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干旱对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伟 李召良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7,I0008,共9页
为了分析2006年四川重庆地区夏季干旱对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选取该地区多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增强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EVI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结果(重构的EVI... 为了分析2006年四川重庆地区夏季干旱对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选取该地区多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增强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EVI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结果(重构的EVI数据以及HANTS分析得到相应频率对应的振幅和相位),分析干旱对该地区的影响,同时结合地面气象数据加以补充说明。将干旱年份和正常年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EVI时间序列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干旱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振幅和相位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干旱的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数据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增强植被指数(EVI)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下载PDF
基于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冰冻灾害对植被绿叶始期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浩铭 杨永国 毕远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163-11165,11178,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植被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显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笔者用2005~2008年1~7月每8 d时间序列的MODIS/EVI数据及其相应的地面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EVI数据进行去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植被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显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笔者用2005~2008年1~7月每8 d时间序列的MODIS/EVI数据及其相应的地面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EVI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对处理后的结果,采用动态阈值法获取该区域2005~2008年植被物候(生长始期)及其分布格局,并将冰冻灾害年份跟正常年份植被物候分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冰冻灾害对该地区植被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EVI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冰冻灾害对植被物候的影响,准确地反映了冰冻灾害的实际影响范围。该研究结果说明,通过HANTS法分析卫星遥感数据可较为准确地反映植被的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数据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大数据云平台的盐城盐沼植被精细分类研究
3
作者 吕林 易文彬 +3 位作者 崔丹丹 王楠 张东 谢正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江苏省自1982年开始引种互花米草以来,滨海盐沼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芦苇和互花米草面积不断增长,挤占了碱蓬生态位,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滨海盐沼湿地是三大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高固碳和缓解温室效应的生态功能。利用遥感云... 江苏省自1982年开始引种互花米草以来,滨海盐沼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芦苇和互花米草面积不断增长,挤占了碱蓬生态位,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滨海盐沼湿地是三大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高固碳和缓解温室效应的生态功能。利用遥感云平台手段监测滨海盐沼植被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可为滨海盐沼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以及修复提供科学支撑。本文选取植被类型丰富的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选取2000-2020年的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以及Sentinel-2影像,提出了一种湿地植被提取方法。首先,构建盐城盐沼湿地地表覆盖分类体系,选取样本点,计算特征指数,进行地物分类;然后,利用时间谐波分析法对盐沼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三类盐沼植被的物候差异;最后,基于物候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法提取盐城滨海湿地盐沼植被地表覆盖信息。结果表明:(1)相较传统监测方法,本文所构建的滨海盐沼植被精细化提取方法能够对滨海盐沼植被进行有效细分和监测;(2)2000-2020年,芦苇和互花米草面积呈扩张趋势,碱蓬面积不断缩减;(3)盐城三种典型盐沼植被NDVI值呈现不同变化特征;(4)降水对盐沼植被生长的影响较为显著,气温对盐沼植被生长的直接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盐城盐沼湿地自然遗产保护以及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盐沼植被 特征提取 随机森林分类法 时间谐波分析
下载PDF
环境星NDVI时间序列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天祺 朱秀芳 +1 位作者 潘耀忠 刘宪锋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5,共8页
利用目前时间序列曲线重构中较为常用的非对称高斯函数拟合、Double-Logistic曲线拟合、S-G滤波和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对环境星NDVI时间序列进行重构处理。分析了上述4种植被指数时间序列重构方法对环境星数据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对... 利用目前时间序列曲线重构中较为常用的非对称高斯函数拟合、Double-Logistic曲线拟合、S-G滤波和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对环境星NDVI时间序列进行重构处理。分析了上述4种植被指数时间序列重构方法对环境星数据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环境星数据,在4种方法中非对称高斯函数拟合、Double-Logistic曲线拟合法更适用于对植被地物的时间序列进行重构,对照参考数据,其重构曲线对植被物候的表达有较高的一致性;而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对原始数据的扰动最小,适用于非植被地物的时间序列重构;S-G滤波在4种方法中的重构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环境星 非对称高斯函数拟合 Double-Logistic曲线拟合 S-G滤波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
下载PDF
利用NOAA数据分析中国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周期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丹 姜小光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6-520,T0002,共6页
对中国地区连续数年的改进的高解析度传感器(AVHRR)均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NDVI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同时计算NDVI时间序列的特征分量,用以分析地表植被覆盖的生长周期性变化特性,从... 对中国地区连续数年的改进的高解析度传感器(AVHRR)均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NDVI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同时计算NDVI时间序列的特征分量,用以分析地表植被覆盖的生长周期性变化特性,从而了解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研究HANTS之后提取出的NDVI傅里叶特征分量,得知0频率表明了全年植被覆盖率均值,1、2频率谐波分量简明地描述了观测点的全年与半年幅值与相位值;1频率谐波的幅值表明了全年中植被生产率的变化,1频率谐波的相位值表明了植被绿度的时间变化快慢;2频率谐波表示的是半年的植被覆盖强度以及时间变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数据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傅里叶分量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 植被覆盖周期
下载PDF
贵州高原不同地貌区和植被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继 周旭 +2 位作者 蒋啸 杨江州 罗雪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85,共13页
贵州高原具有少日照、多云雨和复杂下垫面的山地特殊气候和地形,准确探究该区域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时空分异特征对进一步了解喀斯特地区碳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气象站点数据用ANUSPLIN软件进行插值处理,与使用时间序... 贵州高原具有少日照、多云雨和复杂下垫面的山地特殊气候和地形,准确探究该区域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时空分异特征对进一步了解喀斯特地区碳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气象站点数据用ANUSPLIN软件进行插值处理,与使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和质量控制文件重新构建高质量的MODIS-NDVI数据作为CASA模型的输入数据模拟植被NPP,再结合MOD16-ET数据估算WUE。综合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稳定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贵州高原2000—2014年各地貌区、植被类型WUE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研究区近15年来WUE均值和趋势的空间格局都呈西部高于东部的特点, WUE趋势呈显著增加态势( R^2 =0.63, P <0.001)。(2)从各地貌区来看,多年WUE均值排序为:断陷盆地>岩溶峡谷>峰丛洼地>非喀斯特地貌>岩溶高原>岩溶槽谷,其中断陷盆地和岩溶峡谷呈显著( P <0.05)增加趋势。(3)从不同植被类型来看, WUE大小呈混交林>阔叶林>耕地>针叶林>草地>灌丛排序。针叶林和灌丛变异系数(CV)值较高,但前者对气候波动的抵挡能力更强,增加速率更快。草地CV值最低,变化速率最慢,不易受气候波动的影响。由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效果显著,使耕地WUE的变化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 贵州高原 喀斯特地貌区 时空特征
下载PDF
锡林郭勒盟不同草原类型EVI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7
7
作者 田志秀 张安兵 +2 位作者 王贺封 曹媛 范倩倩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46-358,共13页
基于2000–2014年锡林郭勒地区的MODIS/EVI数据,辅以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最大值合成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数据,利用趋势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2000–2014年锡林郭勒盟不同草原类型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情况。结果... 基于2000–2014年锡林郭勒地区的MODIS/EVI数据,辅以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最大值合成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数据,利用趋势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2000–2014年锡林郭勒盟不同草原类型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锡林郭勒盟各类型植被EVI值从5月开始增长,7、8月达到峰值。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温性山地草甸类和沼泽类植被呈降低趋势,而其他类型植被呈上升趋势。2)锡林郭勒盟大部分区域的植被无明显变化,位于中部、南部、西南部、二连浩特、苏尼特左旗、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等区域的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类等植被呈现出缓慢改善的变化,而位于西乌珠穆沁旗东部的温性山地草甸类和东乌珠穆沁旗中部的沼泽类植被呈轻度退化趋势。3)植被EVI主要受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正向调控,受平均风速的制约影响。此外,低地盐化草甸类、改良草地、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E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高,高寒草原类E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低。总体上,2000–2014年锡林郭勒植被状况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气象因子中的平均气温与各类型植被变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EVI 植被覆盖 驱动因子 气温 降水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SPOT NDVI的中国东北地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莲芝 李明 +1 位作者 吴正方 刘养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5,共5页
为了分析东北地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其变化机理,选取该地区1998-2007年的SPOT/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并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旬合成的NDVI数据进一步去云处理,根据处理后的结果,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法定量描述了东北... 为了分析东北地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其变化机理,选取该地区1998-2007年的SPOT/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并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旬合成的NDVI数据进一步去云处理,根据处理后的结果,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法定量描述了东北地表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国东北地表植被覆盖整体得到改善的区域远比植被覆盖退化的区域面积大,其中严重退化的区域主要是内蒙古的东四盟地区,尤其是呼伦贝尔和科尔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 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NDVI数据的三江平原农田物候监测 被引量:20
9
作者 常守志 王宗明 +3 位作者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柏 张春华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8,共7页
物候现象被称为气候变化的积分仪,研究农田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多时相遥感影像使区域物候监测成为可能。利用傅里叶级数对MODIS NDVI数据进行平滑,结合地面观测资料,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物候信息,并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 物候现象被称为气候变化的积分仪,研究农田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多时相遥感影像使区域物候监测成为可能。利用傅里叶级数对MODIS NDVI数据进行平滑,结合地面观测资料,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物候信息,并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大部分农作物在第120~130d开始生长,在第250~260d左右停止生长,2003年三江平原农作物开始生长和结束的时间较早,2005年开始生长日期比2003年有所推迟,2007年农作物开始生长的日期早于2005年,但生长季结束的日期比2003年和2005年都晚,2007年生长季长度较长。采用MODIS NDVI数据获取的物候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农田大面积分布区域监测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 动态阈值法 物候监测 三江平原
原文传递
归一化植被指数在遗址探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文君 于丽君 +1 位作者 聂跃平 潘玉青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8,共7页
针对目前遗址探测研究多基于单时相遥感数据开展,存在偶然性,对最佳探测时间的研究较少等问题,该文以洛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通过时间序列谐波分析算法(HANTS)重构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去噪的同时对比分析出利用冬... 针对目前遗址探测研究多基于单时相遥感数据开展,存在偶然性,对最佳探测时间的研究较少等问题,该文以洛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通过时间序列谐波分析算法(HANTS)重构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去噪的同时对比分析出利用冬小麦长势信息进行地下遗址遥感监测的最佳时间区间。研究表明,受地下遗址的胁迫,在分蘖期,冬小麦长势明显比非遗址区的长势差,表明该时期是进行地下遗址探测的最佳时期,进而对最佳探测时期内NDVI积分,有效增强了遗址区和非遗址区之间差异,突出地下遗址的位置和轮廓信息。利用该研究成果,文章成功探测到汉魏洛阳故城以及古伊洛河异常区,与现有的考古资料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考古 NDVI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 MODIS TM/ET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