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在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允庆 《大医生》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 分析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模式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曹县县立医院收诊的82例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开展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 分析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模式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曹县县立医院收诊的82例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模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差异,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血氧饱和度(SP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对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模式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增强肺顺应性,纠正缺氧状况,抑制炎症反应,对促进患儿恢复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吸入性肺炎 枸橼酸咖啡因 无创呼吸支持模式 肺功能指标 炎症因子 血气指标
下载PDF
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张丽范 郭小芳 赵丽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现呼吸暂停时采取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5例出现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联合组,另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1例出现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现呼吸暂停时采取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5例出现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联合组,另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1例出现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联合组患儿采取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取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开奶时间、呼吸机支持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开奶时间(2.75±0.26)h、呼吸机支持治疗时间(6.63±0.5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3±0.37)h、(7.19±0.98)d,且联合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6.36%(9/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82%(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极低体重儿呼吸暂停治疗中,采取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可明显加快患儿开奶时间,缩短呼吸机支持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无创呼吸支持 极低出生体重儿 联合治疗 呼吸暂停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支持的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黎炽旺 张文明 +4 位作者 温伟珍 李炎 刘镇滔 温园香 陈宏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产科出生,胎龄28~32周,1 000 g≤出生体重<1 500 g、排除合并先天畸形等的VLBWI,随机分为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33例)和...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产科出生,胎龄28~32周,1 000 g≤出生体重<1 500 g、排除合并先天畸形等的VLBWI,随机分为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33例)和应用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BPD发病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总用氧时间、气胸、NEC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等。结果:两组患儿在气胸、NEC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BPD、肺部感染发生率、总用氧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保证患儿抢救成功率的前提下,VLBWI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支持治疗能减少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减少BPD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VLBWI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无创呼吸支持 气管插管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疗法对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静 孟丽萍 +1 位作者 杨菊萍 赵丹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疗法对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11日—2017年7月28日期间收治的极低体质量呼吸暂停新生儿120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氨茶碱配合... 目的:评价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疗法对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11日—2017年7月28日期间收治的极低体质量呼吸暂停新生儿120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氨茶碱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用药后的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即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为7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O_2、PCO_2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O_2、PCO_2测得值分别为(69.57±22.73)mmHg和(39.65±21.76)mmHg优于对照组患儿PO_2、PCO_2测得值分别为(53.26±19.35)mmHg和(47.28±21.16)mmHg(P<0.05)。结论:采用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疗法治疗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新生儿的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无创呼吸支持 极低体质量新生儿 呼吸暂停
原文传递
早期无创呼吸支持结合暂时性气管插管PS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赵小朋 吕回 +3 位作者 陆琰 张庭艳 沈婷 孙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93-3095,共3页
目的:分析INSURE联合n CPAP或Bi 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出生,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给予INSURE治疗的早产儿120例。2013年1月前入选的早产儿初始呼吸策略为INS... 目的:分析INSURE联合n CPAP或Bi 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出生,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给予INSURE治疗的早产儿120例。2013年1月前入选的早产儿初始呼吸策略为INSURE+n CPAP,其后为INSURE+n CPAP/Bi PAP。按疗效分为INSURE失败组和INSURE成功组。对所有入选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NSURE成功组为86例(71.67%),失败组为34例(28.33%)。失败组在胎龄、出生体重、经阴道分娩、产前激素应用、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rterial/alveolar oxygen tension ratio,a/APO2)均低于成功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则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OR=2.41、95%CI=0.98~8.45),出生体重〈1 500 g(OR=2.38、95%CI=0.55~11.51),Pa CO_2〉7 k Pa(OR=5.35、95%CI=2.08~11.01),a/APO_2〈0.44(OR=2.83、95%CI=1.24~6.48)均是INSURE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NSURE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Pa CO2〉7k Pa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呼吸支持 INSURE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二氧化碳及氧分压监测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健韵 冯帼 +1 位作者 何淑儿 崔伟伦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二氧化碳及氧分压监测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无创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9月5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支持治疗的早产儿,在机械通气1 h内及机械通气24 h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 目的:分析经皮二氧化碳及氧分压监测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无创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9月5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支持治疗的早产儿,在机械通气1 h内及机械通气24 h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及经皮氧分压(TcPO_(2))监测,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_(2)),比较两者的水平、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TcPCO_(2)高于PaCO_(2)水平,TcPO_(2)低于PaO_(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PCO_(2)与PaCO_(2)及TcPO_(2)与PaO_(2)均呈正相关(P<0.05)。Bland-altman作图法表明TcPCO_(2)与PaCO_(2)有较好的一致性,但TcPO_(2)与PaO_(2)一致性较差。结论:TcPCO_(2)监测在早产儿NRDS无创呼吸支持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无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对于循环状态良好的患儿可以较准确地反映PaCO_(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经皮氧分压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呼吸支持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疗法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兴宇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究通过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的疗法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6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通过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的疗法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6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无创呼吸支持疗法,观察组采取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疗法,对比疗效及治疗前后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PO2为(70.08±12.5)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PCO2为(37.25±16.02)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61、9.562,P<0.05)。观察组患儿显效率53.57%(15/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47,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37,P<0.05)。结论:采取枸橼酸咖啡因配合无创呼吸支持的疗法对呼吸暂停新生儿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使新生儿的血气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无创呼吸支持 极低体质量儿 呼吸暂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进洁 马晓利 +1 位作者 吴俊 刘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56例需呼吸支持的早产儿,根据患儿无创呼吸支持模式的不同分为NIPPV组及NCPAP组,每组28例。NIPPV组开展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 NCPAP组开展经...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56例需呼吸支持的早产儿,根据患儿无创呼吸支持模式的不同分为NIPPV组及NCPAP组,每组28例。NIPPV组开展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 NCPAP组开展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比较两组患儿BPD发病情况及相关生物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NIPPV组患儿BPD发病率为3.57%,低于NCPAP组的10.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1天,两组患儿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3天, NIPPV组患儿血IL-6(211.37±206.38)pg/ml、IL-10(1890.48±1840.10)pg/ml高于NCPAP组患儿的(7.34±7.19)、(59.73±34.80)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较NCPAP可能更利于减少BPD的发生不能被证实,但NIPPV较NCPAP更能上调血炎症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支持模式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极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小妹 姚大洲 蔡浩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探讨极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极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插管有创呼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插管PS使用率、肺部感染率、氧疗时间、死亡率以及BPD、NEC、气胸... 目的探讨极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极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插管有创呼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插管PS使用率、肺部感染率、氧疗时间、死亡率以及BPD、NEC、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插管PS使用例率、肺部感染率、氧疗时间、NEC发生率、IVH≥III发生率、PDA发生率、患儿鼻损伤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支持能降低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率、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保证患儿抢救成功率的同时提高极早产儿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产儿 无创呼吸支持 插管 新生儿 发育不良
下载PDF
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丁耀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3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以无创呼吸支持给予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生命支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依照呼吸支持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成两组。试验组24... 目的:探讨以无创呼吸支持给予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生命支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依照呼吸支持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成两组。试验组24例,患者行无创呼吸支持;对照组24例,患者以鼻导管呼吸支持。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抽取患者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观察血氧分压(Pa O2)和氧合指数(Pa O2/Fi O2)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呼吸、循环、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试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支持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支持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探究早期无创呼吸支持结合暂时性气管插管PS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相关高危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炽光 骆沛玲 李炳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9期2272-2273,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无创呼吸支持结合暂时性气管插管PS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出生、并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240例新生儿,根据患儿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组和无效组,每组各120例... 目的分析早期无创呼吸支持结合暂时性气管插管PS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出生、并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240例新生儿,根据患儿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组和无效组,每组各120例,回顾分析所有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显效组和无效组患儿的胎龄、阴道分娩、出生体重、产前激素应用、RDS分级、PDA、PaCO2、a/APO2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INSURE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相关性高危因素主要和胎龄、出生体重、PaCO2以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无创呼吸支持 暂时性气管插管PS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杨志宇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32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3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32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3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及常规对症治疗,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产检信息,经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患儿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胎龄、出生体重、持续通气压力、无创通气时间、顽固性呕吐、反流性食管炎、新生儿血管内凝血、治疗前氧分压、治疗前血氧饱和度是影响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因素(P<0.05)。以患儿是否并发消化道出血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0项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是胎龄(OR=4.562)、出生体重(OR=0.402)、持续通气压力(OR=5.262)、无创通气时间(OR=4.972)、顽固性呕吐(OR=5.028)、反流性食管炎(OR=4.892)、新生儿血管内凝血(OR=5.026)、治疗前氧分压(OR=3.826)、治疗前血氧饱和度(OR=4.153)。结论: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无创通气时间、出生体重、胎龄、消化系统疾病、血氧饱和度等,需严格评估患儿个体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治疗措施,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无创呼吸支持治疗 消化道出血 影响因素 气道通气压力 通气时间
下载PDF
超声导向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失败的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俞隼 许春阳 +2 位作者 叶宏伟 温顺 黄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3-1060,共8页
目的构建超声导向的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失败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重症医学科及急诊、呼吸病房初始治疗为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的... 目的构建超声导向的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失败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重症医学科及急诊、呼吸病房初始治疗为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的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 mmHg≤氧合指数(PaO_(2)/FiO_(2))≤200 mmHg],治疗过程中需要气管插管或死亡判定为治疗失败。记录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4 h时生命体征、ROX指数、血气分析指标及超声参数。将研究对象按7:3随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治疗失败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果,绘制校准曲线评价一致性,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净效益,并绘制预测模型诊断的列线图。结果共193例患者纳入研究,建模组137例,验证组5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例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失败。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失败组入院时及24 h PaO_(2)/FiO_(2)、膈肌移动度(DE)均低于成功组(P均<0.01),舒张末期右心室与左心室比值(RV/LV)均高于成功患者(P均<0.05),24 h呼吸频率(RR)及肺部超声评分(LUS)高于成功患者而ROX指数低于成功患者(P均<0.01),此外失败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也显著升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血管活性药物使用(OR=4.709,P=0.012)、24 h较高的RR(OR=1.254,P=0.035)、LUS评分(OR=1.250,P=0.037)、RV/LV(OR=1.057,P=0.008),PaO_(2)/FiO_(2)(OR=0.950,P=0.001)、DE(OR=0.107,P=0.001)为保护因素。ROC分析显示建模组模型B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模型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72 vs.0.928,P=0.009);验证组中模型A及模型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932(P=0.07)。校准图显示两个模型校准度均较好(P均>0.05)。净重新分类指数指数分析显示模型B较模型A预测能力提高(P<0.01)。决策曲线显示当预测值小于80%时,模型B的净效益优于模型A。结论超声参数联合临床指标在预测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失败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中度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支持 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 治疗失败 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早产儿呼吸支持中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朱兴旺 史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41-645,共5页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是通过持续气流产生气道压力并在自主呼吸上叠加一定频率振荡的新型无创通气模式。NHFOV结合了高频通气的不需要同步、高效清除二氧化碳和经鼻持续气道正...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是通过持续气流产生气道压力并在自主呼吸上叠加一定频率振荡的新型无创通气模式。NHFOV结合了高频通气的不需要同步、高效清除二氧化碳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无创接口、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两者的优点。作为突破无创通气瓶颈的新模式,NHFOV在早产儿呼吸支持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加。目前NHFOV应用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取决于当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惯例和方便。文章对NHFOV作用机制、适应证、呼吸机设备、无创接口、参数设置以及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无创呼吸支持 临床证据 早产儿
下载PDF
无创呼吸支持在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陈丹丹 陈晓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6期102-107,共6页
早产儿死亡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多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有关。既往多采取PS联合机械通气干预,虽然能显著减少死亡风险,但易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并发症,不利于预后。对此无创呼吸支... 早产儿死亡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多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有关。既往多采取PS联合机械通气干预,虽然能显著减少死亡风险,但易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并发症,不利于预后。对此无创呼吸支持被重视且临床应用日益增多。无创呼吸支持有多种通气方式,如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经鼻高频振荡通气(NHFOV)等,各有优劣。本文就无创通气支持在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系统疾病 无创呼吸支持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管理:欧洲的共识指南(2022版)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仕国 杨子浩 +6 位作者 张晨美 陈振杰 何玮梅 夏姗姗 楼晓芳 周红琴 邵琪琪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3-123,161,共12页
2023年1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管理:欧洲的共识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2022年指南)发布,它是2019年指南的更新版本,利用截止2022年末的可用文献证据+专家共识,对RDS的管理作出新的指导。共制定58项推荐,主要内容包括:产前监... 2023年1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管理:欧洲的共识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2022年指南)发布,它是2019年指南的更新版本,利用截止2022年末的可用文献证据+专家共识,对RDS的管理作出新的指导。共制定58项推荐,主要内容包括:产前监护、产房稳定、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稳定后的氧疗、无创呼吸支持、机械通气支持、监护和护理、血压和灌注的管理、合并症的管理等。本文通过从依据到决策的框架对2022年指南进行解读,旨在通过对2022年指南推荐意见以及决策依据(指南主要支持性文献)的解读,为国内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同行们提供关于RDS管理的新的临床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活性物质注射 无创呼吸支持 专家共识 指南
下载PDF
无创呼吸支持下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收益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要丽君 范雪爱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21期1633-1637,共5页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支持下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NICU住院治疗的6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和氨茶碱组,每组34例,连续治疗监测...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支持下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NICU住院治疗的6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和氨茶碱组,每组34例,连续治疗监测1周后,观察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出院体质量、用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创通气时间等临床指标,记录治疗期间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咖啡因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8.24%)显著高于氨茶碱组患儿(64.71%)(χ2=4.005,P〈O.05)。咖啡因组患儿在住院时间及无创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氨茶碱组(t=10.286、3.381,P值均〈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咖啡因组在心动过速、多尿、低血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氨茶碱,有效缩短无创辅助呼吸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不增加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支持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早产儿呼吸暂停
原文传递
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忠鑫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7期49-50,共2页
目的分析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必要性。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40例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长期无创呼吸机支... 目的分析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必要性。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40例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Hb、PCO_2、PO_2分别为(14.34±3.22)g/L、(32.44±16.22)mm Hg、(73.45±16.43)mm Hg,对照组分别为(18.45±4.33)g/L、(67.45±18.45)mm Hg、(38.67±15.97)mm Hg,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复发率、病死率分别为10.00%、5.00%,对照组分别为40.00%、3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支持治疗 慢性呼吸衰竭 矽肺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宏毅 陈玉凤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 评估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急诊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急诊重症病房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救治的7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的动... 目的 评估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急诊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急诊重症病房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救治的7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分压较对照组更高(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急诊科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支持 急性呼吸衰竭 动脉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分压
下载PDF
无创呼吸支持期间自戕式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进展
20
作者 曾巧英 贾俊青 《现代医学》 2022年第7期919-923,共5页
无创呼吸支持(无创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还存在争议。研究发现,虽然无创呼吸支持可以避免气管插管,但当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失败时反而会导致死亡率升高,而自戕式肺损伤可能是导致此结果的机制,如何防止... 无创呼吸支持(无创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还存在争议。研究发现,虽然无创呼吸支持可以避免气管插管,但当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失败时反而会导致死亡率升高,而自戕式肺损伤可能是导致此结果的机制,如何防止无创呼吸支持期间自戕式肺损伤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作者主要对自戕式肺损伤的生理机制、如何防止自戕式肺损伤优化无创呼吸支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支持 自戕式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