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2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灵 熊开国 +1 位作者 郭广芬 张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为研究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中国326个气象站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的降水分布、同期大气环流及前期海温特征,并以2018年为例,初步... 为研究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中国326个气象站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的降水分布、同期大气环流及前期海温特征,并以2018年为例,初步揭示了2018年前期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年,仅嘉陵江和岷沱江会表现出局部偏涝,全国为典型的Ⅰ类雨型,多雨区位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前期冬季赤道太平洋表现出类拉尼娜的东冷西暖分布,同时黑潮区海温偏低,西风漂流区海温偏暖。受多海域协同作用,同期欧亚环流场上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出“+-+”三极型分布,东亚地区为自北向南“-+-”的EAP负位相。长江流域典型涝年,全国多为典型的Ⅱ类和Ⅲ类雨型,环流及海温呈现出相反特征。②2018年为典型的长江中下游偏旱年,仅在岷沱江降水偏多近3成,为历史第4多,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主模态正位相类似,解释方差达24%。③2018年前冬出现弱拉尼娜、春末夏初西风漂流区异常偏暖、NAT异常正位相,三者共同作用,使得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北,东亚沿岸出现EAP负位相,大陆热低压明显偏强,东亚夏季风为1961年以来最强,同时副高脊线最北,造成夏季降水主雨带北推至华北、西北地区,岷沱江、嘉陵江异常多,而长江中下游异常少,为典型的Ⅰ类雨型。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旱涝预测、水资源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典型旱涝 海温异常 Ⅰ类雨型 拉尼娜 西风漂流区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水循环全过程的旱涝级联效应研究框架
2
作者 郑帅 翁白莎 +2 位作者 严登华 任立良 王浩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背景下,亟须实现旱涝灾害风险精准防控。从孕育机理、传播机制、事件评价、风险评估、影响效应等方面回顾了旱涝事件研究现状,明晰了当前在旱涝事件演变机理和评价指标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水循环全过程视...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背景下,亟须实现旱涝灾害风险精准防控。从孕育机理、传播机制、事件评价、风险评估、影响效应等方面回顾了旱涝事件研究现状,明晰了当前在旱涝事件演变机理和评价指标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水循环全过程视角,分析了干旱和洪涝事件在坡面、河道、流域和区域4个尺度与水量和效应2个层面的本质内涵、影响效应及评价方式。基于地表-土壤-地下、坡面-河道、支流-干流及水网工程间的水力联系,分别从水量和效应层面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上干旱和洪涝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干旱、洪涝及旱涝级联过程本质上受流域调蓄作用的影响。从旱涝级联效应的内涵、类型、表现形式和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旱涝级联效应的研究框架。未来应从流域调蓄作用的视角量化不同空间尺度各要素调蓄能力变化,分层调蓄防范化解旱涝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旱涝级联 级联效应
下载PDF
旱涝急转对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漆栋良 朱建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7,共7页
为研究旱涝急转对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春玉米“宜丹629”为供试材料,2021年在测坑条件下,设置拔节期旱(drought,D)、涝(waterlogging,W)、旱急转轻涝(drought-light waterlogging,D-LW)、旱急转中涝(drought-moderate water... 为研究旱涝急转对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春玉米“宜丹629”为供试材料,2021年在测坑条件下,设置拔节期旱(drought,D)、涝(waterlogging,W)、旱急转轻涝(drought-light waterlogging,D-LW)、旱急转中涝(drought-moderate waterlogging,D-MW)、旱急转重涝(drought-heave waterlogging,D-HW)、和正常供水(control,CK)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叶片叶绿素仪(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与CK相比,D-LW处理抽雄期和灌浆期玉米叶片的SPAD值、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P_(n)和成熟期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其籽粒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7 810.3kg/hm~2),说明旱急转轻涝不会加速玉米叶片的衰老,从而稳定籽粒产量。而其他水分胁迫处理显著降低各监测时期玉米叶片SPAD值、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_(n),明显提高MDA含量,使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减少,最终显著降低产量(较CK下降13.3%~72.7%)。整体上,D-MW和D-HW处理明显加速玉米叶片衰老,严重抑制籽粒产量。综上,拔节期旱后急转轻涝对玉米叶片SPAD值、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_(n)有补偿作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研究结果为玉米应对旱涝急转灾害和灌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光合作用 旱涝急转 抗氧化酶活性 玉米
下载PDF
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研究
4
作者 覃江林 彭盼盼 胡铁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探究水稻在旱涝急转条件下光合效率及水分利用变化规律,从而为研究水稻经历旱涝急转灾害后产量变化及灌溉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以Ⅱ优898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_(leaf)... 为探究水稻在旱涝急转条件下光合效率及水分利用变化规律,从而为研究水稻经历旱涝急转灾害后产量变化及灌溉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以Ⅱ优898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_(leaf)及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光合速率A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程度和淹水深度对光合作用的累积作用最明显;A/gs与叶气温差呈线性相关,但旱涝急转导致响应积极性降低;分蘖期末~拔节孕穗期初WUE_(leaf)~g_(s)均可用上凸抛物线描述,此阶段干旱引起绝对光合速率的降低是影响生育期生物量积累的控制因素。拔节孕穗中后期WUE_(leaf)~g_(s)均可用下凸抛物线描述,经历旱涝急转导致叶片提前衰老,绝对蒸腾速率下降,WUE_(leaf)的增加并不能促使产量的补偿,可提前控制土壤含水量,减少非必要的水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Ⅱ优898水稻 正交实验 光合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长江流域旱涝急转演变特征及其社会经济暴露度
5
作者 孟长青 董子娇 +2 位作者 王远坤 张余庆 钟德钰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9,共16页
旱涝急转是指干旱和洪水之间的快速转变,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基于月尺度的旱涝急转量级指数,分析了长江流域历史和未来四种旱涝急转事件,并通过滑窗法构建了旱涝急转量级的时变函数,揭示了未来旱涝急转风险变化。... 旱涝急转是指干旱和洪水之间的快速转变,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基于月尺度的旱涝急转量级指数,分析了长江流域历史和未来四种旱涝急转事件,并通过滑窗法构建了旱涝急转量级的时变函数,揭示了未来旱涝急转风险变化。同时,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量化了人口和经济受旱涝急转风险变化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历史时期长江流域中下游旱涝急转事件频发,旱–涝和涝–旱事件每10年发生10~12次,而旱–涝–旱和涝–旱–涝事件每10年发生3~4次。未来旱–涝–旱和涝–旱–涝事件预计大幅增加,其中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增长了约7倍。对于历史基准期50年一遇的旱涝急转事件,未来发生概率将增加5~10倍,给长江流域的人口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人口暴露 长江流域
下载PDF
近62 a湖北省旱涝特征分析
6
作者 贺程程 秦鹏程 +1 位作者 刘诗慧 侯作玲 《暴雨灾害》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利用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和有效降水指数(Effective Precipitation,EP)识别湖北省历年干旱和洪涝过程,分析近62 a旱涝过程频次时... 利用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和有效降水指数(Effective Precipitation,EP)识别湖北省历年干旱和洪涝过程,分析近62 a旱涝过程频次时空变化和旱涝年、旱涝转换特征以及2010年以来旱涝特点。结果表明:湖北省旱涝频发区总体呈东涝西旱、南涝北旱的片状分布。干旱和暴雨洪涝发生频次分别呈现波动式下降、上升趋势。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季和伏秋季,发生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夏秋干旱以及极端干旱有趋多增强的态势;暴雨洪涝主要集中在夏季,发生频次呈增多趋势。旱涝年年际间呈现连旱2~4 a、连涝2~3 a或旱涝交替的特征,部分年份年内旱涝并存、旱涝急转,2010年以来无旱涝并存年。旱涝转换站数年际间波动较大,呈现5个阶段性上升特征,各递增阶段最大站数呈递减趋势。2010年以来旱涝呈现极端性增强、骤发性增多及连旱连涝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 时空分布 旱涝转换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多时间尺度旱涝变化特征研究
7
作者 裴志方 张佈霞 +1 位作者 韩迎春 吴彬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利用丹江口库区1961年-2019年21个气象站点数据计算了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探究了库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时间尺度越小,库区旱涝发生越频繁,反之越稳定,库区干旱发生... 利用丹江口库区1961年-2019年21个气象站点数据计算了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探究了库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时间尺度越小,库区旱涝发生越频繁,反之越稳定,库区干旱发生频率高于洪涝频率,而库区未来呈偏湿趋势;除1个月时间尺度外,其余时间尺度库区干旱与洪涝频率空间分布特征相反,而库区旱涝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库区多时间尺度旱涝周期交替现象一致,主要时间尺度以28年~32年、6年、14年为主,未来几年库区呈偏涝趋势,应加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多时间尺度 丹江口库区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过去500 a年代际旱涝事件演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8
作者 任子健 王江林 +1 位作者 徐贺年 秦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7,共14页
祁连山地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年代际重大干旱事件对其植被、冻土等生态要素影响显著。根据前人所重建的干湿变化数据集,分析了祁连山地区过去500 a年代际旱涝事件的发生规律、演化趋势及可能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祁连山地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年代际重大干旱事件对其植被、冻土等生态要素影响显著。根据前人所重建的干湿变化数据集,分析了祁连山地区过去500 a年代际旱涝事件的发生规律、演化趋势及可能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祁连山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呈现明显的湿润化趋势,且1951年之后的变湿趋势已超出了历史时期自然变率范围。(2)亚洲夏季降水数据集对研究区历史干湿状况代表性良好,该地区过去7次年代际干旱事件降水差异显著,其中严重程度最高的是1786—1796年干旱;4次年代际湿润事件持续时间差异显著,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发生在1968—2009年长达42 a的湿润事件。(3)年代际旱涝事件受气候外强迫和海温内部变率综合影响,太平洋和大西洋年代际海温模态变化及二者位相组合是调节祁连山年代际旱涝事件的关键因子。太阳辐射与祁连山降水呈同相位变化,火山活动则主要影响年代际干旱事件。研究强调长时间背景对评估当前祁连山地区气候异常的重要性,并建议评估未来该地区发生重大旱涝事件风险时需综合考虑外强迫和海温内部变率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旱涝 小冰期 气候驱动因素 祁连山
下载PDF
旱涝交替下驮英灌区年内水资源优化调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苑希民 王小姣 +4 位作者 田福昌 何立新 王秀杰 徐奎 张家铭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5,共8页
针对旱涝频发下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基于某时段可供水量是否满足用户层理想需水量,提出旱涝交替下年内水资源优化调控方法。以驮英灌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通过2030规划水平年驮英灌区供水侧供水能力分析及需水侧水... 针对旱涝频发下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基于某时段可供水量是否满足用户层理想需水量,提出旱涝交替下年内水资源优化调控方法。以驮英灌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通过2030规划水平年驮英灌区供水侧供水能力分析及需水侧水资源需求预测,分析远期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研究年内尺度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方案。结果表明,规划水平年总缺水1692万m^(3),年缺水率较调控前降低37.7%,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证,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和分配不均局面。研究成果可为驮英灌区旱涝交替水资源优化调控提供决策方案,且该方法可供旱涝频发区域水资源优化调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调控 旱涝交替 水资源供需平衡 驮英灌区
下载PDF
全球变暖与旱涝事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8-262,共5页
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来年,全球变暖更加显著[1],随着全球变暖,观测到的各地发生旱涝的情况与未来预估的变化趋势,是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心的问题,本文简述最新的研究进展[2]。1全球降水与旱涝在分析全球降水量时,最关注的是旱涝事件。主... 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来年,全球变暖更加显著[1],随着全球变暖,观测到的各地发生旱涝的情况与未来预估的变化趋势,是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心的问题,本文简述最新的研究进展[2]。1全球降水与旱涝在分析全球降水量时,最关注的是旱涝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事件 全球变暖 全球降水 变化趋势 未来预估 降水量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旱涝急转下斜墙坝险情孕育及灾变过程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11
作者 叶伟 马福恒 +2 位作者 胡江 李子阳 顾行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00-2109,共10页
长历时、高强度干旱后遭遇极端暴雨诱发旱涝急转工况,为探究旱涝急转工况对上游黏土防渗体土石坝的致灾机理,首先基于土样试验,研究了影响黏土干缩裂缝扩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干缩裂缝萌生、扩展演化过程;随后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明晰了旱... 长历时、高强度干旱后遭遇极端暴雨诱发旱涝急转工况,为探究旱涝急转工况对上游黏土防渗体土石坝的致灾机理,首先基于土样试验,研究了影响黏土干缩裂缝扩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干缩裂缝萌生、扩展演化过程;随后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明晰了旱涝急转下黏土防渗体缺陷产生至诱发工程失事的演进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土体高初始含水率虽能限制干缩裂缝的产生,但也会在裂缝出现后造成土体内部出现高水势梯度,从而加快裂缝发育。离心模型试验中旱涝急转第一阶段的干旱过程使得黏土防渗体土体基质渗透性明显降低,但干旱引起的干缩裂缝减小了黏土防渗体有效渗径,削弱了黏土防渗体防渗性能;第二阶段的极端降雨造成库水位快速增长,导致含裂缝黏土防渗体发生了水力劈裂,裂缝贯穿防渗体使其完全丧失防渗性能。研究成果厘清了黏土斜墙坝材料性能改变-裂缝孕育险情-降雨触发灾变的旱涝急转工况致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裂缝演变 险情孕育 水力劈裂 灾变路径
原文传递
四湖流域水稻耗水与降雨匹配度及水稻旱涝易损特征分析
12
作者 李娜 罗强 +2 位作者 董苇 刘路广 邵东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79-91,F0003,共14页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气候变化环境下降雨特征及其与水稻耗水之间的匹配关系,明晰水稻水分盈亏状况及旱涝易损特征,可为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与灌溉排水管理等提供重要依据。该研究以湖北江汉平原四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5个...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气候变化环境下降雨特征及其与水稻耗水之间的匹配关系,明晰水稻水分盈亏状况及旱涝易损特征,可为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与灌溉排水管理等提供重要依据。该研究以湖北江汉平原四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5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Mann-Kendall趋势检验、气候倾向率、空间插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降雨量、水稻田间耗水量及水分盈亏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基于水分盈亏指数分析了水稻旱涝易损特征。结果表明:1)四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9.2 mm,且以35.1 mm/10a的平均速度显著上升,东南部降雨量及上升趋势均高于西北部;2)早、中、晚稻生育期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492.0、509.9和269.1 mm,早、中稻生育期降雨量分别以17.9 mm/10a和18.4 mm/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晚稻生育期降雨量以-10.7 mm/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下降趋势;3)早、中、晚稻多年平均田间耗水量分别为411.4、595.5和401.4 mm,中稻田间耗水量远大于早稻和晚稻,早、中稻田间耗水量分别以-5.54 mm/10a和-11.43 mm/10a的平均速度显著下降,晚稻田间耗水量以-1.52 mm/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下降趋势;4)早、中、晚稻多年平均水分盈亏指数分别为0.22、-0.12和-0.31,早、中稻水分盈亏指数以0.06/10a和0.04/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晚稻水分盈亏指数以-0.03/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早、中稻水分盈余程度在增加,晚稻水分亏缺加剧;5)四湖流域早、中、晚稻干旱频率分别在10.0%~16.7%、28.3%~40.0%和51.8%~60.0%之间,晚稻最容易受干旱威胁。早、中、晚稻雨涝频率分别在1.7%~15.0%、1.7%~3.3%和0~1.7%之间,早稻更容易受雨涝威胁。总体上,四湖流域早稻发生旱涝灾害的频率较小(20.7%),中稻次之(37.0%),晚稻最容易受旱涝威胁(56.0%),水稻耗水与降雨匹配程度为:早稻>中稻>晚稻,要特别注意晚稻干旱缺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水稻田间耗水量 水分盈亏指数 时空分布 旱涝易损特征
下载PDF
ENSO对安徽省旱涝灾害和粮食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陈晓艺 姚筠 +2 位作者 王晓东 张宏群 段春锋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24-31,共8页
为防御旱涝灾害,保障粮食安全,利用1971—2018年ENSO的特征量、不同位相及安徽省78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和全省灾情、作物产量数据,采用比较法、x^(2)拟合检验法,分析ENSO的特征量、不同位相与安徽省典型干旱和涝渍年的关系及ENSO对安徽省... 为防御旱涝灾害,保障粮食安全,利用1971—2018年ENSO的特征量、不同位相及安徽省78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和全省灾情、作物产量数据,采用比较法、x^(2)拟合检验法,分析ENSO的特征量、不同位相与安徽省典型干旱和涝渍年的关系及ENSO对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均发生在春季到秋季(4—10月),结束在初夏之前(1—6月),其峰值大部分出现在冬季(1月和11—12月)。(2)典型干旱和涝渍年各发生11年,平均2~3年出现1次,大多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3)安徽省典型干旱年出现在厄尔尼诺事件对涝渍的当年或拉尼娜事件的次年的概率大,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安徽省旱灾的影响相当;典型涝渍年出现在厄尔尼诺事件对涝渍的次年或拉尼娜事件的当年的概率大,且厄尔尼诺事件对涝渍的影响远大于拉尼娜事件的影响。(4)ENSO持续时间越长、强度越大,越易发生干旱和涝渍灾害,干旱和涝渍灾害易发生在ENSO的衰减年或波峰后。(5)厄尔尼诺事件的衰减年,主要粮食作物以减产为主;拉尼娜事件的衰减年,小麦增减产年份相当,而一季稻、玉米则以增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事件 安徽省 旱涝灾害 粮食产量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在旱涝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丽仙 杨帆 赵兰兰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4期66-70,共5页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和建模原理,选取滇池流域1955—2020年降水资料为原始数据,建立旱灾灰色预测GM(1,1)模型;采用牛栏江流域1954—2020年最大流量资料,建立洪灾预测模型;将两个模型的预测值分别与实际旱灾和洪灾发生时间进行对比分析,探...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和建模原理,选取滇池流域1955—2020年降水资料为原始数据,建立旱灾灰色预测GM(1,1)模型;采用牛栏江流域1954—2020年最大流量资料,建立洪灾预测模型;将两个模型的预测值分别与实际旱灾和洪灾发生时间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水文长期预报中灰色灾变理论的应用。利用模型对流域未来旱涝灾害出现时间进行预测,未来10年内,滇池流域在2026—2027年、2031—2032年存在旱灾风险;牛栏江流域则在2025—2026年、2031—2032年发生洪灾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旱涝灾害预测 滇池流域 牛栏江流域
下载PDF
淮南市二十四节气旱涝气象指标研究
15
作者 王西贵 李德 +1 位作者 朱公群 高正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150-152,156,共4页
为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提高为农服务能力,采用偏度-峰度系数检验方法和幂指数方法重新构建降水正态分布,建立淮南市旱涝气象指标。结果表明:二十四节气共有相应级别旱涝指标144个;二十四节气降水量旱涝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淮南... 为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提高为农服务能力,采用偏度-峰度系数检验方法和幂指数方法重新构建降水正态分布,建立淮南市旱涝气象指标。结果表明:二十四节气共有相应级别旱涝指标144个;二十四节气降水量旱涝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淮南市旱涝状况;从旱涝灾害特征分析,时间跨度越长,干旱指标指示性越好;洪涝指标采用芒种至处暑6个降水量较大的节气指标更加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旱涝指标 降水量 安徽淮南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南方旱涝变化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
16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56-1156,共1页
李维京主编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既是科学问题,也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该书围绕该科学问题,揭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时空特征和变化的新事实和新规律,分析了亚洲季风系统格局和水汽循环的... 李维京主编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既是科学问题,也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该书围绕该科学问题,揭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时空特征和变化的新事实和新规律,分析了亚洲季风系统格局和水汽循环的变化与南方旱涝的关联,阐明了多因子协同影响南方旱涝的机理,构建了多因子优化组合配置的预测方法和预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气候变暖 南方旱涝 时空特征 水汽循环 亚洲季风系统 防灾减灾 多因子
下载PDF
清代旱涝灾害奏报刍议
17
作者 万金红 孙大兵 张葆蔚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2期80-88,共9页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历代中央政权十分注重收集各地旱涝灾害信息。迅捷、准确、有效的灾害信息传递对于历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展灾后社会救济与生产恢复十分必要。清政府十分重视各地灾情信息的奏报,并在报灾的时限、灾情信...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历代中央政权十分注重收集各地旱涝灾害信息。迅捷、准确、有效的灾害信息传递对于历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展灾后社会救济与生产恢复十分必要。清政府十分重视各地灾情信息的奏报,并在报灾的时限、灾情信息的校核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从清代灾害信息奏报制度的确立、灾害奏折的形式、奏报的内容,以及奏报人员的身份等方面阐述清代旱涝灾害的奏报制度,以期为当前清代旱涝灾害史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信息 旱涝灾害 灾情信息 社会救济 奏报 清代
下载PDF
考虑非一致性的黄土高原区旱涝复合事件的演变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月娇 黄生志 +5 位作者 王韩叶 王志霞 郭雯雯 穆振侠 陈刚 黄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143,共11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传统水文序列的一致性假设受到破坏,在考虑非一致性的条件下探究相邻季节间旱涝复合事件的动态变化及主导因子,对区域的粮食安全与旱涝灾害防御意义重大。为探究非一致性条件下旱涝复合事件的动态演变...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传统水文序列的一致性假设受到破坏,在考虑非一致性的条件下探究相邻季节间旱涝复合事件的动态变化及主导因子,对区域的粮食安全与旱涝灾害防御意义重大。为探究非一致性条件下旱涝复合事件的动态演变特征及其主导因子,该研究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基于广义可加模型拟合单季节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边缘分布,构建二维Copula模型分析旱涝复合事件(中、重和极端情景下)的发生概率,并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准则探究复合事件动态变化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1)1982—2015年间正常转旱、旱转正常、正常转涝和涝转正常事件分布广泛且发生频次较高(高于22次);(2)春-夏内蒙古持续干旱、夏-秋青海持续干旱、秋-冬宁夏持续干旱、冬-春山西持续干旱、夏-秋陕西持续洪涝、夏-秋甘肃持续洪涝事件的发生概率较大;(3)春-夏由旱转涝、夏-秋持续洪涝、秋冬由涝转旱、秋-冬持续干旱和冬-春季持续干旱事件的发生概率显著上升,对该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将产生不利影响;(4)复合事件发生概率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为北极涛动指数和太阳黑子指数。研究成果将为黄土高原地区旱涝复合事件的精准防御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旱涝复合事件 非一致性 动态变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华南汛期旱涝急转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旭哲 范伶俐 +1 位作者 徐建军 徐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7,共10页
【目的】探究华南汛期旱涝异常时空特征,旱涝急转前/后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变化,及其与赤道太平洋、南海海温异常的关系。【方法】基于华南地区129个站点的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 【目的】探究华南汛期旱涝异常时空特征,旱涝急转前/后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变化,及其与赤道太平洋、南海海温异常的关系。【方法】基于华南地区129个站点的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拉格朗日后向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_4.9),分析华南汛期旱涝急转特征及其成因。【结果与结论】涝转旱事件旱期相比于涝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水汽辐散,来源于洋面的水汽贡献率减少,不利于降水的形成。旱转涝期涝期相较于旱期,副热带高压强度无太大变化,但副热带高压位置南落至华南地区南侧,水汽辐合,来自洋面的水汽通道向西偏移至印度洋,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贡献增多,西南到偏南风向华南输送充足水汽,有利于降水产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引起华南地区气旋式环流异常,有利于将暖湿气流输送至华南地区,使得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而ENSO正位相减弱渐变为负位相的过程中,华南地区降水相应减少,会发生涝转旱事件。反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负异常易造成旱转涝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汛期 华南地区 环流异常 海温
下载PDF
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359
20
作者 鞠笑生 杨贤为 +1 位作者 陈丽娟 王有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3,共8页
根据1951~1995年各月降水资料,在全国选取8个代表站,测试了3种单站旱涝指标,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Z指数方法最优.在此基础上,以华北地区为例,选取80个站点。
关键词 旱涝 旱涝指标 级别划分 区域旱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