作者 何馨云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治疗中靶区、腮腺剂量与体积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行VMAT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CT进行定位与检查,并用锥形束CT(CBCT)分析,...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治疗中靶区、腮腺剂量与体积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行VMAT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CT进行定位与检查,并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分别测定计划CT、第10次CT、第22次CT,第10次CBCT、第22次CBCT时靶区(GTV、CTV)、腮腺(左侧、右侧)对应体积情况,并对靶区与危及器官随放疗进程的剂量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计划CT、第10次CT、第22次CT时,靶区GTV与CTV对应体积不断缩小,第10次CBCT、第22次CBCT时,靶区GTV与CTV对应体积不断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CT、第10次CT、第22次CT时,腮腺左侧与右侧对应体积不断缩小,同时第10次CBCT、第22次CBCT时,腮腺左侧与右侧对应体积不断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次、第22次CT时,脑转移瘤计划靶区(PGTV)对应2%剂量体积小于计划CT时,脑干最大照射剂量、腮腺平均剂量低于计划CT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CT与第10次、第22次CT时,PGTV对应95%体积剂量、脊髓最大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VMAT治疗期间靶区与腮腺体积会明显减小,随着放疗时间延长,有必要设计二程放疗计划,同时为了提高靶区照射准确性、减少腮腺受照射剂量,可予以离线自适应性放疗技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靶区 腮腺 剂量 体积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与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用于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坡 李亚琼 刘尧栋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1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技术用于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4例为研究对象,均在相同的剂量学限制条件下设计VMAT及IMRT放疗程序,依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其计划靶区(PTV)剂量...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技术用于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4例为研究对象,均在相同的剂量学限制条件下设计VMAT及IMRT放疗程序,依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其计划靶区(PTV)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受量。结果两种放疗技术下,PTV Dmean、PTV V95%、PTV V1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每分次治疗时间、靶区HI均小于IMRT,而VMAT的靶区CI、机器跳数多于IMRT(P<0.05);VMAT的健侧乳腺Dmax与Dmean、患侧肺V20、V30均低于IMRT,VMAT的冠脉左前降支Dmean、心脏V30、Dmean及脊髓Dmax、Dmean也低于IMRT,VMAT的健侧肺V5、V10大于IMRT(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选择VMAT放疗技术较IMRT放疗技术可获得更好的靶区均匀性、适形性及较低的危及器官受量,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固定野调强放疗 乳腺癌 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uRT-TPOIS和Monaco计划系统在肺癌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12
作者 赵明明 梁恒坡 +1 位作者 林逢春 韩倩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8期43-47,共5页
目的比较u RT-TPOIS和Monaco两种治疗计划系统在肺癌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例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科接收治疗的肺癌患者,分别使用Monaco 5.11和u RT-... 目的比较u RT-TPOIS和Monaco两种治疗计划系统在肺癌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例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科接收治疗的肺癌患者,分别使用Monaco 5.11和u RT-TPOIS两种治疗计划系统设计VMAT计划,比较两个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受照剂量、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以及机器跳数。结果Monaco计划较u RT-TPOIS计划的Dmean、Dmin剂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naco计划的V95较u RT-TPOIS计划明显降低,V107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的V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 RT-TPOIS计划的CI,肺V10、V5、Dmean,心脏V30、V40、Dmean均优于Monaco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系统均能满足肺癌VMAT计划需要,但由于治疗计划系统算法、加速器多叶准直器厚度等影响,不同的治疗计划系统存在差异,在OARs保护及其靶区适形度方面,u RT-TPOIS计划优于Monaco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T-TPOIS治疗计划系统 Monaco治疗计划系统 旋转调强放疗 肺癌
下载PDF
呼吸状态对左侧乳腺癌根治手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剂量的影响
13
作者 曹舜翔 张云 +4 位作者 黄玉玲 王侠 袁星星 王小平 龚长飞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2期2063-2066,共4页
目的探讨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在DIBH与自由呼吸(FB)两种模式下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择2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ost-mastectomy radiation therapy,PMRT)患者,全部患者均行乳腺改良根治手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且腋窝淋巴结淋... 目的探讨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在DIBH与自由呼吸(FB)两种模式下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择2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ost-mastectomy radiation therapy,PMRT)患者,全部患者均行乳腺改良根治手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且腋窝淋巴结淋巴结转移≥4枚。所有入组患者均在DIBH和FB下进行了仰卧位的计划CT检查,靶区勾画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最后用靶区覆盖率、靶区适形度指数(CI)、靶区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受量对两种方案进行定量评估。结果靶区体积在DIBH模式和FB模式下无统计学差异;而左肺体积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案提供了接近的PTV覆盖率、HI、CI、右肺、左侧乳腺和肝脏受量。FB模式的左肺V5Gy和V20Gy分别为(51.36±3.25)%和(23.11±2.33)%,明显高于DIBH模式(P<0.05)。DIBH模式的心脏Dmean[(5.08±1.08)Gy]明显优于FB模式[(6.63±1.17)Gy]。结论对于接受PMRT的患者,与FB模式相比,DIBH模式对心脏和左肺的受照剂量可以显著降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潜力,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乳腺癌根治术 容积旋转调强 深吸气屏气模式 靶区覆盖率
下载PDF
食管癌静态调强放疗和溶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比较的Meta分析
14
作者 李波 赵彪 +2 位作者 朱俞朴 陈佳 袁美芳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7期2168-2172,2176,共6页
目的:对食管癌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ion Arc Therapy,VMAT)的剂量学参数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CNKI)... 目的:对食管癌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ion Arc Therapy,VMAT)的剂量学参数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库(CMB)数据库,同时辅助其他检索纳入所有比较食管癌IMRT和VMAT的文献,应用RevMan 5.4软件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26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靶区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均匀度(Homogeneity Index,HI)和机器跳数(MU),VMAT明显好于IM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5和V10,IMRT比VMAT更占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肺V_(20)、V_(30)和Dmean,心脏V_(30)、V_(40)和脊髓Dmax,VMAT低于IM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而言,食管癌VMAT和IMRT相比较,能明显降低心肺的受照剂量,且有更好靶区适形度和靶区均匀性,但选择VMAT技术时应着重考虑双肺V_(5)和V_(10)的低剂量受照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静态调强 容积旋转调强 META分析
下载PDF
三维与四维锥形束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精确放射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刘欣 仇好 +5 位作者 杨荣邦 周大伟 张菲菲 韩洋 李威 段诗苗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0期36-41,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三维锥形束CT(3D-CBCT)与四维锥形束CT(4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精确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VAMT放射治疗的101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中扫描模式的不同,将使用3D-CBCT成像的患者纳入3D-CBCT... 目的:比较研究三维锥形束CT(3D-CBCT)与四维锥形束CT(4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精确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VAMT放射治疗的101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中扫描模式的不同,将使用3D-CBCT成像的患者纳入3D-CBCT组(45例),将使用4D-CBCT成像的患者纳入4D-CBCT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CT图像校正后分次间摆位误差、肿瘤靶区外放边界、肿瘤内靶区(ITV)体积、靶区计划靶体积(PTV)剂量和危及器官(OAR)心脏受照剂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CT图像校正后左右(X轴)方向、前后(Z轴)方向摆位误差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5,Z=-2.047;P<0.05),上下(Y轴)方向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两组PTV外放范围均在Y轴方向最大;两组肺上叶肿瘤ITV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D-CBCT组肺中下叶ITV体积明显低于3D-CB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5,P<0.05);4D-CBCT组靶区最大剂量(D_(max))、最小剂量(D_(min))、平均剂量(Dmeam)及靶区95%受照剂量(D_(95))Gy均大于3D-CBCT组,且D_(min)、D_(mean)及D_(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7,Z=-4.872,Z=-4.405;P<0.05);4D-CBCT组OAR心脏V_(20)、V_(30)、D_(mean)测量值均低于3D-CBCT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7,Z=-2.208,Z=2.071;P<0.05)。结论:4D-CBCT与3D-CBCT相比,可减少摆位误差并提高摆位的精确性,缩小PTV的外放距离,提高靶区剂量,减少周围OAR的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 锥形束CT(CBCT)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剂量学
下载PDF
肺部肿瘤快速旋转调强治疗分次间位置不确性分析
16
作者 马晓春 郭逸潇 +2 位作者 杜文 蔡宏懿 欧阳水根 《甘肃医药》 2023年第8期710-713,共4页
目的:采用瓦里安EDGE加速器机载的锥形束CT(CBCT)获取肺部肿瘤快速旋转调强(RapidArc)治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值,探究位置不确定性(IFPU)在空间八个卦限中的分布规律,为移动靶区的精准摆位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 目的:采用瓦里安EDGE加速器机载的锥形束CT(CBCT)获取肺部肿瘤快速旋转调强(RapidArc)治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值,探究位置不确定性(IFPU)在空间八个卦限中的分布规律,为移动靶区的精准摆位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行RapidArc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使用热塑体膜仰卧位固定,采用CBCT获取所有患者治疗前共计643次位置信息。结果:IFPU偏向分布卦限次数最大为:10.64±3.95、6.10±2.55和2.87±1.37;百分比最大为(%):45.72±14.61、25.82±8.4和11.97±4.69。结论:肺部肿瘤患者IFPU并非均匀分在8个卦限中,而是集中分布在Ⅱ和Ⅲ卦限中,可能造成治疗计划实际传递剂量整体向该卦限方向偏移。监测肺部肿瘤个体化IFPU的动态变化,预测未来放射治疗阶段可能偏向的卦限并进行适当的干预,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快速旋转调强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 位置不确定性 卦限
下载PDF
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膀胱剂量预测研究
17
作者 王东 明智 刘可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6期82-85,133,共5页
目的预测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放疗膀胱剂量,建立相关模型。方法选取45例直肠癌行VMAT放疗的患者,提取靶区和危及器官膀胱的解剖空间位置关系,以靶区体积、靶区处方剂量、膀胱体积及靶区和膀胱的... 目的预测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放疗膀胱剂量,建立相关模型。方法选取45例直肠癌行VMAT放疗的患者,提取靶区和危及器官膀胱的解剖空间位置关系,以靶区体积、靶区处方剂量、膀胱体积及靶区和膀胱的空间位置特征为输入量,基于剂量-体积直方图数据和Python工具包,以膀胱V_(30)、V_(40)、V_(50)和D_(mean)作为输出量,经主成分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模型预测膀胱的剂量。在10例验证集的基础上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预测值与实际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膀胱V30的相对误差范围在1.70%~7.51%,V40的相对误差范围在3.17%~15.10%,V50的相对误差范围在0.57%~10.58%,Dmean的相对误差范围在1.70%~7.52%。结论本文模型可以有效预测直肠癌调强放疗计划膀胱受量,对指导临床放疗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膀胱剂量 模型预测
下载PDF
局部晚期喉癌螺旋断层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18
作者 葛文洁 曹露 +1 位作者 吴先想 蔡汉飞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7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喉癌螺旋断层放疗(H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差异与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晚期喉癌患者,随机分为VMAT组和HT组,各5例。分别予以制定VMAT及HT治疗计划,在...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喉癌螺旋断层放疗(H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差异与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晚期喉癌患者,随机分为VMAT组和HT组,各5例。分别予以制定VMAT及HT治疗计划,在满足靶区相同处方剂量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两种放疗技术的计划靶区(PTV)剂量参数、危及器官剂量及受照体积参数以及两组治疗计划的机器跳数、计划出束时间。结果:VMAT组高危计划靶区(PTV1)的靶区平均剂量(D_(mean))、近似最大剂量(D_(2))、中位剂量(D_(50))、靶区覆盖度(D_(95))、近似最小剂量(D_(98))、均匀性指数(HI)以及低危计划靶区(PTV2)的D_(mean)、D_(2)、D_(50)、HI高于HT组,PTV2的适形度指数(CI)低于H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在降低脑干的最大剂量(D_(max)),脊髓的D_(mean)、D_(max)方面优于VMA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低口腔D_(mean)和对两侧腮腺低剂量区域V_(10)、尤其V_(20)的保护上,VMAT组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MAT组正常组织的D_(mean)、V_(10)、V_(20)低于HT组,但V_(50)高于H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机器跳数低于HT组,计划出束时间短于H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VMAT在局部晚期喉癌中均能满足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要求,HT剂量分布适形度、均匀性更好,VMAT在计划实施效率上更有优势。因此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科学采取更适宜的放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螺旋断层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3D打印乳腺癌补偿膜厚度对容积旋转调强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青 罗志辉 +3 位作者 陈小君 唐冉 张罗生 曹小飞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厚度的3D打印补偿膜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浅表皮肤剂量、机器跳数(MU)、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区别。方法:运用Monaco计划设计系统,对在医院行乳癌根治术后的10例乳腺...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厚度的3D打印补偿膜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浅表皮肤剂量、机器跳数(MU)、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区别。方法:运用Monaco计划设计系统,对在医院行乳癌根治术后的1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设计补偿膜厚度为0 mm组、5 mm组、10 mm组和15 mm组的4组计划;将补偿膜电子密度设定为1.24,用PMT3D打印机打出补偿膜,采用Elekta直线加速器行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在相同的优化函数标准下开展逆向计算,比较4组计划的剂量HI值、靶区CI值、机器跳数(MU)、靶区、心脏和患侧肺的受量。结果:补偿膜为0 mm、5mm、10 mm和15 mm的4组计划中机器跳数(MU)随补偿膜厚度的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在补偿膜厚度为5 mm组的机器跳数(MU)最少;而CI随着补偿膜厚度的增加不断减少,4组计划的机器跳数(MU)、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36,F=8.125;P<0.05)。10例患者4组计划中心脏的V20、V30和Dmean的剂量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13.254,F=8.112,F=9.023;P<0.05)。剂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5 mm组计划所受剂量最高,V_(20)在0 mm组计划所受剂量最小,V_(30)在10 mm组计划所受剂量最小,Dmean在0 mm组计划所受剂量最小。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中,组织补偿膜的厚度对乳腺癌靶区的机器跳数(MU)影响较大,在补偿膜厚度为5 mm的时候,机器跳数(MU)最少。随着组织补偿膜厚度的不断增加导致心脏的受量增加,但补偿膜厚度对患侧肺的剂量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 补偿膜厚度 3D打印
下载PDF
直线加速器不同出束模式对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军文 龙雨松 +4 位作者 贺先桃 李钢 冯永富 梁卫学 王占宇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0期56-61,共6页
目的研究直线加速器不同出束模式下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为鼻咽癌VMAT中最佳出束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相同的处方剂量和计划参数设计6 MV ... 目的研究直线加速器不同出束模式下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为鼻咽癌VMAT中最佳出束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相同的处方剂量和计划参数设计6 MV X射线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FF)下的6X VMAT计划、6 MV X射线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下的6 FFF VMAT计划以及10 MV X射线FF下的10X VMAT计划,比较3种计划的剂量学特性。结果3种计划在靶区剂量上差异较小,且均能达到处方剂量要求。6 FFF VMAT计划在部分评估指标上略差于6X VMAT计划和10X VMAT计划,PTV_(5115)的_(Dmean),6 FFF VMAT计划高于6X VMAT计划和10X VMAT计划;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_(6417))的D_(mean)、D_(2%),6 FFF VMAT计划大于6X VMAT计划;PTV_(6603)的D_(98%),6 FFF VMAT计划小于6X VMAT计划;PTV_(6975)的D_(mean),6 FFF VMAT计划大于6X VMA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剂量的其他指标以及靶区覆盖率比较,3种计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的优势排序依次为6 FFF VMAT计划>10X VMAT计划>6X VMAT计划。6FFF VMAT计划相比10X VMAT计划和6X VMAT计划在保护皮肤和正常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10X VMAT计划又优于6X VMAT。6 FFF VMAT计划、10X 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显著高于6X VMAT计划(P<0.05)。结论6X、6 FFF和10X这3种模式下的鼻咽癌VMA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且各有特点,其中6 FFF VMAT计划与10X VMAT计划、6X VMAT计划相比在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保护方面更有优势;10X VMAT计划与6X VMAT计划相比在靶区及危及器官保护方面水平相当。从计划优化角度,为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推荐采用6 FFF下的VMAT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出束模式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直线加速器 危及器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