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速不变性的本质和时间间隔量子最小化研究
1
作者 钱凤仪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对光速在任意一个惯性系中为什么保持不变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属于二维空间的量子.虽然在观测者看来,以光速运动的光子其时间间隔是无限大,但通过熵原理可知,以光速运动的光子的变化时间是三维空间中的时间微分.... 本文对光速在任意一个惯性系中为什么保持不变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属于二维空间的量子.虽然在观测者看来,以光速运动的光子其时间间隔是无限大,但通过熵原理可知,以光速运动的光子的变化时间是三维空间中的时间微分.本文对时间的本质问题进行了阐述,也对以电子计量时间和以最小能量的光子计量时间时,最小的量子化时间间隔进行了计算.本文也阐述了不同惯性系之间时间相对性的本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效应 三维空间中的时间 二维空间中的时间 惯性坐标系 时间最小间隔
下载PDF
高压并联电容器再投入的最小时间间隔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文琪 《电力电容器》 2002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容器 最小时间间隔 电力电容器
下载PDF
数字轨道电路列车最小安全间隔时间计算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汶麒 韩立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1年第2期36-40,共5页
采用数字轨道电路作为车一地信息传输设各及列车定位设备时,列车之间的安全间隔距离必须以数字轨道电路的长度作为最小计量单位。本文在推导出列车安全间隔时间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列车安全间隔时间的数字轨道电路长度的... 采用数字轨道电路作为车一地信息传输设各及列车定位设备时,列车之间的安全间隔距离必须以数字轨道电路的长度作为最小计量单位。本文在推导出列车安全间隔时间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列车安全间隔时间的数字轨道电路长度的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闭塞 数字轨道电路 最小安全间隔时间 计算 列车自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机型间隔的机场终端区流量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曹力 邓雪云 +1 位作者 王旭辉 黄圣国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0-364,共5页
在传统流量优化模型的基础上,综合飞机机型、尾流间隔时间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型的机场流量动态优化模型.考虑各种机型飞机起降特性差异和现代空管人员的实际需要,该模型进一步细化了各种机型起降间隔的分类关系,实现了机场终端区... 在传统流量优化模型的基础上,综合飞机机型、尾流间隔时间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型的机场流量动态优化模型.考虑各种机型飞机起降特性差异和现代空管人员的实际需要,该模型进一步细化了各种机型起降间隔的分类关系,实现了机场终端区流量的优化分配,提高了终端区交通流量;并在此模型基础上,给出了确定满足此分配方案的机型起降队列方法,为空管人员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最后以单跑道机场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流量优化 机型 最小时间间隔
下载PDF
基于机型间隔的首都机场跑道流量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乔晓莹 齐雁程 《航空计算技术》 2019年第4期109-113,122,共6页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场容量往往决定了整个空中交通容量水平,是机场中最容易形成瓶颈的子系统。从机场跑道容量入手,引入跑道容量模型,基于机型间隔对跑道容量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机场的运...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场容量往往决定了整个空中交通容量水平,是机场中最容易形成瓶颈的子系统。从机场跑道容量入手,引入跑道容量模型,基于机型间隔对跑道容量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实际运行数据中采集机型配比,将蚁群算法应用到航班进场优化排序中,确定了更优的进场航空器次序,优化了首都机场的跑道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型 跑道容量 蚁群算法 最小时间间隔
下载PDF
极端降雨事件对南方红壤区径流和输沙的影响——基于赣江支流濂江上游流域的长序列分析(1984-2020年)
6
作者 赵利祥 郭忠录 +2 位作者 聂小飞 廖凯涛 郑海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3-2143,共11页
为探究极端降雨对南方红壤区流域水沙的影响,本文基于江西省鄱阳湖水系赣江上游濂江流域1984—2020年逐日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使用95百分位法计算极端降雨,并采用最小事件间隔时间法分割降雨事件,综合应用Pettitt检验和线性回... 为探究极端降雨对南方红壤区流域水沙的影响,本文基于江西省鄱阳湖水系赣江上游濂江流域1984—2020年逐日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使用95百分位法计算极端降雨,并采用最小事件间隔时间法分割降雨事件,综合应用Pettitt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对水沙突变、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发生极端降雨事件的时期是流域泥沙输出的关键时期,极端降雨对输沙量的贡献率达85.58%~87.79%,而对径流量的贡献为38.33%~43.42%。(2)在极端降雨情景下,年径流量从1984—1995年的209.21×10^(6)m^(3)下降到1996—2020年的165.23×10^(6)m^(3),而年输沙量从1984—1995年的3.65×10^(4)t增加到1996—2020年的12.8×10^(4)t,相比于1984—1995年,1996—2020年的极端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占比有缩小趋势,分别表现为从43.42%到38.33%和从87.79%到85.58%。(3)极端降雨情景下影响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子是降雨量,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9~0.57,而普通降雨情景下水沙变化主要受前期降雨量的影响,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0~0.29。(4)仅对极端降雨而言,相比于1984—1995年,1996—2020年前期降雨量对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有所上升,分别从0.33提高到0.36、从0.12提高到0.17,即前期降雨量的作用在“径流减少,输沙增多”时期对水沙变化的影响更明显。因此,在制定流域管理策略时应重视极端降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以确保措施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事件间隔时间 降雨特征参数 径流量 输沙量 赣江 濂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机型的机场流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力 邓雪云 +1 位作者 王旭辉 黄圣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研究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机场终端区的流量最优分配问题。综合飞机机型、飞行间隔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飞机类型等因素的机场流量分配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对终端区某一时段现有容量的优化分配,减少航班延误;同时又能够确定满... 研究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机场终端区的流量最优分配问题。综合飞机机型、飞行间隔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飞机类型等因素的机场流量分配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对终端区某一时段现有容量的优化分配,减少航班延误;同时又能够确定满足此分配方案的飞机类型的起降次序。最后以单跑道机场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优化 机型 最小时间间隔 起降次序
下载PDF
基于流水作业的施工段排序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姚玉玲 周往莲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1-515,共5页
选择总工期最短的施工段施工次序是桥梁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流水作业基本原理及方法的分析,提出了确定施工段最优施工次序的"最小间隔时间法"。结合工程实例,依据流水作业法的作图原则,给出了计算... 选择总工期最短的施工段施工次序是桥梁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流水作业基本原理及方法的分析,提出了确定施工段最优施工次序的"最小间隔时间法"。结合工程实例,依据流水作业法的作图原则,给出了计算工序最小开工时间间隔、确定施工段最优次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方便地得出施工段的最优施工次序,所得的最优解有较高的可信度,是一种在不增加资源和额外投入的条件下有效缩短施工工期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流水作业 施工段 排序 工序 最小间隔时间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越行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武旭 崔艳萍 +1 位作者 胡思继 郭晓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5,共6页
针对高速铁路无越行区段,根据对其标准通过能力和使用通过能力及使用通过能力弹性系数的定义,提出基于列车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的区段标准通过能力和考虑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区段使用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区段... 针对高速铁路无越行区段,根据对其标准通过能力和使用通过能力及使用通过能力弹性系数的定义,提出基于列车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的区段标准通过能力和考虑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区段使用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区段无越行条件下运行列车组两列车在中间站停车办理作业对区段额外占用时间的影响,并结合有停车作业列车出现的概率,推导列车在中间站停车平均额外占用区段时间的算式,进而得到列车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的算式;由给出的允许列车后效晚点时长计算得到平均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利用算例验证了高速铁路无越行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过能力 无越行区段 高速铁路 通过能力弹性系数 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额外占用区段时间 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 运行列车组
下载PDF
高速铁路客流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东 胡思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共6页
以扣除系数为基础的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属于静态确定型方法,仅在"按图行车"、设备无故障以及列车运行无延误的条件下才适用,然而实际运输生产中,列车延误与设备故障是无法避免的,此时传统计算方法必然存在缺陷。因此,本文... 以扣除系数为基础的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属于静态确定型方法,仅在"按图行车"、设备无故障以及列车运行无延误的条件下才适用,然而实际运输生产中,列车延误与设备故障是无法避免的,此时传统计算方法必然存在缺陷。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是以保证列车运行质量为决策依据,避免扣除系数取值差异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并以该区段实际列车运行状态为基础,基于动态参数,按给定反映列车运行工作质量要求水平的允许列车后效晚点时间总值等条件计算区间通过能力。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适应高速铁路客流动态变化特点,满足高速铁路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需要,同时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客流区段 通过能力 有越行区段 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
下载PDF
基于点线一体化的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宇强 方波 +1 位作者 魏玉光 韩学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共9页
在分析现有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将车站虚拟为一个区间,从而将计算车站通过能力转化为计算虚拟区间通过能力,实现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研究的车站区间一体化。在车站虚拟化的基础上,计算不同列... 在分析现有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将车站虚拟为一个区间,从而将计算车站通过能力转化为计算虚拟区间通过能力,实现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研究的车站区间一体化。在车站虚拟化的基础上,计算不同列车组的最小列车间隔时间,采用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法计算虚拟区间通过能力。通过比较各大型客运站所对应虚拟区间的通过能力,选其中最小者为该区段的通过能力。新方法可以更方便地处理跨线列车和车站各项作业对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的影响,也可以使运行图结构更加简单,从而简化计算过程。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点线一体化 虚拟区间 通过能力 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下载PDF
基于短时预测需求的浮动车数据时空特性分析
12
作者 刘静 孙建平 温慧敏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8-92,共5页
以装有GPS的出租车作为浮动车数据采集探测车,把北京市展览馆西路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从交通状态的短时预测需求出发,分析了浮动车数据的时空分布特性。以数据量、覆盖强度和覆盖率为指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在当前浮动车规模和数据... 以装有GPS的出租车作为浮动车数据采集探测车,把北京市展览馆西路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从交通状态的短时预测需求出发,分析了浮动车数据的时空分布特性。以数据量、覆盖强度和覆盖率为指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在当前浮动车规模和数据采集周期的条件下,2分钟是浮动车数据统计计算的最小时间间隔,其有效覆盖范围是城市高速路、快速路和主干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 最小时间间隔 时空分布 浮动车数据
下载PDF
一种监控城域以太网性能的方法
13
作者 郭雯琦 戴锦友 郭川生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了更方便地监控城域以太网的性能参数,文章提出一种结合ITU-T Y.1731标准的UDAPM(用户可定义的自动性能监测)方法。介绍了性能参数测试原理,阐明了UDAPM模块具体监控性能参数的实现原理,并分析了具体的UDAPM模块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 为了更方便地监控城域以太网的性能参数,文章提出一种结合ITU-T Y.1731标准的UDAPM(用户可定义的自动性能监测)方法。介绍了性能参数测试原理,阐明了UDAPM模块具体监控性能参数的实现原理,并分析了具体的UDAPM模块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用户可以设置最小时间间隔和相关参数阈值,并能显示历史监控情况和实时监控情况,具备可行性。通过在几项性能指标上对比ITU-T Y.1731协议,证实了该模块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U-TY 1731标准 以太网性能监控 用户可定义的自动性能监测 最小时间间隔
下载PDF
基于运行图压缩的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单杏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5-20,共6页
区段客流特征与列车开行结构是影响铁路能力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实际运行图分析区段通过能力对不改变基础设施的条件下提高行车密度具有重要意义。在UIC406运行图压缩法基础上,结合列车最小间隔时间法计算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高速... 区段客流特征与列车开行结构是影响铁路能力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实际运行图分析区段通过能力对不改变基础设施的条件下提高行车密度具有重要意义。在UIC406运行图压缩法基础上,结合列车最小间隔时间法计算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实际运行图的最小列车周期、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能力空费等要素,分析计算京沪高速铁路各区段的通过能力及利用率,提出提高大站停列车连发比例、规律化列车停站等提升线路能力效率的优化建议,进一步加强京沪高速铁路的线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图压缩 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通过能力 能力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运营数据分析的重载铁路能力计算
15
作者 罗强 陈军华 《电气技术》 2019年第S01期24-30,共7页
能力计算与利用是铁路运输研究的核心,重载铁路因其大运量、长运距、多制式等特点,其能力计算问题备受关注。现行的扣除系数法等传统能力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如扣除标准难以确定、实绩图平图特征不强,进而影... 能力计算与利用是铁路运输研究的核心,重载铁路因其大运量、长运距、多制式等特点,其能力计算问题备受关注。现行的扣除系数法等传统能力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如扣除标准难以确定、实绩图平图特征不强,进而影响了计算结果的精度。本文借鉴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法,结合大数据应用,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重载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测算的方法。以典型重载铁路包神南线为例,应用该套测算方法对各区间通过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较为可靠,并得到现场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计算 重载铁路 数据分析处理 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下载PDF
五强溪水库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
16
作者 刘志宏 《华中电力》 1995年第6期25-30,共6页
五强溪水库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湖南省五强溪水力发电厂刘志宏1概述沅水流域属亚热带暖湿气候,流域各站年降雨量在1000~1730mm之间,年平均雷暴雨日数为52.7~60天。流域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在4~8月,以5~7月发生... 五强溪水库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湖南省五强溪水力发电厂刘志宏1概述沅水流域属亚热带暖湿气候,流域各站年降雨量在1000~1730mm之间,年平均雷暴雨日数为52.7~60天。流域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在4~8月,以5~7月发生次数最多,占80%左右,5~7月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强溪水电厂 水库水情 自动化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中继站 遥测站 中心站 最小时间间隔 水文数据库 水情遥测系统
下载PDF
既有繁忙干线时段性通过能力规划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曲思源 徐行方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1,87,共6页
根据既有繁忙干线客货混运的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营特征,利用已有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确定研究原则,对时段性和计算区段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列车间隔时间和不同种类列车越行等分析,采用修正的负指数分布模型,提出既有繁忙干线时段性通过能力的... 根据既有繁忙干线客货混运的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营特征,利用已有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确定研究原则,对时段性和计算区段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列车间隔时间和不同种类列车越行等分析,采用修正的负指数分布模型,提出既有繁忙干线时段性通过能力的规划模型和计算方法,并以沪宁线列车运行图某段上行区间为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4个时段的通过能力理论值分别为53、26、49、43列,符合每个时段繁忙干线运营实际,模型与算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忙干线 通过能力 列车最小间隔时间 平均必要缓冲时间
原文传递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事件划分方法案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楠 王文亮 +4 位作者 车伍 李俊奇 王二松 赵杨 马京津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17-121,共5页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CSO)事件的划分是确定CSO频次控制标准及其设施规模的基础,用于划分CSO事件的最小间隔时间(MIET)应在多年降雨特征和CSO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实践和管理经验进行确定。为此,详细阐述了 CSO事件MIET的确定方法...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CSO)事件的划分是确定CSO频次控制标准及其设施规模的基础,用于划分CSO事件的最小间隔时间(MIET)应在多年降雨特征和CSO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实践和管理经验进行确定。为此,详细阐述了 CSO事件MIET的确定方法,并以我国8个典型城市及地区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SO事件的MIET与导致CSO的降雨事件的雨强分布特征相关,各个城市CSO事件的MIET在16~34 h之间,无明显的南北方差异。该研究可为各地合理确定CSO频次控制标准,科学指导CSO控制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溢流事件 划分方法 最小间隔时间
原文传递
降雨场次划分方法对降雨控制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宇航 杨默远 +2 位作者 潘兴瑶 宋磊 于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22-127,共6页
年降雨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考核指标,降雨场次划分方法是影响降雨总量控制率计算的重要因素。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为例,系统分析了降雨场次划分方法对降雨总量和降雨场次控制率的影响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最小降... 年降雨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考核指标,降雨场次划分方法是影响降雨总量控制率计算的重要因素。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为例,系统分析了降雨场次划分方法对降雨总量和降雨场次控制率的影响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最小降雨间隔时间是影响降雨场次划分结果的重要因素,随着最小降雨间隔时间的增加,小量级降雨事件与邻近降雨事件进行合并,增加了中等和强降雨事件的发生频率与降雨总量;降雨场次划分方法对降雨控制率的影响程度随设计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少,且对降雨总量控制率的影响程度高于对降雨场次控制率的影响程度;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选取的日降雨数据相比,场次降雨数据更能反映实际的降雨特征,在最小降雨间隔时间取6 h和24 h时,日降雨数据计算得到的设计降雨量分别偏低19.81%和35.10%。因此,在实际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中,应收集短历时场次降雨数据用以计算设计降雨量,从而保证设计目标(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实际建设效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降雨总量控制率 降雨场次控制率 最小降雨间隔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