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5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结果研究
1
作者 王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2-0015,共4页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疗的75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在此前提下,对所有入组病人实施平板运动...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疗的75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在此前提下,对所有入组病人实施平板运动试验诊断以及动态心电图诊断。对2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效能及ST段下移维持时间、ST段下移幅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75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中,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显示,84例阳性,666例阴性。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71例真阳性,400例真阴性;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显示,79例真阳性,550例真阴性。动态心电图诊断灵敏度为84.52%,特异度为60.06%,准确度为62.80%;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灵敏度为94.04%,特异度为82.58%,准确度为83.86%,经对比,平板运动试验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漏诊率为15.47%,误诊率为39.93%,平板运动试验漏诊率为5.95%,误诊率为17.41,%。经对比,平板运动试验漏诊率及误诊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进行诊断时的ST段下移维持时间更短,同时ST 段下移幅度更低,且P<0.05。结论: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而言,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效果比动态心电图更好,不仅可进一步提升疾病检出率,并且可使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得到有效提高,在误诊和漏诊的预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使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获得有效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无症状心肌缺血 诊断结果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帅花 肖玉梅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2期83-86,共4页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动态心电图和...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效果,以及两种检查方法的ST段变化指标和病变血管支数诊断准确率。结果 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6.15%、97.37%、98.04%、94.87%、96.67%,均高于单一诊断(P<0.05)。平板运动试验的ST段下移幅度小于联合诊断,单一诊断的ST段下移维持时间短于联合诊断(P<0.05)。联合诊断不同支数病变血管的灵敏度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 采用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心肌缺血的效果显著,可准确反映患者心电图活动和病变血管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下载PDF
运动平板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慧 刘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究存在心肌缺血的无症状患者,联合应用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8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并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结果: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 目的:探究存在心肌缺血的无症状患者,联合应用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8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并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结果: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联合诊断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查,联合检查漏诊率明显低于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运动平板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无症状心肌缺陷患者的预测效果明显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试验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下载PDF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呼永河 李静 +1 位作者 武娜杰 吴深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欣康片)20mg,每日2次;治疗组(35例)加服加味黄连温胆汤。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欣康片)20mg,每日2次;治疗组(35例)加服加味黄连温胆汤。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心肌酶谱、血液流变学、尿白蛋白、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等指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8.6%,31/35)和对照组(56.7%,17/3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发作累计时间、与活动有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RBCAI)、红细胞变形指数(RBCT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仅全血黏度治疗后有改善(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黄连温胆汤 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观察 无症状心肌缺血 黄连温胆汤 治疗组 糖尿病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加味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价值
5
作者 刘曌 盛妍 赵欣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49-151,159,共4页
目的探究无症状心肌缺血利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不... 目的探究无症状心肌缺血利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诊断方法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诊断符合率。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确诊50例阳性,10例阴性。动态心电图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心电图,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态心电图对Ⅱ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20/20),高于常规心电图的80.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两种诊断方式对Ⅰ型、Ⅲ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效果确切,可提高诊断准确度,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6
作者 杨玲芳 陈丽芳 郑清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 探究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SMI患者88例,均行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SMI及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发作情况,“金标准”为冠... 目的 探究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SMI患者88例,均行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SMI及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发作情况,“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析常规心电图与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SMI中的诊断价值,并对其一致性进行计算。结果 相比于SMI阴性患者,SMI阳性患者发作时间及平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较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于常规心电图检查,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SMI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常规心电图检查一致性不佳(k值=0.303,P=0.004);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一致性良好(k值=0.774,P=0.000)。结论 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SMI鉴别诊断中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度,一致性较高,且使用便捷,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发作时间
下载PDF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杜梦依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4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CT血管造影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88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 目的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CT血管造影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88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和阴性组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结果、CT血管造影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2导联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出阳性58例,阴性30例;阳性组的QT间期、QTc间期显著长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的斑块数、总斑块体积、总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和重建指数均大于阴性组(P<0.05)。12导联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联合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度高于单独检查(P<0.05)。12导联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联合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0.806)。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CT血管造影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良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CT血管造影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陈平 涂上斌 文雯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心肌缺血是否无症状,将其分为观察组(n=50,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和对照组(n=48,有...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心肌缺血是否无症状,将其分为观察组(n=50,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和对照组(n=48,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析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指标、心电图ST段变化、心肌缺血变异性.结果: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均为窦性心搏RR间期、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各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段下移范围、下移保持时间、ST段下移次数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心肌缺血发作、心肌缺血时间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能有效增强心肌缺血的确诊率,且为临床提供了诊治依据,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陈卫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62-0165,共4页
观察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 观察对象最终确定为20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 观察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 观察对象最终确定为20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电图检查,而观察组则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的检出率及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昼夜规律情况。结果 从各个指标上进行对比,观察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更加有效,能够获得更高的检出率,且可呈现出明显的昼夜规律,利于抓住疾病表现特点而做好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检出率 昼夜规律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0
作者 周好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6-0089,共4页
分析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临床效用及价值。方法 筛选出我院心血管内科临床收治的共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与常规心电图检测,比对两种手段的综合检测效果。结果 动态组在综合心脏... 分析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临床效用及价值。方法 筛选出我院心血管内科临床收治的共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与常规心电图检测,比对两种手段的综合检测效果。结果 动态组在综合心脏指标水平以及检测灵敏度、准确度与特异度三个维度的数据比对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具有更出色的检测效果,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检测准确率
下载PDF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5
11
作者 李连海 褚怀德 +3 位作者 刘建伟 陆元吉 李雅杰 苏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5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86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 目的探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86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观察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分布情况。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频率最高时间均为06:00~12:00,其次为12:00~18:00。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室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及成对期前收缩、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人 无症状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郑茵 吴智勇 +4 位作者 符秀娂 陈娟 张旭日 吕静美 李娥卿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3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情况和Holter资料。结果:(1)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106例(31.55%),Holter检出心肌缺血220...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3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情况和Holter资料。结果:(1)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106例(31.55%),Holter检出心肌缺血220例(65.48%);SMI发生率为69.09%,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30.91%;(2)SMI发作有明显生物节律,以清晨6-12时发作频率最高;(3)SMI发作时心率减慢的比例明显低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P<0.005);(4)SMI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3.4%。结论:Holter可早期发现老年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老年冠心病 SMI 检出 动态心电图 患者 老年人 发生率 监测 清晨
下载PDF
α_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晶 陈秋静 +6 位作者 张彬 陆林 张瑞岩 张奇 胡健 杨震坤 沈卫峰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究α2A肾上腺素受体(α2A-AR)、α2B-AR和α2C-AR基因多态性与患冠心病(CA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伴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基因测序法对107名正常对照者、129例T2DM... 目的探究α2A肾上腺素受体(α2A-AR)、α2B-AR和α2C-AR基因多态性与患冠心病(CA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伴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基因测序法对107名正常对照者、129例T2DM伴SMI患者和192例T2DM伴心绞痛患者α2A-AR、α2B-AR和α2C-A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α2B-AR基因多态性[插入(I)/缺失(D)]的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在SMI组和心绞痛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SMI组I/I基因型频率为34.9%,明显高于心绞痛组(19.8%,P=0.002)。结论α2B-AR基因多态性I/I基因型与患有CAD的T2DM患者发生SM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无症状心肌缺血 糖尿病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特点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吕聪敏 张振香 汤建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2-815,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并发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24h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的老年高血压病并发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Ⅰ组)62例,单纯高血压病老年患者(Ⅱ组)76例,正常老年对照者(Ⅲ组)60例,对比3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并发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24h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的老年高血压病并发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Ⅰ组)62例,单纯高血压病老年患者(Ⅱ组)76例,正常老年对照者(Ⅲ组)60例,对比3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分析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发生部位,比较3组的窦性心率震荡指标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3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房性早搏发生部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99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发生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O、T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11、6.038,P均<0.05),Ⅰ组TO、TS绝对值均大于Ⅱ组和Ⅲ组。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老年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荟芬 李虹伟 +2 位作者 顾复生 杨吉刚 李春林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且经常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本研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SMI发作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在我院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个月内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7名无冠心病... 目的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且经常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本研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SMI发作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在我院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个月内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7名无冠心病临床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4例为SMI患者;123例为无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并在其中随机选37例为对照组。结果SMI的发生率为21.6%;SMI组除24小时平均心率高于无心肌缺血组外。心率变异性各参数中:总体标准差、均值标准差、标准差均值、差值的均方根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与无心肌缺血组相比较均明显下降。结论心率变异性减低与2型糖尿病合并SMI明显相关,而心率变异性减低作为评价心脏神经自主病变的早期信号,说明2型糖尿病合并SMI的发病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或可作为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SMI筛查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心率变异性 2型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结合MSCT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6
作者 文翠 袁健祥 王文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6期69-72,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结合多排螺旋CT(MSCT)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DCG、SMI、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以MPI为金标准(其...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结合多排螺旋CT(MSCT)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DCG、SMI、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以MPI为金标准(其中SMI80例纳入SMI组,有症状心肌缺血40例纳入有症状组),评估DCG结合MSCT对SMI的诊断价值。结果在DCG检查中,SMI组ST段阵次改变高于有症状组,而ST段下降幅度、ST段下降持续时间、心肌缺血阈变异性低于有症状组(P<0.05),两组心肌缺血发作表现呈昼夜节律,于6:00~12:00h最高,0:00~6:00最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冠脉造影显示,SMI组冠脉狭窄程度、钙化斑块、心肌桥发生率高于有症状组(P<0.05),两组软斑块、开口异常并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G结合MSCT诊断SM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Kappa值分别为87.50%、92.50%、89.17%、0.766,均较单纯DCG、MSCT高(P<0.05)。结论DCG结合MSCT对SMI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是MSCT冠状动脉成像能检出SMI冠状动脉异常改变,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MSCT 无症状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玉冰 杨健威 +2 位作者 莫丽丽 李海珍 吴优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1)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7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DCG)。按临床特征分为3组:Ⅰ组:单纯SMI;Ⅱ组:心绞痛患者伴有SMI;Ⅲ组:心肌梗死后有SMI发作。结果共检出心肌缺血634阵次...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1)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7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DCG)。按临床特征分为3组:Ⅰ组:单纯SMI;Ⅱ组:心绞痛患者伴有SMI;Ⅲ组:心肌梗死后有SMI发作。结果共检出心肌缺血634阵次,SMI的发生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占90.22%。发作高峰在上午6~12点,ⅠⅡⅢ组的SMI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压低幅度依次增加,心肌缺血幅度与病情呈正相关,而与心率变异性(HRV)呈负相关。00~06点最少,但夜间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幅度明显重于白昼。结论SMI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样给予足够重视。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程度随着心肌缺血程度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特点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方立 周干 韩玉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41-541,共1页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病变 相互关系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贾连旺 杜永远 +1 位作者 胡鹰 孟仲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8例冠心病SMI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33例仅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动...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8例冠心病SMI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33例仅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缺血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作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S,T段压低伴有症状的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与无症状的ST段压低及其持续时间均有明显减少及缩短,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期间病人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有显著疗效,且能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心病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下载PDF
血清miR-24联合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潮 张慧 +1 位作者 陈敏 曾涛 《西部医学》 2023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24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6月疑似SMI患者7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DCG检查和血清miR-24检测。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血清miR-24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6月疑似SMI患者7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DCG检查和血清miR-24检测。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血清miR-24联合DCG诊断SMI患者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该检查方法对冠脉病变程度的诊断效果。结果血清miR-24联合DCG诊断SM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DCG诊断方法(P<0.05),与冠脉造影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对于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的检出率比较,二者联合诊断的检出率均高于血清miR-24、DCG检查方法(P<0.05)。结论血清miR-24联合DCG诊断方法对SMI患者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miR-24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