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9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
1
作者 李芳 王娟 +1 位作者 邢丽娜 彭晓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对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对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采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评估两组术后7 d内谵妄发生情况;记录谵妄首次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术后7 d内,对照组共发生谵妄26例,占比52%;观察组共发生谵妄16例,占比32%。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首次发生时间、谵妄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可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缩短谵妄持续时间,减少谵妄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 心脏瓣膜置换术 谵妄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下载PDF
早期活动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2
作者 李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656-2664,共9页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早期活动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共检索中国知网、PubMed、Embase、维普、万方等5个中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发...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早期活动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共检索中国知网、PubMed、Embase、维普、万方等5个中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发表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活动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逐一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4软件对最终纳入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2项研究,共涉及100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整体文章质量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更短(MD = −2.76, 95% CI (−3.69, −1.84), P < 0.00001)、入住ICU时间更短(MD = −3.38, 95% CI (−4.20, −2.56), P < 0.00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更高(MD = 14.93, 95% CI (5.86, 23.99), P < 0.00001)、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概率更低(OR = 0.25, 95% CI (0.13, 0.47), P < 0.0001)、发生获得性衰弱(ICU-AW)概率更低(OR = 0.16, 95% CI (0.09, 0.27), P < 0.0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康复效果确切。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影响,上述结论需要更高质量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护理 ICU 机械通气 META分析
下载PDF
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3
作者 张鸣璐 朱丽娜 +1 位作者 谷维佳 马晶晶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32-336,342,共6页
目的:观察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ach-back组及常规组各40例,均采取常规围术期早期活动宣教,Te... 目的:观察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ach-back组及常规组各40例,均采取常规围术期早期活动宣教,Teach-back组同时采取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术后3d内活动恢复情况、活动依从性评分、早期康复情况及干预前后简易焦虑抑郁评估量表(PHQ-4)、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Teach-back组术后活动恢复情况良好占比(63.2%)优于常规组(18.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与术后活动恢复情况有关(OR=0.186、95%CI0.109~0.317)(P<0.05);Teach-back组术后3d活动依从性评分(5.62±0.71分)高于常规组(5.00±0.75分),首次排气时间(20.18±5.42h)、首次离床活动时间(18.37±4.04h)均短于常规组(30.95±8.17h、25.28±4.83h);两组干预后PHQ-4评分均降低且Teach-back组(4.89±0.55分)低于常规组(5.95±0.62分),GSES评分提高且Teach-back组(34.13±2.12分)高于常规组(31.10±2.59分)(均P<0.05)。结论:应用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可增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术后早期活动依从性,加速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早期活动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早期活动联合电刺激神经肌肉改善重症肺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
4
作者 陆云霞 冯悦 +1 位作者 姜金霞 杨帅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 探究早期活动联合电刺激神经肌肉用于改善重症肺炎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入住的重症肺炎引发的ICU-AW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联合组(75例... 目的 探究早期活动联合电刺激神经肌肉用于改善重症肺炎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入住的重症肺炎引发的ICU-AW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联合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早期活动,联合组给予早期活动联合电刺激神经肌肉。比较2组机械通气恢复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拔管率、ICU转出率)、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最大吸气末压力(MIP)]、肌力[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评分]、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FVC、FEV1/FVC、MIP及MRC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明显升高(P<0.05);2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9.33%)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 早期活动联合电刺激神经肌肉用于重症肺炎ICU-AW患者可有效促进机体恢复,提高肺功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衰弱 重症肺炎 电刺激神经肌肉 早期活动
下载PDF
1例高龄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目标导向早期活动护理实践
5
作者 谢芳 潘世琴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721-723,共3页
总结1例高龄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实施目标导向早期活动的护理实践。本研究选取2020年1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高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患者因“脑梗,吸入性肺炎”于2020年11月4日... 总结1例高龄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实施目标导向早期活动的护理实践。本研究选取2020年1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高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患者因“脑梗,吸入性肺炎”于2020年11月4日转入重症医学科。入科时患者神志呈朦胧状态,氧饱和度低,口腔气管插管处立即给予呼吸机应用。双肺呼吸音粗并可闻及散在的湿啰音。胸部CT显示:肺部见大片密度增高灶。该患者高龄、肺部感染极重,共两次口腔气管插管,护理难点多。故通过建立由护士主导的目标导向早期活动方案,包括人员组建、方案制定、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对该患者实施个体化目标导向早期活动后护理效果满意,明显改善了患者肌肉健康水平,患者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吸入性肺炎 目标导向早期活动 护理
下载PDF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总结
6
作者 陈树军 丁雪梅 +2 位作者 张艳 解妍琪 王巧英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目的:总结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平台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EBSCO数据库、医脉通临床指南网站、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 目的:总结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平台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EBSCO数据库、医脉通临床指南网站、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相关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证据、评价质量及汇总。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3篇系统评价、1篇指南、13篇专家共识,并总结出13条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最佳证据,包括全面评估、健康宣教、术后康复3个方面的内容。结论: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帮助护理管理者、护理人员更科学地做出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早期活动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护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早期活动联合气流冲击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7
作者 高锋丽 濮尊国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活动联合气流冲击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AECOP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目的分析早期活动联合气流冲击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AECOP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于机械通气期间接受常规干预联合气流冲击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活动干预。2组均干预至拔管为止。对比2组VAP发生情况(VAP发生例数、VAP发生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导管易位、堵管、气道损伤、压疮、拔管失败)发生情况,探讨早期活动联合气流冲击法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VAP的预防作用。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VAP发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活动联合气流冲击法可有效预防AECOPD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促进疾病更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早期活动 气流冲击法
下载PDF
术后早期活动对伴门静脉高压肝癌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8
作者 刘亚莉 赵洁琼 +1 位作者 何绪绪 邹志辉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活动对伴门静脉高压肝癌切除术患者康复出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伴门静脉高压肝癌切除术的4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筛选348例患者为非早期活动组,7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活动对伴门静脉高压肝癌切除术患者康复出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伴门静脉高压肝癌切除术的4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筛选348例患者为非早期活动组,75例患者为早期活动组,分析术前因素(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和术中因素(术中肝门血流阻断、围手术期输血、肿瘤大小)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选择性偏差,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对348例非早期活动组患者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获得75例为非早期活动组,对非早期活动组在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与早期活动组在术后早期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包括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腹胀、术后腹泻)、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的非早期活动组和早期活动组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腹泻、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腹胀、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活动能加快伴门静脉高压肝癌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吸收,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活动 伴门静脉高压肝癌 肝切除术 康复
下载PDF
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早期活动的证据总结
9
作者 王燕婷 王李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目的本研究总结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早期活动的相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医学会、... 目的本研究总结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早期活动的相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医学会、美国危重病医学学会、美国重症护理护士协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新西兰指南协作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早期活动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随机对照研究,经过文献纳入、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形成证据总结。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0篇,包括指南4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3篇,从5个方面总结了17条最佳证据。结论最佳证据总结可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早期活动方案提供循证依据,在今后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判断,合理参考证据,让患者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早期活动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探讨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AW及谱妄的影响
10
作者 曾海风 殷美娣 梅双双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AW)及谱妄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8月-2023年8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危重症并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抽出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 目的:探讨研究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AW)及谱妄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8月-2023年8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危重症并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抽出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降低其ICU-AW及谚妄的影响。结果:观察组ICU-AW及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RC-Score)巴氏指数(BI)均高于对照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ICU住院、总住院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予以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进行干预,不仅能降低其ICU-AW及谱妄发生风险,还能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进而缩短其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法 四级早期活动 危重症机械通气 ICU-AW 谚妄
下载PDF
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对胃癌手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1
作者 葛岩 张婷 刘洁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对胃癌手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进行胃癌手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对胃癌手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进行胃癌手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应激状态、心理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HR、SBP、DB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较对照组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各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采取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能够加快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效降低术中的应激水平,并改善其心理健康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手术 阶梯式心理护理 早期活动 心理健康 胃肠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平衡脊髓麻醉对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影响
12
作者 杨利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5-0159,共5页
观察平衡脊髓麻醉技术在促进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行择期脊髓麻醉下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9例。随机分配为常温组和加温组,常温组(对照组)腰麻液为(22.0~25.0℃... 观察平衡脊髓麻醉技术在促进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行择期脊髓麻醉下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9例。随机分配为常温组和加温组,常温组(对照组)腰麻液为(22.0~25.0℃)1%罗哌卡因1.0ml(10mg)+脑脊液1.0ml;加温组(试验组)腰麻液配比:(36.0~37.5℃)1%罗哌卡因1.0ml(10mg)+脑脊液1.0ml。比较各组患者麻醉后早期主动活动相关指标。结果 加温组患者肌力恢复至V级时间短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h患侧肌力IV级及以上加温组占比高于常温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温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早于常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温组翻身、锻炼次数多于常温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在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常温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脊髓麻醉技术用于关节置换手术时,患者术后肌力恢复时间缩短,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基础上,感觉和运动起效快,同时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达到促进早期主动锻炼、促进加速康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罗哌卡因 加温 早期活动
下载PDF
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对脑出血患者康复及预防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
13
作者 张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 本研究将时效性激励护理与早期活动联合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中,并对该方式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 目的 本研究将时效性激励护理与早期活动联合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中,并对该方式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54)和常规组(n=53)。对常规组实施脑出血术后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对联合组患者开展时效性激励护理与早期活动的联合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IHSS、FMA及FMB量表评分均有改善(P<0.05),其中联合组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而FMA及FMB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联合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联合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时采取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早期活动的干预模式,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以及锻炼意识,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性激励护理 早期活动 脑出血 康复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早期活动方案研究
14
作者 任晓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4-0108,共5页
评价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早期活动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行CRRT治疗的患者2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试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活动方法,试验组实施... 评价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早期活动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行CRRT治疗的患者2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试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活动方法,试验组实施重症监护室CRRT患者早期活动方案。记录患者早期活动首次实施时间、肌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机体活动能力分级、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数据。结果 试验组患者被动活动频次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活动实施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ICU前的ADL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ICU前的肌力评分和机体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CRRT患者早期活动方案安全可行,能够使CRRT患者早期活动时间提前、改善CRRT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早期活动
下载PDF
早期活动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郑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7-0040,共4页
评价早期活动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负性情绪、预后及ICU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为避免沾染,将干预组和对... 评价早期活动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负性情绪、预后及ICU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为避免沾染,将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安置在不同的监护单元内,直至达到所需样本量,最终干预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ICU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活动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方案。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早期活动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方案能改善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整体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积极心理干预 机械通气 清醒 患者负性情绪 ICU综合征
下载PDF
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6
作者 王美霞 安儒红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8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 目的探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8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预防下肢DVT形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预防DVT形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腘静脉及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下肢阳性体征发生率与下肢DVT形成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股静脉、腘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腘静脉、股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APTT、PT、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APTT、PT值高于对照组,D-D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阳性体征的发生率及下肢DVT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SAP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与凝血功能,降低下肢DVT形成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疗法 早期活动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序贯式早期活动在ICU获得性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李涛 万洁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目标导向的序贯式早期活动在ICU获得性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ICU获得性衰弱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肢体... 目的:分析基于目标导向的序贯式早期活动在ICU获得性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ICU获得性衰弱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序贯式早期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序贯式早期活动,能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目标导向 序贯式早期活动 ICU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吴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48-0151,共4页
研究分析运用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麻醉对其术后早期活动影响作用。方法 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57例,应用奇偶数形式分组,常规组128例患者手术麻醉采取插管全麻,观察组129例患者手... 研究分析运用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麻醉对其术后早期活动影响作用。方法 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57例,应用奇偶数形式分组,常规组128例患者手术麻醉采取插管全麻,观察组129例患者手术采取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对比患者术后肢体肌力水平、术后肢体主动活动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做手术麻醉效果分析。结果 术后肢体肌力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肢体肌力水平略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肢体主动活动情况相比,两组以观察组较良好(P<0.05),术后恢复情况,指标数据统计后两组比对,观察组相比常规组术后恢复指标用时短(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实施中,采取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方式对患者实施麻醉,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早期活动
原文传递
基于社会生态理论模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观秀 雷俊 +3 位作者 张秋香 曾晖 刘雍容 颜萍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5-902,共8页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活动对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AIS患者早期活动实施的影响因素,为促进AIS患者早期活动实施、制订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活动对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AIS患者早期活动实施的影响因素,为促进AIS患者早期活动实施、制订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长沙市第三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19名AIS患者及其照护者,以及为卒中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19名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或社区工作者作为访谈对象,基于社会生态理论模型确定访谈提纲,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质性访谈结果将AIS患者早期活动的影响因素总结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分别为医务人员因素(知识技能不足、对早期活动认知不足、职责分工不明确)、患者因素(疾病严重程度、知识缺乏、心理压力大、害怕跌倒)、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支持不足、人力资源和康复设备紧缺、医保支持力度不够)、证据与规范(早期活动证据有待完善、缺乏规范的早期活动流程)。结论:AIS患者早期活动受到医务人员、患者、社会环境、证据与规范多个层面因素影响,针对以上因素制订综合干预策略有助于促进AIS患者早期活动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活动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社会生态理论模型
下载PDF
ICU病人早期活动多学科团队协作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雪琴 吕颖 +2 位作者 张川林 米洁 赵庆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934-2938,共5页
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早期活动定义、多学科早期活动团队的构建与分工、国内外多学科协作策略研究现状及目前开展多学科早期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后续以多学科协作的方式开展早期活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早期活动 重症监护室 综述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