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无接触式整体打捞技术在古船整体打捞项目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东荣 陈世海 +5 位作者 朱小东 胡建 王健 刘雨 蒋哲 戴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59-169,共11页
针对大吨位水下沉船打捞过程中对沉船及货物微损伤的作业要求,全新设计并研制了一套无接触式大吨位整体打捞技术与装备——弧形梁系统.该系统使用液压驱动技术实现机械化自动安装沉船兜底钢梁,并且穿梁过程中与沉船及货物无任何接触,大... 针对大吨位水下沉船打捞过程中对沉船及货物微损伤的作业要求,全新设计并研制了一套无接触式大吨位整体打捞技术与装备——弧形梁系统.该系统使用液压驱动技术实现机械化自动安装沉船兜底钢梁,并且穿梁过程中与沉船及货物无任何接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作业安全以及对沉船本身的保护.该技术适用于无接触式整体打捞水下不同规模和任意形状大吨位物体,包括打捞船舶、飞行器、货物等,对沉船及货物损伤几乎无损伤,并成功应用于我国水下考古重大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项目.该研究成果为国内外水下打捞提供了创新技术与设备,同时大大提升我国在打捞、水下考古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梁 纵梁 发射架 打捞框架 无接触式整体打捞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门对门”无接触式物资配送与消杀一体机设计及研究
2
作者 唐嘉鑫 徐陶祎 +3 位作者 甘宇骏 邓恋 龚博 王浪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6期35-38,共4页
后疫情时代的物资配送需求对我国B2C的物流配送及社区管理模式提出重大考验,对“平”“疫”结合的无接触配送机器人的需求迫在眉睫。该项目团队设计研发一种能实现“门到门”物资配送与消杀一体化的自动化机械。重点研究实现物资存取的... 后疫情时代的物资配送需求对我国B2C的物流配送及社区管理模式提出重大考验,对“平”“疫”结合的无接触配送机器人的需求迫在眉睫。该项目团队设计研发一种能实现“门到门”物资配送与消杀一体化的自动化机械。重点研究实现物资存取的机械结构,可适用于平坦道路和楼梯的行走机构以及视觉智能识别方案,以实现社区内道路行走、自动上下楼及智能身份识别、物资自动取出与自体消杀等,做到各机构运行合理且无干涉,为无人化配送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对门 无接触式物资配送 自动消杀 楼梯爬升车架 多层旋转梳齿式存取货架
下载PDF
无接触式电梯按钮系统
3
作者 陈昱州 苗长青 王晨旭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23年第10期14-16,共3页
大家每天都要接触电梯按键,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很多人进行了无接触操控电梯的探索和尝试,如喷洒酒精消毒、覆盖含氯保鲜膜等。这些方式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可能损坏电梯。也有很多乘客选择用牙签、纸巾、钥匙、笔等物件代替手... 大家每天都要接触电梯按键,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很多人进行了无接触操控电梯的探索和尝试,如喷洒酒精消毒、覆盖含氯保鲜膜等。这些方式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可能损坏电梯。也有很多乘客选择用牙签、纸巾、钥匙、笔等物件代替手指完成按键操作,但这些替代品要么是一次性物品,要么很尖锐,会磨花电梯按钮。因此,我们想找到一种无接触式的电梯按键操控方案,既能减少病菌传播风险,又不损坏电梯按钮,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无接触式 一次性物品 病菌传播 出行需求 保鲜膜 替代品
下载PDF
基于SLAM的无接触式服务医疗车设计
4
作者 王久毅 杨明 《智能城市应用》 202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在一些流行性传染病突发时,如何将药品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做到无接触配送、减少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的工作风险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项目设计的基于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和机器人操作系... 在一些流行性传染病突发时,如何将药品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做到无接触配送、减少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的工作风险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项目设计的基于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和机器人操作系统算法(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的无接触式服务医疗车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难题,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进行。文章重点阐述了此医疗车的方案设计以及一些安全技术支持,涉及到人工智能、信息感知、自动控制、路径规划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最后,对医疗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式配送 医工融合 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机器人操作系统 可爬坡式履带设计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无接触式配送路径优化
5
作者 张维源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0-106,共7页
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批量应急物资配送问题,研究了“卡车-无人车”联合配送模式。针对多约束客户点聚类问题,设计了防止K值变动偶然性的改进K-means++聚类算法;根据紧迫度大的客户点优先配送的原则,提出2类客户点并行配送的无人... 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批量应急物资配送问题,研究了“卡车-无人车”联合配送模式。针对多约束客户点聚类问题,设计了防止K值变动偶然性的改进K-means++聚类算法;根据紧迫度大的客户点优先配送的原则,提出2类客户点并行配送的无人车调度方案,构建以配送时间最短为目标的路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改进K-means++算法得到的聚类数量K更为稳定;相同聚类结果的情况下,改进多种群遗传算法迭代次数更少、最优解更佳;改进后的算法组合最优解远优于其他3种组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资无接触式配送 路径优化 改进K-means++算法 改进多种群遗传算法
下载PDF
水下无接触式磁力检测技术在海管机械管卡维修中的应用
6
作者 郭建东 任跃龙 徐永杰 《全面腐蚀控制》 2023年第11期65-69,共5页
某8寸混输海底管道存在一处深度为54%的内腐蚀缺陷点,利用水下无接触磁力检测技术提高缺陷点定位精度,为海管机械管卡维修提供坐标数据。并通过对机械管卡的改造,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海管因保温层进水加速腐蚀的风险。
关键词 内腐蚀缺陷 水下无接触式磁力检测技术 机械管卡维修
下载PDF
全角度无接触式智能角度传感器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星 张家祺 +1 位作者 王晶 汪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5,194,共6页
针对角度传感器小型化、智能化以及非接触测量的需求,设计一款基于霍尔元件的全角度无接触式智能角度传感器。对传感器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为降低芯片面积与功耗,提升工作效率,采用自主研发微处理器C16进行智能化管理,提出角度变换方法。... 针对角度传感器小型化、智能化以及非接触测量的需求,设计一款基于霍尔元件的全角度无接触式智能角度传感器。对传感器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为降低芯片面积与功耗,提升工作效率,采用自主研发微处理器C16进行智能化管理,提出角度变换方法。采用FPGA原型验证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智能角度传感器能对0度到360度范围内的角度进行非接触测量,结构简单,面积小,精确度高,绝度误差小于0.3°,角度转换速度快,高达5714次/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传感器 霍尔元件 无接触式 FPGA原型验证 磁场
下载PDF
无接触式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孙薇 周红俊 +2 位作者 李晓颖 刘根林 卫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和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各50例,观察组采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进行间... 目的探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和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各50例,观察组采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进行间歇式导尿,对照组采用无菌导尿技术,比较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步骤错误率。结果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方法操作时间、操作步骤错误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 <0.05,P <0. 01)。结论无接触式导尿技术简单方便、安全高效,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膀胱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性导尿 无接触式技术 无菌导尿术
下载PDF
基于摄影全站仪的建筑物无接触式沉降监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魏麟 王震 《测绘工程》 CSCD 2020年第1期60-65,共6页
沉降监测是建筑物变形监测的重要内容,许多特大异形建筑和大型设备难以安装固定观测设备甚至无法直接接触,因而无法用传统的测量方法(水准测量、全站仪三角高程、GNSS等)进行沉降监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摄影全站仪的建筑物无接触式沉降... 沉降监测是建筑物变形监测的重要内容,许多特大异形建筑和大型设备难以安装固定观测设备甚至无法直接接触,因而无法用传统的测量方法(水准测量、全站仪三角高程、GNSS等)进行沉降监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摄影全站仪的建筑物无接触式沉降监测方法,即为普通全站仪加装CCD模块获取长焦影像,利用基于旋转纠正的简易标定法获取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根据加入平面方程约束的摄影测量原理计算监测点三维坐标,采用SIFT算子对各期影像进行监测点特征提取与匹配,计算建筑物各期沉降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与沉降变化趋势,本文方法与全站仪棱镜实测方法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全站仪 沉降监测 无接触式 旋转纠正 SIFT匹配
下载PDF
空间近距离金属碎片的无接触式减旋机构研究
10
作者 王骞 陈津灏 +2 位作者 孙全浩 姜在临 李勇 《微特电机》 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
太空金属碎片需要先被减旋,才能进行回收或销毁。对捕捉金属碎片的无接触式减旋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数学模型为基础,有限元计算为辅助,对其结构参数影响和集肤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被捕捉目标自身属性,设计了一种非接... 太空金属碎片需要先被减旋,才能进行回收或销毁。对捕捉金属碎片的无接触式减旋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数学模型为基础,有限元计算为辅助,对其结构参数影响和集肤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被捕捉目标自身属性,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双轭圆环式线圈减旋机构,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该减旋机构的减旋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式减旋机构 集肤效应 电磁线圈 金属碎片
下载PDF
基于无接触式供电的高频逆变消除谐波方法的研究
11
作者 苏铭 万轶 +1 位作者 孙兆辉 吴亮亮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第22期193-194,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接触式供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在研究了无接触式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之上,针对其关键技术之一的高频逆变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移相PWM叠加消除谐波的方法,有效的消除了谐波。
关键词 无接触式供电 高频逆变 谐波
下载PDF
新型无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研制
12
作者 韩达生 马仁富 《山东纺织科技》 1994年第1期34-35,37,共3页
介绍该装置的原理、特点、性能及用途。
关键词 无接触式 位移传感器 研制 性能
下载PDF
无接触式车辆翻斗安全装置研制
13
作者 吴守仓 卢燕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18期33-34,共2页
废钢运输车辆无接触式车辆翻斗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是应用机电一体化有关知识,总结一项安全装置,解决大型废钢运输车辆运输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确保大型翻斗车的行驶安全,它报警、制动目的明确,动操作方便灵活,采用的位移传感器,... 废钢运输车辆无接触式车辆翻斗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是应用机电一体化有关知识,总结一项安全装置,解决大型废钢运输车辆运输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确保大型翻斗车的行驶安全,它报警、制动目的明确,动操作方便灵活,采用的位移传感器,抗腐蚀、耐高温,信号接收发送效果极好,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式车辆 翻斗车 安全装置 行驶安全 机电一体化
下载PDF
无接触式变压器的建模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争 陈辉明 蒋大鹏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7,72,共5页
为了改善无接触式变压器的性能,通过对无接触的电能传输系统建立漏感模型,和对变压器的一二次侧进行了电容的补偿分析,得出了在谐振点附近能量传输能力最强的结论,同时通过具体的电容补偿实验验证了上述结论。给出了变压器具体的参数设... 为了改善无接触式变压器的性能,通过对无接触的电能传输系统建立漏感模型,和对变压器的一二次侧进行了电容的补偿分析,得出了在谐振点附近能量传输能力最强的结论,同时通过具体的电容补偿实验验证了上述结论。给出了变压器具体的参数设计,并通过具体实验论证其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式 变压器 建模 补偿
原文传递
航天用无接触式锁定机构的解析分析与结构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勇飞 孙剑飞 +2 位作者 李勇 王骞 王宝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894-2900,共7页
航天设备上的一些小力矩小惯量负载如观测设备,一般都工作在有限转角范围内,在工作区域以外,需要单独设置辅助机构对其锁定,以免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现有文献所提出方案均为物理接触式方案,结构复杂、稳定性差。该文提出了一种无接触... 航天设备上的一些小力矩小惯量负载如观测设备,一般都工作在有限转角范围内,在工作区域以外,需要单独设置辅助机构对其锁定,以免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现有文献所提出方案均为物理接触式方案,结构复杂、稳定性差。该文提出了一种无接触式锁定机构,并根据励磁方式的不同研究了电磁式和永磁式两种设计方案,通过解析法推导并统一了两种设计方案的电磁转矩表达式,清晰揭示了性能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解法进一步对比研究了两种方案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临界角、峰值力矩和能量密度,最后制作了永磁结构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出方案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式 锁定机构 临界角 峰值力矩 能量密度
下载PDF
高频输出矩阵变换器在无接触式能量传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娟(译) 宋建国(校) 《电力电子》 2007年第3期29-32,28,共5页
在几千瓦功率级别的无接触能量传递中应用矩阵变换器,可以减少能量转换的步骤,避免了使用容量大且价格昂贵的直流回路电解电容器,并减少了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中的传导损耗,并且能够实现正弦电流下的四象限运行。在高频输出(100kHz以上)的... 在几千瓦功率级别的无接触能量传递中应用矩阵变换器,可以减少能量转换的步骤,避免了使用容量大且价格昂贵的直流回路电解电容器,并减少了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中的传导损耗,并且能够实现正弦电流下的四象限运行。在高频输出(100kHz以上)的情况下更需要这种特别的应用方式,才能很好的改进可传输电功率以及无触点磁系统的效率。这篇文章研究了高频输出矩阵变换器与无触点能量传递相结合的特别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能量传递 无接触式 应用 输出 高频 功率半导体器件 电解电容器
下载PDF
无接触式医技检查自动化预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江 廖通权 +2 位作者 张渝 张广岭 刘棋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3-45,共3页
建成医技检查自动化预约模式,通过临床与医技的去中心化和高度自动化集成交互、自动化规则和检查转换规则和退改约规则的配置、预约分类和预约流程的设计等,实现医技检查全覆盖、无接触式预约、智能精确预约和全流程闭环管理,并通过线... 建成医技检查自动化预约模式,通过临床与医技的去中心化和高度自动化集成交互、自动化规则和检查转换规则和退改约规则的配置、预约分类和预约流程的设计等,实现医技检查全覆盖、无接触式预约、智能精确预约和全流程闭环管理,并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联通整合,应用后优化了医技检查流程,合理缩短了候检时间,实现了跨科室多项目智能预约,提高了检查效率和管理决策支持能力,提升了患者体验和满意度,助推智慧门诊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式 医技检查 自动化预约 智慧医院
下载PDF
无接触式自整角机环形变压器涡流损耗分析
18
作者 徐岳珠 张金辉 李盛兵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共2页
从涡流产生的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采用片式环形变压器结构来减少无接触式自整角机的涡流损耗。实验表明,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关键词 涡流损耗 片式环形变压器 无接触式自整角机
下载PDF
骨科护理单元无接触式体温实时监控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爱玲 赵枫 +3 位作者 吕辉照 李萍 姚美娜 陈少婷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3期186-189,共4页
分析无接触式体温实时监控在骨科护理单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骨科病区的陪护人员共509人次,根据所在病区分为观察组(249人)和对照组(260人),观察组采用UWatch手表无接触式体温实时监控;对照组采用... 分析无接触式体温实时监控在骨科护理单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骨科病区的陪护人员共509人次,根据所在病区分为观察组(249人)和对照组(260人),观察组采用UWatch手表无接触式体温实时监控;对照组采用常规病区出、入口体温监控,记录发热人员检出情况、发热报警情况、报警成功率和接触人员信息采集时间。观察组发热人员检出率、发热报警率和发热报警成功率分别为13.18%、12.85%和90.63%,对照组分别为0.78%、1.92%和40.00%,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接触人员信息采集时间为(16.2±2.1)min,少于对照组的(55.6±8.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80,P<0.01)。UWatch手表无接触式体温实时监控,可高效及时检出骨科护理单元中发热的流动人员,避免医护人员与其密切接触,在COVID-19预防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 防控措施 体温实时监控 无接触式体温测量 骨科
下载PDF
无接触式配送模式下智能快递柜发展优化对策 被引量:13
20
作者 田颖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无接触式配送”横空出世,而作为主要业务载体之一的智能快递柜,正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文中以“无接触式配送”模式下智能快递柜的发展为背景,针对当前智能快递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关键词 无接触式配送 智能快递柜 优化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