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正确处理无交互作用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怎样在药物应用与监测研究中正确运用统计学(四)
1
作者 胡良平 郭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8年第4期59-62,共4页
当试验中涉及到两个因素,由于试验安排上存在某些不足(通常是因素各水平组合条件下未做重复试验)或因素之间的特殊关系(通常为嵌套关系),导致无法考察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类定量资料可称为无法考察交互作用的两因素设计定量... 当试验中涉及到两个因素,由于试验安排上存在某些不足(通常是因素各水平组合条件下未做重复试验)或因素之间的特殊关系(通常为嵌套关系),导致无法考察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类定量资料可称为无法考察交互作用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交互作用的两因素设计 统计
下载PDF
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0
2
作者 戴金辉 韩存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3,共4页
双因素方差分析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统计分析方法。文章讨论了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然后作为特例说明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并通过两个例题对两种方法的应用进行比较,使双因素方差分析在理论上更加完善。
关键词 双因素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 无交互作用
下载PDF
双应力状态变量表示方法的正交试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顺群 贾艳东 +1 位作者 沈颖 王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0-532,共3页
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分别对重塑黄土,重塑非饱和黄土、Madrid灰黏土和膨胀土试验结果进行了正交分析;分别对三轴试验结果和直剪试验结果进行了正交试验验证。从而从不同角度论证了Fredlund关于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表示方法的正确性。这... 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分别对重塑黄土,重塑非饱和黄土、Madrid灰黏土和膨胀土试验结果进行了正交分析;分别对三轴试验结果和直剪试验结果进行了正交试验验证。从而从不同角度论证了Fredlund关于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表示方法的正确性。这一结论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非饱和土理论向实用阶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正交试验 无交互作用 应力状态变量
下载PDF
部队装备新旧状态的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玉琢 张建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24-130,共7页
对已获得的模拟大数据进行了清洗和关联的预处理工作。以高程、经度、纬度、装备类型、部队种类5个方面作为影响因素,建立了3种方差分析模型,分别讨论了每种因素对装备新、堪、待、废4种状态的影响情况,以及各种因素联合起来产生的联合... 对已获得的模拟大数据进行了清洗和关联的预处理工作。以高程、经度、纬度、装备类型、部队种类5个方面作为影响因素,建立了3种方差分析模型,分别讨论了每种因素对装备新、堪、待、废4种状态的影响情况,以及各种因素联合起来产生的联合效应。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将每种因素与装备状态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比较。所得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对部队的装备保障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预处理 单因素方差分析 无交互作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关于数量化理论I的一个性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长虹 《经济数学》 199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处理定性数据的数量化理论是多元分析的一个分支.这一理论在国内外地质、气象、环境保护、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好的应用.为了将这理论应用到经济领域中去,笔者对数量化理论I的性质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结果是证明了:从预... 处理定性数据的数量化理论是多元分析的一个分支.这一理论在国内外地质、气象、环境保护、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好的应用.为了将这理论应用到经济领域中去,笔者对数量化理论I的性质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结果是证明了:从预测的角度看,数量化理论I与多因子无交互作用方差模型是等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化理论I 无交互作用方差模型
下载PDF
Effect of NH_4^+ exchange on CuY catalyst for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methanol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玉春 郑华艳 李忠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03-1412,共10页
NaY and ion exchanged NaNH4Y zeolite with NH4NO3 were used as the support to prepare CuY cata‐lysts by a high temperature anhydrou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pport and copper (II) acety‐lacetonate Cu(acac)2. The... NaY and ion exchanged NaNH4Y zeolite with NH4NO3 were used as the support to prepare CuY cata‐lysts by a high temperature anhydrou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pport and copper (II) acety‐lacetonate Cu(acac)2. The catalysts were used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methanol to dime‐thyl carbonate (DMC)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textural and acidic properties of NaNH4Y zeolite and the CuY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of H2,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NH3. With increasing NH4NO3 concentration, the NH4+exchange degree increased while the crystallinity of the zeolite remained intact. Crystalline CuO was formed when the NH4+exchange degree of NaNH4Y was low, and the corresponding CuY catalyst showed low catalytic activity. With increasing of the NH4+exchange degree of NaNH4Y, the content of surface bound Cu+active centers increased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CuY catalyst also increased. The surface bound Cu+content reached its maximum when the NH4+ex‐change degree of NaNH4Y reached towards saturation. The CuY exhibited optimal catalytic activity with 267.3 mg/(g·h) space time yield of DMC, 6.9%conversion of methanol, 68.5%selectivity of D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temperature anhydrous interaction NH4+exchange degree CuY catalyst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Dimethyl carbonat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