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OFOST模型与遥感数据的旱作玉米估产及精度评价
1
作者 侯晨连 张吴平 +1 位作者 王国芳 李富忠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209-215,共7页
选取黄土高原东部地区的山西省灵丘县、介休县、隰县与盐湖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2012年研究区域的田间观测数据,采用EFAST方法分析模型参数敏感性,采用试错法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参数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融合MCD15A3H遥感数据,以叶面积... 选取黄土高原东部地区的山西省灵丘县、介休县、隰县与盐湖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2012年研究区域的田间观测数据,采用EFAST方法分析模型参数敏感性,采用试错法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参数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融合MCD15A3H遥感数据,以叶面积指数为耦合变量,采用SUBPLEX算法将遥感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同化到校准的WOFOST模型中,并再次模拟各区域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校准后的WOFOST模型对生育期和产量的模拟结果较好,生育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均小于3 d,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80,均方根误差(RMSE)为956 kg/hm^(2);将遥感数据与WOFOST模型同化后,产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r由0.80提高至0.91,RMSE从956 kg/hm^(2)降低到6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WOFOST模型 遥感数据 旱作玉米 精度评价
下载PDF
旱作玉米种植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2
作者 英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研究目标定在北方的旱作玉米种植区,着重在旱作玉米种植中探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实地调研与实验,对比分析了滴灌、喷灌、管灌等诸多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对于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以及提升产量,都有显著的成效。研究团队实践了旱作玉米... 研究目标定在北方的旱作玉米种植区,着重在旱作玉米种植中探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实地调研与实验,对比分析了滴灌、喷灌、管灌等诸多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对于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以及提升产量,都有显著的成效。研究团队实践了旱作玉米种植的优化灌溉制度,对灌溉水量进行了合理化安排,让灌溉用水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玉米的产量也随之明显升高,同样的灌溉水量下,田间水分利用率提高了15%。并且,通过改良灌溉系统,减少灌溉泄漏,提高了灌溉用水的实际利用率与水平。此外,对旱作玉米种植农户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培训与指导,推广优化的灌溉制度,实施灌溉技术改革与升级,推动了旱作玉米产业的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总结出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对当前我国旱作玉米种植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节水灌溉技术 滴灌 灌溉制度优化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下载PDF
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3
作者 张小虎 张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0104-0107,共4页
玉米是我们餐桌上重要的粮食产品,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再加上该种农作物适应能力较强,产量水平相对较高,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种植。位于新疆的呼图壁县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特别是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这种缺水现象削弱了... 玉米是我们餐桌上重要的粮食产品,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再加上该种农作物适应能力较强,产量水平相对较高,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种植。位于新疆的呼图壁县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特别是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这种缺水现象削弱了玉米作物的生产潜力,进而影响了产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减轻干旱对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对农业种植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推广旱地玉米的密植种植技术,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作物密度,不仅有助于提高产量,而且能够改善玉米品质,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和技术应用成效,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密植栽培 技术要点
下载PDF
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4
作者 黄凰 刘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0075-0078,共4页
玉米属于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工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玉米营养价值全面,产量较高,被广泛种植到各个地区。但在玉米栽培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旱因素的影响,降低玉米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玉米生长发育... 玉米属于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工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玉米营养价值全面,产量较高,被广泛种植到各个地区。但在玉米栽培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旱因素的影响,降低玉米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一旦水分供给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玉米生理机能的发挥,最终影响到品种生产性能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土地资源浪费,不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密植栽培 技术要点
下载PDF
旱作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
5
作者 侯亚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0094-0096,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玉米产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产量成为玉米种植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传统玉米种植技术不仅影响了玉米的产量,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此背景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玉米产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产量成为玉米种植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传统玉米种植技术不仅影响了玉米的产量,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此背景下,密植技术被提出,该项技术在提升玉米产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文章在对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以此为基础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我国旱作玉米种植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密植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红伟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11期31-33,共3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众多农作物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上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为更好提升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应当落实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对旱作玉米密植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众多农作物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上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为更好提升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应当落实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对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为旱作玉米种植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密植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旱作玉米地膜覆盖模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霍治军 刘王叶 +5 位作者 衡思凯 宋晓越 胡茹娇 罗可昕 唐秋敏 史建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地膜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提质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种植业的发展。玉米种植中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比例较低,特别是旱作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相对缓慢,制约着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通过对旱作玉米地膜覆盖的研究与应用现... 地膜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提质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种植业的发展。玉米种植中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比例较低,特别是旱作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相对缓慢,制约着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通过对旱作玉米地膜覆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推广旱作玉米地膜覆盖技术提供参考,提升玉米种植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地膜覆盖 耕作 白色污染
下载PDF
千阳县旱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8
作者 毛玉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3期29-30,共2页
多年来,国内外玉米高产理论研究及千阳县玉米种植实践证明,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两藏”战略、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千阳县以玉米生产的“改土、改品种、改生产方式”和绿色防控技术为主... 多年来,国内外玉米高产理论研究及千阳县玉米种植实践证明,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两藏”战略、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千阳县以玉米生产的“改土、改品种、改生产方式”和绿色防控技术为主推技术,对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全面推广和应用。本文就千阳县玉米的生产现状、玉米栽培的主要技术模式和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更好的指导玉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推广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籽粒水分与机械粒收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樊廷录 王淑英 +8 位作者 续创业 李尚中 王甲玺 王克如 赵刚 程万莉 张建军 王磊 党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11-1418,共8页
玉米机械粒收是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但存在着籽粒破碎、果穗和落粒损失严重等备受关注的问题。开展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推进旱作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国内玉米主栽品种33个,于2016–2017年在甘肃泾... 玉米机械粒收是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但存在着籽粒破碎、果穗和落粒损失严重等备受关注的问题。开展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推进旱作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国内玉米主栽品种33个,于2016–2017年在甘肃泾川同一地块上用福田雷沃谷神收割机械粒收,分析籽粒水分与机械粒收质量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因型差异是造成玉米机械粒收质量不同的主要原因,两年收获时平均籽粒水分26.05%,破碎率7.47%,产量损失率3.25%,落穗损失率2.58%,杂质率1.04%;籽粒水分(X)与破碎率(Y1)、产量损失率(Y2)显著正相关,并且存在Y1=0.027X2–0.987X+14.06(R2=0.373**,n=51),Y2=0.052X2–2.223X+24.86(R2=0.418**,n=51)的变化关系,籽粒水分依次下降到18.3%、21.4%时,对应的破碎率(5.1%)、产量损失率(1.1%)最低,即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随着籽粒水分的增加破碎率、产量损失率升高,机械粒收的籽粒适宜水分为18%~22%,破碎率可控制在5.0%~5.5%的范围内;籽粒水分对落穗损失的影响大于落粒损失,随着籽粒水分增加落穗损失率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落粒损失率的升高;各因素对玉米机械粒收产量损失的影响为:落穗损失率(0.924)>籽粒水分(0.048)>破碎率(0.043),因而籽粒水分高和落穗损失量大是影响黄土高原旱作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机械粒收 粒收质量 籽粒水分 破碎率 产量损失
下载PDF
耕作方法对黄土高原旱作玉米产量和土壤水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谢军红 张仁陟 +3 位作者 李玲玲 罗珠珠 蔡立群 柴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84-1393,共10页
全膜双垄沟播是黄土高原旱作玉米主要生产技术,但此技术的土壤耕作主要依赖传统耕作和旋耕,在形成犁底层的同时造成耕层变浅,影响玉米生长、产量形成以及土壤健康。本文以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黄土高原旱地玉米(Zea may L.... 全膜双垄沟播是黄土高原旱作玉米主要生产技术,但此技术的土壤耕作主要依赖传统耕作和旋耕,在形成犁底层的同时造成耕层变浅,影响玉米生长、产量形成以及土壤健康。本文以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黄土高原旱地玉米(Zea may L.)产量和有限降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布设大田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深松耕、免耕、旋耕和传统耕作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分、温度、土壤容重、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覆盖条件下,深松耕和免耕较旋耕和传统翻耕能有效增加0~30 cm土壤贮水量,其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翻耕、旋耕分别增加50.0%、43.7%和14.8%、10.3%;深松耕能有效降低5~30cm土层土壤容重,其5~10 cm和10~30 cm土层土壤容重,深松耕较传统耕作分别降低10.9%和12.9%,随着土层的加深,深松耕、免耕的土壤容重呈降低趋势,旋耕和传统翻耕呈增大趋势;深松耕在苗期、拔节—抽雄期较传统翻耕分别具有明显的增温和降温作用,有利于玉米生长和产量提高;2个平水年,深松耕处理的玉米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传统翻耕增加6.1%~5.6%、18.6%~28.8%和28.1%~32.9%,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因此,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同等降雨条件下,深松耕能有效增加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土壤贮水量,改善土壤结构,协调水温关系,有利于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一项理想的土壤耕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耕作方法 旱作玉米 产量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水分利用效率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一膜两年覆盖条件下耕作方法对旱作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谢军红 李玲玲 +3 位作者 张仁陟 柴强 罗珠珠 蔡立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4-189,195,共7页
为了优化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耕作技术,实现土壤质量保育和增产增效,布设田间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一膜两年全膜双垄覆盖条件下,少免耕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经济效益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膜两年用条件下,深松... 为了优化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耕作技术,实现土壤质量保育和增产增效,布设田间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一膜两年全膜双垄覆盖条件下,少免耕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经济效益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膜两年用条件下,深松耕—免耕较对照能显著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收获指数、总产值及产投比,其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收获指数、总产值及产投比分别较对照提高22.8%,22.0%,15.0%,17.4%,17.4%;深松耕—免耕具有降低表层土壤容重、紧实度,增加土壤总孔度、大团聚体含量及饱和导水率的作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采用深松耕—免耕具有明显的稳增产增效及土壤结构改善的作用,建议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体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耕作方法 产量 物理性状
下载PDF
旱作玉米提高降水利用率的覆膜模式研究 被引量:94
12
作者 张雷 牛建彪 赵凡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1,17,共5页
通过对旱作玉米几种不同覆膜栽培模式降水利用率、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监测、生育时期观测、经济性状及产量分析证明,旱作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是一项充分接纳和利用天然降水、最大限度保蓄土壤水分、显著提高降水利用... 通过对旱作玉米几种不同覆膜栽培模式降水利用率、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监测、生育时期观测、经济性状及产量分析证明,旱作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是一项充分接纳和利用天然降水、最大限度保蓄土壤水分、显著提高降水利用率、提早成熟、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旱作玉米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降水利用率 覆膜模式
下载PDF
生物炭对豫西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艳芳 李乾云 +5 位作者 悦飞雪 乔鑫鑫 焦念元 尹飞 付国占 刘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5-133,共9页
【目的】探究生物炭对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在旱作农田合理施用生物炭,延缓功能叶衰老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在河南科技大学实验农场,设置不施用生物炭(C0)、施用生物... 【目的】探究生物炭对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在旱作农田合理施用生物炭,延缓功能叶衰老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在河南科技大学实验农场,设置不施用生物炭(C0)、施用生物炭20 t/hm^(2)(C20)和40 t/hm^(2)(C40)3个试验处理,研究生物炭对旱作玉米花后0,15,30和45 d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特性、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籽粒产量和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炭可提高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降低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片胞间CO_(2)浓度(Ci),且C40处理效果较C20处理显著。除花后0 d外,花后15,30和45 d C20和C40处理穗位叶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表现为C40<C20<C0。施用生物炭可以提高穗位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且随着花后时间延长其效果越发显著。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玉米穗长、行粒数、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P<0.05),显著降低了玉米秃尖长(P<0.05)。相关分析表明,生物炭施用量与SPAD、Pn、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r、Gs、POD活性、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i和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施用生物炭能够改善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性能,提高穗位叶抗氧化酶活性,延缓穗位叶衰老,提高玉米产量,且以40 t/hm2的施用量增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旱作玉米 穗位叶 玉米产量 玉米栽培
下载PDF
寒地旱作玉米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良佐 李艳杰 +6 位作者 史纪明 井旭源 栗艳霞 侯新华 王明君 傅永政 张长勇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5-87,共3页
玉米对氮肥十分敏感 ,影响肥效除生态因素外有三大项 ,即施肥量比、时期和位置。从这三方面在主要土类上开展此项研究 ,结果表明 :适应的量比施肥时期和位置 ,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达到 39 2 0 %~ 5 7 75 % ,比当前的利用率 30 %~ 35 %... 玉米对氮肥十分敏感 ,影响肥效除生态因素外有三大项 ,即施肥量比、时期和位置。从这三方面在主要土类上开展此项研究 ,结果表明 :适应的量比施肥时期和位置 ,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达到 39 2 0 %~ 5 7 75 % ,比当前的利用率 30 %~ 35 %提高 7 4~ 2 2 7个百分点 ,增产显著。在生产中已广泛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旱作玉米 氮肥利用率 施肥量比 施肥时期 增产率
下载PDF
留膜留茬免耕栽培条件下旱作玉米生长季土壤氮素供应动态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建军 党翼 +6 位作者 赵刚 樊廷录 王磊 程万莉 李尚中 王淑英 雷康宁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9,共8页
为了明确留膜留茬免耕栽培模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季土壤氮素供应动态的影响。试验设2个处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CK)、留膜留茬免耕栽培(T),分析了玉米生长季土壤全氮、硝态氮(NO3^--N)、碱解氮、铵态氮(NH^+-N)在0~100 cm土层分布的差异。... 为了明确留膜留茬免耕栽培模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季土壤氮素供应动态的影响。试验设2个处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CK)、留膜留茬免耕栽培(T),分析了玉米生长季土壤全氮、硝态氮(NO3^--N)、碱解氮、铵态氮(NH^+-N)在0~100 cm土层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NO3^--N和NH^+-N含量变化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整体上从表层到底层依次降低。玉米整个生育期0~20 cm土层,T处理的NO3^--N和NH^+-N含量显著低于CK,0~10 cm土层降幅分别为24.7%~59.9%和4.4%~46.8%,10~20 cm土层降幅分别为20.5%~58.0%和8.7%~31.7%;玉米进入拔节期后,20~100 cm土层T处理的NO3^--N和NH^+-N含量出现明显的累积效应。栽培方式改变了全氮及碱解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同栽培方式各生育时期全氮及碱解氮含量整体上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以表层0~20 cm含量最高。在0~20 cm土层,T处理的碱解氮含量在玉米进入抽雄期后显著低于CK,0~10 cm降幅在0.3%~26.0%,10~20 cm降幅在17.7%~23.8%。因此,玉米整个生育期0~20 cm土层留膜留茬免耕栽培的NO3^--N和NH^+-N供应量显著低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引起玉米拔节后碱解氮含量供应不足,是留膜留茬免耕栽培玉米生育后期出现早衰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留膜留茬免耕 硝态氮 铵态氮 碱解氮
下载PDF
旱作玉米双垄面集雨全地面覆膜沟播抗旱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55
16
作者 张雷 牛建彪 赵凡 《甘肃科技》 2004年第11期174-175,共2页
通过对旱作玉米不同覆膜栽培模式整个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监测、生育时期观测、经济性状及产量分析证明,旱作玉米双垄面集雨全地面覆膜沟播技术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又能充分接纳和利用天然降水,使降水效率大大提高,具有明显的蓄水... 通过对旱作玉米不同覆膜栽培模式整个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监测、生育时期观测、经济性状及产量分析证明,旱作玉米双垄面集雨全地面覆膜沟播技术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又能充分接纳和利用天然降水,使降水效率大大提高,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双垄面集雨 全地面覆膜 沟播 抗旱增产技术
下载PDF
宁南山区旱作玉米覆膜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强 李明芳 +2 位作者 吴智毅 罗军科 向国程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0-60,共1页
宁南山区是典型的寒温带半湿润气候,大于10℃有效积温1900-2800℃,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400mm以上,且集中在7月份之后,对玉米后期生长十分有利。但春季干旱、低温是限制玉米生产的两大气候因素,春夏之交气温低、风沙大、倒春寒频繁... 宁南山区是典型的寒温带半湿润气候,大于10℃有效积温1900-2800℃,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400mm以上,且集中在7月份之后,对玉米后期生长十分有利。但春季干旱、低温是限制玉米生产的两大气候因素,春夏之交气温低、风沙大、倒春寒频繁、晚霜结束迟.对玉米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影响极大。针对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宁南山区 覆膜栽培技术 湿润气候 有效积温 年降水量 后期生长 气候因素
下载PDF
旱作玉米不同栽培方式综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强 李明芳 +2 位作者 雍伟基 关晓春 向国程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5-27,47,共4页
宁南山区春夏之交干旱低温是制约旱作玉米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2年试验研究表明: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保墒提墒、集雨增温作用,对提高降水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速效养分供给水平、优化旱作玉米水热条件效果明显,是旱作... 宁南山区春夏之交干旱低温是制约旱作玉米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2年试验研究表明: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保墒提墒、集雨增温作用,对提高降水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速效养分供给水平、优化旱作玉米水热条件效果明显,是旱作农区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和种植区域、实现玉米稳产、高产的主要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栽培方式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玉米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建文 左淑珍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8期113-113,共1页
研究了玉米关键生育时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免耕留低茬、免耕留低茬+枯秆覆盖、免耕留高茬+枯秆覆盖、免耕留高茬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 研究了玉米关键生育时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免耕留低茬、免耕留低茬+枯秆覆盖、免耕留高茬+枯秆覆盖、免耕留高茬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酶活性 旱作玉米
下载PDF
旱作玉米增施微生物菌肥效果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强 师仰新 +4 位作者 常艳丽 高亮 马良 王小燕 王小美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45-46,49,共3页
试验在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旨在探索增施微生物菌肥对旱作玉米增产增收潜力。结果表明,在测土配方每667 m2施纯氮(N)19.12 kg,纯磷(P_2O_5)8.60 kg和纯钾(K2O)10.69 kg基础上,每667 m^2增施2 000 m L微生物菌肥原液是旱作玉米增产增收... 试验在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旨在探索增施微生物菌肥对旱作玉米增产增收潜力。结果表明,在测土配方每667 m2施纯氮(N)19.12 kg,纯磷(P_2O_5)8.60 kg和纯钾(K2O)10.69 kg基础上,每667 m^2增施2 000 m L微生物菌肥原液是旱作玉米增产增收的经济合理用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微生物菌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微生物菌肥 旱作玉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