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封亮 邵福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4-217,共4页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 /氧化还原因子 1(APE/Ref- 1)具有修复 DNA损伤、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及调节转录因子DNA结合活性等功能 ,对细胞的生存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 APE/Ref- 1的研究在其基因、功能、分布以及与某些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 /氧化还原因子 1(APE/Ref- 1)具有修复 DNA损伤、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及调节转录因子DNA结合活性等功能 ,对细胞的生存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 APE/Ref- 1的研究在其基因、功能、分布以及与某些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 综述文献 DNA损伤 修复
下载PDF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唐希贤 曹德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93-96,共4页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是一种具有DNA修复和转录调控双重功能的蛋白质,其在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紧密相关。激素如17β-雌二醇可促进APE1/Ref-1的分泌,影响其表达。APE1/Ref-1抑制剂,如C10和E3...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是一种具有DNA修复和转录调控双重功能的蛋白质,其在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紧密相关。激素如17β-雌二醇可促进APE1/Ref-1的分泌,影响其表达。APE1/Ref-1抑制剂,如C10和E3330,已在实验中显示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潜力,但APE1/Ref-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最佳时机需更多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脱核酸内/氧化还原因子-1 耐药 进展 预测因子
下载PDF
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沈磊 刘志宁 +1 位作者 杨金珠 宋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E1-AAbs)、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术后复发转移组(n=15)和术后未复发转移组(n=37... 目的分析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E1-AAbs)、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术后复发转移组(n=15)和术后未复发转移组(n=37)。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健康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APE1-AAbs、GDF-15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PE1-AAbs、GDF-15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E1-AAbs、GDF-15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APE1-AAbs、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转移组的APE1-AAbs、GDF-15水平高于术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1-AAbs、GDF-15水平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P<0.05)。APE1-AAbs、GDF-15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高于APE1-AAbs、GDF-15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1-AAbs、GDF-15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APE1-AAbs、GDF-15或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核酸内1自身抗体 生长分化因子15 术后复发转移
下载PDF
无嘌呤无嘧啶位点/氧化还原因子-1在缺血神经元DNA损伤中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巍 万琪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神经元缺血后 ,损伤因素可使其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 ,此过程的起始阶段会出现包括碱基缺失、碱基改变和DNA链断裂在内的基因损伤。而无嘌呤无嘧啶位点 /氧化还原因子 1则可能针对此过程进行基因修复。此外 ,它还可能参与调节调控激活物蛋... 神经元缺血后 ,损伤因素可使其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 ,此过程的起始阶段会出现包括碱基缺失、碱基改变和DNA链断裂在内的基因损伤。而无嘌呤无嘧啶位点 /氧化还原因子 1则可能针对此过程进行基因修复。此外 ,它还可能参与调节调控激活物蛋白 1家族成员 ,通过其所发挥的转录因子作用间接地影响神经元DNA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嘌呤无位点/氧化还原因子-1 脑缺血 神经元 DNA损伤 DNA修复
下载PDF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天然 应明真 王雅杰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在细胞内外各种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生物体基因组DNA出现累积损伤,一旦修复机制出现缺陷就可能引发癌症。在细胞修复DNA损伤后形成脱嘌呤/脱嘧啶(AP)位点时,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于APE1基因与癌症的关... 在细胞内外各种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生物体基因组DNA出现累积损伤,一旦修复机制出现缺陷就可能引发癌症。在细胞修复DNA损伤后形成脱嘌呤/脱嘧啶(AP)位点时,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于APE1基因与癌症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类脱/脱核酸内1 碱基除修复通路
下载PDF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
6
作者 陈天然 应明真 +2 位作者 何妙霞 刘传 王雅杰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5期19-23,179,共6页
目的检测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redox effector factor1,APE-1/RE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APE-1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 目的检测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redox effector factor1,APE-1/RE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APE-1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23例乳腺癌中APE-1蛋白的表达,其中108例为三阴性乳腺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比较,并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APE-1在乳腺癌组织较癌旁组织有更高的表达,且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APE-1表达与肿瘤大小(P=0.006)呈正相关,且APE-1低表达组有较好的生存率(P=0.007)。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APE一1低表达组有较好的预后(P=0.042)。结论APE一1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类脱/脱核酸内1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人体血液样品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的活性
7
作者 王嘉禹 赵美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7-492,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可快速、灵敏地检测生物样品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方法:根据APE1所具有的脱碱基核酸内切酶活性,合成了一种用荧光基团与猝灭基团标记的含脱碱基位... 目的:开发一种可快速、灵敏地检测生物样品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方法:根据APE1所具有的脱碱基核酸内切酶活性,合成了一种用荧光基团与猝灭基团标记的含脱碱基位点的DNA荧光探针。在合适的缓冲体系下,APE1将该DNA探针水解并释放出荧光基团,根据荧光信号上升速率实现对APE1活性的定量检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改进了检测APE1时溶液缓冲液的条件,使得该荧光探针对APE1的响应更为灵敏,并进一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全血样品提取了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用改进后的荧光探针法定量测定了其蛋白提取液中APE1的含量。最后,使用该荧光探针法测定了临床血液样本中APE1的含量。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APE1的最低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均为0.005 U/mL(3 pg/mL),线性范围为6 pg/mL^1.2 ng/mL。利用该方法测定了8份人血液样品中PBMCs蛋白中APE1的含量,测得每微克PBMCs蛋白中APE1的含量分布为0.061~0.40 ng,平均含量为0.16 ng APE1,加标回收率为98%±5%( n =3)。用该方法对102份正常人(男51例、女51例,年龄59~75岁)血清样品中的APE1含量进行了检测,得到这些血清样品中APE1含量的分布范围为0.13~0.34 ng/mL,加标回收率为96%±15%( n =3)。结论:本研究发展的荧光分析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所需生物样品量小,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液等生物样本中的APE1含量,解决了原有方法检测低含量血清样品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有良好的临床检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荧光 /脱核酸内1 DNA探针 血清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下载PDF
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汤显斌 谭云山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49-251,共3页
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 (APE)是一种具有DNA修复与氧化还原双功能的蛋白 ,在各种组织中普遍表达。其表达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 ,存在表达水平、部位的差异。肿瘤中该基因的突变并不多见 ,但存在一定数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部分伴有... 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 (APE)是一种具有DNA修复与氧化还原双功能的蛋白 ,在各种组织中普遍表达。其表达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 ,存在表达水平、部位的差异。肿瘤中该基因的突变并不多见 ,但存在一定数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部分伴有氨基酸改变。APE还具有促进或抗凋亡作用 ,可调控活化蛋白 1(AP 1) ,对抑制肿瘤性克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核酸内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细胞凋亡 氧化还原
下载PDF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基因敲低人肺癌细胞A549构建及其对线粒体功能影响
9
作者 许文亚 李春艳 +3 位作者 林子英 王亚红 杨拉维 刘刚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建立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基因敲低人肺癌细胞A549,并初步观察线粒体功能变化。方法 APE1基因shRNA序列与pSIREN-RetroQ慢病毒载体经酶切连接重组体(pSIREN-RetroQ-shAPE1),再与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 目的建立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基因敲低人肺癌细胞A549,并初步观察线粒体功能变化。方法 APE1基因shRNA序列与pSIREN-RetroQ慢病毒载体经酶切连接重组体(pSIREN-RetroQ-shAPE1),再与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并感染A549细胞,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细胞株A549^(shAPE1)。免疫印迹法检测稳定细胞株中APE1干扰效率。用双氧水处理A549^(shControl)和A549^(shAPE1)细胞24 h,分析细胞内ATP及活性氧(ROS)变化。结果经PCR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SIREN-RetroQ-shAPE1,免疫印迹法证实A549^(shControl)和A549^(shAPE1)稳定细胞株构建成功;双氧水处理后,A549^(shAPE1)细胞中ATP活性明显低于A549^(shControl)细胞(P<0.05),而ROS明显增加(P<0.01)。结论 APE1干扰可影响肺癌细胞中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核酸内-1 A549细胞 活性氧 线粒体功能
下载PDF
无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扬 李兆申 +3 位作者 高军 屠振兴 龚燕芳 王洋 《胰腺病学》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APE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指标的关系。方法(1)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株胰腺癌细胞株APEmRNA的表达;(2)收集3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及12例相应癌旁胰腺组织石蜡标本,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APE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指标的关系。方法(1)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株胰腺癌细胞株APEmRNA的表达;(2)收集3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及12例相应癌旁胰腺组织石蜡标本,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和癌旁胰腺组织APE的表达情况。结果4株胰腺癌细胞株均有APEmRNA表达;37例胰腺癌中APE阳性表达33例(89.2%),其中APE胞核阳性表达7例(21.2%),胞质阳性表达5例(15.2%),胞质及胞核均表达21例(63.6%)。12例癌旁胰腺组织导管及腺泡呈阴性表达,胰岛胞质呈阳性表达,胰腺上皮内瘤变呈胞核阳性表达。APE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及远处转移无关(P>0.1)。结论APE在胰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检测其定位的特异性表达可能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APE/ref-1(无嘌核酸内)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脱嘌呤/脱嘧啶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1对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铁死亡的作用
11
作者 周岐原 李京宴 +1 位作者 姚咏明 田英平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0-939,共10页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1(APE1)对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DC)铁死亡的作用,为改善创面感染等引起的脓毒症免疫抑制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第3~10代对数生长期的小鼠DC系DC2.4进行研究(样本数均为...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1(APE1)对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DC)铁死亡的作用,为改善创面感染等引起的脓毒症免疫抑制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第3~10代对数生长期的小鼠DC系DC2.4进行研究(样本数均为3),采用1μg/mL内毒素/脂多糖(LPS,浓度下同)处理DC 0(未处理)、6、12、24、48、72 h构建脓毒症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APE1及抗铁死亡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活性氧水平,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将成功转染含APE1基因短发夹RNA序列慢病毒的DC分为敲减APE1+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敲减APE1+LPS组,将成功转染空载慢病毒的DC分为空载体+PBS组、空载体+LPS组,给予PBS或LPS刺激并培养24 h后同前行相应检测;将成功转染含APE1基因过表达RNA序列慢病毒的DC分为过表达APE1+PBS组、过表达APE1+LPS组,将成功转染空载慢病毒的DC分为空载体+PBS组、空载体+LPS组,给予PBS或LPS刺激并培养24 h后同前行相应检测。将88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玉米油+假伤组、玉米油+盲肠结扎穿孔(CLP)组、抑制剂+假伤组、抑制剂+CLP组,每组22只。对2个抑制剂组小鼠按照40 mg/kg每日灌胃1 mg/mL APE1抑制剂E3330,对2个玉米油组小鼠每日灌胃等量玉米油,2周后对2个CLP组小鼠行CLP术构建脓毒症模型,对2个假伤组小鼠行假手术。从4组小鼠中各选取16只,观察术后7 d内存活情况;术后24 h采用CD11c阳选磁珠提取4组分别剩余的6只小鼠脾脏DC同前行相应检测(样本数均为3)。结果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6 h时细胞中APE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LPS处理24、48、72 h时细胞中APE1与GPX4蛋白表达及LPS处理24 h时细胞中SLC7A1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LPS处理24、48、72 h时细胞中活性氧水平(P<0.05)与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培养24 h后,敲减APE1+LPS组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较敲减APE1+PBS组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活性氧水平(P值均<0.05)及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高于敲减APE1+PBS组与空载体+LPS组。培养24 h后,过表达APE1+LPS组细胞中APE1、SLC7A11、GPX4蛋白表达均较空载体+LPS组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活性氧水平(P<0.05)及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低于空载体+LPS组。术后24 h,抑制剂+CLP组小鼠细胞中APE1与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抑制剂+假伤组、玉米油+CLP组(P<0.05);玉米油+CLP组小鼠细胞中活性氧水平(12693±913)显著高于玉米油+假伤组(4205±805,P<0.05),抑制剂+CLP组小鼠细胞中活性氧水平(18085±223)显著高于抑制剂+假伤组(4381±787)和玉米油+CLP组(P值均<0.05);抑制剂+CLP组小鼠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高于抑制剂+假伤组与玉米油+CLP组。术后7 d内,抑制剂+CLP组小鼠存活比显著低于抑制剂+假伤组(χ^(2)=22.67,P<0.05)。结论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DC中APE1表达降低,氧化应激及铁死亡增强;敲减APE1会加重DC铁死亡,过表达APE1则有效减轻DC铁死亡;抑制DC中APE1表达与脓毒症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 树突细胞 氧化性应激 铁死亡 /脱脱氧核糖核酸内1
原文传递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基因与乳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敏 曹永晋 蔡伟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8-860,共3页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经吉西他滨处理后APE/Ref-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以50 nmol·L-1吉西他滨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在处理后0,3,7,10,13和16天,测定细胞凋亡比例、存活细胞APE/Ref-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吉...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经吉西他滨处理后APE/Ref-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以50 nmol·L-1吉西他滨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在处理后0,3,7,10,13和16天,测定细胞凋亡比例、存活细胞APE/Ref-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吉西他滨50 nmol·L-1干预后第0,3,7,10,13,16天,细胞APE/Ref-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增加,与干预天数呈正相关,并与凋亡细胞比例的变化趋势一致。APE/Ref-1表达水平从第10天起明显增加,第16天达到最高(P<0.05)。并且干预至第10,13,16天后,细胞中的APE/Re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药物干预前细胞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APE/Ref-1在乳腺癌化疗时表达明显增强,可能与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脱核酸内/氧化还原因子-1 乳腺癌 化疗耐药性 耐药
原文传递
氧化还原因子1与转录因子的关系及抗脑细胞凋亡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胜会 孟庆伟 吴家幂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氧化还原因子1 转录因子 抗脑细胞凋亡作用 内切1 急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惠芳 安牧尔 赵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6期95-97,共3页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一1(apurinic/apyrimidinicendonuclease/redoxfactor一1,APE/Ref-1)是一个多功能DNA修复蛋白和基因调控蛋白,既有脱嘌呤/脱嘧啶位点(apufinc/apyrimidinicsites,AP位点)核酸内...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一1(apurinic/apyrimidinicendonuclease/redoxfactor一1,APE/Ref-1)是一个多功能DNA修复蛋白和基因调控蛋白,既有脱嘌呤/脱嘧啶位点(apufinc/apyrimidinicsites,AP位点)核酸内切酶活性,又具调节转录因子的DNA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内 转录因子 氧化还原 人类 卵巢癌 DNA修复蛋白 DNA结合活性
原文传递
萝卜硫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化损伤及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汤鲁明 王林霞 +2 位作者 孙来芳 潘小东 龚裕强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46-251,共6页
目的评价萝卜硫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成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只。假手术组仅进行剖腹和关腹操作,模型... 目的评价萝卜硫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成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只。假手术组仅进行剖腹和关腹操作,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治疗组大鼠在术后立即通过腹腔内注射给予50 mg/kg的萝卜硫素注射液,其余两组注入等量等渗NaCl溶液。于术后24 h右侧颈总动脉采集动脉血标本,然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标本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APE1的表达。结果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肺组织结构清晰,未见明显水肿以及炎症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严重,而治疗组肺组织损伤较模型组有所减轻。三组大鼠肺组织湿/干比(3.49±0.26、5.56±0.20、4.96±0.15)、动脉氧合指数(453±23、232±22、332±11)、GSH[(8.57±0.26)、(4.36±0.08)、(6.23±0.20)mg/g]及SOD表达水平[(91.0±3.0)、(55.5±2.5)、(72.1±2.4)NU/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7.897、128.676、275.863、183.797,P均<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湿/干比较假手术组均显著上升(P均<0.05),治疗组肺组织湿/干比较模型组下降(P<0.05);而模型组、治疗组动脉氧合指数及氧化损伤指标GSH和SOD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较模型组均上升(P均<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三组大鼠肺组织APE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991,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APE1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显著下降(P均<0.05),但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萝卜硫素可减轻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及上调APE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急性肺损伤 脓毒症 氧化应激 /脱核酸内1
原文传递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在脂多糖介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林霞 汤鲁明 +3 位作者 龚裕强 孙来芳 潘国权 陈旭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在脂多糖介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氧化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人PMVECs分成4组:对照组(未加脂多糖的培养细胞)及各剂量脂多糖组(分别予以0.1、1、10μg/ml剂量脂多糖刺激培养细胞...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在脂多糖介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氧化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人PMVECs分成4组:对照组(未加脂多糖的培养细胞)及各剂量脂多糖组(分别予以0.1、1、10μg/ml剂量脂多糖刺激培养细胞)。分别在脂多糖刺激6、12、24 h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及一氧化氮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利用携带目的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PMVECs,将其分成对照组,脂多糖组,GFP组及APE1组。对照组为未加脂多糖的培养细胞,脂多糖组为1μg/ml剂量脂多糖刺激的培养细胞,GFP组为1μg/ml的脂多糖刺激培养慢病毒空载体转染的细胞,APE1组为1μg/ml的脂多糖刺激培养携带APE1基因慢病毒转染的细胞。在12 h检测细胞内活性氧、一氧化氮的水平以及细胞APE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脂多糖刺激6、12、24 h后一氧化氮及活性氧分泌明显上升(P均<0.05),且同一剂量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氧化氮及活性氧分泌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转染PMVECs12 h后,脂多糖组APE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PE1组细胞APE1的表达较脂多糖组显著提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能够诱导PMVECs的一氧化氮及活性氧生成显著增加,而APE1组能够一定程度抑制一氧化氮及活性氧的产生(P均<0.05)。结论 APE1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及活性氧的分泌从而减轻脂多糖介导PMVECs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氧化 活性氧类 /脱核酸内1 肺微血管内 皮细胞
原文传递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在氧化应激介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翁杰 侯金珍 +5 位作者 汤鲁明 谢慧 陈大庆 孙来芳 应斌宇 龚裕强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5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在过氧化氢(H_2O_2)介导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氧化应激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PMVECs并分成4组:对照组(未加H_2O_2)及各剂量H_2O_2组(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mol/L的H_2O...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在过氧化氢(H_2O_2)介导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氧化应激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PMVECs并分成4组:对照组(未加H_2O_2)及各剂量H_2O_2组(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mol/L的H_2O_2)。在H_2O_2刺激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及APE1蛋白表达,同时检测100μmol/ml的H_2O_2刺激细胞24、48、72 h后APE1蛋白表达并比较。另外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构建APE1过表达PMVECs,将其分成对照组(未加H_2O_2),H_2O_2组(终浓度为100μmol/L的H_2O_2),H_2O_2+空载体转染组(100μmol/L的H_2O_2刺激慢病毒空载体转染的细胞)及H_2O_2+APE1转染组(终浓度为100μmol/L的H_2O_2刺激APE1过表达细胞),并在24 h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及细胞增值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组H_2O_2刺激细胞24 h后,四组间细胞增殖活性、活性氧的水平和APE1蛋白表达相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238、445.608、547.566,P均<0.001)。在100μmol/L的H_2O_2刺激细胞0、24、48和72 h后,APE1蛋白表达相对值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22.324,P<0.001),且随时间增加APE1表达也逐渐下降[(0.781±0.043)、(0.611±0.026)、(0.407±0.014)、(0.272±0.013),P均<0.05]。在转染慢病毒载体后,H_2O_2组活性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6.4±1.2)vs.(56.4±0.9),P<0.05];而H_2O_2+APE1转染组细胞活性氧水平较H_2O_2组显著下降[(66.8±1.0)vs.(86.4±1.2),P<0.05],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0.209±0.001)vs.(0.153±0.001),P<0.05]。结论 H_2O_2刺激可导致APE1蛋白表达下降,而上调APE1表达可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并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因此,APE1可能具有减轻H_2O_2介导的大鼠PMVECs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性应激 活性氧类 /脱核酸内1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散发性大肠癌中存在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显斌 侯君 +2 位作者 谭云山 周恒花 刘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讨脱嘌呤 /嘧啶核酸内切酶 (aprimidinic/ apurinic endonuclease/ redox factor- 1,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筛选、DNA测序的方法检测 15 0例散发性大肠癌和 1... 目的 探讨脱嘌呤 /嘧啶核酸内切酶 (aprimidinic/ apurinic endonuclease/ redox factor- 1,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筛选、DNA测序的方法检测 15 0例散发性大肠癌和 14 3名健康人外周血 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的基因突变或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散发性大肠癌 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中共检出 2个多态性位点 ,分别为 4 5 3G→T和 12 4 7A→ G。4 5 3T和 12 4 7G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1.3%和 5 .7% ;对照人群中上述两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1.0 5 %和 4 .5 5 % ,其基因型分布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散发性大肠癌和健康人群中两位点的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的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无关。该区多态性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内基因 氧化还原功能区 单核苷酸多态性 散发性大肠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爱民 郑智华 +3 位作者 刘景丰 臧蛊兵 高凌云 陈水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2-543,共2页
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癌变是一个多步骤的渐进过程。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可修复损伤的DNA。APE1又名氧化还原因子1(Ref-1),可调节许多转录因子的DNA结合活性。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 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癌变是一个多步骤的渐进过程。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可修复损伤的DNA。APE1又名氧化还原因子1(Ref-1),可调节许多转录因子的DNA结合活性。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PE1在HCC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APE1基因表达在HCC的发生及恶性转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脱核酸内1 组织芯片
原文传递
APE1通过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介导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20
作者 陈天一 李超凡 +5 位作者 包灵波 陈骞 胡那娜 杨宇馨 张蕾 王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25-1837,共13页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在慢性肠道炎症向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转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将C64S点突变纯合子(APE1^(C64S))和野生...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在慢性肠道炎症向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转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将C64S点突变纯合子(APE1^(C64S))和野生型(APE1^(WT))小鼠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及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溶液构建CAC体内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多重免疫荧光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组织APE1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APE1稳定敲低的小鼠结肠癌MC38细胞系,并对APE1^(WT)与APE1^(C64S)小鼠进行皮下荷瘤实验以确定肿瘤细胞来源的APE1导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采用免疫组化及多重免疫荧光分析荷瘤标本APE1、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对来自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的1名28岁女性CAC患者的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及多重免疫荧光分析肿瘤及邻近炎症组织中APE1、CXCL1的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及APE1^(WT)实验组相比,APE1^(C64S)实验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及肿瘤形成数量明显降低,多形核髓源抑制细胞(polymorphonuclear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PMN-MDSCs)浸润显著减少,CD4^(+)及CD8^(+)T细胞显著增多(P<0.05)。APE1^(WT)与APE1^(C64S)皮下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各免疫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使用敲低APE1的肿瘤细胞进行荷瘤实验,发现肿瘤生长明显抑制,PMN-MDSCs浸润减少,同时CD4^(+)及CD8^(+)T细胞显著增多(P<0.05)。在CAC患者肿瘤组织中APE1高表达、PMN-MDSCs浸润增加,CD8^(+)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较炎症组织浸润显著减少(P<0.05)。结论肿瘤细胞中APE1的氧化还原功能可促进PMN-MDSCs肿瘤浸润,同时减少T细胞的数量,从而形成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介导CA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 炎症性肠病 /脱核酸内1 多形核髓源性抑制细胞 结直肠癌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