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通气间歇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气管插管率、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吕玉颖 曹志新 马玉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22-925,957,共5页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NIV)间歇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临床效果及对气管插管率、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治的105例AECOPD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接受无创通气(NIV)治疗与常规氧疗...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NIV)间歇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临床效果及对气管插管率、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治的105例AECOPD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接受无创通气(NIV)治疗与常规氧疗]和观察组53例(接受NIV联合HFN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气指标、治疗失败原因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呼吸支持时间、NIV间歇歇息次数、NIV每日平均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Pa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加重率、治疗不耐受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O_(2)潴留加重率、低氧血症加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IV间歇期给予HFNC治疗AECOPD患者对气管插管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与常规氧疗差异不显著,但可改善患者其他临床指标,减少治疗失败情况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无创通气间歇期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气管插管 血气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对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艳 张东亚 张丹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0期1103-1106,1112,共5页
目的探究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对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治疗的10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 目的探究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对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治疗的10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比较2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肌力水平及氧合指数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最大口腔吸气压(MIP)、最大口腔呼气压(MEP)及氧合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在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促进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肌力恢复,改善膈肌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训练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撤机成功率 护理
下载PDF
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3
作者 吴广飞 傌洁 +2 位作者 陈志慧 时文玲 杨彩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567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鼻损伤评估标准分为鼻损伤组和无鼻损伤组各42...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567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鼻损伤评估标准分为鼻损伤组和无鼻损伤组各42例,采用一般基础资料调查问卷法,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躁动、暖温箱湿度、通气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通气时间>15 d、存在躁动、暖温箱湿度>65%、鼻塞通气方式是NRDS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NRDS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责任护士密切监测患儿各项指标变化,给予抚触、合理适当调控暖温箱湿度,鼻塞与面罩通气方式交替使用,降低鼻损伤发生率,提高其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无创通气 鼻损伤
下载PDF
胎龄<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初始无创通气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4
作者 吴文文 戎惠 +2 位作者 程锐 杨洋 沈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7-913,共7页
目的研究胎龄<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初始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失败相关危险因素及不良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28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早... 目的研究胎龄<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初始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失败相关危险因素及不良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28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依据生后初始NIV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NIV失败危险因素及不良预后。结果共纳入817例患儿,男性453例(55.4%),失败139例(17.0%)。失败组胎龄、出生体重、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成功组(P<0.05)。失败组入NICU诊断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比例、NIV最大呼气末正压,以及初始NIV全过程中达到所需最高吸入气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30%、≥35%、≥40%比例均高于成功组(P<0.05)。胎龄(OR=0.671,95%CI:0.581~0.772)、入NICU诊断RDS(OR=1.955,95%CI:1.181~3.366)和初始NIV全过程中达到所需最高FiO2≥30%(OR=2.053,95%CI:1.106~4.044)是胎龄<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初始NIV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失败组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气胸、早产儿视网膜病、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度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长和总费用均高于成功组(P<0.05)。结论小胎龄、入NICU诊断RDS以及初始NIV全过程中达到所需最高FiO2≥30%是胎龄<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初始NIV失败的高危因素,初始NIV失败将显著增加该人群不良结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失败 危险因素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基于ICF理论呼吸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无创通气序贯治疗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玲 王鑫 +1 位作者 李锋 张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讨ICF框架下呼吸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无创通气(NIV)后序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1例AECOPD需NIV治疗的患... 目的探讨ICF框架下呼吸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无创通气(NIV)后序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1例AECOPD需NIV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ICF组(41例)和常规组(40例)两组。所有入组患者均给予AECOPD的常规治疗,ICF组患者在NIV间歇期在常规鼻导管给氧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的健康水平和功能状况进行评定,制定个性化的肺康复治疗方案,同时维持SPO_(2)在88%~92%;常规组患者在NIV间歇期应用鼻导管吸氧,同时进行常规护理,氧流量根据患者SPO_(2)调节,维持SPO_(2)在88%~92%;比较两组患者NIV每日平均使用时间,NIV间歇次数,NIV治疗失败率,气管插管率,患者住院时间的差异以及干预前、3 d、5 d的动脉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差异和干预三个月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统计学方法采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ANOVA检验,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ICF组与常规组总呼吸支持时间(5.17±0.97)d比[(5.98±1.70)d,P=0.01],NIV每日平均使用时间(7.90±2.48)h比[(10.45±3.80)h,P=0.001],NIV间歇次数(6.56±1.05)次比[(7.37±1.23)次,P=0.0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组相比,ICF组治疗失败率明显降低[14.6%(6/41)比40%(16/40),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ICF组累积成功率[85.4%(35/41)]高于常规组[60%(2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 P=0.035);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气分析PH、PaCO_(2)值比较时间(F=87.597b和F=804.726,P<0.001),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F=10.309b和F=7.584,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aO_(2)值比较时间(F=726.86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F=0.49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三个月后ICF组与常规组FEV1[(2.76±0.45)L比(2.51±0.46)L]、FVC[(1.58±0.36)L比(1.42±0.32)L]、FEV1/FVC[(58.45±5.64)%比(54.16±6.32)%]、6-MWD[(393.45±68.58)m比(356.24±64.69)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3、2.112,3.225、2.511,均P<0.05).结论应用ICF理论的呼吸康复指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无创通气后序贯治疗可以改善呼吸肌疲劳,减少呼吸功耗,降低呼吸支持时间,降低二氧化碳,改善呼吸性酸中毒,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呼吸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无创通气
下载PDF
AVAPS-AE模式的无创通气对AECOPD合并OSA患者PSG参数、ESS评分及舒适度的影响
6
作者 田茂良 韩博学 +2 位作者 王佳梅 宗政 邓治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讨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自动呼气压(AVAPS-AE)模式的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多道睡眠监测(PSG)参数、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 目的探讨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自动呼气压(AVAPS-AE)模式的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多道睡眠监测(PSG)参数、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75例AECOPD合并OSA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5例,均行无创通气治疗,对照A组予以AVAPS模式,对照B组予以S/T模式,观察组予以AVAPS-AE模式。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24 h、48 h及72 h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SG参数[微觉醒指数(M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脉搏氧饱和度(miniSpO_(2))、睡眠效率(TST/TRT)]、颏舌肌肌电值(GGEMG)各变量[清醒期及睡眠NREM期张力性、峰值、时相性GGEMG]、人机对抗发生率、48 h插管率、ESS、Brog、视觉模拟量表(VAS)及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L)评分。结果治疗24 h、48 h及72 h PaO_(2)组间比较: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P<0.05);PaCO_(2)组间比较: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P<0.05);TST/TRT、miniSpO_(2)组间比较: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P<0.05);AHI、MAI组间比较: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清醒期及睡眠NREM期张力性、峰值、时相性GGEMG组间比较: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人机对抗发生率、48 h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S、Brog、VAS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P<0.05);HRQL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结论AVAPS-AE模式的无创通气用于AECOPD合并OSA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减少日间嗜睡,缓解呼吸困难,提高呼吸舒适度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OSA AECOPD AVAPS-AE PSG ESS
下载PDF
对比BiPAP无创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不同分级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伴低氧血症的疗效 被引量:3
7
作者 费优生 张超 +2 位作者 高洁 徐俊蛟 赵成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对比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不同分级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伴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伴低氧血症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 目的对比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不同分级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伴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伴低氧血症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BiPAP无创通气,B组患者接受HFNC治疗。分别于抢救治疗后即刻、后6 h、24 h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和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肽素(Copeptin)和血气分析,了解各时段NT-proBNP、Copeptin和二氧化碳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的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及预后的结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88.89%,但是B组中Ⅱ级和Ⅲ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0.70%、78.95%高于A组89.66%、88.89%,Ⅳ级患者有效率78.95%低于A组8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后6 h、24 h时,患者的NT-proBNP水平趋势为Ⅱ级<Ⅲ级<Ⅳ级(P<0.05),而Copeptin在不同分级患者之间整体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24 h内,两组患者NT-proBNP和Copeptin水平均降低,且A组中Ⅱ级和Ⅲ级患者NT-proBNP水平[(3561.16±126)pg/ml、(4681.23±245.33)pg/ml]高于B组中Ⅱ级和Ⅲ级患者[(3026.59±145.27)pg/ml、(4126.89±275.46)pg/ml],Ⅳ级患者者NT-proBNP水平低于B组[(5149.56±312.05)pg/ml比(5463.29±345.71)pg/m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后6 h、24 h时,患者的PaO2和SaO2水平趋势均为Ⅱ级>Ⅲ级>Ⅳ级,且经治疗后24 h内,患者PaO2和SaO2水平均呈上升趋势。B组Ⅳ级患者治疗后24 h时PaO2水平低于A组Ⅳ级患者[(74.12±5.95)mmHg比(80.36±5.72)mmHg],Ⅱ级和Ⅲ级患者治疗后6 h和24 h时SaO2水平高于A组同级患者(P<0.05)。A组中进行插管患者共9例(10.00%),B组中共8例(8.89%),A组死亡3例(3.33%),B组死亡2例(2.22%)。两组患者插管率和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对心功能分级为Ⅳ级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伴低氧血症患者疗效较好,HFNC对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患者的疗效更佳。在临床上应该以患者心功能分级为辅助指标,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急性左心衰竭 低氧血症 和肽素
下载PDF
针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8
作者 龙茵 刘泳丽 +2 位作者 朱水泉 伍桂雄 李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78,共4页
目的评估针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60例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2021年3月—2022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针刺组,常规组30例患者进行基础治疗+... 目的评估针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60例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2021年3月—2022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针刺组,常规组30例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无创通气治疗,针刺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及无创通气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数据观察: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及肺功能指标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MRC)及生活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变化。结果常规组与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93.33%(28/30),针刺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血气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等肺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及SGRQ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经治疗后各组患者SaO_(2)及PaCO_(2)、FVC、FEV_(1)、FEV_(1)/FVC、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及SGRQ评分等指标均改善,针刺组患者治疗后SaO_(2)及PaCO_(2)、FVC、FEV_(1)、FEV_(1)/FVC、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及SGRQ评分等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pH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患者血气、症状及肺功能、生活质量均改善,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COPD 呼吸衰竭 针刺 无创通气 疗效 肺功能
原文传递
无痛胃肠镜诊疗中无创通气设备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9
作者 兰梦霞 杨丽娜 杨孟昌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镇静麻醉旨在通过镇痛和遗忘,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行为,以确保检查质量并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然而尽管检查中常规使用鼻导管吸氧,低氧血症依然是一大临床挑战。目前有关研究已证实,某些无创呼吸设备能通过提... 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镇静麻醉旨在通过镇痛和遗忘,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行为,以确保检查质量并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然而尽管检查中常规使用鼻导管吸氧,低氧血症依然是一大临床挑战。目前有关研究已证实,某些无创呼吸设备能通过提供高浓度氧气和改善气体交换显著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故本研究将围绕这些无创设备的临床应用、优势与局限性展开综述,并讨论进一步优化这些设备的必要性,为临床选择适宜的通气设备提供参考,以此提高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无痛胃肠镜 无创通气设备 低氧血症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与无创通气治疗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邓祯 邹小凡 +2 位作者 范家亮 袁水生 张金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NFNC)与无创通气(NIV)治疗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6 h内呼吸支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NFNC)与无创通气(NIV)治疗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6 h内呼吸支持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NIV组与HFNC组,每组60例。NIV组采用NIV治疗,HFNC组采用HFNC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舒适度评分、呼吸功能、气管插管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结果:HFNC组住院时间短于NIV组,住院费用低于NIV组,舒适度评分高于NI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 h,两组呼吸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NIV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气管插管率为18.33%,低于NIV组的2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HFNC组均低于NI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经HFNC与NIV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改善效果基本相当,但HFNC的舒适度相对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心理状态更好,有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与住院费用的降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 无创通气 舒适度
原文传递
不同湿化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姜晓燕 刘霞琴 +1 位作者 文彬 唐丽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120例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种...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120例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湿化方式,即A组(40例):使用MR850湿化罐加热湿化;B组(40例):使用MR850湿化罐加热湿化+间断氧气驱动雾化;C组(40例):使用超声雾化器加温湿化。连续3~7 d进行临床和试验观察,包括吸入气体温度、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痰液黏稠度和舒适度评分。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后,三组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气体温度和痰液黏稠度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气体温度、痰液黏稠度和舒适度水平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气体温度和痰液黏稠度水平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舒适度水平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雾化器加温湿化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痰液黏稠,促进排痰,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无创通气 湿化 湿度
下载PDF
无创通气新生儿鼻损伤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2
作者 张敏娣 尚文 +2 位作者 李静 常敏 于桂玲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1期17-21,共5页
目的汉化英文版鼻损伤评估量表(NIASC)并在无创通气新生儿中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获得原量表作者授权后,成立汉化小组,严格按照Brislin翻译模式对原量表进行正译、回译、原作者咨询、专家咨询及预调查,最终形成中文版NIASC。采用便利... 目的汉化英文版鼻损伤评估量表(NIASC)并在无创通气新生儿中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获得原量表作者授权后,成立汉化小组,严格按照Brislin翻译模式对原量表进行正译、回译、原作者咨询、专家咨询及预调查,最终形成中文版NIASC。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住院的224例无创通气的新生儿进行调查,进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NIASC属于单维度量表,共6个条目,该量表各条目水平内容效度为0.92~1.00,平均量表水平效度为0.9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卡方自由度比<3,近似误差均方根<0.08,均方根残差<0.05,拟合优度指数、调整拟合优度指数、比较拟合指数、Tucker-Lewis指数均>0.9,模型拟合度良好。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240,各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072~0.292。结论中文版NIASC在无创通气新生儿鼻损伤评估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识别无创通气新生儿鼻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快速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鼻损伤评估 信度 效度 新生儿
下载PDF
整肠散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通气并发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何凡桑 詹爱仙 +1 位作者 黄德莉 戴晓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研究整肠散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无创通气并发腹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行无创通气住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 目的 研究整肠散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无创通气并发腹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行无创通气住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整肠散进行穴位贴敷。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腹围及腹内压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中52例显效, 6例有效, 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27例显效, 24例有效, 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SRS评分、腹围及腹内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SRS评分、腹围及腹内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GSRS评分(15.80±1.52)分、腹围(89.48±5.76)cm及腹内压(2.38±0.83)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8.90±2.43)分、(95.26±4.14)cm、(3.05±1.10)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整肠散穴位贴敷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通气并发腹胀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促进排气,减轻腹胀,减少腹围,降低腹内压,可接受程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肠散 穴位贴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无创通气 腹胀
下载PDF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团队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慢阻肺患者家庭无创通气管理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成果发表 被引量:1
14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50-250,共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不仅在全球疾病经济负担中高居第五位,还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为13.7%,相当于约1亿人受到此疾病的困扰,其中重度至极重度患者近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不仅在全球疾病经济负担中高居第五位,还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为13.7%,相当于约1亿人受到此疾病的困扰,其中重度至极重度患者近1000万。这些患者若同时患有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病情更易反复发作,需要频繁住院治疗,且病死率较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目前对于慢性稳定期合并高碳酸血症的COPD患者,推荐使用家庭无创通气进行治疗,但在如何实施恰当的随访、远程监测及院外延续性管理等方面,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症 家庭无创通气 疾病经济负担 低氧血症 COPD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住院治疗 危重症
下载PDF
中药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15
作者 李佳栩 黄秋红 +3 位作者 蔡家伟 周佳麒 王光耀 许光兰 《中医学》 2024年第4期880-893,共14页
目的:对中药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旨在评价中药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运用计算机系统对中国知网(CNKI... 目的:对中药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旨在评价中药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运用计算机系统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上8个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主题为中药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为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至2023年12月底。对文献进行审阅和信息提取,并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明确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5.3软件对明确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RCT文献11篇,共涉及患者781例,其中治疗组391例,对照组390例。Meta分析结果:中药灌肠联合西医基础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在各方面均具有优势。提高总有效率[OR = 5.13, 95%CI (2.55, 10.32), P MD = −1.90, 95%CI (−3.25, 0.54), P = 0.006];提高动脉血氧分压[MD = 4.63, 95%CI (1.12, 8.14), P = 0.010];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D = −4.22, 95%CI (−5.56, −2.88), P MD = 5.19, 95%CI (2.44, 7.94), P = 0.00002];缩短无创通气时间[MD = −2.87, 95%CI (−3.65, −2.10), P MD = −2.31, 95%CI (−2.94, −1.68), P < 0.00001]。结论:在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中药灌肠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及西医常规治疗有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呼吸频率、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等优势,且安全性良好。但所纳入文献数量少、质量不高,多种因素影响可信度,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灌肠 无创通气 AECOPD 呼吸衰竭 META分析
下载PDF
多维度护理模式在无创通气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林春燕 李丽端 +2 位作者 林燕珠 吴煌艺 郭春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模式在无创通气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6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科治疗的78例接受鼻塞式无创通气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选择2021年7月—12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科治疗的85例接受鼻塞式无创通...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模式在无创通气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6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科治疗的78例接受鼻塞式无创通气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选择2021年7月—12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科治疗的85例接受鼻塞式无创通气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采用多维度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鼻中隔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无创通气时长。结果观察组鼻中隔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1.76%)明显低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通气时间(36.30±10.86 h)明显低于对照组(48.51±13.57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维度护理模式应用到无创通气早产儿的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儿鼻中隔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缩短无创通气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 护理模式 无创通气 早产儿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使用无创通气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墨然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96-698,702,共4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使用无创通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使用无创通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2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人数更多,相比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命质量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更高,相比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各方面满意度均更高,相比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总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患者的觉醒次数低于对照组,数据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开展综合护理能促进依从性显著提高,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是患者满意度非常高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无创通气 综合护理 满意度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全方位气道护理在行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吴雪婷 叶严丽 吴燕玲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4期137-139,143,共4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气道护理在行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行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的98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全方位气道护理在行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行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的98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气道护理。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血气指标、耐受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耐受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气道护理能提高行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耐受性,减少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血气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气道护理 无创通气 重症肺炎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策略的进展
19
作者 徐本伟 徐文鸽 +3 位作者 杨娅丽 方海琴 张伟丽 王永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213-218,共6页
本综述全面研究了无创通气(NIV)策略在管理新生儿呼吸衰竭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呼吸衰竭是早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的NIV技术,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减少有创机械通气(IMV... 本综述全面研究了无创通气(NIV)策略在管理新生儿呼吸衰竭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呼吸衰竭是早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的NIV技术,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减少有创机械通气(IMV)需求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有效性。此外,最新的神经调节通气辅助(NAVA)和高流量鼻导管(HFNC)技术,以及联合NIV策略和新兴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呼吸支持效果。这些策略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减少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率,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并改善了长期呼吸和神经发育结果。然而,NIV技术仍面临设备相关并发症、失败的预测因素以及大量培训的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个性化医疗方法、新技术的开发和全球合作,以优化NIV策略并改善新生儿护理结果。This review comprehensively examines recent advances in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 strateg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dicating that respiratory failure is a leading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reterm infants. Current NIV technologies, including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and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NHFOV), have shown significant effectiveness in reducing the need for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MV) sex. In addition, the latest neuroregulated ventilatory assist (NAVA) and 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combined NIV strategie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further improve respiratory support. These strategies have been effective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increasing neonatal survival, and improving long-term respiratory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However, NIV technology still faces challenges with device-related complications, predictors of failure, and extensive train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should include personalized medical approach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global collaborations to optimize NIV strategies and improve neonatal care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技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