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类标签与王朝拓边:明代中后期川西北地区的社会分类和国家治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箫白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48,共23页
聚焦明代川西北地区以族类标签为标识的社会分类,是考察王朝拓边进程的关键视角。15世纪时,明廷秉持羁縻导向的边关方略,对流行于川西北非汉社会的“大小”“牛羊”等二元族类标签之内涵缺乏了解。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前期,明廷尝试重新... 聚焦明代川西北地区以族类标签为标识的社会分类,是考察王朝拓边进程的关键视角。15世纪时,明廷秉持羁縻导向的边关方略,对流行于川西北非汉社会的“大小”“牛羊”等二元族类标签之内涵缺乏了解。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前期,明廷尝试重新诠释川西北非汉社会语境中的“黑—白”族类标签,但因国家力量渗透边地的程度有限,“黑—白”标签的本地意涵与明廷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共存。16世纪中后期,明廷的边地知识与地方社会实态之间存在明显张力,在王朝国家发动军事行动整饬边地秩序后,“番—羌”族类标签逐步成为向化程度深浅的代名词。明代川西北诸种族类标签的内涵演化是“中心—外缘”互动在社会分类层面微观而鲜活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川西北 族类标签 国家治理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域意识与书画史书写——基于《吴郡丹青志》的考察
2
作者 王菡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书画审美趣味与收藏品味,审美趣味对书画创作风格带来了特定影响。书画鉴藏审美的转变,促进了书画区域审美观的形成。《吴郡丹青志》是一部具有地域性质的画史,内容是对其时江南地区的25位画...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书画审美趣味与收藏品味,审美趣味对书画创作风格带来了特定影响。书画鉴藏审美的转变,促进了书画区域审美观的形成。《吴郡丹青志》是一部具有地域性质的画史,内容是对其时江南地区的25位画家分别撰写的传记,并进行了品评,不仅是作者王穉登的观点,也是当时江南文人圈书画意识凝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吴郡丹青志》 书画史
下载PDF
宗族与风俗: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的缩影——以浙江余姚江南徐氏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常建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70,共11页
明嘉靖万历时浙江绍兴府余姚地区的社会风俗变化很大,并深刻影响到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观念。嘉靖时徐天泽将风俗的变化归结为人们的"物欲",在讲求"义"的伦理政治下,"物欲"表现出的"利"对于社... 明嘉靖万历时浙江绍兴府余姚地区的社会风俗变化很大,并深刻影响到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观念。嘉靖时徐天泽将风俗的变化归结为人们的"物欲",在讲求"义"的伦理政治下,"物欲"表现出的"利"对于社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人们不再安分守己,以满足欲望为追求。余姚江南徐氏在明代由于科举人才辈出,引人注目。地方志从批判的角度记载风俗奢靡,编纂者号召人们移风易俗,反映了地方官的意志以及地方绅士的主张。最值得注意的是,士大夫通过宗族建设来移风易俗,维护社会秩序,造成宗族乡约化,进而组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风俗 明代中后期 社会变迁 余姚江南徐氏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中越礼逾制现象探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瑞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31,共3页
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中越礼逾制现象探析陈瑞明中叶以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社会生活诸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就社会风尚而言,越礼逾制是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本文拟从服饰、居宅、婚姻关系等角... 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中越礼逾制现象探析陈瑞明中叶以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社会生活诸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就社会风尚而言,越礼逾制是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本文拟从服饰、居宅、婚姻关系等角度对此略加探讨。一礼制是中国封建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社会生活 现象探析 士大夫 服饰 婚姻关系 《明夷待访录》 社会经济 中后期 礼制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的盐税 被引量:8
5
作者 林枫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0年第2期19-26,共8页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盐税 开中制 官盐销售量 三商分立制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河南社会风尚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兴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社会风尚是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一种时尚.它与地区、民族、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有明一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繁荣,市场上提供给人们的生活消费品的品种及其数量增多,社会风尚也“日以侈靡相高”.这一变化... 社会风尚是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一种时尚.它与地区、民族、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有明一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繁荣,市场上提供给人们的生活消费品的品种及其数量增多,社会风尚也“日以侈靡相高”.这一变化,从明中叶开始,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城镇,尤为显著.万历年间的张翰曾说: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在同一期间,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商品经济发展虽不如江南发达地区,可也在渐进之中;社会风尚也在由俭朴向奢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社会 明代中后期 嘉靖 侈靡 衣着服饰 明中叶 社会风尚 庶民 江南 宴会
下载PDF
理论的崩溃与理想的幻灭——明代中后期的仕风与士风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景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4-131,共8页
清初,饱经忧患和亡国之痛的知识分子们痛定思痛,即已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种种原因,其中对官场的腐败及士风的浇漓最为关注。社会现象受到如此关注和攻击,也就反映了问题的普遍和严重程度,这种有类于魏晋的空谈之风,再一次显示了明代... 清初,饱经忧患和亡国之痛的知识分子们痛定思痛,即已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种种原因,其中对官场的腐败及士风的浇漓最为关注。社会现象受到如此关注和攻击,也就反映了问题的普遍和严重程度,这种有类于魏晋的空谈之风,再一次显示了明代社会进入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不正常时期:政治上专制黑暗,经济上的动荡与萧条,文化思想、伦理道德与传统的悖离等,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折磨着进退两难的儒家官僚及士人。要么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逃避险恶的现实,实行所谓“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归宿;要么混迹于仕途、弃离高尚的追求而堕落于横流的人欲。整个社会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末世气氛,人们在无助、无望中茫然地等待。这种情况是王阳明创心学试图挽救社会道德沦丧终归失败及张居正等在制度上改革流产后的必然结果。这是明朝社会整体功能失调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理想的幻灭 王阳明 张居正 士大夫 心学 仕风 知识分子 明王朝 士风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士风异动与士人社会责任的缺失 被引量:4
8
作者 牛建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0-101,共12页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逐利风气的狂煽和席卷,包括下层士人生员和上层士人缙绅在内的整个士阶层也深受感染,发生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异动,具体呈现在利欲意识的强化、治生问题的关注、躁急奔竞的突出、正常人格...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逐利风气的狂煽和席卷,包括下层士人生员和上层士人缙绅在内的整个士阶层也深受感染,发生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异动,具体呈现在利欲意识的强化、治生问题的关注、躁急奔竞的突出、正常人格的扭曲、标新好奇的狂热、政治干预的强烈等若干方面。在社会问题丛集的明朝末年,上述表现中的某些方面的变形及其恶化最终导致了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士人阶层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成为酿成明朝国运不救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士人风气 异动 社会责任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穆天子传》的传播与接受——以王世贞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伏玲 王齐洲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122,共7页
明嘉靖至万历时期,以"舆论领袖"王世贞为代表的阅读公众初步形成,他们以荐读、研究、创作实践等方式迅速推动着《穆天子传》的传播与接受,从而掀起了知识分子阅读、讨论的风潮。考察其背后的社会原因,主要源于皇帝对道教的推... 明嘉靖至万历时期,以"舆论领袖"王世贞为代表的阅读公众初步形成,他们以荐读、研究、创作实践等方式迅速推动着《穆天子传》的传播与接受,从而掀起了知识分子阅读、讨论的风潮。考察其背后的社会原因,主要源于皇帝对道教的推崇、西王母信仰的兴盛及明中后期发达的印刷业。在《穆天子传》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传播偏向,一是以复古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偏重于"白云谣"诸篇章并将其应用于诗歌革新,二是经知识分子再创作的穆天子故事杂糅西王母仙迹而普及民间。两个偏向又重合于周穆王见西王母事件,使受众产生《穆天子传》的主题就是写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错觉,从而影响了文学史的撰写和当代人对此书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天子传》 明代中后期 王世贞 “白云谣” 明乐府 西王母故事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广东海防体制运作中的政治较量--以曾一本之变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贤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8,178,共8页
明代中后期广东海防体制运作中的政治较量及人事纠葛是左右时局发展、影响海防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在嘉靖末至隆庆初年征剿海寇曾一本的过程中,广东当局内部官员将领之间不仅猜忌攻讦,对外与福建省在合作剿寇问题上也相互推诿,难以协调... 明代中后期广东海防体制运作中的政治较量及人事纠葛是左右时局发展、影响海防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在嘉靖末至隆庆初年征剿海寇曾一本的过程中,广东当局内部官员将领之间不仅猜忌攻讦,对外与福建省在合作剿寇问题上也相互推诿,难以协调。其面临的海防挑战突出表现在剿抚策略摇摆不定、军备不足、事权不一、军情传递不畅等诸多方面。事件的发展一波三折,更清晰地折射出具体人事对制度和战事的动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广东 海防 曾一本 俞大猷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的伪银流通与国家应对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阿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7,共7页
明代中后期的伪银流通,是货币白银化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正常的货币经济现象,国家却应对失效。伪银流通,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阻碍了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良性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货币白银化的功能。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伪银流通 国家应对 失效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与私修史书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姗姗 张秋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9-84,共6页
明代中后期政治弊端日益显露,官修史书衰落,私修史书自觉承担起史学资治的责任,逐渐兴盛起来。面对政治压力,私修史书谨小慎言,却又希望反抗权势。史权与君权的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而加深,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也刺激私修史书的发展。... 明代中后期政治弊端日益显露,官修史书衰落,私修史书自觉承担起史学资治的责任,逐渐兴盛起来。面对政治压力,私修史书谨小慎言,却又希望反抗权势。史权与君权的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而加深,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也刺激私修史书的发展。总之,明中后期的政治因素对私修史书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私修史书 政治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吴中地区文人消费与书画交易 被引量:3
13
作者 陶小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4,共5页
明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发展,吴中地区成为书画交易的一个代表性区域,书画交易在这一时期经商业社会的风气熏陶已经比较普遍。书画作品已经成为了文化消费的商品和一种变相的商业资产。由于书画作品交易的商业性,不仅专门的书画交易商从事... 明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发展,吴中地区成为书画交易的一个代表性区域,书画交易在这一时期经商业社会的风气熏陶已经比较普遍。书画作品已经成为了文化消费的商品和一种变相的商业资产。由于书画作品交易的商业性,不仅专门的书画交易商从事书画买卖交易,文人和商人收藏家也介入了书画转手交易之中。书画艺术成为商品进入了流通市场,由于书画转手交易所带来的利益比较可观,随着书画作品需求量的增加和对名家作品的追慕,添款、改题识等伪诈行为也开始增多,这是区别于其他消费商品的特殊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文人消费 书画交易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隐士与山人之文化透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林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明中后期,隐士相对减少,而山人奔走于天下,成为这一时期一种较为奇特的文化现象。如果说明代隐士仍然是传统隐士文化的延续,那么山人则是传统的隐士文化与该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相作用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 明中后期,隐士相对减少,而山人奔走于天下,成为这一时期一种较为奇特的文化现象。如果说明代隐士仍然是传统隐士文化的延续,那么山人则是传统的隐士文化与该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相作用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分析这一时期隐士和山人及其不同的社会交往范式,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这一特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隐士文化 山人 社会交往 文化现象 社会风气
下载PDF
略论明代中后期女性新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秀丽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6期79-83,89,共6页
随着宋明理学的深入传播,节妇烈女大量涌现。但明代中后期的女性并非完全受礼教贞节观念影响,部分女性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伸张女性权利,彰显英勇豪迈之气,她们在婚姻家庭中发挥主动性,妒妇悍妇、才女群体与巾帼英烈的大量出现,在在显... 随着宋明理学的深入传播,节妇烈女大量涌现。但明代中后期的女性并非完全受礼教贞节观念影响,部分女性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伸张女性权利,彰显英勇豪迈之气,她们在婚姻家庭中发挥主动性,妒妇悍妇、才女群体与巾帼英烈的大量出现,在在显示明中后期女性迥异于其他朝代女性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女性 贞节现象 才女 英气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水平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枫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3年第4期43-51,共9页
从商业定义出发 ,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水平很高 ;但从商业功能的角度出发 ,为扩大再生产服务的商业还相当有限 ,为简单再生产或生活消费服务的商业仍是商业形态的主体 ,商业在实现资源配置、协助完成生产过程等方面的作用相对弱化。这种... 从商业定义出发 ,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水平很高 ;但从商业功能的角度出发 ,为扩大再生产服务的商业还相当有限 ,为简单再生产或生活消费服务的商业仍是商业形态的主体 ,商业在实现资源配置、协助完成生产过程等方面的作用相对弱化。这种“繁荣”的商业实际上是一种低水平的商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商业发展水平 商业形态 资源配置 经济发展 商业功能 中国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奢侈风气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天辉 《兰州学刊》 2007年第9期169-171,共3页
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由简朴变为奢侈,尽管有促进就业等积极作用,但更多是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明代人提出不同建议,试图改变风气。但效果甚微。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奢侈风气 消极影响 对策
下载PDF
论明代中后期三峡地区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以正德《夔州府志》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茂松 郭作飞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6-26,共11页
明代建立初期,政府重视地方志的修纂,希望通过修志实施教化和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管理,地方政府的施政措施比较积极。明代中后期的吏治逐渐败坏,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变得毫无生气,缺乏创新的环境和动力,这可从正德《夔州府志》反映出来。此... 明代建立初期,政府重视地方志的修纂,希望通过修志实施教化和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管理,地方政府的施政措施比较积极。明代中后期的吏治逐渐败坏,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变得毫无生气,缺乏创新的环境和动力,这可从正德《夔州府志》反映出来。此志的修纂不敢超越朝廷的修志规定,可见地方政府施政行为的保守。在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下,三峡地区地方官员面临着难以解决的流民问题,加上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和管理体制障碍,地方政府施政环境不断恶化,社会控制已经弱化,预示着明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三峡地区 地方政府 施政行为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的田赋加派述评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三寿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80-83,共4页
明中期以后,财政逐渐陷于入不敷出,并日趋加深。封建政权以加派田赋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解决日益膨胀的军饷和营造费等,明王朝的统治也随之走向衰亡。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财政入不敷出 加派田赋 影响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消费奢靡原因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邦建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30-132,共3页
明代中后期,消费呈现奢靡之风尚,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统治集团对社会的控制力相对减弱;上层社会与富商收入增多,缙绅士大夫和富商引领了下层社会的消费走向奢靡;消费观念更移的推波助澜。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消费 奢靡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