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渚纪闻》标点校议
1
作者 彭占清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43-51,共9页
古籍整理中的标点工作,目的在于引导人们通顺地阅读和正确地理解古书原文。标点上的失误,不但与这一初衷相违背,反而会给读者运用古籍资料从事专门研究平添新的障碍。《春渚纪闻》十卷,宋人何(?)撰,中华书局把它收作《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古籍整理中的标点工作,目的在于引导人们通顺地阅读和正确地理解古书原文。标点上的失误,不但与这一初衷相违背,反而会给读者运用古籍资料从事专门研究平添新的障碍。《春渚纪闻》十卷,宋人何(?)撰,中华书局把它收作《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加以校勘标点,于1983年出版发行。这个点校本对于该书的传布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为现代的读者阅读和使用该书也提供了许多方便,但也不是没有缺陷的,仅就标点而论,仍有一些欠妥和可商之处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本文选取阅读点校本《春渚纪闻》时浅见所及的标点问题二十六条,依其致误的原因归为六类,再对纠改的方法试加推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渚纪闻 点校本 何去非 古籍整理 出版发行 户部尚书 《宋史》 希夷先生 曾布 太平兴国
下载PDF
谈宋代笔记《春渚纪闻》中的书法现象
2
作者 王月彤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6年第9期41-43,共3页
《春渚纪闻》为宋代何遗所著的记述宋代逸闻轶事的随笔。唐宋笔记可作为正史的补充和修正,其中出现的书法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书家书作及当时的书法文化。笔者对该书中的书法现象进行挖掘,主要从墨、砚、书家轶... 《春渚纪闻》为宋代何遗所著的记述宋代逸闻轶事的随笔。唐宋笔记可作为正史的补充和修正,其中出现的书法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书家书作及当时的书法文化。笔者对该书中的书法现象进行挖掘,主要从墨、砚、书家轶事三方面进行论述,来发现宋代书法文化之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渚纪闻 书法现象 书法文化
原文传递
古籍点校勘误二例
3
作者 张新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点校 元经 文献通考 书录解题 《郡斋读书志》 编年类 李卫公 直斋 薛收 春渚纪闻
下载PDF
宋砚造极
4
作者 一苇 张君飞(图) 《中华手工》 2020年第6期72-83,共12页
宋之回响,绵延不绝。无论诗词还是书画,至宋代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除此之外,宋砚也达到了历代砚之造极——《文房四谱》《端州砚谱》《歙州砚谱》《砚史》《砚录》《砚笺》等著作,从不同角度为世人展示了宋代砚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令... 宋之回响,绵延不绝。无论诗词还是书画,至宋代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除此之外,宋砚也达到了历代砚之造极——《文房四谱》《端州砚谱》《歙州砚谱》《砚史》《砚录》《砚笺》等著作,从不同角度为世人展示了宋代砚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令人惊叹。宋代文人太喜欢砚了,大文豪苏轼,是著名的砚痴,他自己不仅藏砚、咏砚,还铭砚,于砚道颇有心得。而另一位大文豪是同为"宋四家"的米芾,此人对砚的痴迷可谓到了癫狂的地步。宋人何蘧《春渚纪闻》记载,宋徽宗召米芾写字,米芾看到皇帝书案上有方名砚,一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请求皇帝把砚赐予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宋四家 宋砚 砚谱 宋徽宗 春渚纪闻 米芾 深度与广度
下载PDF
文章修改方法浅谈
5
作者 姜光明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5年第10期27-27,共1页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修改文章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搁置写完草稿,如果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妥,可以先把它放在一边,过一段时间再拿过来重新阅读,就会发现一些不足和需要修...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修改文章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搁置写完草稿,如果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妥,可以先把它放在一边,过一段时间再拿过来重新阅读,就会发现一些不足和需要修改的地方。一是这段时间内作者通过阅读、交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方法 退庵论文 白乐天 后山诗话 陈师道 春渚纪闻 文有 卧内 语感能力 《醉翁亭记》
下载PDF
这是一挥而就的题壁诗吗?——读苏轼《题西林壁》
6
作者 莫砺锋 《文史知识》 2023年第4期26-30,共5页
苏轼热爱文学写作,且才气横溢,曾自称:“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参何薳《春渚纪闻》卷六)苏轼作诗,无论身处何种场合,无论面对何种题目,都是随意挥洒,一气呵成,时人对此无不... 苏轼热爱文学写作,且才气横溢,曾自称:“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参何薳《春渚纪闻》卷六)苏轼作诗,无论身处何种场合,无论面对何种题目,都是随意挥洒,一气呵成,时人对此无不叹服,试看几个例子。黄庭坚回忆苏轼说:“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题东坡字后》)张嘉甫回忆苏轼在扬州平山堂当众赋词的情形是:“时红妆成轮,名士堵立,看其落笔。置笔,目送万里,殆欲仙去尔!”(参释惠洪《跋东坡平山堂词》)朱弁记载元丰末年苏轼在金陵会晤王安石,相将出游山寺,王安石见案上有一大砚,乃提议集古人诗句以咏此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壁诗 文学写作 神仙中人 惠洪 黄庭坚 王安石 平山堂 春渚纪闻
原文传递
乱世与重典
7
作者 完绍元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重典 生活消费 治市 春渚纪闻 不抑兼并 一级市场 酒坊 修武 官营 西来
原文传递
宋时厨娘好风光
8
作者 王仁湘 《中华文化画报》 2009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历史上以烹饪为职业者,大多以男性为主。《周礼》所述周王室配备的庖厨人员近两千人,而其中直接从事烹调的女性却一个也没有。
关键词 画像砖 千人 廖莹中 春渚纪闻 砖刻 梅圣俞 膳祖 唐宋时代 段文昌 擎珠
原文传递
砚台里的风雅
9
作者 关兴业 《中华民居》 2014年第9期114-121,共8页
明代陈继儒在《妮古录》中指出:“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古代文人与砚之间难舍难分的关系。苏轼的一首《砚铭》印证了这一点:“与居士,同出入,更夷,无燥湿。”可见,古代文人不仅把砚台当... 明代陈继儒在《妮古录》中指出:“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古代文人与砚之间难舍难分的关系。苏轼的一首《砚铭》印证了这一点:“与居士,同出入,更夷,无燥湿。”可见,古代文人不仅把砚台当作“研墨使和濡”的工具,同时也将其纳入收藏、品评与记载的范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人 砚铭 三都赋 铜雀台 春渚纪闻 燥湿 李峤 萧颖士 仲恭 宰衡
原文传递
史上最牛的考试高手
10
作者 老猫 《当代学生(读写)》 2016年第6期12-13,共2页
高考来临,考试牛人们重现江湖。此时此刻,缅怀一下历朝历代的“学霸”们,豪气顿生。史上最牛考试高手大学霸是谁?传说是苏轼、苏辙兄弟。《师友谈记》里写这哥儿俩一起去参加考试。当时的首辅韩琦知道后,对在座的诸位客人说了一句话... 高考来临,考试牛人们重现江湖。此时此刻,缅怀一下历朝历代的“学霸”们,豪气顿生。史上最牛考试高手大学霸是谁?传说是苏轼、苏辙兄弟。《师友谈记》里写这哥儿俩一起去参加考试。当时的首辅韩琦知道后,对在座的诸位客人说了一句话:“‘二苏’在此.还有那么多人敢参加考试啊?怎么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改革 柯南 李觏 翁同龢 饱读诗书 张邦昌 科比 我不知道 春渚纪闻 学识渊博
原文传递
苏东坡画扇帮被告
11
作者 蒋光宇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2021年第12期37-37,共1页
宋朝文学家何還在《春渚纪闻》一书中,写下了苏东坡画扇帮被告还欠款的故事。公元1071年,即熙宁四年,苏轼因上书谈论王安石新法的弊病而失意。他请求出京任职,被朝廷授为杭州通判。他到任后,有人状告:被告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还。苏东坡... 宋朝文学家何還在《春渚纪闻》一书中,写下了苏东坡画扇帮被告还欠款的故事。公元1071年,即熙宁四年,苏轼因上书谈论王安石新法的弊病而失意。他请求出京任职,被朝廷授为杭州通判。他到任后,有人状告:被告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还。苏东坡把被告召来询问。被告说:“我家以制扇为生,本不富裕。父亲刚刚亡故,家境更加困难。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又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并非故意赖账不还。”苏东坡沉思片刻,说:“把你做的扇子拿过来一些,我想办法帮你卖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画扇 春渚纪闻 扇子 被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