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胶基膜的改性与制备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丽 徐忆宁 +2 位作者 陈启杰 彭建柳 刘涛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1期66-68,146,共4页
明胶从胶原蛋白中提取而来,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明胶基膜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明胶常见的改性方法和明胶基膜的制备方法,综述了明胶基膜在食品包装、创口敷料、组织工程、控释药物、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明胶从胶原蛋白中提取而来,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明胶基膜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明胶常见的改性方法和明胶基膜的制备方法,综述了明胶基膜在食品包装、创口敷料、组织工程、控释药物、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基膜 改性方法 制备方法
下载PDF
丝素蛋白/明胶/壳聚糖三维多孔软骨组织支架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谷明西 王常成 +3 位作者 田丰德 安宁 郝瑞胡 郭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6-372,共7页
背景:软骨缺损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主要临床挑战之一,组织工程是一种结合了工程学和细胞生物学知识的跨学科方法,为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思路与途径。目的:基于丝素蛋白、明胶和壳聚糖制备多组分复合支架,通过评估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 背景:软骨缺损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主要临床挑战之一,组织工程是一种结合了工程学和细胞生物学知识的跨学科方法,为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思路与途径。目的:基于丝素蛋白、明胶和壳聚糖制备多组分复合支架,通过评估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筛选能够适合软骨再生的三维多孔支架。方法:以丝素蛋白、明胶和壳聚糖为基础材料,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4组多孔支架,分别为明胶/壳聚糖支架、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丝素蛋白/明胶支架和丝素蛋白/明胶/壳聚糖支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孔隙率、吸水膨胀率和生物降解率及力学性能等检测筛选出合适的软骨支架。然后将软骨支架与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共培养,通过细胞黏附率、活死染色和增殖活性等检测体外评估多孔支架用于软骨损伤修复的可行性。结果与结论:①4组支架均具有多孔结构,综合物理性能检测结果得出丝素蛋白/明胶/壳聚糖支架更符合软骨缺损修复的要求,该支架的孔径为(176.00±53.68)μm,孔隙率为(80.15±2.57)%,吸水溶胀率为(3712±358)%,体外浸泡于含溶菌酶的PBS中28 d后的生物降解速率为(46.87±3.25)%,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②软骨细胞可在丝素蛋白/明胶/壳聚糖支架上良好黏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黏附率增加;CCK8和活/死细胞双染检测结果显示,丝素蛋白/明胶/壳聚糖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③结果表明,丝素蛋白/明胶/壳聚糖支架具有高度水合3D结构、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优越的机械性能,可以为营养物质的转运和软骨细胞的附着、增殖提供良好的网状骨架和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软骨缺损 组织工程 丝素蛋白 明胶 壳聚糖
下载PDF
球形破片侵彻明胶运动模型及破片参数敏感性分析
3
作者 蒋明飞 陈莉 +2 位作者 刘坤 赵磊 吴志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8,共9页
为揭示球形破片对人体组织致伤机理,以明胶作为人体组织的替代物,基于动态空腔膨胀理论,考虑球形破片未完全侵入阶段的速度衰减,建立了球形破片侵彻明胶的分段运动理论模型,研究了球形破片侵彻明胶的运动规律。通过钢球和钨球侵彻明胶... 为揭示球形破片对人体组织致伤机理,以明胶作为人体组织的替代物,基于动态空腔膨胀理论,考虑球形破片未完全侵入阶段的速度衰减,建立了球形破片侵彻明胶的分段运动理论模型,研究了球形破片侵彻明胶的运动规律。通过钢球和钨球侵彻明胶的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求解了模型中的最优阻力系数。分析了理论计算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并推导得到了无量纲侵彻深度的表达式。利用Sobol′法进行了球形破片参数(直径、密度和速度)对侵彻深度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球形破片的运动规律;低密度的球形破片在未完全侵入阶段的速度衰减不能忽略;球形破片参数对侵彻深度影响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是速度、密度和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球形破片 明胶 侵彻 敏感性
下载PDF
明胶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及其应用
4
作者 程恩 叶冬蕾 +3 位作者 程德宝 田华峰 赵晓颖 项爱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介绍了溶液的黏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和溶剂的挥发性等对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薄膜的影响,静电纺丝技术的分类,以及采用可降解的明胶等物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明胶基纳米纤维薄膜,综述了静电纺丝明胶基纳米纤维薄膜在可食用薄膜、抗... 介绍了溶液的黏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和溶剂的挥发性等对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薄膜的影响,静电纺丝技术的分类,以及采用可降解的明胶等物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明胶基纳米纤维薄膜,综述了静电纺丝明胶基纳米纤维薄膜在可食用薄膜、抗菌抗氧化薄膜、组织工程、纳米纤维敷料和过滤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 静电纺丝 明胶 纳米纤维
下载PDF
决明胶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5
作者 丁雅婷 肖琼 +3 位作者 翁惠芬 杨秋明 陈福泉 肖安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384,共11页
决明胶是以甘露糖和半乳糖为重复单元的天然聚合物,在食品工业中多用作增稠剂、乳化剂、泡沫稳定剂、增韧剂等。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决明胶在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综述决明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功能特性、性能改善... 决明胶是以甘露糖和半乳糖为重复单元的天然聚合物,在食品工业中多用作增稠剂、乳化剂、泡沫稳定剂、增韧剂等。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决明胶在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综述决明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功能特性、性能改善以及决明胶在食品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决明胶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后续发展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决明胶进一步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半乳甘露聚糖 功能特性 食品加工 应用
下载PDF
甲基丙烯化明胶微球缓释Kartogenin修复髓核退变的体外评估
6
作者 田鑫 刘滔 +1 位作者 杨惠林 何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4-730,共7页
背景: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的失衡是髓核退变的主要原因,小分子药物Kartogenin(KGN)可恢复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平衡。利用合适的载药系统实现KGN的缓释对KGN发挥长期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目的: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atin methacryloyl,Gel... 背景: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的失衡是髓核退变的主要原因,小分子药物Kartogenin(KGN)可恢复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平衡。利用合适的载药系统实现KGN的缓释对KGN发挥长期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目的: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atin methacryloyl,GelMA)包裹KGN,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成可注射的水凝胶微球,探究其生物相容性和对髓核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s,β-CD)与KGN混合成包合物,与10%GelMA按1∶9的体积混合,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可注射水凝胶微球GelMA@β-CD@KGN,扫描电镜表征微球的微观形貌,检测水凝胶微球浸泡于PBS中1个月的药物释放情况。提取SD大鼠髓核细胞,将第1代细胞分3组培养:对照组单独培养髓核细胞,另外两组分别将GelMA@β-CD微球、GelMA@β-CD@KGN微球与髓核细胞共培养,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死细胞染色检测细胞存活。分别用含有白细胞介素1β和不含白细胞介素1β的完全培养基将髓核细胞与两种微球共培养,采用RT-PCR法检测髓核细胞基质合成蛋白和分解蛋白的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冻干后的GelMA@β-CD@KGN微球为规则的球形,保持高度分散且大小均一,形状饱满;GelMA@β-CD@KGN微球体外可持续释放药物,至30 d时药物释放量达到总量的62%;②活死细胞染色显示,GelMA@β-CD@KGN可保持髓核细胞的活性;CCK-8检测显示,GelMA@β-CD@KGN可促进髓核细胞的增殖;③在含或不含白细胞介素1β的完全培养基中,GelMA@β-CD@KGN微球组聚集蛋白聚糖、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均高于GelMA@β-CD微球组(P<0.05,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5的mRNA表达均低于GelMA@β-CD微球组(P<0.01);④结果表明,GelMA@β-CD@KGN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缓释能力,作为载药系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髓核 微球 甲基丙烯化明胶 微流控 Kartogenin 载药系统
下载PDF
改性鸡肺、牛肺、猪肺明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李良 黄春阳 +5 位作者 王哲 王灵娟 张新笑 邹烨 徐为民 邵俊花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2-561,共10页
为提高畜禽养殖效益、实现高附加值的畜禽肺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鸡肺、牛肺、猪肺及与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在鸡肺、牛肺、猪肺明胶制备及改性的基础上,将羧甲基壳聚糖分别与改性鸡肺、牛肺、猪肺明胶按1∶1、1∶2和2∶1体积比进行交联... 为提高畜禽养殖效益、实现高附加值的畜禽肺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鸡肺、牛肺、猪肺及与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在鸡肺、牛肺、猪肺明胶制备及改性的基础上,将羧甲基壳聚糖分别与改性鸡肺、牛肺、猪肺明胶按1∶1、1∶2和2∶1体积比进行交联反应制备复合水凝胶,并进一步对复合水凝胶的关联度、凝胶强度、红外光谱、溶胀性、热变特征、微观结构及失水率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羧甲基壳聚糖分别与改性鸡肺、牛肺、猪肺明胶按1∶2体积比时,配制得到的复合水凝胶性质最好。其中,羧甲基壳聚糖与改性牛肺明胶按1∶2体积比配制得到的复合水凝胶交联度、凝胶强度、孔隙率和失水率分别为45.4%、5.24 N、64.58%和87.6%,优于羧甲基壳聚糖分别与改性鸡肺明胶、改性猪肺明胶按1∶2体积比配制得到的复合水凝胶。本研究结果为畜禽肺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畜禽肺明胶 羧甲基壳聚糖 水凝胶
下载PDF
负载丹酚酸B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对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8
作者 曹胜 孔令伟 +1 位作者 徐昆 孙志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6,共7页
背景:丹酚酸B可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有效清除过量的活性氧,发挥抗氧化特性,已被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研究中。但是,有关丹酚酸B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以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为载体,通过体外细胞... 背景:丹酚酸B可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有效清除过量的活性氧,发挥抗氧化特性,已被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研究中。但是,有关丹酚酸B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以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为载体,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与动物体内实验观察丹酚酸B对氧化应激诱导的椎间盘退变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负载丹酚酸B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载药水凝胶)。①体外细胞实验:分离提取成年SD大鼠腰椎髓核细胞,选择第3代髓核细胞,分组处理:A组加入完全培养基;B组加入含H2O2的完全培养基;C组接种于未载药水凝胶上,加入含H2O2的完全培养基;D组接种于载药水凝胶上,加入含H2O2的完全培养基;E组接种于载药水凝胶上,加入含H2O2与TLR4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完全培养基,检测细胞增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基质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以及TLR4/核因子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②动物体内实验:将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针刺组、针刺+丹酚酸组、针刺+水凝胶组、针刺+载药水凝胶组,每组12只,后4组采用针刺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依次注射生理盐水、丹酚酸B溶液、未载药水凝胶、载药水凝胶治疗,术后4周分别进行影像学检测、病理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①体外细胞实验:与A组比较,B组细胞增殖下降,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ADAMTS4、ADAMTS5)的表达增加(P<0.05),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蛋白聚糖)的合成减少(P<0.05),TLR4/核因子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B组比较,D、E组细胞增殖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减弱,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的表达减少(P<0.05),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加(P<0.05),TLR4/核因子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减少(P<0.05),其中以E组效果更显著。②动物体内实验:术后4周,针刺+载药水凝胶组退变椎间盘的椎间盘高度指数、MRI指数以及椎间盘病理组织学评分均较针刺组有了显著改善,而单纯注射水凝胶或是丹酚酸B溶液虽也可一定程度地改善椎间盘退变情况,但均不及注射载药水凝胶组。③结果表明,负载丹酚酸B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可抑制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缓解椎间盘退变的进程,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TLR4/核因子kB信号通路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髓核细胞 丹酚酸B 水凝胶 氧化应激 甲基丙烯酰化明胶
下载PDF
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黄丽金 闻怡凡 +7 位作者 罗美玲 乔娟娟 蒋文丽 谢欢 舒圣 方婷 涂宗财 沙小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90,共8页
功能性质是衡量鱼明胶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鱼明胶的实际应用范围和价值。为探究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乌鱼鱼鳞为原料,采用热水法提取明胶,考察了不同温度(60、70、80、90、100℃)提取对鱼鳞表面形态、... 功能性质是衡量鱼明胶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鱼明胶的实际应用范围和价值。为探究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乌鱼鱼鳞为原料,采用热水法提取明胶,考察了不同温度(60、70、80、90、100℃)提取对鱼鳞表面形态、鱼鳞明胶得率、功能性质(起泡性、乳化性、凝胶强度、凝胶温度、胶融温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探究鱼鳞明胶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当提取温度从60℃逐步升高到100℃,乌鱼鱼鳞表面的破损越来越严重,鱼鳞明胶得率从31.72%增加到50.97%,起泡能力从23.33%提升至73.33%,乳化活性从15.13 m^(2)/g增长到17.27 m^(2)/g,而凝胶强度、凝胶温度、胶融温度则从677.82 g、20.80℃、28.70℃分别降低至372.91 g、15.80℃、23.90℃。此外,随着提取温度的提升,电泳图中乌鱼鱼鳞明胶α_(1)、α_(2)、β链三条特征带逐渐模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鱼鳞明胶都具有特征吸收峰(酰胺A、酰胺Ⅰ、酰胺Ⅱ、酰胺Ⅲ)且酰胺A带波数先升高后降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鱼鳞明胶多孔网格结构的紧密程度降低。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乌鱼鱼鳞明胶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鱼 鱼鳞明胶 提取温度 功能性质 结构特性
下载PDF
外加电压对明胶膜液荷电与润湿性能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
10
作者 郑惠元 李涵 +3 位作者 邓婉清 邓云 王丹凤 钟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3,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荷质比明胶溶液的润湿性能,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以明胶可食涂膜为研究对象,利用感应荷电施加外源静电场以改善膜液润湿性能,探究电场电压对明胶液滴荷质比与表面张力,以及液滴在疏水表面接触角的影响,并通过机器学习建立... 目的探究不同荷质比明胶溶液的润湿性能,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以明胶可食涂膜为研究对象,利用感应荷电施加外源静电场以改善膜液润湿性能,探究电场电压对明胶液滴荷质比与表面张力,以及液滴在疏水表面接触角的影响,并通过机器学习建立荷质比与表面张力/接触角之间预测模型。结果随着电压升高,明胶液滴荷质比不断增大,且仅以司盘20为表面活性剂(tw0组)时液滴具有最高的荷质比(-50nC/g)。在0~7kV内,明胶液滴的表面张力随电压升高从35.99~40.65mN/m降至31.38~35.65mN/m,其中tw0组表面张力下降最为明显。明胶液滴在石蜡表面的接触角也随电压升高而减小,在表面活性剂吐温20与司盘20质量比为11∶时具有最小值,即电压7kV时接触角为64.99°。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决定系数接近于1,均方误差小于0.08,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15,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结论静电喷涂能够有效改善膜液在食品表面的润湿性能,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能够建立膜液液滴荷质比与表面张力/接触角的良好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可食用涂膜 荷质比 表面张力 接触角 深度神经网络
下载PDF
明胶质量浓度及凝冻强度对槟榔涂膜性能的调控作用
11
作者 文泉 汪雪娇 +2 位作者 张晓鸣 吴一奇 夏书芹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采用明胶对槟榔涂膜处理有助于提高槟榔的光泽和保水性,然而明胶质量浓度及凝冻强度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晰。作者剖析了明胶基薄膜在光学、机械性能与阻水性等方面的差异,并借助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探索了涂膜性能差异的原因。... 采用明胶对槟榔涂膜处理有助于提高槟榔的光泽和保水性,然而明胶质量浓度及凝冻强度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晰。作者剖析了明胶基薄膜在光学、机械性能与阻水性等方面的差异,并借助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探索了涂膜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0~150 g/L的明胶涂膜溶液不仅将槟榔表皮光泽度提高了8~15倍,而且赋予薄膜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阻水性。虽然明胶凝冻强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加槟榔涂膜光泽度,但对薄膜机械性能及阻水性无显著影响。薄膜中分子间氢键和三螺旋结构相对含量的差异是明胶成膜后性质不同的重要内因。此外,质量浓度为100~150 g/L的涂膜溶液的黏度与凝固温度更适于提高涂膜的均匀性,为槟榔涂膜性能的调控和涂膜剂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槟榔涂膜 光泽度 机械性能 三螺旋结构
下载PDF
两种鱼明胶-离子多糖复合体对带鱼鱼糜冻藏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应晴芳 鲁金佩 +1 位作者 楼乔明 黄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目的探究鱼明胶-离子多糖(fish gelatin-anionic polysaccharide,FG-AP)复合体对带鱼鱼糜冻藏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鱼糜为原料,研究FG及FG-黄原胶(xanthan gum,XG)、FG-κ-卡拉胶(κ-carrageenan,κC)两种FG-AP... 目的探究鱼明胶-离子多糖(fish gelatin-anionic polysaccharide,FG-AP)复合体对带鱼鱼糜冻藏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鱼糜为原料,研究FG及FG-黄原胶(xanthan gum,XG)、FG-κ-卡拉胶(κ-carrageenan,κC)两种FG-AP对带鱼鱼糜凝胶的颜色、持水性、凝胶特性和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添加FG、FG-XG和FG-κC复合体对带鱼鱼糜凝胶冻藏期间的持水性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即冻藏8周后,持水性仍高于60%。质构分析表明,加入FG和FG-AP复合体可显著提高鱼糜凝胶冻藏期间的凝胶强度(P<0.05)。电镜结果分析表明,加入FG和FG-AP后,鱼糜凝胶的网络结构较对照组更加致密,其中FG-κC的网状结构更为致密,且受冷冻储藏时间的影响较小。结论综合色泽、持水性、质构和微观结构分析,FG和FG-AP可提高带鱼鱼糜凝胶的储藏特性影响,其中FG-κC的作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 明胶-离子多糖 凝胶特性 结构 冻藏
原文传递
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在肺穿刺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梁浩 张洁 +4 位作者 来龙祥 岳衍晓 王前 刘显 曹景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在肺穿刺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治疗的43例DSA导引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封堵止血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肺...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在肺穿刺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治疗的43例DSA导引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封堵止血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肺穿刺活检均成功取得,针道均由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成功封堵。封堵治疗后5 min,43例中仅1例术前表现为中量咯血伴中度出血影患者转为痰中带血,肺内出血影较5 min前稍扩大,其余患者均止血成功,咯血症状消失,肺内出血影与5 min前相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封堵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可用于治疗肺穿刺活检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穿刺活检术 明胶海绵 蛇毒血凝酶 出血
下载PDF
超声耦合加热制备明胶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的研究
14
作者 胡恩民 姚秀宁 +9 位作者 许钰琴 方顺 李雪晴 严慧敏 樊智豪 叶敏 戚军 熊国远 李超 贾敬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3,共6页
热加工可导致水包油型乳液失稳,因此利用热加工制备乳液对拓展乳液在热加工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通过对乳液粒径、乳析指数、显微结构、Zeta电位和界面蛋白负载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热超声时间(0、20、40、60 min)对乳液稳... 热加工可导致水包油型乳液失稳,因此利用热加工制备乳液对拓展乳液在热加工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通过对乳液粒径、乳析指数、显微结构、Zeta电位和界面蛋白负载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热超声时间(0、20、40、60 min)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耦合加热可以形成对热稳定的明胶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随着超声时间延长到40 min,乳析指数降低到82.40%、乳液稳定系数增加至62.60%;随着热超声时间进一步延长,乳析指数增加,乳液稳定系数下降。这些结果表明热超声40 min可形成热稳定的乳液,此时乳液体积平均粒径最低,为1.00μm,油滴微观大小与粒径结果相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热超声40 min制备的乳液的界面蛋白负载量最高(7.35 mg/m^(2)),虽然此时Zeta电位的绝对值降低至16.69 mV,表明热超声40 min形成稳定乳液的关键因素是界面蛋白引起的空间位阻作用而非静电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乳液 界面结构 乳化性 热超声
下载PDF
基于转谷氨酰胺酶交联明胶水凝胶的心肌细胞体外培养
15
作者 郭坤铭 叶静 +2 位作者 贺子亮 邹佐凤 杨刚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mTG)交联明胶水凝胶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活力和增殖的影响,并探究该水凝胶在心肌组织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交联明胶水凝胶作为基质材料,进行新生大鼠... 目的研究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mTG)交联明胶水凝胶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活力和增殖的影响,并探究该水凝胶在心肌组织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交联明胶水凝胶作为基质材料,进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体外培养。通过倒置光学显微镜观测心肌细胞生长状况,并选取培养一周内的心肌细胞进行细胞相容性评估:采用钙绿黄素-AM/碘化丙啶进行活/死染色,表征了在明胶水凝胶表面培养的心肌细胞的细胞活性;采用MTT法分析细胞在水凝胶表面的增殖情况。使用DAPI和心肌细胞标志蛋白cTnI、cTnT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在明胶水凝胶基底上的心肌源性和成熟状态。结果在37℃下加入mTG溶液的明胶快速凝胶,接种后的心肌细胞在4 h内完全粘附。明场下可清楚观测到心肌细胞的增殖和随时间逐渐同步的自发搏动行为。活/死染色和MTT测定结果显示,mTG-GA水凝胶上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活性,并保持了相当的增殖潜力。cTnI和cTnT荧光染色结果说明,相较于培养板上传统培养的心肌细胞,mTG-GA水凝胶上生长的心肌细胞不仅保持了良好的细胞活力,而且具有相当的心肌细胞表型和更高的特征蛋白表达。结论mTG交联明胶水凝胶具有高细胞相容性,适合作为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材料,用于工程化心肌组织构建和其他心肌组织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转谷氨酰胺酶 心肌细胞 水凝胶 细胞培养
下载PDF
TG酶/k-卡拉胶协同改性明胶复合膜的工艺优化及表征
16
作者 应天昊 朱芸杉 胡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27,共10页
为了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保鲜膜,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通过k-卡拉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新型明胶复合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k-卡拉胶添加量、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时间和干燥温度... 为了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保鲜膜,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通过k-卡拉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新型明胶复合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k-卡拉胶添加量、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时间和干燥温度对明胶复合膜物理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明胶添加量5%、k-卡拉胶添加量0.5%、TG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60 min、干燥温度4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明胶复合膜拉伸强度为14.33 MPa,断裂伸长率为44.24%,水溶性为26.72%,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278 g·mm/(kPa·h·m^(2))。优化制备工艺后,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不同明胶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k-卡拉胶与TG酶分别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氨基酸异肽键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该研究为新型明胶复合膜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K-卡拉胶 TG酶 复合膜 协同改性
下载PDF
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严重液体超负荷的风险价值
17
作者 胡星 蒋炘纹 +1 位作者 蒋礼 雷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分析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严重液体超负荷(FO)的风险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220例,根据术后24 h FO,将F... 目的分析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严重液体超负荷(FO)的风险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220例,根据术后24 h FO,将FO≥10%的患者记为A组,将FO<10%的患者记为B组。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尿液NGAL和IL-6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脏外科术后24 h内患者发生严重FO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尿液NGAL、IL-6对患者发生严重FO的风险价值。亚组分析不同原发病对FO的影响。结果A组男性ICU停留时间比例高于B组(P<0.05),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后当天尿量低于B组(P<0.05),两组体重指数、年龄、病程、手术时间、术中尿量、原发疾病类型、术前左室射血分数、肌酐水平、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以及急性肾损伤、左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占比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2 h、术后12 h尿液NGAL和IL-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2 h尿液NGAL和IL-6水平均高于术后2 h(P<0.05),且A组术前、术后2 h及术后12 h均高于B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尿液NGAL和IL-6水平高是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严重FO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术前尿液NGAL和IL-6水平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严重FO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48.04 ng/mL和32.26 pg/mL,AUC分别为0.865和0.704,二者联合检测AUC为0.894。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亚组之间FO情况、ICU停留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当天尿量及术前NGAL和IL-6之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尿液NGAL和IL-6水平异常升高,术前尿液NGAL和IL-6水平是其发生严重FO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液体超负荷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纳米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在不同骨缺损环境中应用的价值
18
作者 朱礼威 王江玥 白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3-758,共6页
背景:近年来,纳米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在修复骨组织损伤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目的:综述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纳米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近年来的最新进展,举例说明纳米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在不同骨缺损环境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近年来,纳米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在修复骨组织损伤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目的:综述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纳米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近年来的最新进展,举例说明纳米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在不同骨缺损环境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6-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明胶,甲基丙烯,纳米,骨,骨组织工程,骨再生,成骨”,英文检索关键词为“gelatin,methacryl*,nano*,bone,bone tissue engineering,bone regeneration,osteogenesis”。结果与结论:①当前作为甲基丙烯酰明胶填料的纳米材料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以及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②无机纳米材料可有效提高水凝胶的力学强度、触变性能,调节其降解时间,同时还可通过调节自身表面电荷、搭载药物/因子、自身降解释放金属离子等方式,实现水凝胶的抗菌、促骨形成、免疫调节、促血管生成等功能。③有机纳米材料、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是两类新兴的材料,目前研究相对较少,但从已发表的研究来看,相比无机纳米材料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有机纳米材料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及载药性能更佳,纳米相与有机聚合物相间的相互作用更强,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更好。④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结合了前二者的优势,且金属离子释放可控性更佳,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⑤纳米材料可增强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的抗菌、免疫调控、促成骨等生物学性能,以促进感染性骨缺损、伴糖尿病骨缺损、骨肉瘤切除术后等复杂骨缺损环境下的骨再生。然而,纳米复合甲基丙烯酰明胶水凝胶用于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还仅限于动物实验,仍需要进行更多的安全性评价和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明胶 纳米材料 纳米粒子 骨组织工程 骨再生 骨修复 水凝胶 支架材料
下载PDF
负载成纤维细胞3D打印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支架的体外促血管化
19
作者 孙慧 王立军 +2 位作者 崔艾鑫 李平平 刘致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84-3489,共6页
背景:将种子细胞与3D生物打印技术相结合可特异性地构建各种组织和器官以满足组织修复的需求,但对于损伤组织促血管化的有关研究仍有待深入。目的:通过培养负载成纤维细胞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支架获得上清液并与完全培养基按不同... 背景:将种子细胞与3D生物打印技术相结合可特异性地构建各种组织和器官以满足组织修复的需求,但对于损伤组织促血管化的有关研究仍有待深入。目的:通过培养负载成纤维细胞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支架获得上清液并与完全培养基按不同比例混合,以模拟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细胞微环境,探究多种细胞微环境对内皮细胞促血管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挤压式3D生物打印工艺制备负载成纤维细胞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支架,制备水凝胶支架浸提液;将水凝胶支架浸提液与完全培养基按照1∶1、1∶2、1∶4的体积比混合获得条件培养基。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BALB3T3、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与完全培养基(对照组)、水凝胶支架浸提液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死细胞染色分析细胞活性。采用3种条件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对照组)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进行成管实验、血管基因检测与CD3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水凝胶支架呈多孔性结构,流变学结果显示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CCK-8检测与活/死细胞染色显示该水凝胶支架浸提液无明显的细胞毒性。②成管实验显示,1∶1条件培养基组细胞成管总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4组细胞成管分支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qRT-PCR检测显示,对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培养第1天,1∶2条件培养基组低于1∶1条件培养基组(P<0.01);培养第3天,1∶2条件培养基组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第5天,1∶2条件培养基组高于其他3组(P<0.01或P<0.0001),1∶1条件培养基组低于其他3组(P<0.05或P<0.01)。对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培养第1天,1∶1条件培养基组高于对照组、1∶4条件培养基组(P<0.01,P<0.05),1∶2条件培养基组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第3天,1∶4条件培养基组高于对照组(P<0.05)。④培养第3天,1∶2条件培养基组CD31表达高于对照组、1∶4条件培养基组(P<0.05)。⑤结果表明该条件培养基可模拟组织损伤后血管再生微环境,进而促进内皮细胞的血管化进程,并且1∶2条件培养基促血管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甲基丙烯酰化明胶 水凝胶 成纤维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促血管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