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4
1
作者 王志伟 乔祥梅 +7 位作者 程加省 王志龙 程耿 丰诗尧 石凤兴 杨英 李晓花 于亚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云麦8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河南品种兰考矮早8作母本、自育品种云麦49(原编号012-2)做父本,于2006年配制杂交组合,联合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多点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旱地小麦新品种。
关键词 粮食作物研究 自育品种 配制杂交组合 系谱法 旱地小麦新品种 农业科学研究所 普洱市 高产
下载PDF
施氮量对旱地小麦花后糖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柏岳 任爱霞 +2 位作者 Hafeez Noor 古丽刚 孙敏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
施用氮肥为当前农业增产措施之一,适量施用对小麦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20—2021年在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山西农业大学小麦试验站开展,设置施氮(N)0 kg/hm^(2)(N0)、90 kg/hm^(2)(N90)、150 kg/hm^(2)(N150)、210 kg/hm^(2)... 施用氮肥为当前农业增产措施之一,适量施用对小麦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20—2021年在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山西农业大学小麦试验站开展,设置施氮(N)0 kg/hm^(2)(N0)、90 kg/hm^(2)(N90)、150 kg/hm^(2)(N150)、210 kg/hm^(2)(N210)共4个处理,采用池栽方式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旱地小麦地上部生长、花后糖代谢及产量等的影响,以探明提高产量的适宜施氮量及其糖代谢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N0)相比,施氮肥可显著增加旱地小麦各生育时期株高,增加叶面积指数和花后旗叶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且花后15~30 d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中,产量增加13.45%~42.18%,穗数增加7.68%~22.33%,穗粒数增加2.14%~3.45%,千粒重增加2.48%~13.54%;总淀粉含量增加1.8~8.8个百分点,尤以支链淀粉含量增加显著。从动态趋势上看,施氮量由90 kg/hm^(2)增至210 kg/hm^(2),各生育时期小麦叶面积指数、花后10~30 d旗叶SPS和SS活性、花后10~30 d籽粒淀粉含量均先增后减,且在施氮量150 kg/hm^(2)时达最高值。最终,旱地小麦产量以N150处理最高,而淀粉含量以N210处理最高,但与N150差异不显著。综上,施氮量150 kg/hm^(2)促进旱地小麦地上部生长,增强花后10~30 d旗叶糖代谢酶活性,增加蔗糖和淀粉含量,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氮肥 糖代谢 产量 淀粉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豫西旱地小麦碳同化物积累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3
作者 张俊豪 柴雪茹 +6 位作者 马嵩科 张冬霞 张静 乔唱唱 李爽 黄明 王贺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104,共16页
为明确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豫西旱地小麦碳同化物积累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度,以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副区为施磷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 (P_... 为明确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豫西旱地小麦碳同化物积累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度,以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副区为施磷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 (P_(0))、75 kg·hm^(-2) (P_(1))、112.5 kg·hm^(-2) (P_(2))、150 kg·hm^(-2) (P_(3))、187.5 kg·hm^(-2) (P_(4)),测定了不同处理下小麦干物质积累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旗叶和籽粒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及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施磷水平下,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增加了旗叶和籽粒中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最终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加9.25%~14.60%和2.17%~6.31%。同一秸秆处理下,随施磷量的增加,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旗叶和籽粒中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及干物质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互作效应看,S1P_(3)处理下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旗叶和籽粒中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等各指标均最高,从而获得最高产量,较S0P_(0)处理增产35.70%。因此,秸秆还田配施磷150 kg·hm^(-2) 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适宜种植方式,可在豫西旱地小麦栽培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秸秆还田 磷肥 蔗糖酶活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旱地小麦土壤养分和磷素利用率的影响
4
作者 乔唱唱 张冬霞 +5 位作者 沈思涵 马嵩科 张静 张俊豪 柴雪茹 王贺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6-34,共9页
以洛旱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不还田(S_(0))、秸秆还田(S_(1))2种处理,副区为P_(0)~P_(4)处理(施磷量分别为0、75.0、112.5、150.0、187.5 kg/hm^(2)),测定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理化指标和磷肥利用效率,分析探... 以洛旱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不还田(S_(0))、秸秆还田(S_(1))2种处理,副区为P_(0)~P_(4)处理(施磷量分别为0、75.0、112.5、150.0、187.5 kg/hm^(2)),测定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理化指标和磷肥利用效率,分析探讨了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麦田土壤养分和小麦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各处理总体表现为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拔节期最高,成熟期最低;(2)同一施磷水平下,S_(1)处理总体高于S_(0)处理,S_(1)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S_(0)处理分别提高了1.99%、8.08%、1.74%、4.74%、7.38%、5.73%;(3)同一施磷水平下,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磷肥农学利用率、磷肥表现回收率、磷肥偏生产力及磷肥吸收效率,较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提高了12.09%、82.68%、6.11%和16.72%;(4)同一秸秆还田处理下,磷肥农学利用率和磷肥表现回收率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均在施磷量为112.5 kg/hm^(2)时(P_(2))达到最大值;磷肥偏生产力和磷素吸收效率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且秸秆还田和施磷互作对磷肥农学利用率、磷肥表现回收率和磷肥吸收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秸秆还田 施磷量 土壤养分 磷肥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对翻耕时间和降水量及其分布的响应
5
作者 党建友 姜文超 +2 位作者 孙睿 尚保华 裴雪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9-1065,共17页
【目的】针对山西省麦区降水年际变化大,休闲期降水占比高、生育期降水少且分布不均,造成雨养旱地小麦年季间产量波动大、降水水分利用率(WUE)低等问题,探寻不同降水年型下旱地麦田休闲期翻耕时间对土壤蓄水量和产量的影响,为山西南部... 【目的】针对山西省麦区降水年际变化大,休闲期降水占比高、生育期降水少且分布不均,造成雨养旱地小麦年季间产量波动大、降水水分利用率(WUE)低等问题,探寻不同降水年型下旱地麦田休闲期翻耕时间对土壤蓄水量和产量的影响,为山西南部旱地小麦根据降水型“定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21年度,通过田间区组试验,设8月10日(P1)、8月20日(P2)和8月30日(P3)左右3个翻耕时间,研究翻耕时间、降水量及其分布对旱地小麦产量、休闲期土壤蓄水特性和生育期耗水及相关性的影响。【结果】(1)旱地小麦产量受降水年型、休闲期和生育期降水共同影响,且年型>休闲期>生育期。试验年度平均产量2400.0—6298.0 kg·hm^(-2),年季间变异系数为29.8%,其中丰水年(2012、2014和2015年度)、平水年(2011和2013年度)和枯水年(2010、2016、2019、2020和2021年度)平均产量分别为5524.6、3048.2和4088.7 kg·hm^(-2);休闲期降水量和生育期降水分布主要通过成穗数和穗粒数影响产量,年度和3—4月降水多则产量明显增加;翻耕时间对旱地小麦产量影响与休闲期降水分布密切相关,7—8月降水多,P1产量高,9月降水多,则P2或P3产量高。(2)降水量及其分布和翻耕时间共同影响播种前和收获期土壤蓄水特性。休闲期降水主要影响播种前和收获期下层(100—200 cm)土壤蓄水量;休闲期丰水型播前上层(0—100 cm)和下层土壤蓄水量相近或略低,平水型和枯水型则下层低于上层,分别比上层低6.17%和24.66%;7月降水多有利于下层土壤多蓄水,8—9月降水多有利于上层土壤多蓄水;生育期降水主要影响收获期上层土壤蓄水量,尤其是5月降水;播种前和收获期上层土壤平均蓄水量P2最高,收获期下层和0—200 cm土壤平均蓄水量P2或P3最高。(3)耕作时间和降水量对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影响相对较小,年度降水多则旱地小麦生育期耗水多,3月降水对生育期耗水量影响大。【结论】休闲期降水量及其分布影响旱地小麦播前0—200 cm土壤蓄水量,并与3—4月份降水量共同作用影响成穗数、穗粒数和旱地小麦产量,且水分利用率与旱地小麦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山西南部7—8月降水多旱地麦田于8月10日前后翻耕,降水少时则翻耕时间推迟10—20 d,可增加播种前土壤蓄水量使旱地小麦实现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翻耕时间 降水量及其分布 产量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APSIM模型的旱地小麦叶面积指数相关参数敏感性分析及优化
6
作者 魏学厚 聂志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为解决作物模型参数率定过程中参数众多导致的敏感参数定位迟缓和调参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敏感性分析和智能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作物模型参数进行调整,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麻子川村(2002—2004年)和凤翔镇安家沟村(2015... 为解决作物模型参数率定过程中参数众多导致的敏感参数定位迟缓和调参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敏感性分析和智能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作物模型参数进行调整,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麻子川村(2002—2004年)和凤翔镇安家沟村(2015—2017年)大田旱地小麦试验数据(叶面积指数)为参照,利用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法(EFAST),对APSIM-Wheat旱地小麦叶片生长子模型的23个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对模型结果较敏感的部分参数,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部分敏感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影响旱地小麦叶片生长最敏感的参数依次为叶面积指数为0时最大比叶面积、叶片生长的氮限制因子、出苗到拔节积温、消光系数、拔节到开花积温、蒸腾效率系数;2)旱地小麦叶片生长子模型的参数优化结果:叶面积指数为0时最大比叶面积为26652 mm^(2)∙g^(−1),叶片生长的氮限制因子为0.96,出苗到拔节积温为382℃·d,消光系数为0.44,拔节到开花积温为542℃·d,蒸腾效率系数为0.0056;3)上述参数优化后的叶面积指数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从参数优化前的0.080减小到0.04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从11.54%减小到6.11%,模型有效性指数平均值从0.962增加到0.988,优化后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更好。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手工试错法,避免了优化参数的不确定性,实现参数自动率定,提高模型参数的率定效率,有利于模型快速地本地化应用,并指导农业生产。本研究方法也对APSIMWheat模型中其他作物模块的参数调整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APSIM-Wheat模型 全局敏感性分析 模型参数优化 EFAST方法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4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7
作者 黄廷芝 王志龙 +5 位作者 乔祥梅 程加省 刘列 程耿 于亚雄 王志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为了解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4的产量特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利用云南省2019—2021年地麦区域试验数据和2020—2021年生产试验数据,对云麦84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麦84在2019—2021年2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 为了解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4的产量特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利用云南省2019—2021年地麦区域试验数据和2020—2021年生产试验数据,对云麦84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麦84在2019—2021年2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5620.5、5223.0 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202.5 kg/hm^(2),在参试品种中均排名前列,且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云麦56,表明其丰产性优;高稳系数在2019—2020年排名第3,2020—2021年排名第9,说明云麦84的产量年际间差异较大;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穗粒数变异系数较大,说明穗粒数受环境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穗粒数、千粒质量与产量互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可通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增加产量。综合分析,云麦84是一个高产旱地小麦新品种,其高产栽培的重点是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云麦84 丰产性 稳产性 产量构成
下载PDF
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5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8
作者 黄廷芝 王志龙 +5 位作者 乔祥梅 程加省 刘列 程耿 于亚雄 王志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1期47-49,共3页
为了解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5的产量特性,利用2019-2021年2个年度的云南省地麦区域试验和2021-2022年度云南省地麦生产试验数据,分析云麦85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云麦852个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804.5 kg/hm... 为了解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5的产量特性,利用2019-2021年2个年度的云南省地麦区域试验和2021-2022年度云南省地麦生产试验数据,分析云麦85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云麦852个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804.5 kg/hm^(2)、5488.5 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488.5 kg/hm^(2),均高于对照品种云麦56且排名靠前,表明其丰产性优;云麦852个年度的产量变异系数(Shukla)分别为13.9%、9.4%,均低于对照云麦56,高稳系数(HSC)分别为59.7%、62.0%,2年HSC平均值高于云麦56,表明其稳产性优;云麦85的产量构成三要素中,穗粒数变异系数(CV)较大,说明云麦85的穗粒数稳定性较差,易受环境影响;相关性分析中,穗粒数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0.76**),其余相关性皆不显著;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中,云麦85的穗粒数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0.82),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回归方程为Y=-5718.809+8.08X_(1)+162.601X_(2)+9.712X_(3)(Y代表产量,X_(1)、X_(2)、X_(3)分别代表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说明在保证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情况下,增加穗粒数是云麦85增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云麦85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旱地小麦品种边际优势对小区产量因素的影响
9
作者 张珂 杨子光 +3 位作者 孙军伟 霍红 王胤 张洁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3-16,共4页
为了解不同旱地小麦品种的边际优势,选取洛旱22、洛旱6号、安麦1132、洛旱7号、西农219、洛旱19和中麦175等7个旱地小麦品种,测定其产量,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边行产量均高于内行产量;参试品种边行产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洛旱22、安麦1132、... 为了解不同旱地小麦品种的边际优势,选取洛旱22、洛旱6号、安麦1132、洛旱7号、西农219、洛旱19和中麦175等7个旱地小麦品种,测定其产量,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边行产量均高于内行产量;参试品种边行产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洛旱22、安麦1132、洛旱6号、西农219、洛旱19、中麦175、洛旱7号。内行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洛旱22、洛旱6号、安麦1132、中麦175、洛旱7号、洛旱19、西农219。产量边际优势从高到低依次为西农219、洛旱19、洛旱7号、安麦1132、中麦175、洛旱6号、洛旱22。不同小麦品种间边际优势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旱地小麦品种选育和推广中应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品种 边际优势 边行产量 内行产量 小区产量
下载PDF
旱地小麦新品种偃亳1886播期及播量试验
10
作者 张珂 韩红卫 +2 位作者 孙军伟 霍红 王胤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7期180-181,184,共3页
为了研究旱地小麦新品种偃亳1886的最佳播期、播量,设置了播期、播量复因子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以处理组合A2B3(播期10月10日,播量225 kg/hm^(2))产量最高,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5日,适宜播量为150~225 kg/hm^(2)。
关键词 旱地小麦 偃亳1886 播期 播量
下载PDF
滨州地区旱地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王静 《河北农业》 2024年第11期34-35,共2页
滨州地区以其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成为研究旱地小麦栽培的理想之地。本文深入探讨了盐碱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创新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滨州地区旱地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滨州地区 旱地小麦 栽培技术 盐碱地 病虫害管理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静 马嵩科 +4 位作者 张冬霞 柴雪茹 张俊豪 王贺正 文晓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1-69,共9页
为明确豫西旱地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小麦的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变化,进行玉米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氮肥水平对小麦开花后旗叶生理生化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选用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 为明确豫西旱地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小麦的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变化,进行玉米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氮肥水平对小麦开花后旗叶生理生化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选用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副区为不同施氮量处理,分别为0(N0)、120(N1)、180(N2)、240(N3)、300(N4)kg/hm^(2),测定小麦开花后旗叶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小麦开花后生育期的推进,叶绿素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开花后14 d达到峰值;MDA含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开花后21 d降到最低值,MDA含量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开花后14 d降到最低值。不同氮素水平处理之间,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升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均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提高);POD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在秸秆还田配施240 kg/hm^(2)氮肥水平下活性最高;MDA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活性均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高于秸秆不还田;MDA、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低于秸秆不还田。结果表明,无论秸秆还田与否,施氮量在240 kg/hm^(2)水平下的小麦穗数、穗粒数、产量均高于其他氮肥水平,秸秆还田配施240 kg/hm^(2)氮肥水平下小麦产量最高,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水平后增施氮肥有减产趋势。综上所述,秸秆还田配施240 kg/hm^(2)氮肥为豫西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高产适宜的施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氮肥 旱地小麦 生理生化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覆盖方式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抗氧化生理及粒重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姚 程宏波 +4 位作者 杨佳佳 马建涛 柴守玺 纪文宁 张仕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西北中部旱作雨养农业区以冬小麦‘康庄974’为试验材料,设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无覆盖对照(CK)共3个栽培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灌浆期土壤水分和温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花后干... 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西北中部旱作雨养农业区以冬小麦‘康庄974’为试验材料,设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无覆盖对照(CK)共3个栽培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灌浆期土壤水分和温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粒重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生育期推进,花后旗叶相对含水量(RWC)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且PM较SM降、升幅度明显。与CK相比,覆盖显著提高花后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开花时间越长,SM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的幅度越大,而PM主要提高花后7 d旗叶抗氧化能力。SM和PM的粒重分别较CK增加14.3%和19.1%(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SW)是影响旗叶生理活性的关键因子,提高SW,有利于增加RWC(r=0.84**),从而提高旗叶抗氧化能力,其中RWC和抗坏血酸酶(ASA)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2**);ASA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4**),和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3**);同时发现,抗氧化能力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高度正相关(r=0.96**),和粒重正相关。可见,粒重的增加与旗叶RWC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秸秆带状覆盖对小麦花后旗叶生理活性的改善效果最佳,适宜在西北旱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覆盖方式 相对含水量 抗氧化 籽粒形成
下载PDF
旱地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补灌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红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2期213-214,共2页
在农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后,灌溉工作有了全新要求。农业发展需要遵循绿色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证种植产量的同时,节约农业种植资源。小麦是农业种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部分,为了满足新阶段小麦种植需求,需要使用旱地小麦水肥一体... 在农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后,灌溉工作有了全新要求。农业发展需要遵循绿色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证种植产量的同时,节约农业种植资源。小麦是农业种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部分,为了满足新阶段小麦种植需求,需要使用旱地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补灌技术,建设小麦培养示范区域。使用实验分析方法,制定旱地小麦节水、节肥灌溉流程,改变传统的种植方案,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水肥一体化 节水灌溉
下载PDF
千阳县旱地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玉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4期19-20,共2页
近几年,千阳县在大力开展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以小麦宽幅沟播技术为核心,开展小麦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深翻(深松)、统一播种(宽幅沟播)、统一播量、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冬前化学除草、... 近几年,千阳县在大力开展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以小麦宽幅沟播技术为核心,开展小麦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深翻(深松)、统一播种(宽幅沟播)、统一播量、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冬前化学除草、统一冬灌和春灌等关键技术落实,努力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目标。本文就旱地小麦优质高产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精细整地、科学施肥、精量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环节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更好的指导小麦生产,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阳县 旱地小麦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印台区旱地小麦高产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16
作者 齐晓娟 肖冬侠 齐慧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13-115,共3页
铜川市土壤情况以旱地较多,而铜川作为小麦重要种植地区,渭北旱塬旱地小麦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印台区小麦以旱地为主,为进一步提高旱地小麦单产水平,在栽培管理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查找生... 铜川市土壤情况以旱地较多,而铜川作为小麦重要种植地区,渭北旱塬旱地小麦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印台区小麦以旱地为主,为进一步提高旱地小麦单产水平,在栽培管理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查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确保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增产。小麦生产对保障全区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印台区旱地小麦在农业生产中的纽带作用,以促进我国农业的生产以及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高产创建 问题 措施
下载PDF
高产旱地小麦新品种晋太1503的选育与体会
17
作者 温辉芹 程天灵 +3 位作者 裴自友 李雪 王宏兵 张立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7期7-9,共3页
晋太1503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优质小麦课题组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2008年以丰产、抗逆性好的08P18为母本,广适、高产节水小麦品种中麦175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早熟、高产、抗旱,两年山西省中部... 晋太1503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优质小麦课题组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2008年以丰产、抗逆性好的08P18为母本,广适、高产节水小麦品种中麦175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早熟、高产、抗旱,两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495.5 kg/hm^(2),比对照长6878增产7.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506.0 kg/hm^(2),比对照长6878增产6.3%。晋太1503于2022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适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推广种植。文章介绍了晋太1503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总结了选育经验与体会,以期为今后的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晋太1503 品种选育 体会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对旱地小麦籽粒生长模型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炜楠 聂志刚 +1 位作者 李广 王钧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74-2287,共14页
【目的】作为农业智能化生产的核心决策模块,作物模型的精确模拟取决于模型参数的高效准确优化。为了提高调参效率,提升作物模型的性能和精确度,本研究通过改进优化算法对旱地春小麦籽粒生长子模型进行单目标参数优化,为中国西北部黄土... 【目的】作为农业智能化生产的核心决策模块,作物模型的精确模拟取决于模型参数的高效准确优化。为了提高调参效率,提升作物模型的性能和精确度,本研究通过改进优化算法对旱地春小麦籽粒生长子模型进行单目标参数优化,为中国西北部黄土丘陵区旱地春小麦的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扩大模型的应用范围,以便于模型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方法】立足于2015—2021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安家坡村的田间试验,结合1970—2021年的天气数据和年鉴产量数据,在发挥传统混合蛙跳算法(SFLA)全局交流、局部深度搜索的基础上,使用轮盘赌选择策略对旱地小麦籽粒生长阶段的6个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进行算法改进前后产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误差计算与对比,对APSIM-Wheat模型进行检验。【结果】(1)在相同的迭代次数下,传统混合蛙跳算法在200次左右收敛,改进后的混合蛙跳算法在100次左右收敛;(2)旱地春小麦籽粒生长阶段的参数优化结果为小麦茎部分的每克籽粒数为26.0;开花至开始灌浆阶段的潜在籽粒灌浆速率为0.00119 grain/d;灌浆阶段的潜在籽粒灌浆速率为0.00174 grain/d;氮限制下的潜在籽粒灌浆速率为6.20×10^(-5)g grain/d;氮限制下的最小籽粒灌浆速率为1.90×10^(-5)g grain/d;单株小麦籽粒部分的最大干重值为0.0437 g;(3)分别使用传统混合蛙跳算法优化后所得参数值和改进混合蛙跳算法优化后所得参数值模拟小麦产量,参数优化后,产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从363.22 kg·hm^(-2)降至57.85 kg·hm^(-2),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从21.78%降至3.47%。【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混合蛙跳算法,改进后的混合蛙跳算法增加了种群和子群的多样性,收敛速度快,提高了优化效率和精度,优化后的结果符合旱地春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适用性较高,明显改善了中国西北部黄土丘陵农业区APSIM-Wheat模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Wheat模型 参数优化 混合蛙跳算法 旱地春小麦 小麦籽粒生长阶段
下载PDF
施氮量对旱地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9
19
作者 段文学 于振文 +2 位作者 张永丽 王东 石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040-3048,共9页
【目的】在黄淮冬麦区,研究施氮量对旱地小麦氮素利用规律的影响,为该区旱地小麦合理的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9—2010和2010—2011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6个施氮量处理(0、90、120、150、180和210 kg.hm-2),研... 【目的】在黄淮冬麦区,研究施氮量对旱地小麦氮素利用规律的影响,为该区旱地小麦合理的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9—2010和2010—2011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6个施氮量处理(0、90、120、150、180和210 kg.hm-2),研究施氮量对旱地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150 kg.hm-2及以下的处理增加施氮量,小麦各生育时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开花前吸收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和开花后氮素吸收量显著增加;在150 kg.hm-2基础上增加施氮量,小麦各生育时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开花前吸收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和开花后氮素吸收量与150 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及分配比例降低,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升高。施氮量为180 kg.hm-2和210 kg.hm-2,成熟期0—1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150 kg.hm-2处理,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施氮150 kg.hm-2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较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是兼顾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适宜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旱地小麦 氮素吸收转运 硝态氮
下载PDF
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覆盖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5
20
作者 高艳梅 孙敏 +4 位作者 高志强 崔凯 赵红梅 杨珍平 郝兴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589-3599,共11页
【目的】明确旱地麦田休闲期覆盖的蓄水增产效果和生育期覆盖播种的节水增产效果,探索旱地小麦不同降水年型休闲期覆盖和生育期覆盖的保水技术新途径。【方法】于2011—2014年在山西闻喜县开展大田试验,以休闲期覆盖渗水地膜与不覆盖为... 【目的】明确旱地麦田休闲期覆盖的蓄水增产效果和生育期覆盖播种的节水增产效果,探索旱地小麦不同降水年型休闲期覆盖和生育期覆盖的保水技术新途径。【方法】于2011—2014年在山西闻喜县开展大田试验,以休闲期覆盖渗水地膜与不覆盖为主区,以生育期膜际条播、条播为副区,研究覆盖对旱地麦田3 m内土壤水分、小麦产量构成、水分利用效率和节水增产效率的影响。【结果】休闲期覆盖较不覆盖处理提高了播种期0—3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丰水年达40—41 mm,平水年达55—58 mm,欠水年达70 mm,且欠水年更有利于蓄积土壤水分于深层,显著提高了不同降水年型休闲期土壤蓄水效率,达到20%以上,其覆盖的蓄水效果可延续至孕穗期,且生育期配套膜际条播效果更佳。休闲期覆盖较不覆盖处理显著提高小麦穗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提高2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且生育期配套膜际条播小麦穗粒数、千粒重也显著提高。结果还表明,休闲期覆盖处理小麦播种期土壤水分每多蓄1 mm,丰水年小麦可增产21—27kg·hm-2,平水年可增产16—18 kg·hm-2,欠水年可增产13—24 kg·hm-2,且休闲期覆盖条件下,生育期膜际条播播种对产量的提升有较大的调控作用。生育期地膜覆盖保水后,旱地麦田节水、增产效果提高,单位粮食生产节水量提高10%以上,消耗1 mm土壤水分产量提高11%以上。【结论】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有利于蓄积休闲期降雨,改善底墒,尤其欠水年蓄水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小麦花前土壤水分,促进有效穗数的形成,提高产量,且生育期膜际条播播种效果更佳。底墒充足时,生育期膜际条播播种有利于提高旱地麦田的节水增产效果,而欠水年底墒不足时,会导致水分浪费和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年型 旱地小麦 覆盖 土壤水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