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扩弓器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在青少年下颌后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气道形态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静 刘全惠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扩弓器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在青少年下颌后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气道形态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 目的探讨螺旋扩弓器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在青少年下颌后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气道形态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早期给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观察组早期给予螺旋扩弓器联合Twin-block矫治器矫治治疗,观察两组牙齿角度相关指标、气道形态指标及舌骨位置变化。结果矫治前,两组上下齿槽座角(ANB)、颅底-下齿槽座角(SNB)、前下中切牙下颌平面(T-MP)、颅底-上齿槽座角(S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3个月,观察组ANB、SNB、T-MP、SNA均大于对照组(P<0.05);矫治前,两组后鼻脊-咽顶点距(PNS-R)、软腭后-软腭后咽壁距(SPP-SPPW)、后鼻脊-上咽壁距(PNS-UPW)、会厌骨-下咽壁距(V-LP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3个月,观察组PNS-R、SPP-SPPW、PNS-UPW、V-LPW均大于对照组(P<0.05);矫治前,两组舌骨-眶耳平面距(H-FH)、舌骨-下颌平面距(H-MP)、舌骨-颈椎前平面距(H-VL)、舌骨-颅底平面距(H-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3个月,观察组H-FH、H-MP、H-VL、H-S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扩弓器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牙齿角度、气道形态,纠正舌骨的位置,改善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矫治 下颌后缩 气道形态 螺旋扩弓器 TWIN-BLOCK矫治
下载PDF
早期矫治应用于儿童错颌畸形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霍蓓蓓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矫治应用于儿童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220例错颌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矫... 目的:分析早期矫治应用于儿童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220例错颌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矫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SNA角、ANB角、U1-SN角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SNB角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牙覆、前牙覆盖、上牙弓拥挤度及下牙弓拥挤度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上牙弓宽度及下牙弓宽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矫治应用于儿童错颌畸形的效果较好,可使患儿骨骼正常发育,改善牙齿及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矫治 儿童 错颌畸形
下载PDF
咬合诱导在儿童错颌畸形早期矫治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赵红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52-0055,共4页
探讨儿童错颌畸形早期矫治的患儿,接受咬合诱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8例错牙颌畸形患儿为观察对象,结合患儿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常规矫正的方式)49例和观察组(咬合诱导矫正的方式)49例... 探讨儿童错颌畸形早期矫治的患儿,接受咬合诱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8例错牙颌畸形患儿为观察对象,结合患儿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常规矫正的方式)49例和观察组(咬合诱导矫正的方式)49例,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满意度与疼痛程度等指标之间的区别。结果 矫正治疗后,观察组的矫正效果更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儿童错牙颌畸形的过程中,应用咬合诱导的方式开展早期矫正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早期牙齿错颌情况,增强患儿的咀嚼功能,减少患儿的矫治疼痛程度,提升患儿牙齿排列的美观度,维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咬合诱导 儿童 早期矫治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策略——下颌生长改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谢灵芝 曾素娟 章晶晶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3-76,共4页
安氏Ⅱ类错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临床可表现为上门牙前突、唇闭合不全、下颌后缩和(或)上颌前突,在混合牙列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3.11%[1]。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包括骨性Ⅱ类错[牙合]和牙性Ⅱ类(牙合)错,有研究表明75%的牙性Ⅱ... 安氏Ⅱ类错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临床可表现为上门牙前突、唇闭合不全、下颌后缩和(或)上颌前突,在混合牙列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3.11%[1]。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包括骨性Ⅱ类错[牙合]和牙性Ⅱ类(牙合)错,有研究表明75%的牙性Ⅱ类患者同时存在骨性Ⅱ类表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下颌 生长改良 早期矫治
原文传递
从思政角度认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 被引量:1
5
作者 金作林 马艳宁 +3 位作者 刘思颖 王蕾 曹猛 张旭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378-381,共4页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牙齿正畸也越来越重视,牙齿正畸是集牙疾病预防与治疗、美观与功能于一体的学科,早期错牙合畸形也是牙齿正畸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但目前除了专业正畸医生开展规范的早...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牙齿正畸也越来越重视,牙齿正畸是集牙疾病预防与治疗、美观与功能于一体的学科,早期错牙合畸形也是牙齿正畸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但目前除了专业正畸医生开展规范的早期矫治外,还有很多开展早期矫治的医生缺乏专业的正畸培训,难以明确生长发育基本理念以及早期矫治的基本原理与治疗原则,使得早期矫治出现很多不规范、不健康的治疗,给患者的口腔健康带来风险与危害。作为牙齿正畸早期矫治的教授者,首先应从患者根本利益出发,以“思辨思维认识”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为具体目标,以立德树人教授“早期矫治”为根本任务,以“四个正确认识”明确早期矫治为指导思想,教授学生规范的诊疗,理性的思维,同时传授给学生以思政思辨的专业素养,培养新时代的正畸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每一位儿童患者提供规范、高效、健康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思辨 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四个正确认识
下载PDF
《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及病例解析》出版发行
6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57,共1页
书籍名称:《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及病例解析》主编:李小兵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1月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论述了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 书籍名称:《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及病例解析》主编:李小兵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1月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论述了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着重叙述错[牙合]畸形是否应在早期矫治、错[牙合]畸形为什么可以早期矫治、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治疗架构和矫治原则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矫治 错[牙合]畸形 专家共识 出版发行 矫治原则 临床治疗 内容简介 儿童
下载PDF
《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及病例解析》出版发行
7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0-60,共1页
书籍名称:《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及病例解析》主编:李小兵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1月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论述了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 书籍名称:《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及病例解析》主编:李小兵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1月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论述了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着重叙述错[牙合]畸形是否应在早期矫治、错[牙合]畸形为什么可以早期矫治、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治疗架构和矫治原则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矫治 专家共识 出版发行 矫治原则 临床治疗 错[牙合]畸形 内容简介 儿童
下载PDF
基于错[牙合]畸形基本理论科学开展早期矫治
8
作者 金作林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对早期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与机制、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特征等知识的熟悉掌握,是科学开展早期矫治的必要前提。明确早期矫治的基本原理,对影响颅颌面生长发育的错[牙合]畸形早期进行预防干预,有利于口颌系统的协调发展。但对于暂时性的错[... 对早期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与机制、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特征等知识的熟悉掌握,是科学开展早期矫治的必要前提。明确早期矫治的基本原理,对影响颅颌面生长发育的错[牙合]畸形早期进行预防干预,有利于口颌系统的协调发展。但对于暂时性的错[牙合]畸形或者对于早期矫治预后不佳的适应证也应予以鉴别,以提高早期矫治的成功率为今后正畸序列治疗降低难度。该文从基本概念入手,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生长发育 阻断 预防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矫治
9
作者 闫智奇 蒋炜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矫治。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272例错颌畸形学龄前患儿,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的随机序列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作平行对照研究,各136例。...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矫治。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272例错颌畸形学龄前患儿,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的随机序列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作平行对照研究,各1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功能性矫治器矫治,研究组采用肌功能研究中心(myofunctional research center,MRC)矫治器矫治,对比两组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效果、头影测量值及口腔功能。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79%)较对照组(91.9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9,P<0.05);研究组矫治后头影测量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矫治后舒适度、固定性、咀嚼功能及美观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错颌畸形采用MRC矫治器治疗,可纠正患儿口腔不良习惯,促进口腔功能改善,并减小患儿上颌前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口呼吸 错颌畸形 安氏Ⅱ类 早期矫治 肌功能研究中心矫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文盛 刘健敏 +2 位作者 卢海燕 左艳萍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NB角、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基骨位置、髁突位置和下颌长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颌基骨位置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盖减小和磨牙关系改善主要来源于骨骼效应。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可有效改善前牙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齿效应,其中下颌骨矢状方向的生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 早期矫治 安氏Ⅱ类错袷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儿童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 被引量:6
11
作者 洪伟 孙淑敏 张颖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498-3498,共1页
关键词 错颌畸形 早期矫治 儿童 牙齿排列不齐 颅面生长发育 乳牙早失 环境因素 先天因素
下载PDF
Twin-Block与直丝弓矫治器早期矫治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生物力学差异 被引量:13
12
作者 晋朝晖 刘文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2-1845,共4页
背景:安氏Ⅱ类错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主要表现为骨性错,其主要因素是下颌后缩,对于此类患者,多进行早期矫治,以纠正骨性畸形,明显改善颜面外观。目的:对比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Ⅱ类牵引早期矫治骨性安氏... 背景:安氏Ⅱ类错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主要表现为骨性错,其主要因素是下颌后缩,对于此类患者,多进行早期矫治,以纠正骨性畸形,明显改善颜面外观。目的:对比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Ⅱ类牵引早期矫治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及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分别用Twin-Block矫治器及直丝弓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Ⅱ类牵引治疗。对比及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矫治结束后,所有患者磨牙和尖牙均达到或接近中性关系,上下齿槽座角(ANB角)减少至正常范围。Twin-Block矫治器的骨效应明显大于直丝弓矫治器,使用Twin-Block矫治器,患儿下颌骨体长度及下面高增加更显著。提示Twin-Block矫治器对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早期骨性Ⅱ类错患者疗效显著,可在生物力学的作用下,改变不协调的颌骨关系,实现组织重建,获得理想软组织侧貌。对于下颌后缩显著,上切牙较为唇倾,下切牙较为直立的病例侧貌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直丝弓矫治 TWIN-BLOCK矫治 口外弓 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早期矫治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心理干预疗法在儿童早期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颖萍 梁惠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372-1373,共2页
口腔正畸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是乳牙期或者替牙期的早期矫治,往往也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早期矫治的患者一般配戴的是活动矫治器或功能矫治器,在配戴过程中会出现牙齿疼痛、异物感、发音障碍、影响进食等现象。而且,由于乳... 口腔正畸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是乳牙期或者替牙期的早期矫治,往往也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早期矫治的患者一般配戴的是活动矫治器或功能矫治器,在配戴过程中会出现牙齿疼痛、异物感、发音障碍、影响进食等现象。而且,由于乳牙期或者替牙期矫治的患者年龄偏低,患儿来就诊都是被动性的,依从性和合作性较差,但正畸矫治效果的好坏与患者的配合程度直接相关。因此,如何提高早期矫治患儿的依从性,是摆在儿科正畸医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矫治 乳牙期 替牙期 活动矫治 口腔正畸治疗 正畸医师 干预疗法 牙齿疼痛 依从性 恒牙期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的早期矫治新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艳 张自清 +1 位作者 施亮 张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800,共3页
目的:研究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对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治疗组选择骨性反颌病例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8~12岁,平均10.3岁),均戴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5—8个月(平均6.5个月);对照组选择16例... 目的:研究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对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治疗组选择骨性反颌病例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8~12岁,平均10.3岁),均戴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5—8个月(平均6.5个月);对照组选择16例前来就诊,仅有轻度Ⅲ类面型,咬合关系I类,但是不需要处理,随诊观察的患者。拍前后头颅侧位片,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颌骨长度明显增加,前牙覆合覆盖正常.骨性Ⅲ类侧貌改变较明显。结论: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对早期骨性Ⅲ类错合的矫治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早期矫治 铸造连体冠 磁力
下载PDF
正畸诊断与矫治设计——早期矫治的时机与适应证选择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4-566,共3页
关键词 治疗时机 牙颌畸形 口腔正畸 正畸诊断 矫治设计 早期矫治 适应证
下载PDF
上颌唇挡早期矫治引起的牙弓三维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海萍 刘松林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研究唇挡早期矫治上颌拥挤病例引起的牙弓三维改变。方法选取正畸患者12例,平均年龄9.8岁。为缓解上颌的拥挤,戴用唇挡8个月。戴用唇挡前后取记存模型,进行三维数字化,以第三腭皱为参考将治疗前后的模型重叠,分析牙齿三维位置改变... 目的研究唇挡早期矫治上颌拥挤病例引起的牙弓三维改变。方法选取正畸患者12例,平均年龄9.8岁。为缓解上颌的拥挤,戴用唇挡8个月。戴用唇挡前后取记存模型,进行三维数字化,以第三腭皱为参考将治疗前后的模型重叠,分析牙齿三维位置改变及倾斜度的变化。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牙弓宽度和上牙弓弧形长度的差异。结果戴用唇挡后,牙齿三维方向的改变以后部牙弓的变化最为显著,矢状向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分别远中移动2.08、2.03mm,上牙弓弧形长度增加5.12mm;垂直向上颌第一前磨牙升高1.17mm,第一磨牙升高0.72mm;横向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增加2.62mm,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加3.08mm;以上各测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上颌切牙存在少量前移、扩宽和唇倾。上颌切牙唇倾度增加3.90°,第一磨牙远中倾斜度增加8.2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颌唇挡可以缓解轻中度的牙弓拥挤。唇挡引起的牙弓长度增加主要是由于磨牙的远中移动、后倾以及牙弓的扩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挡 拥挤 早期矫治 数字化模型
下载PDF
前牙反早期矫治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继祥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1-322,共2页
关键词 矫治 早期矫治 口腔医师 正畸 前牙反HE 治疗 内科医师 师能 力学 妙手
下载PDF
早期矫治与恒牙咬合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如昌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牙矫治对恒牙列萌出及咬合稳定的关系。方法:选择替牙期错患者60例,应用单一或联合方法矫治,并随访进入成年阶段,观察患者在此期间的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咬合关系,且保持咬合的稳定性... 目的:探讨早期牙矫治对恒牙列萌出及咬合稳定的关系。方法:选择替牙期错患者60例,应用单一或联合方法矫治,并随访进入成年阶段,观察患者在此期间的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咬合关系,且保持咬合的稳定性。结论:通过早期矫治,主要是在替牙期进行的适当治疗,不仅能使恒牙在牙弓内正常萌出,而且还能获得长时间的稳定,大大减少复发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矫治 恒牙萌出 咬合关系 稳定
下载PDF
混合牙列期咬合不正和早期矫治需求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四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分析混合牙列期咬合不正和早期矫治需求性。方法评估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牙科就诊的162例6~12岁儿童混合牙列期咬合关系,并对早期矫治需求进行评估。结果25.9%的儿童上颌前牙排列良好,且女童显著多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分析混合牙列期咬合不正和早期矫治需求性。方法评估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牙科就诊的162例6~12岁儿童混合牙列期咬合关系,并对早期矫治需求进行评估。结果25.9%的儿童上颌前牙排列良好,且女童显著多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列重度拥挤和重度间隙的发生率分别为5.0%和11.7%;有56例(占34.6%)儿童下颌前牙排列良好;下颌弓牙列重度拥挤发生率14.2%,女童显著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间隙发生率1.9%,男童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覆发生率为65.4%,覆盖异常率为64.8%;咬合异常占比35.8%,有不良口腔习惯的儿童占比43.2%;存在单一研究对象需求多种治疗,需要活动矫治器的例数占19.8%、习惯矫正器占24.7%、2×4技术(单牙弓)占11.7%、2×4技术(双牙弓)占14.8%。结论轻度深覆盖和前牙旋转是较为频繁的咬合异常,这2种异常不仅影响美观,也可能会增加牙齿创伤的可能性;某些个体还需要接受多种治疗,治疗方案包括拔牙、佩戴矫治器或者防护牙托、2×4技术、扩展牙弓、间隙保持、接受定期检查和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压裂 咬合不正 早期矫治
下载PDF
早期矫治乳牙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盛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2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介绍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早期矫治方法和意义。方法 反覆牙合深的用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 ,反覆牙合浅的用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附双曲舌簧 ,来调整上下颌骨间的关系。结果 经X线投影测量SNASNBANBMP/FHS -Gn/FHU1-FHMP -L11-NP 1-NB... 目的 介绍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早期矫治方法和意义。方法 反覆牙合深的用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 ,反覆牙合浅的用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附双曲舌簧 ,来调整上下颌骨间的关系。结果 经X线投影测量SNASNBANBMP/FHS -Gn/FHU1-FHMP -L11-NP 1-NB都发生了变化。结论 乳牙期的反牙合多为功能性的 ,宜早期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乳牙反HE 早期矫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