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安全性
1
作者 刘彩娟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晶状体摘出一期或二期植入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53例62眼作为研究对象,62眼患者... 目的探讨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晶状体摘出一期或二期植入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53例62眼作为研究对象,62眼患者均为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术后随访3~9(5.68±1.29)年,收集患者手术前和末次随访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度、眼压、前房深度、人工晶状体眼内固定位置及稳定性、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和临床信息。评价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术前62眼UCVA(logMAR)为1.55±0.56,术后为0.23±0.15,术后UCVA较术前显著提高(t=18.64,P=0.00)。术后和末次随访UCVA(logMAR)(0.22±0.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16),患者术后视力保持稳定。术后末次随访1眼等效球镜度为-1.25 D(为根据另一眼预留),等效球镜度-1.00~<-0.50 D者10眼,-0.50~+0.50 D者51眼。62眼术前眼压为(14.20±2.20)mmHg(1 kPa=7.5 mmHg),其中12眼于术后第1天开始出现眼压升高,达28.0~40.3 mmHg(主要原因是黏弹剂眼内残留并继发青光眼,经过降眼压处理后,眼压于3 d内恢复至正常范围);末次随访眼压为(13.92±2.10)mm⁃Hg,术前与末次随访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90)。术前62眼ECD为(2826.3±489.8)个·mm^(-2),末次随访为(2474.3±397.6)个·mm^(-2),术前和末次随访E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P=0.00)。一期脱位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41眼ECD平均下降11.25%,二期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21眼ECD平均下降5.23%。术后共5眼ECD减少超过15%,均为开展手术早期的前5例患者。末次随访62眼前房深度为(2.40±0.32)mm,裂隙灯眼前节照相系统动态检查及眼前节OCT静态检查人工晶状体周边部和角膜内皮之间均无接触。术后ECD减少超过15%的5眼中,3眼发生人工晶状体一侧襻脱位;2眼因虹膜夹夹取的虹膜组织较少进行了再固定手术。再固定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在眼内位置稳定,再固定后的患者未再发生脱位。结论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改善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中远期术后视功能,稳定眼压;术中虹膜夹人工晶状体襻必须充分夹取虹膜组织,才能维持其远期稳定性;术后需长期关注人工晶状体位置及角膜内皮变化,防止角膜内皮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 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安全性
下载PDF
简化的无晶状体眼内硅油取出术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晓华 姜德咏 +2 位作者 龚凌 衷欣 周清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简化的经角膜缘眼内硅油取出术。方法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经历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硅油充填联合手术患者 5 1例 ,硅油充填时间 2~ 34(平均 4 .5± 2 .3)个月。可确定视网膜状况稳定者 ... 目的 :介绍一种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简化的经角膜缘眼内硅油取出术。方法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经历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硅油充填联合手术患者 5 1例 ,硅油充填时间 2~ 34(平均 4 .5± 2 .3)个月。可确定视网膜状况稳定者 4 2眼。用 2 5G针头插入平坦部或角膜缘穿刺作灌注 ,同时由角膜缘穿刺取硅油。结果 :眼内硅油一次取出成功 ,视网膜状况稳定者视力显著提高 (P <0 .0 5 ) ,术后眼压基本正常 ,角膜带状变性者角膜混浊减轻。术后均有暂时性低眼压 ,视网膜再脱离 4眼 (4 / 5 1 ,7.8% ) ,巩膜穿刺口出血 2眼 (2 / 5 1 ,3.9% )。结论 :本方法简单、易掌握、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硅油取出术 并发症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勤 张为中 +3 位作者 刘庆淮 刘肖艺 于焱 袁志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比较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7-03/2009-03我院住院患者中连续24例24眼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1眼行Artisan虹膜... 目的:比较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7-03/2009-03我院住院患者中连续24例24眼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1眼行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一组13眼选择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1d;1wk;1mo的裸眼视力(visual acuity,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结果:两组间比较,术前VA,BCVA,CE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CVA,CE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tisan组手术后VA优于术前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睫状沟缝线固定组手术后VA与手术前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I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都是治疗无晶状体眼有效方法。两者比较,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更加安全,是治疗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虹膜夹持
下载PDF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复杂性无晶状体眼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莉 刘陇黔 +2 位作者 廖咏川 周茂玉 马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gasperme-ablecontactlens,RGP)矫正复杂的无晶状体眼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2-07/2005-06合并眼部其他异常的复杂的无晶状体眼病例22例23眼在本院采用验配RGP作视力矫正。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验...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gasperme-ablecontactlens,RGP)矫正复杂的无晶状体眼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2-07/2005-06合并眼部其他异常的复杂的无晶状体眼病例22例23眼在本院采用验配RGP作视力矫正。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验配成功。配戴RGP的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视力稳定。除1例诉复视外,21例患者无双眼视障碍的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RGP矫正复杂的无晶状体眼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无晶状体眼
下载PDF
婴幼儿无晶状体眼对压贴球镜矫正的依从性及疗效 被引量:9
5
作者 龚淑贤 陈丹 +1 位作者 欧阳芳 黄华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2期938-939,共2页
目的评价婴幼儿无晶状体眼对压贴球镜矫正的依从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28例(55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年龄4~23个月,采用优先注视法检查视力,用+14~+20D压贴球镜矫正无晶状体眼,观察其戴镜的依从性及视力... 目的评价婴幼儿无晶状体眼对压贴球镜矫正的依从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28例(55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年龄4~23个月,采用优先注视法检查视力,用+14~+20D压贴球镜矫正无晶状体眼,观察其戴镜的依从性及视力提高情况。每6个月扩瞳验光,调整眼镜度数,随访6~24个月。结果能坚持戴镜、依从性好者25例(89.29%),不能坚持者3例(10.71%)。术后视力明显高于术前视力(P<0.05)。术中检影验光屈光度为+14~+20D,平均+17D;随访检影,随着月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每6个月降低0.50~1.00D。视轴区透明,未见明显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婴幼儿无晶状体眼用压贴球镜矫正屈光不正,由于镜片轻便,患儿易于接受、依从性好。联合弱视训练,视力明显提高,可适当推迟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间,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压贴球镜 依从性 婴幼儿
下载PDF
房水中IL-17、VEGF、TNF-α表达水平与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晓蕾 张然 +2 位作者 李倩 韩双羽 代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青光眼(AG)患儿房水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150例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患儿根...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青光眼(AG)患儿房水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150例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患儿根据术后随访期内是否发生青光眼分为青光眼组(AG组,n=56例)和非青光眼组(非AG组,n=94例),比较两组随访期间房水中IL-17、VEGF、TNF-a表达水平和眼压情况。结果:术中,AG组和非AG组房水IL-17、VEGF、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AG组房水IL-17、VEGF、TNF-α水平与术中比较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AG组眼压高于非AG组各时间点的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AG组术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房水IL-17、VEGF、TNF-α水平与眼压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术后4个月房水IL-17、VEGF、TNF-α对无晶状体眼青光眼患者的诊断价值发现,IL-17、VEGF、TNF-α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4,0.708,0.724,三者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792。结论:房水IL-17、VEGF和TNF-α可作为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儿童 无晶状体眼青光 房水 白细胞介素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三点悬吊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新成 卢国华 +3 位作者 李如龙 王珂 谢阳 毛平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4-66,共3页
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外伤或手术造成的无晶体眼,如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膜破裂、先天性或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巨大破口、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需要后囊膜切除或破裂范围大等,无法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矫正视力。对... 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外伤或手术造成的无晶体眼,如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膜破裂、先天性或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巨大破口、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需要后囊膜切除或破裂范围大等,无法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矫正视力。对于这类患者往往需要进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悬吊手术,目前临床较易获得并使用的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的悬吊用人工晶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三点悬吊固定术 小切口 无晶状体眼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前房灌注下Ⅱ期IOL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柒华 朱建刚 +1 位作者 陈惠英 徐学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994-1995,共2页
目的:探讨前房灌注下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人工晶状体(IOL)缝线固定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30眼玻璃体切割术后6~12mo无晶状体眼的患者行前房灌注下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1.5a。结果:患者30例30眼在前房灌注... 目的:探讨前房灌注下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人工晶状体(IOL)缝线固定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30眼玻璃体切割术后6~12mo无晶状体眼的患者行前房灌注下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1.5a。结果:患者30例30眼在前房灌注下,成功实施了后房缝线固定IOL植入术,术中出现睫状体出血1例,术后玻璃体出血1例,脉络膜脱离2例。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提高,视力≥0.3者24例(80%),其中视力≥0.5者8例(27%);视力<0.3者6例(20%),其中视力<0.1者2例(7%)。结论:前房灌注下行此类手术,术中眼压控制稳定,手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恢复视功能的可靠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灌注 玻璃体切割术 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月芹 朱婷 +3 位作者 薛春燕 杨丽萍 曹春林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评价二期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无晶状体眼患者15例(16眼),均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患者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5例均一次性成功植入虹膜... 目的评价二期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无晶状体眼患者15例(16眼),均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患者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5例均一次性成功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显微镜观察人工晶状体位于瞳孔中央。术后裸眼视力0.02-0.80,平均0.35,与术前裸眼视力(手动-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为9.87%。仅1例术后发生瞳孔区玻璃体阻滞。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能够安全、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但人工晶状体对角膜内皮、虹膜等组织的长期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 二期植入 无晶状体眼
下载PDF
两种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状体眼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康怡 杨明民 +2 位作者 诸凤娇 杜冰 古洵清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植入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与房角支撑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差异。方法收集深圳眼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住院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无晶状体眼患者共37例,其中植入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19...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植入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与房角支撑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差异。方法收集深圳眼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住院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无晶状体眼患者共37例,其中植入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19例(19只眼),植入房角支撑型人工晶状体18例(19只眼)。比较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角膜水肿发生率、并发症及人工晶状体的位置。随访时间至术后3个月。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的BCVA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差异无显著性。Artisan虹膜夹持型组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丢失率低于房角支撑型组,术后1周内角膜水肿发生率高眼压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房角支撑型组低。两组术眼的人工晶状体位置均保持良好的居中性。结论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与房角支撑型人工晶状体都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有效方法,两者比较,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损伤更小,更为安全,为较佳的手术方式。两者远期效果的比较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 房角支撑型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勇 叶应嘉 +4 位作者 鲍先议 周龑丽 许荣 彭婷婷 余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因无晶状体眼而行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经3.0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三片式折叠后房... 目的评价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因无晶状体眼而行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经3.0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三片式折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采用Siepser术式缝合虹膜的方法将人工晶状体的双襻以10-0聚丙烯缝线分别缝合固定于中周部虹膜。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术前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位置(偏心度、倾斜度、稳定性),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3~1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经虹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后1个月裸眼远视力均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后1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3例(17.6%)偏心,无人工晶状体倾斜病例。术中前房出血2例,均为少量,于术后1周内吸收;角膜轻度水肿4例,均在术后1周内透明。术后4例瞳孔近圆形,未见脉络膜脱离及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操作便捷,手术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虹膜 缝线固定术 无晶状体眼 后房型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不同术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凌 陈潇 +2 位作者 刘翔 王一 李灿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术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玻璃体切除术后144例(146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比较不同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术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玻璃体切除术后144例(146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比较不同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据病情行不同术式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对有残留周边晶状体囊膜者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内植入42只眼;对无囊膜残留者行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1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63只眼,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①138只眼裸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占94.5%,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共有103只眼(70.5%),其中睫状沟植入组31只眼(73.8%),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52只眼(82.5%),巩膜缝线固定组26只眼(63.4%);②常见并发症:术中出血9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2只眼占3.2%,巩膜缝线固定组7只眼占17.1%,);术后出血11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2只眼占3.2%,巩膜缝线固定组9只眼占22.0%,);术后早期并发症:眼压≤8 mm Hg共25只眼(睫状沟植入组3只眼占7.1%,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10只眼占15.9%,巩膜缝线固定组12只眼占29.3%,);眼压≤5mm Hg共7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4只眼占6.3%,巩膜缝线固定组3只眼占7.3%,);术后发生浅前房4只眼均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占6.3%);角膜水肿5只眼均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7.9%);前房炎症反应4只眼均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6.3%)。远期并发症:黄斑囊样水肿6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3只眼4.8%,巩膜缝线固定组3只眼占7.3%)。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采用不同方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效果肯定,其中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并发症少,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视力矫正优于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但对无囊膜支撑和不适于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无晶状体眼,经巩膜缝线固定术也是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玻璃体切除术 无晶状体眼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非 蒋炜 +1 位作者 段烈英 罗涛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玻璃体切除术后 无晶状体眼 临床观察 晶状体混浊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联合切除
下载PDF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状体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勤 张为中 +1 位作者 吴秀萍 虞灵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观察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观察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接受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无晶状体眼患者11例(11只眼),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 目的观察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观察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接受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无晶状体眼患者11例(11只眼),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变化,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术后角膜水肿、前房闪辉、晶状体位置,角膜内皮镜检查比较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观察手术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患者术后UCVA优于术前BCVA,术前术后眼压无明显变化,术后角膜无明显水肿,晶状体位置未见明显偏移。术后1个月时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统计学意义,黄斑区厚度比术前无明显增加。结论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无晶状体眼的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在虹膜组织足够支撑晶状体时可作为常规术式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虹膜夹持
下载PDF
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潇 杜兆江 +2 位作者 杨格强 张雯 王晟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6行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患者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眼压、IOL位置,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状态。结果: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6行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患者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眼压、IOL位置,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状态。结果:术中出血6眼(16%),术后低眼压4眼(11%),高眼压11眼(29%),经治疗后恢复,IOL倾斜4眼(11%)。术后末次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前预留屈光度数(球镜)与术后3mo实际屈光度数(球镜)无差异(P>0.05)。结论: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重视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睫状沟缝线固定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在无晶状体眼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俊 赵媛 唐云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比较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rneal lens,RGPCL)和框架眼镜矫正无晶状体眼患者的矫正视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对各种原因所致无晶状体眼患者29例29眼,配戴RGPCL及框架眼镜,随访6mo,观察其矫正视力、眼表情况及视... 目的:比较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rneal lens,RGPCL)和框架眼镜矫正无晶状体眼患者的矫正视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对各种原因所致无晶状体眼患者29例29眼,配戴RGPCL及框架眼镜,随访6mo,观察其矫正视力、眼表情况及视觉质量。结果:RGPCL矫正视力优于框架眼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配戴RGPCL未见明显角结膜并发症;患者配戴RGPCL主观视觉质量优于配戴框架眼镜。结论:RGPCL是矫正无晶状体眼患者高度远视及散光的一种良好选择,患者依从性较好,长期配戴眼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透氧角膜接触镜 无晶状体眼 矫正视力 视觉质量
下载PDF
无晶状体眼的硅油取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万光明 赵小钊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的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41例(41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1眼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20眼行后房人工...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的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41例(41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1眼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20眼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缝线固定术,分别对术前术后的视力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基本相同,而缝线固定的后房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稍低于术前矫正视力(P<0.05)。结论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临床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硅油取出 人工晶状体 联合手术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萌萌 郑广瑛 +1 位作者 李莉 蔡芳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1026-1027,共2页
目的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若在此阶段视网膜没有得到足够的光线刺激,将导致患儿形觉剥夺,造成永久性弱视,因此,应及早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诊断和手术。手术作为治疗的第1步,只是打开了视觉的光学通路,术后的视觉效果还有... 目的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若在此阶段视网膜没有得到足够的光线刺激,将导致患儿形觉剥夺,造成永久性弱视,因此,应及早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诊断和手术。手术作为治疗的第1步,只是打开了视觉的光学通路,术后的视觉效果还有赖于合理的屈光矫正方式和规范的视功能训练等。近年来,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提前为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带来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无晶状体眼 屈光矫正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Ⅱ期悬吊折叠IOL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学英 王浩 +1 位作者 杨惠春 齐绍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微创、精准Ⅱ期悬吊式折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推注器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3我院25例25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做透明角膜缘2.4mm切口,测度计定位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微创、精准Ⅱ期悬吊式折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推注器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3我院25例25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做透明角膜缘2.4mm切口,测度计定位2∶00、8∶00子午线,折叠IOL装入推注器植入,晶状体两襻悬吊线打结点测量与襻端距离等长。透明角膜缘辅助穿刺口放置灌注头持续灌注维持前房,人工晶状体"W"形悬吊线缝合固定于巩膜层。术后随访3~26mo,观察患者视力、眼压、角膜、IOL位置、眼底情况。结果:患者25眼术后1wk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在±1.5DC内,眼压正常。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术前为2394.33±201.31个/mm^2,术后3mo为2283.30±217.82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术前为(52.67±6.28)%,术后3mo为(51.81±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术前为541.10±40.31μm,术后3mo为543.10±41.77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眼脉络膜下少量出血,1眼IOL坠入玻璃体,经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出再植入。随访无IOL脱位、移位,无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等发生,无缝线裸露和排斥反应的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悬吊式折叠IOL推注器植入效果确切,采用微创、小切口、精准植入可增加安全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 Ⅱ期 折叠式 悬吊式 玻璃体切除术 无晶状体眼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京 江森 唐少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外伤或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临床疗效,评估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1例(41眼)因复杂性眼外伤或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分别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眼...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外伤或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临床疗效,评估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1例(41眼)因复杂性眼外伤或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分别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17眼、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6眼,术后平均随访10月。结果41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矫正视力。其中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眼中最好视力≥0.5者(44%),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17眼中最好视力≥0.5者9眼(53%),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眼中最好视力≥0.5者2眼(33%)。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的选择,主要应根据患者的瞳孔大小、眼压、房角结构及患者全身情况选择术式,2种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临床疗效,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的视力与角膜及眼损伤程度及术后散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无晶状体眼 Ⅱ期手术 人工晶状体 术式 复杂性外伤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