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北东部汛期降水对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在准3a周期上的响应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潇 李栋梁 王颖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748,共12页
利用1960—2010年中国西北东部地区39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以及大气环流各要素场资料,通过多锥度-奇异值分解(MTM-SVD)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西北东部汛期降水、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的周期振荡... 利用1960—2010年中国西北东部地区39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以及大气环流各要素场资料,通过多锥度-奇异值分解(MTM-SVD)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西北东部汛期降水、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的周期振荡特征以及它们在准周期循环上的协同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感热与降水均存在显著的准3 a周期,其耦合场在准3 a周期上表现也最为明显。当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在青藏高原主体上偏强(弱)时,对应中国西北东部汛期降水的异常偏多(少)。该准3 a周期循环上的协同关系在1960—1982年表现最为显著,1983—1990年为调整阶段,90年代之后又逐渐明显。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对大气环流的持续加热过程影响西北东部汛期降水,且主要体现在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东部 汛期降水 青藏高原东部 春季感热 准3 a周期
下载PDF
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异常对中国北方雨季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新周 刘晓东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4年第3期207-215,共9页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抬升的热源对亚洲季风演化及其周边区域降水都有着深刻影响,近年来高原春季冷暖异常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NCEPⅡ和NOAA资料分析了近33年春季高原感热通量、东亚夏季风北缘及中国北方雨季降水年际年代际变化特...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抬升的热源对亚洲季风演化及其周边区域降水都有着深刻影响,近年来高原春季冷暖异常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NCEPⅡ和NOAA资料分析了近33年春季高原感热通量、东亚夏季风北缘及中国北方雨季降水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而利用公用大气模式CAM5进行了关闭春季高原感热的敏感性数值试验。主要结论如下:近33年来春季高原感热通量呈下降趋势,与中国北方雨季(7—8月)降水显著正相关,达到95%显著性水平。春季高原冷(2000—2011年,简称CTP)较暖时段(1986—1997年,简称WTP)感热通量平均降低20 W·m^(-2)左右。相应地,夏季风北缘平均南退3个纬度左右,导致中国北方雨季大气可降水和降水率也分别减少2.44 kg·m^(-2)和1.09 mm·d^(-1)。数值试验结果显示,当关闭春季(3月1日至5月15日)高原感热对大气加热时,东亚夏季风整体爆发时间明显推迟,夏季风最北位置偏南2~3个纬度,中国北方整体降水减弱。这种因春季高原热源异常引起大气环流的改变是中国北方雨季降水多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作为中国北方区域雨季降水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春季感热加热 雨季降水 东亚夏季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在ENSO不同位相下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对华南盛夏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单幸 周顺武 +2 位作者 王美蓉 郑丹 王传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71,共12页
根据青藏高原(简称高原)春季感热(Sensible Heat,SH)异常和ENSO不同位相,划分出12种类型,研究了高原春季(5月)SH异常和前冬ENSO对华南盛夏(7—8月)降水的影响及相对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高原春季SH和前冬ENSO均对华南盛夏降水有较显著的... 根据青藏高原(简称高原)春季感热(Sensible Heat,SH)异常和ENSO不同位相,划分出12种类型,研究了高原春季(5月)SH异常和前冬ENSO对华南盛夏(7—8月)降水的影响及相对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高原春季SH和前冬ENSO均对华南盛夏降水有较显著的影响,即当两者分别处于各自正(负)位相时,华南盛夏降水普遍偏少(多);通过对两者的单独作用和协同作用的分析表明,高原春季SH对华南盛夏降水贡献要更大。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华南盛夏降水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和南亚高压共同影响,ENSO直接影响西太副高,而高原春季SH异常则对南亚高压作用显著,因此在两者共同影响下,两个高压的变化共同导致华南盛夏降水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春季感热 ENSO 华南盛夏降水
下载PDF
基于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异常信号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统计预测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森峰 段安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3-916,共14页
使用1980—2014年由青藏高原中东部的地面气象观测台站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地表感热通量以及中国东部高分辨率的降水格点资料,在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率两个时间尺度上,使用最大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春季感热与中国东部夏季6、7和... 使用1980—2014年由青藏高原中东部的地面气象观测台站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地表感热通量以及中国东部高分辨率的降水格点资料,在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率两个时间尺度上,使用最大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春季感热与中国东部夏季6、7和8月降水的关系,基于最大协方差关联因子的时间尺度分解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降水统计预测模型。青藏高原春季感热的各个关联预报因子与中国东部夏季各月降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年代际成分中,6、7和8月在中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均存在显著相关,方差贡献分别为75.6%、99.9%和79.7%;在年际成分中,相关区域在6月是华南地区、华北沿海地区和江淮流域,7月是华南地区西南部、长江流域、东北地区东南部和黄河中下游地区,8月是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西部,方差贡献分别为42.7%、43.4%和32.0%。预测模型的解释方差分析和后报试验检验表明,7月对整个中国东部地区预测效果最好,6月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而8月主要在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西部预测效果较好。该预测模型能很好描述青藏高原春季感热与中国东部夏季各月降水的关联性,并对局地降水实现较好的定量预测,具有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春季感热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统计预测 最大协方差分析
下载PDF
ENSO与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5
作者 姚宁 胡玮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2年第5期853-865,共13页
ENSO事件发生时,可对全球范围内天气造成影响,中国是受ENSO影响的第一区域。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热源变化,导致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改变中国夏季降水分布。故研究ENSO与高原春季感热共同配置下,两个因素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 ENSO事件发生时,可对全球范围内天气造成影响,中国是受ENSO影响的第一区域。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热源变化,导致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改变中国夏季降水分布。故研究ENSO与高原春季感热共同配置下,两个因素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ENSO与高原感热呈不显著负相关。ENSO与高原感热共同作用下合成分析可分成四类。1) 强El Ni&#241;o与强高原正感热,合成降水信号不明显。2) 强El Ni&#241;o与强高原负感热,江淮–江汉地区显著偏多,长江流域、东北地区降水偏多;东南–华南沿海、湖南降水偏少。3) 强La Nina与强高原正感热,华南地区降水偏多,在沿海地区降水显著偏多;四川盆地东南、江淮部分区域降水偏少。4) 强La Nina与强高原负感热,江淮、华南、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黄淮地区降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青藏高原 春季感热 夏季降水
下载PDF
春季青藏高原表面感热加热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印度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盈盈 李忠贤 刘伯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9-1072,共14页
本文基于日本气象厅(JMA)的JRA-2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春季青藏高原表面感热加热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印度夏季风爆发过程的影响。EOF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高原感热加热的年际变化在高原中西部最为明显,这主要与局地地—气温差的年际变... 本文基于日本气象厅(JMA)的JRA-2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春季青藏高原表面感热加热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印度夏季风爆发过程的影响。EOF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高原感热加热的年际变化在高原中西部最为明显,这主要与局地地—气温差的年际变率有关。统计分析表明,当春季高原中西部表面感热偏强(弱)时,印度夏季风爆发偏早(晚),且高原中西部表面感热与ENSO事件无显著相关。春季高原中西部感热能够通过改变印度季风区对流层高层和低层的经向热力结构来影响印度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当春季高原中西部感热偏强时,造成的上升气流在高原以西的印度季风区北部下沉,通过绝热增暖引起局地对流层中上部的异常暖中心,令印度季风区对流层中上部平均温度经向梯度由冬至夏的季节性反转提早。同时,印度季风区北部的下沉运动能够抑制当地降水,令陆面温度升高,并通过非绝热过程造成对流层低层的异常暖中心,进一步增强了印度季风区的海陆热力对比。在印度季风区以北地区对流层高、低层异常增暖的共同作用下,印度夏季风提前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青藏高原感热 年际变化 印度夏季风爆发
下载PDF
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加热特征及其对黄河源区汛期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珂 杨明祥 徐艳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79,共8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1961~2017年青藏高原春季表面感热和黄河源区汛期降水的时空变化和相应的环流场异常,并对二者的可能联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春季高原中东部表面感热年代际震荡明显。当春季高原感热异常偏强(弱)时,索马里越赤道...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1961~2017年青藏高原春季表面感热和黄河源区汛期降水的时空变化和相应的环流场异常,并对二者的可能联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春季高原中东部表面感热年代际震荡明显。当春季高原感热异常偏强(弱)时,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异常偏强(弱),印度夏季风偏强(弱),对流层中层的"南冷北暖"温度梯度异常偏强(弱);黄河源区汛期降水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型,降水异常偏多(少)年,高原季风低压偏强(弱),经向水汽输送偏强(弱),新地岛南部的高度场偏低(高),亚洲区域极涡强度偏强(弱)。印度夏季风是春季高原表面感热与黄河源区汛期降水之间的联系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春季表面感热 黄河源区 印度夏季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