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2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学者对“日本文学”的发现——以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为中心
1
作者 郭雪妮 《长江学术》 2024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晚清士人对“文学”启蒙的重视,一般被认为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且多以康有为、梁启超等赴日名人为先驱。然而,作为晚清首批赴日游历使的傅云龙对“日本文学”的发现,却很少被提及。傅云龙在《游历日本图经》中专设“日本文学”一门,上卷... 晚清士人对“文学”启蒙的重视,一般被认为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且多以康有为、梁启超等赴日名人为先驱。然而,作为晚清首批赴日游历使的傅云龙对“日本文学”的发现,却很少被提及。傅云龙在《游历日本图经》中专设“日本文学”一门,上卷以江户儒学为中心,兼论诗学、书学、医学、兵学,下卷专论明治时期日本的学校教育。傅云龙的文学观虽然未脱士大夫风的广义“文学论”,但他通过对明治二十年日本的踏查,既感知到了西学与汉学地位之升降,亦捕捉到了西洋教育对文学“启蒙”“开化”之重视。傅云龙对“日本文学”的发现,在晚清的日本研究著作中具有重要的先驱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云龙 《游历日本图经》 日本文学 明治文坛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越境”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的再思考
2
作者 柴红梅 刘楚婷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全新认识“越境”中国的日本文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本文在探讨外国文学研究作为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视角,应根植于中国现实,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越境...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全新认识“越境”中国的日本文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本文在探讨外国文学研究作为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视角,应根植于中国现实,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越境”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以战后日本作家笔下的热爱和平、以和为贵的中国形象为例,深度阐释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经过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以博大的胸怀,善待和救助被日本政府抛弃的日本侨民,展现了中日两国由于选择了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带来了迥异的国家前途和各自的民族命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并借以批判和否定了日本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越境 日本文学研究 中国形象
下载PDF
基于翻译美学的日本文学翻译研究——以《梦十夜》第九夜为例
3
作者 杨子涵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82-86,共5页
本研究以《梦十夜》第九夜为对象,从翻译美学理论出发,以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指出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按照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对文章进行分析研究。从语音、字词、句段、意境等层面分析翻译美学在译文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翻... 本研究以《梦十夜》第九夜为对象,从翻译美学理论出发,以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指出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按照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对文章进行分析研究。从语音、字词、句段、意境等层面分析翻译美学在译文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翻译美学理论能够帮助译者进一步发挥汉语特有的审美信息,塑造意象意境,在日本文学的汉译中有着可行性与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美学 《梦十夜》 夏目漱石 日本文学
下载PDF
文化自信与高校研究生外语教学:以日语学术研究生日本文学方向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梅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4-66,共3页
文化自信是对本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一种信心与信念。它既是维护和联系本民族的一种文化认同,也是从根本上决定该民族历史走向的文化底气。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在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经... 文化自信是对本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一种信心与信念。它既是维护和联系本民族的一种文化认同,也是从根本上决定该民族历史走向的文化底气。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在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经过优化的日本文学方向研究生课程以文化自信为指导,树立中日比较视野与批判意识,引导学生以东亚乃至世界性的眼光审视日本文学的内部规律与审美特性。其特色课程“中国文化与日本近现代文学”以中国文化为重要参照,探讨中国语境中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形成机制,通过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内涵与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学术研究生:日本文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外语类研究生培养中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融入——以日本文学方向为例
5
作者 张卫娣 程国兴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69-73,共5页
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与“课程思政”“新文科”建设的现实需求具有一致性。研究生学术培养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互为依托、共同促进。基于外语类学科特点,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融入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以日本文学... 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与“课程思政”“新文科”建设的现实需求具有一致性。研究生学术培养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互为依托、共同促进。基于外语类学科特点,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融入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以日本文学方向为例,导师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论传统”“近现代中国学界经验”角度探索学术主体性及话语体系构建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将学术话语体系融入研究生培养中,树立学生文化自信,进而培养中国特色独立学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日本文学 学术话语 马克思主义 中国古代文论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课程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理念与路径
6
作者 向卿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6-50,共5页
“主体性不足”和“知识性不足”是目前国内高校日语专业日本文学课程建设的最大问题。这种状况已无法适应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需要。该课程作为日语专业占比最重的知识类课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 “主体性不足”和“知识性不足”是目前国内高校日语专业日本文学课程建设的最大问题。这种状况已无法适应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需要。该课程作为日语专业占比最重的知识类课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日本文学课程须确立以“知识”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原则、目标和方向,并主要从教材建设和教学实施的两个维度保证其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日本文学课程 教材建设 文学教学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日本文学中国形象研究与外语学生文化自信培养
7
作者 魏海燕 《品位·经典》 2023年第6期1-3,共3页
本文以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为内容,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日本知名作家作品的讲解赏析,在日本文学课程中自然引入思政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日本文学 中国元素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从川端文学探究到比较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举隅——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圣杰教授访谈
8
作者 李圣杰 莫韦姝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161,共8页
川端康成与莫言、鲁迅与大江健三郎是中日现代文学双向互动的典型。川端康成创作丰产期在二战前后,其并未真正超然于战争之外,战争观亦有局限性,战争体验也使其战后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魔界”思想特质,其创作理念深刻影响着莫言;大江健... 川端康成与莫言、鲁迅与大江健三郎是中日现代文学双向互动的典型。川端康成创作丰产期在二战前后,其并未真正超然于战争之外,战争观亦有局限性,战争体验也使其战后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魔界”思想特质,其创作理念深刻影响着莫言;大江健三郎深受鲁迅影响,成名于战后,对战争进行了反思,历史观也较为公允。大江健三郎在中国的接受及莫言在日本的接受,则是考察中日文学互动关系的另一个维度。要完成从国别文学研究到不同国族文学间双向互动考察的跨越,研究者既要具备世界眼光,采用总体性思维模式观照作家、作品乃至文学发展进程,也要有问题意识,反思作家、文本所承载的一国一族的文化、身份记忆等问题,进而助益比较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莫言 大江健三郎 日本文学 比较文学
下载PDF
民国时期日本文学图书汉译出版考
9
作者 李圣杰 江一帆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中的出版数据为研究样本,纵向梳理出版历程、横向描摹版图群像,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日本文学类图书译介出版事业的发展脉络和活动轨迹,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出版史研... 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中的出版数据为研究样本,纵向梳理出版历程、横向描摹版图群像,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日本文学类图书译介出版事业的发展脉络和活动轨迹,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出版史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日本文学 翻译出版 文学 出版史
下载PDF
政治经济形态与日本文学译介——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
10
作者 李炜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2,共6页
中国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始于清末,并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译介高潮,日本各流派的名家名作及文学理论著作纷纷进入中国。本文主要对翻译现象背后的若干因素,如翻译人才的涌现、版权法的出台、稿酬制度的确立、译者的意识... 中国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始于清末,并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译介高潮,日本各流派的名家名作及文学理论著作纷纷进入中国。本文主要对翻译现象背后的若干因素,如翻译人才的涌现、版权法的出台、稿酬制度的确立、译者的意识形态等进行了梳理,试图以此探究政治经济形态与日本文学译介活动之间错综复杂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形态 日本文学 文学译介
下载PDF
“八幡信仰”与日本文学中的倭寇观——以《八幡船传奇》为例的批判研究
11
作者 郭尔雅 《东疆学刊》 2023年第4期17-22,共6页
对倭寇的正当化与美化是以倭寇为题材的日本“倭寇文学”的总体倾向。早乙女贡的《八幡船传奇》作为倭寇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它从日本的“八幡大菩萨”信仰出发,把倭寇的入寇行径写成了受“八幡大菩萨”护佑乃至“八幡大菩萨”自身的行为,... 对倭寇的正当化与美化是以倭寇为题材的日本“倭寇文学”的总体倾向。早乙女贡的《八幡船传奇》作为倭寇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它从日本的“八幡大菩萨”信仰出发,把倭寇的入寇行径写成了受“八幡大菩萨”护佑乃至“八幡大菩萨”自身的行为,并基于神道教的海神信仰立场,将倭寇行径看作受神明庇佑的开疆辟土,从根本上将倭寇予以正当化乃至荣耀化,反映了日本的传统信仰与国家主义意识。对此进行分析批判,有助于我们认识“倭寇文学”及倭寇观的文化渊源与当代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幡信仰” 日本文学 倭寇文学 《八幡船传奇》
下载PDF
高校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数字化探索
12
作者 冯英华 李雪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5期1271-1276,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技术在高校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数字人文技术的对教学改革的要求,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包括增强学习体验、改善教学效果并简化教师管理等方面。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改...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技术在高校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数字人文技术的对教学改革的要求,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包括增强学习体验、改善教学效果并简化教师管理等方面。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改进高校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包括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和互动式教材等;利用在线讨论论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用数字化评估工具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评和反馈等。最后,总结了数字化技术在高校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中的应用所带来的益处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教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 日本文学选读课 数字人文
下载PDF
区域国别视野下的日本文学研究
13
作者 邱雅芬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学术生态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区域国别研究的倡导即其重要表征之一,它将助力中国更深入地认识世界、走向世界,进而更好地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借鉴这种立足本土、胸怀世界的学术范式可以有效...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学术生态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区域国别研究的倡导即其重要表征之一,它将助力中国更深入地认识世界、走向世界,进而更好地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借鉴这种立足本土、胸怀世界的学术范式可以有效地打通文学的内部与外部世界,研究者可以获得更为宏阔的胸怀和视角,亦可以为中国日本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拙论尝试从区域国别研究对日本文学研究的促进作用这一视角探讨区域国别视野下的日本文学研究问题,以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日本文学研究 融通互鉴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日本文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14
作者 刘赟 《爱人》 2023年第4期0284-0286,共3页
近年来,教育部做出了进一步强化高校课程思政的决定,要求思政教育全部进入高校课堂。《日本文学概论》作为日语学科的专业必修课,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重点内容,其蕴含的历史沉淀就是思政教育素材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在日语课堂开展课程思... 近年来,教育部做出了进一步强化高校课程思政的决定,要求思政教育全部进入高校课堂。《日本文学概论》作为日语学科的专业必修课,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重点内容,其蕴含的历史沉淀就是思政教育素材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在日语课堂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难以将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无缝衔接”,从而造成教学内容的断层。因此,本论文首先阐明该课程进行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目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说明日本文学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对策,发挥文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日本文学 日语课堂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民办高校的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浅探——以动漫文学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15
作者 莫慧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如何更好地开展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是许多民办高校的日语教师一直以来的困扰。而动漫文学作品作为当代年轻群体喜欢的一种影视作品,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其融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之中,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走... 如何更好地开展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是许多民办高校的日语教师一直以来的困扰。而动漫文学作品作为当代年轻群体喜欢的一种影视作品,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其融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之中,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走入文学文本情景中。而让学生对动漫文学作品和原著内容进行分析,并深入挖掘,将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伴随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及鉴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动漫文学作品 日本文学选读 教学
下载PDF
日本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特殊性
16
作者 顾雅琦 《爱人》 2023年第8期0121-0123,共3页
现如今,我国的优秀文化逐步走向世界,提高了我国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国外的优秀文化也进入我国,丰富了我国文化领域的发展。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文化交流较为频繁,当前已经有大量日本文学作品传入我国,并被广泛翻译,使我国民... 现如今,我国的优秀文化逐步走向世界,提高了我国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国外的优秀文化也进入我国,丰富了我国文化领域的发展。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文化交流较为频繁,当前已经有大量日本文学作品传入我国,并被广泛翻译,使我国民众接触到日本的优秀文学作品。但是,在翻译日本文学作品的标题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其特殊性,否则翻译结果将出现偏差。基于此,本文分析在翻译日本文学作品标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特殊性,并且给出相应的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作品 标题翻译 翻译方法 语言文化。
原文传递
我国对日本文学研究的系统梳理--评《中国日本文学研究史》
17
作者 韩金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I0008-I0008,共1页
日本是一个善于借鉴、吸收其他民族语言、技术、文化的国家。日本文学、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借由对日本文学、文化嬗变的深入研究,能够反观我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在比较研究中,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日本是一个善于借鉴、吸收其他民族语言、技术、文化的国家。日本文学、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借由对日本文学、文化嬗变的深入研究,能够反观我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在比较研究中,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由王向远著、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日本文学研究史》一书,从国内学界对日本文学史研究的视角出发,梳理、分析了日本文学的发展与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动关系,并从多个侧面深刻剖析了中国文学在不同时期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研究 日本文学 文化嬗变 九州出版社 深刻剖析 王向远 文学的发展 民族语言
下载PDF
郁达夫的情爱书写与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百容 蒙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4,共6页
对于"日本文学与郁达夫的创作"这一课题,学界大多致力于从"私小说"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几乎忽视了郁氏创作与日本文学更久远的传统之间的深层联系。郁达夫的情爱书写的独特性是受到日本文学好色审... 对于"日本文学与郁达夫的创作"这一课题,学界大多致力于从"私小说"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几乎忽视了郁氏创作与日本文学更久远的传统之间的深层联系。郁达夫的情爱书写的独特性是受到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影响的结果。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的接受使郁达夫的作品更加丰富、更具张力的同时,也是造成郁达夫的情爱书写在大半个世纪的文学史中备受压抑和误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情爱书写 深层结构 日本文学 好色审美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中的日本文学——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第8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被引量:1
19
作者 水洛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4,共2页
由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多元文化中的日本文学>,于2002年9月10~12日在青岛召开.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日本文学 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 第8届年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