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倍正常上限值且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预测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陈闪闪 黄海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倍正常上限值(2ULN)且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无创预测模型,以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ALT≤2ULN且HBeAg阴性的CHB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根...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倍正常上限值(2ULN)且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无创预测模型,以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ALT≤2ULN且HBeAg阴性的CHB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进行肝纤维化分期,以纤维化分期S≥2作为显著肝纤维化的判别标准。其中肝纤维化轻度组(S≤1)94例,显著组(S≥2)201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无创模型,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以识别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核心抗体升高可能是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该模型的AUC为0.721(95%CI:0.660~0.782,P<0.01),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74.5%。结论:基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核心抗体两项指标构建的无创预测模型对评估CHB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无创预测模型
下载PDF
老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无创预测模型的建立
2
作者 张春洋 陈付群 陈兆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623-1627,1635,共6页
目的 分析老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联合超声参数及血清学指标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 分析老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联合超声参数及血清学指标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109例和对照组153例,其中2022年1月-2023年4月间的病例纳入造模队列,2023年5月-2023年7月期间的病例纳入验证队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无创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长径、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有关(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主干内径(OR=11.785,95%CI:1.847~75.216)、PLT(OR=0.992,95%CI:0.984~0.999)、RDW(OR=1.407,95%CI:1.218~1.625)均为影响老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将上述3个指标以及回归系数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公式,得到最终的拟合方程式为:Logit(P)=2.467×门静脉主干内径-0.008×PLT+0.341×RDW-7.069,构建的预测模型在造模队列和验证队列的AUC值分别为0.82和0.819。表明对老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门静脉主干内径、PLT、RDW是老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风险因子建立无创预测模型,对预测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有一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无创预测模型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高危因素及多种模型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杜雅萌 康宁 +6 位作者 赵黎莉 白硕文 李倩倩 牛小霞 李嘉 纪冬 王春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高危因素,并比较多种无创预测模型评估EGV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院中心及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高危因素,并比较多种无创预测模型评估EGV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院中心及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生化检测、胃镜检查及FibroTouch检测,并计算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及肝硬度-脾直径-血小板评分(LSPS)。根据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EGV组与无EGV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EGV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诊断EGV的价值。结果 4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EGV组178例,无EGV组292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小板(PLT)(OR=0.99,95%CI 0.98~0.99)、高脾直径(SD)(OR=1.02,95%CI1.01~1.03)及高肝硬度值(LSM)(OR=1.04,95%CI1.02~1.07)是EGV的高危因素(P<0.05)。LSPS预测EGV的AUC[0.75(95%CI0.71~0.79)]明显高于PLT[0.72(95%CI0.67~0.76)]、SD[0.69(95%CI0.64~0.73)]、LSM[0.67(95%CI0.63~0.72)]、APRI[0.69(95%CI0.65~0.74)]及FIB-4[0.66(95%CI0.62~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V组的LSPS值为2.7(1.3,5.0),高于无EGV组的1.0(0.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EGV程度的加重,LSPS值呈上升趋势(r=0.426,P<0.001)。LSPS值>3.5提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有EGV风险,特异度为93.6%,阳性预测值为79.8%;LSPS值<1.3提示EGV风险小,敏感度为75.5%,阴性预测值为81.1%。结论 基于PLT、LSM及SD构建的LSPS可用于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EGV的发生风险,较ARPI、FIB-4、LSM的预测价值更高,可使部分患者免于内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无创预测模型
下载PDF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汤磊 彭蕾 +2 位作者 叶珺 张振华 邹桂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因素。方法2010~2016年我科住院的CHB患者135例,均接受肝活检,并随访5(7,11)年。随访结束时,临床诊断肝硬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因素。方法2010~2016年我科住院的CHB患者135例,均接受肝活检,并随访5(7,11)年。随访结束时,临床诊断肝硬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结果入组时肝组织学检查显示,非肝纤维化组81例,显著纤维化组54例;随访结束时,临床诊断非肝硬化组111例,肝硬化组24例(来自无纤维化组7例,来自显著肝纤维化组17例);非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年龄、是否抗病毒治疗、血清HBV DNA、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NR(P=0.010,OR=369.352)、APTT(P=0.001,OR=1.169)、RDW(P=0.035,OR=1.402)、PLT(P=0.018,OR=0.989)、年龄(P=0.024,OR=1.052)、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比值,P=0.044,OR=0.983)和抗病毒与否(P=0.000,OR=7.600)为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建立预测模型为Logit(P)=-17.407+0.528×INR+0.161×APTT+0.079×年龄+2.401×抗病毒与否(否=0,是=1)。该综合模型预测肝硬化发生的AUC为0.872,其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75.7%。结论研究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早期阻断病情发展,而年龄和抗病毒治疗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无创预测模型 诊断
下载PDF
HBeAg阳性且丙氨酸转氨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汪明珊 陈闪闪 黄海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寻HBeAg阳性且丙氨酸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建立无创模型并验证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收治入院的279例HBeAg阳性且ALT<2×... 目的探寻HBeAg阳性且丙氨酸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建立无创模型并验证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收治入院的279例HBeAg阳性且ALT<2×ULN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将S0~S1患者纳入轻度纤维化组(n=117),将S2~S4患者纳入显著纤维化组(n=16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抗-HBc和HBV DNA是HBeAg阳性且ALT<2×ULN的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指标(OR=1.055、1.365、1.027、1.231和0.763,P值均<0.05)。AUC为0.772(95%CI:0.716~0.828),当截断值为0.504,敏感度为79.5%,特异度为70.9%。APRI模型和FIB-4指数模型评估HBeAg阳性且ALT<2×ULN的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720和0.671,均小于无创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该模型能评估HBeAg阳性且ALT<2×ULN的CHB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无创预测模型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