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红注射液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靖 崔海明 +1 位作者 任雨笙 吴宗贵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期210-213,225,共5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9月罹患STEMI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配至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持续治...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9月罹患STEMI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配至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持续治疗10 d。测定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IRA血流速度、血清BNP以及ET-1浓度;记录症状、住院期间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1)共入选57例,随机分为丹红组28例,对照组29例,两组间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术后3 d心肌坏死标志物峰值,丹红组显著低于对照组;(3)术后10 d IRA的DPV、DMV、DDT≥600ms比率、STR≥70%的比率以及LVEF,丹红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BNP、ET-1水平,丹红组显著低于对照组;(4)住院期间心绞痛/心衰症状发生率,丹红组低于对照组,而病死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丹红组有2例发生轻度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改善直接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血流速度、减小心梗面积、减轻左室重构及促进左室功能的恢复,该疗效与其降低ET-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无复流/慢血流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比伐芦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伟民 黄景文 +1 位作者 罗韶金 潘伟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3期400-402,共3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比伐芦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我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按照所使用的负荷抗血小...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比伐芦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我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按照所使用的负荷抗血小板药物及术中抗凝药物分为:A组(氯吡格雷+肝素)、B组(氯吡格雷+比伐芦定)、C组(替格瑞洛+肝素)和D组(替格瑞洛+比伐芦定),观察术中球囊扩张后或支架植入后的血流再灌注情况,TIMI血流≤2级即为无复流/慢血流。结果 D组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为16.51%,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比伐芦定能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两者或许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比伐芦定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无复流/慢血流
下载PDF
支架长度对STE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孔令东 王耿 +2 位作者 马蕊 周鹤 李根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观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不同长度支架对患者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1月于全国军队医院急诊诊断为STEA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 919例,按... 目的观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不同长度支架对患者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1月于全国军队医院急诊诊断为STEA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 919例,按植入支架总长度(L)分成3组,观察患者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STEAMI患者急诊PCI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为16.4%,其中A组发生率为13.4%,B组发生率为15.4%,C组发生率为21.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住院期间MACE总的发生率为6.4%,A、B、C 3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6.2%、6.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AMI患者急诊PCI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可能与支架总长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长度 无复流/慢血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预防无复流/慢血流的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利华 申圣春 向明钧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预防无复流/慢血流(NR/S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A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 目的探讨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预防无复流/慢血流(NR/S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A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均行急诊PCI-支架置入术,根据术中用药方案分为研究组(冠脉内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和对照组(单纯使用替罗非班),每组4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至出院前的TIMI血流分级、NR/SF发生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射血分数(EF)]水平、出血事件以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NR/SF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44%vs 31.11%;χ^(2)=10.946,P=0.001)。治疗后,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LVESD、EF、FS水平以及不良心脑及意外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支架置入术的ASTEMI患者,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应用有助于改善血流灌注,降低NR/SF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慢血流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NST-ACS患者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影响及短期预后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小洪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4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NST-ACS患者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影响及短期预后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该院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200例为研究对象,以单双号分组原则划定予以二级预防药物...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NST-ACS患者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影响及短期预后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该院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200例为研究对象,以单双号分组原则划定予以二级预防药物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单号,n=100例)及对照组基础上行尼可地尔治疗的观察组(双号,n=100例),比较两组术中无复流/慢血流(NR/SF)相关情况、心肌损伤状况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IMI TFG三级发生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36);观察组cTFC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3,P<0.001),观察组NR/SF发生率为18.00%,较之对照组的33.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2,P=0.015);两组术前CK-MB、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K-MB=0.067,PCK-MB=0.947;tcTnI=1.229,PcTnI=0.221),两组术后24 hCK-MB、cTnI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于该时间段陆续抵达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较术后24 hCK-MB、cTnI水平均有回落,但对照组仍处于较高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K-MB=4.281,PCK-MB<0.001;tcTnI=7.050,PcTnI<0.001);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72,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5,P<0.001)。结论行PCI手术治疗NST-ACS患者施以尼可地尔药物治疗,NR/SF情况显著改善、心肌损伤极大降低,MAC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降低,具有良好短期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NST-ACS PCI 无复流/慢血流 短期预后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优化流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防无复流/慢血流的效果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权 李牧蔚 +2 位作者 曹清野 马曹 高万昊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7期658-661,共4页
目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行优化流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探讨其对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预防作用及对短期预后的影... 目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行优化流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探讨其对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预防作用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485例,324例行优化流程PPCI者为优化流程组,161例行常规PPCI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比例、合并症、体质量指数、发病-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术前TIMI血流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2组门-球时间、罪犯血管部位、病变血管支数、支架植入数量等手术情况;比较2组术中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术后30 d内新发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2组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比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发病-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术前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流程组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38.0%)、尿激酶原(48.8%)及硝普钠(98.8%)比率均高于对照组(26.7%、34.8%、47.8%)(P<0.05),未植入支架比率(0.9%)低于对照组(8.1%)(P<0.05);2组门-球时间、罪犯血管部位、病变血管支数、血栓抽吸比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流程组术中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0.6%)低于对照组(31.7%)(P<0.05),术后30 d内新发心力衰竭发生率(3.1%)及病死率(0.6%)均低于对照组(20.5%、3.1%)(P<0.05)。结论STEMI患者行优化流程PPCI可明显降低术中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优化 无复流/慢血流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和替罗非班对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林东升 傅广 +3 位作者 何仲春 马丽霞 罗辉 王照飞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小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心肌血流灌注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6例)和替罗... 目的:探讨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小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心肌血流灌注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6例)和替罗非班组(40例),联合用药组梗死相关动脉(IRA)内应用小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10~20 mg)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0.1 mL/kg,5μg/kg),替罗非班组IRA内应用替罗非班(0.2 mL/kg,10μg/kg),然后两组患者分别行常规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心肌梗死范围、临床预后以及1年随访结果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组(P<0.05),ST段回落大于50%的比例明显高于替罗非班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年随访,联合用药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替罗非班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幅度明显高于替罗非班组(均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相当。结论:冠脉内联合应用小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和小剂量替罗非班可进一步改善STEM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改善临床预后,且不增加住院期间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慢血流 重组人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原文传递
冠脉内逆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联合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晓敏 葛广豪 +6 位作者 曹华 张立 刘化进 王宏伟 张琼 乔增勇 马江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9-494,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内逆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内科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直接PCI组(A组)、血栓抽吸+PCI组(B组)、PCI+冠脉内正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内逆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内科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直接PCI组(A组)、血栓抽吸+PCI组(B组)、PCI+冠脉内正向溶栓组(C组)及冠脉内逆向溶栓+PCI组(D组),每组各30例。比较4组基线资料、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数计数(CTFC)、2 h ST段回落率(STR)≥50%的比例、无复流/慢血流(NR/SF)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TnI)和B型利钠肽(BNP)峰值。记录随访3个月的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及TIMI出血情况,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D组与A、B、C组比较,术后TIMI血流≤2级发生率、CTFC、NR/SF发生率、cTnI及BNP峰值显著降低,术后2 h STR≥50%的比例、LVEF显著升高(P<0.05);(2)随访3个月D组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显著低于A、B、C组,且LVEF显著升高(P<0.05);(3)随访3个月,4组TIMI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内逆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PCI可有效地降低STEMI患者NR/SF发生率,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减少心肌细胞坏死,改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其预后,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内逆向溶栓术 无复流/慢血流 重组人尿激酶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