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2年广州地区抗-HIV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及趋势分析
1
作者 田也 李仲平 +4 位作者 廖芬芳 谢君谋 杨穗群 戎霞 王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0-184,208,共6页
目的调查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人群信息,分析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探讨新形势下保障用血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和1种核酸检测(NAT)试... 目的调查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人群信息,分析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探讨新形势下保障用血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和1种核酸检测(NAT)试剂对2012—2022年广州地区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HIV抗原抗体检测和HIV RNA筛查,检出反应性的血液标本送至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抗-HIV确证实验(蛋白免疫印迹法),并对确证抗-HIV阳性的献血者进行人群特征分析。结果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共3351596份献血者标本。抗-HIV确证阳性有708份,总阳性率为21.12/10万,抗-HIV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1)不同年龄段的抗-HIV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25~34岁组、35~44岁组、18~24岁组、≥45岁组(P<0.05);2)初次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9.23/10万)显著高于重复献血者(10.78/10万)(P<0.05);3)男性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0.45/10万)显著高于女性(3.46/10万)(P<0.05);4)个体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2.18/10万)高于团体献血者(9.10/10万)(P<0.05)。结论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IV确证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无偿献血及艾滋病预防系列政策落实呈显著正相关性。青年人群仍然是HIV高危人群集中区,应多渠道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初次献血者的抗-HIV阳性率远高于重复献血者,建议进一步优化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和体检过程,多措施筛查高危行为人群的献血行为。加强固定献血者的艾滋病预防等宣传教育,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加强献血后保密性弃血途径告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IV 宣传
原文传递
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与脂肪血和采血不足量情况分析
2
作者 樊璐 郑亚鹏 余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810-812,819,共4页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脂肪血、采血不足量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为大学生人群血液质量评估、健康宣教,完善低危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统计2019-2022年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献血人次...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脂肪血、采血不足量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为大学生人群血液质量评估、健康宣教,完善低危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统计2019-2022年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献血人次在总献血人次中占比、脂肪血产生人次、采血不足量发生人次。结果 2019-2022年南昌地区大学生献血人次在总献血人次中占53.63%;大学生献血人群脂肪血发生率(2.14%)低于社会其他献血人群(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献血人群采血不足量发生率(0.79%)高于社会其他献血人群(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大学生献血人群脂肪血发生率(2.81%)高于女性(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大学生献血人群采血不足量发生率(0.96%)高于男性(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校大学生是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主力军,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群体献血知识健康宣教及献血前健康征询力度,最大程度减少脂肪血和采血不足量导致的血液报废,保障血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无偿献血 脂肪血 采血不足量 南昌
下载PDF
全面精细化管理对血站批量无偿献血工作中非标量血液产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傅明玮 胡松林 +3 位作者 曹婷婷 吴瑛 刘易娟 刘丽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全面精细化管理对血站批量无偿献血工作中非标量血液产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输血医学科的13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2月—2022年2月实施常规化管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全面精细化管理对血站批量无偿献血工作中非标量血液产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输血医学科的13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2月—2022年2月实施常规化管理为对照组,该阶段献血总人数5469人;2022年3月—2023年2月实施全面精细化管理后为观察组,该阶段献血总人数4679人。探究全面精细化管理对血站批量无偿献血工作中非标量血液产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非标量血液产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7,P<0.05);观察组血液采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2.31%)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精细化管理能显著降低血站批量无偿献血工作中非标量血液产生率,缩短采血时间,进一步提升血站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精细化管理 血站 无偿献血 非标量血液
下载PDF
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骆洁贞 谭咏恩 +4 位作者 何博 张婷 吴岚 何彦霖 黄小敏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索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为献血招募和新规宣传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广州市区11个固定献血点选取33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 23.0进行协方差数据分析、S... 目的:探索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为献血招募和新规宣传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广州市区11个固定献血点选取33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 23.0进行协方差数据分析、Spearman相关数据分析、调节效应层级回归数据分析。结果:年龄、收入、献血次数、献血荣誉感和社会联结感都与未来一年的献血计划相关(P<0.05);献血次数各组间的心理幸福感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962,P<0.05);献血次数、经济动机、实现型动机、幸福感指数四个变量两两间均存有正相关(P<0.05);献血新政中的实现型动机在献血次数和幸福感指数间起调节作用(△R^(2)=0.256,△F=15.462,P<0.05)。结论:广州采供血机构应针对新规中的实现型动机制定招募措施,高效地引导献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招募 献血动机
下载PDF
启东市近十年无偿献血情况回顾性分析及策略研究
5
作者 沈蓉 张利华 +4 位作者 施东平 陆敏敏 顾红健 蔡军梅 徐春香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711-713,共3页
目的:对启东市近十年无偿献血情况运行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无偿献血工作的不足,研究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启东市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江苏省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1—2020年无偿献血相关数据... 目的:对启东市近十年无偿献血情况运行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无偿献血工作的不足,研究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启东市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江苏省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1—2020年无偿献血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结果:无偿献血总采集量呈上升趋势,献血量从2011年的10 209.25单位升高至2020年的10 921.5单位,血液总量升高6.98%;街头献血人次从2016年的1 774人次下降到2020年的1 387人次,下降21.82%;200 mL献血量比例逐年递减,从2011年的52.30%下降至2020年的9.30%,下降82.2%;女性献血人次高于男性;献血者年龄35~45岁比例最高,占比30.15%。结论:应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多样化、多渠道地招募无偿献血者,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形成社会关心、支持无偿献血的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宣传招募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温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动机及招募策略研究
6
作者 陈乐丹 苏欣欣 +1 位作者 黄淑慧 李建道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自1998年无偿献血制度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长,血液工作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但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医院的临床用血需求迅速增长,如何发展和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解决日益突出的血液供需矛盾成为采供血机构亟... 自1998年无偿献血制度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长,血液工作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但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医院的临床用血需求迅速增长,如何发展和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解决日益突出的血液供需矛盾成为采供血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献血动机是促发献血行为的重要因素[1],了解并掌握无偿献血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是能否有效动员健康适龄公民自愿参与无偿献血,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的关键。本次研究以温州地区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对献血动机的分析,就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招募方案展开阐述。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临床用血 采供血机构 医疗保障水平 招募策略 医疗新技术 献血动机 温州地区
下载PDF
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情况分析
7
作者 王成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9期132-134,共3页
目的:调查蚌埠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OBI)的情况,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OBI的人群特征,为制定招募低危献血者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内查询2021年1月—2023年3月蚌埠地区101101人次献血者的总体信息和45名OBI献血者... 目的:调查蚌埠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OBI)的情况,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OBI的人群特征,为制定招募低危献血者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内查询2021年1月—2023年3月蚌埠地区101101人次献血者的总体信息和45名OBI献血者基础信息,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21年1月—2023年3月,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平均OBI率为0.45‰(45/101101)。女性OBI率(0.23‰,11/47396)低于男性OBI率(0.63‰,34/53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及以上OBI率(0.21‰,9/43297)低于普高及以下OBI率(0.62‰,36/5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采血点OBI率(0.31‰,16/51677)低于固定采血点OBI率(0.59‰,29/49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OBI率(0.50‰,20/40076)与再次献血OBI率(0.41‰,25/61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OBI率(0.44‰,42/95372)低于单采血小板OBI率(0.52‰,3/5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的OBI率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OBI献血者在献血次数和献血形式中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是本地区女性、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在流动采血点的无偿献血者宜作为重点招募对象。血站通过定期统计和分析献血人群OBI情况,有助于持续优化和动态调整低危献血者的招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地区 无偿献血 隐匿性HBV感染 OBI
下载PDF
山东省大学生无偿献血激励偏好研究
8
作者 翟培聪 王玉 +1 位作者 路立勇 李顺平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大学生对无偿献血不同激励措施的选择偏好,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无偿献血保留与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健康检查、用血优惠、献血表彰、行程时间和小礼物5个属性,借助... 目的分析山东省大学生对无偿献血不同激励措施的选择偏好,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无偿献血保留与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健康检查、用血优惠、献血表彰、行程时间和小礼物5个属性,借助SAS软件采用D-optimal设计生成选项集。采取线下一对一访谈形式调查济南、菏泽和烟台3市共计193名大学生献血者,应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其无偿献血激励偏好。结果共纳入175份问卷进行分析。用血优惠是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激励措施选择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小礼物和行程时间。若将用血优惠的受益人由本人变为亲属,大学生献血者愿意放弃价值45.91元的小礼物;若献血表彰由献血证/纪念章变为学校表彰,其献血概率将下降18.2%。结论血液服务机构应根据大学生无偿献血激励偏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留与招募策略,可通过提供可转移的体格检查卡、调查学生最喜欢的小礼物形式、献血车进校园等方式,提高大学生重复献血率并逐步将其转化为固定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激励措施 离散选择实验 大学生
下载PDF
两种初筛采集方式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徐伶莉 王红云 李建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74-175,共2页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血液安全供应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1]。无偿献血前的血液采集包括指尖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指尖采血法主要...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血液安全供应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1]。无偿献血前的血液采集包括指尖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指尖采血法主要是指采集手指末梢的血来进行初筛检测。静脉采血法是通过针管抽取一定量静脉血的方法来初筛检测。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采血方式不同是否会对血液的检测合格率有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法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血液安全 初筛检测 采血方式 血液采集 无偿献血 检测合格率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10
作者 刘祎 桑列勇 傅立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7-241,共5页
目的:分析绍兴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情况。方法:对2017-2021年共257145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HBsAg、HCV、HIV、TP、ALT、HTLV、NAT检测,并对所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平均不合格率为1.22%... 目的:分析绍兴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情况。方法:对2017-2021年共257145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HBsAg、HCV、HIV、TP、ALT、HTLV、NAT检测,并对所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平均不合格率为1.22%。其中各检测项目阳性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ALT为0.32%,HBsAg为0.25%,NAT为0.20%,TP为0.19%,HCV为0.17%,HIV为0.07%,HTLV为0.01%。其中HBsAg(χ^(2)=65.23),ALT(χ^(2)=47.32),HCV(χ^(2)=12.73),此3项年间阳性率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TP(χ^(2)=4.19),HIV(χ^(2)=7.58),NAT(χ^(2)=7.62),HTLV(χ^(2)=6.75)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HBsAg和HCV阳性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对比核酸和酶免阳性检测情况,两方法有相互补充作用。经过对这部分阳性人群的年龄走势和性别分布分析,可以更好保障血液的安全招募。结论:加强血液检测工作及持续关注血源性疾病的阳性率变化规律是提高血液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传播疾病 血液检测 输血安全
原文传递
无偿献血意愿调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常学兰 顾文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意愿调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7月—2023年1月随机抽取300名未参加过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无偿献血的意愿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00名调查者中,愿意参与无偿献血者181例,占比60.33%;不愿意参...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意愿调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7月—2023年1月随机抽取300名未参加过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无偿献血的意愿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00名调查者中,愿意参与无偿献血者181例,占比60.33%;不愿意参与无偿献血者119例,占比39.66%。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居住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职业、献血途径了解方式、熟悉无偿献血知识与政策、共情能力、采血机构服务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采血机构服务质量、熟悉无偿献血知识与政策是影响无偿献血意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无偿献血意愿受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采血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献血者献血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意愿调查 采血机构 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临沂地区RhD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表型分析
12
作者 周欢 刘晓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目的 研究临沂地区RhD阳性无偿献血人群Rh C、c、E、e抗原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的Rh血型C、c、E、e抗原表型分型。结果 在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9种表型,... 目的 研究临沂地区RhD阳性无偿献血人群Rh C、c、E、e抗原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的Rh血型C、c、E、e抗原表型分型。结果 在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9种表型,分别为CCee 1830例(40.11%),CcEe 1604例(35.15%), Ccee 460例(10.08%), ccEE 386例(8.46%), ccEe 215例(4.71%), ccee 23例(0.50%),CcEE 16例(0.35%), CCEe 28例(0.61%), CCEE 1例(0.02%)。经过对临沂地区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Rh C、c、E、e抗原统计分析发现, 4种抗原阳性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e>C>c>E。结论 临沂地区RhD阳性无偿献血人群Rh分型以CCee和CcEe为主,最少见的是CCEE。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合理选择表型为患者进行交叉配血,有助于减少Rh抗体的产生,尤其是有利于减少反复输血患者输血后产生Rh抗体的几率,同时有助于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Rh表型分布特点,对后期及时合理供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输血 抗原 无偿献血 不规则抗体
下载PDF
首次参与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13
作者 宋庆召 张永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某血站首次参与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制定相关招募策略,建立1支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层抽样法,以某血站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首次参与无偿献血者257例调查对象,1 a后通过电话随访,根据其... 目的探讨某血站首次参与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制定相关招募策略,建立1支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层抽样法,以某血站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首次参与无偿献血者257例调查对象,1 a后通过电话随访,根据其是否再次献血分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首次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因素及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周围是否有献血者、共情能力、献血认知度、献血便利性、献血服务、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能力(≥60分)、献血认知度(≥60分)、献血便利、献血服务(>6分)为影响首次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危险因素,有不良反应为影响首次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保护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首次参与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95~0.911,预测敏感度为91.03%,特异度为70.37%)。结论共情能力、献血认知度、献血便利性、献血服务、不良反应均为首次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根据各影响因素特点制定针对性宣传、招募策略,提高献血者再次献血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再次献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初定错误回顾性调查研究
14
作者 古金龙 孙艳 +2 位作者 陈凯 张晓娜 孔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采血前无偿献血者血型初定错误的原因,找出策略,降低初定血型错误的发生。方法对日照市中心血站2020—2022年82756份无偿献血者初定、复核ABO血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2020—2022年合计采血82756份,初定血型错误的102份... 目的分析采血前无偿献血者血型初定错误的原因,找出策略,降低初定血型错误的发生。方法对日照市中心血站2020—2022年82756份无偿献血者初定、复核ABO血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2020—2022年合计采血82756份,初定血型错误的102份,占0.123%,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各年血型错误率分别为0.195%、0.134%、0.051%。初定血型错误的102份中,AB型误判为A型的占12.75%;B型、A型误判为O型的分别占8.82%、4.90%;A型误判为B型的占9.80%;B型误判为A型的占11.77%;O型误判为B型、A型、AB型的分别占7.84%、4.90%、3.92%;B型误判为AB型的占11.77%;A型误判为AB型的占8.82%;AB型误判为B和O型的分别占10.78%、3.92%。造成初定血型错误的原因,76.47%属于人为错误,其他属于检测试剂质量、标本存在不规则抗体和血型亚型等原因造成的错误。结论日照市2020—2022年无偿献血者采血前初检血型错误率较高,人为出错是导致血型误判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ABO血型 初定血型 血型错误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无偿献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
15
作者 曹华琳 刘亚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研究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无偿献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血站586位无偿献血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 研究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无偿献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血站586位无偿献血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献血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27%,高于对照组的92.49%(P<0.05)。观察组的采血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0.68%,低于对照组的3.07%(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献血认知、献血前情绪、献血感知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无偿献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还能显著改善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感受,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管理 血站 无偿献血质量管理 一次穿刺成功率 不良事件 心理感受
下载PDF
宁波市2021—2022年无偿献血群体对献血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毛凯杰 周丽萍 +1 位作者 胡军路 郝秀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 提高无偿献血群体献血意愿,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方法 对宁波市2021—2022年献血或有献血意愿但实际未成功的人群发放电子问卷,调查性别、年龄、职业等特征,并根据知-信-行理论设计长期或短期无偿献血者对献血认知、政策等方... 目的 提高无偿献血群体献血意愿,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方法 对宁波市2021—2022年献血或有献血意愿但实际未成功的人群发放电子问卷,调查性别、年龄、职业等特征,并根据知-信-行理论设计长期或短期无偿献血者对献血认知、政策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曾参与无偿献血活动543人,其中献血成功511人,成功率为94.1%;献血成功者中男占45.2%(231/511),女占54.8%(280/511);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为献血的主要群体。影响再次献血的首要因素是献血的等候时间太长,而网络、媒体是宣传无偿献血的主要阵地。献血的年龄范围外,长期献血者(≥5次)对于献血的认知程度和献血政策的了解均高于短期无偿献血者(1~4次)。结论 网络、媒体是无偿献血的主要宣传途径,增加献血者的认知和政策认识水平,提高无偿献血群体的重复献血率,可为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稳定临床用血需求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认知 对策分析 医疗保障
下载PDF
潍坊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王莉娜 付海忠 +2 位作者 杨馨艳 薛德娥 李山山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潍坊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知-信-行-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于2023年12月抽取潍坊市6所高校的1200名18岁以上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群无偿献血的知-信-行差异,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潍坊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知-信-行-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于2023年12月抽取潍坊市6所高校的1200名18岁以上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群无偿献血的知-信-行差异,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198份,潍坊市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77.00%,70.87%大学生有无偿献血意愿,无偿献血参与率为32.55%。大学生献血意愿和行为与认知水平正相关,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社团活动参加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家人献血史及家长态度是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的主要因素(P均<0.05)。结论潍坊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率远低于献血意愿。应据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调整宣传方式和内容,制定相应的宣传和服务策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率,进而提高大学生无偿献血率,建立稳定的献血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无偿献血 知信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宁夏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鉴定和分布特点
18
作者 刘建成 杨洁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2021年宁夏血液中心122 305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检测,对O细胞凝集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统计分析不规则抗体的...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2021年宁夏血液中心122 305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检测,对O细胞凝集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统计分析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分布情况。结果:122 305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58例,其中女性献血者检出比例大于男性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7,P<0.05);汉族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大于回族献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67,P>0.05);男性有输血或妊娠史13例(22.4%),女性有输血或妊娠史31例(53.4%);18~40岁和41~60岁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57,P<0.05)。结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存在性别差异,而汉族和回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规则抗体的有效检出能够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无偿献血 输血安全
下载PDF
天津市无偿献血科普全媒体传播现状调查和研究
19
作者 张荣江 曹萌 李红珠 《天津科技》 2024年第S01期112-115,120,共5页
2021—2023年,通过融合“播、视、报、网、端”等,使无偿献血科普宣传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发展,提高了全社会无偿献血知晓度,鼓励并带动更多公众参与自愿无偿献血。对天津无偿献血科普全媒体传播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实施科普全... 2021—2023年,通过融合“播、视、报、网、端”等,使无偿献血科普宣传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发展,提高了全社会无偿献血知晓度,鼓励并带动更多公众参与自愿无偿献血。对天津无偿献血科普全媒体传播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实施科普全媒体传播后,无偿献血知晓率大幅上升,参与献血人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科普 全媒体传播 现状 调查 研究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献血意愿的影响
20
作者 秦秀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28-0131,共4页
对无偿献血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探索分析该护理服务对其献血意愿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宿州市中心血站体采科选择100例无偿献血者视为主要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将100例无偿献血者平均分为对照、实验两个小组,均50例,... 对无偿献血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探索分析该护理服务对其献血意愿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宿州市中心血站体采科选择100例无偿献血者视为主要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将100例无偿献血者平均分为对照、实验两个小组,均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对照分析两个小组不同献血护理服务对其献血意愿所带来的影响;对照观察两个小组护理前、护理后心理状态[即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的改善效果。结果 实验组献血意愿增加、献血意愿无变化、献血意愿减少人数分别为30人、4人、16人,对照组献血意愿增加、献血意愿无变化、献血意愿减少人数分别为18人、6人、26人,小组之间比较所产生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上述指标评分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组内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相比,实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升无偿献血者献血意愿,且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优化整体献血服务质量,应切实提升优质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无偿献血 献血意愿 心理状态 焦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