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中国早期(铜铁以外)的金属工艺
被引量:30
- 1
-
-
作者
黄盛璋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
出处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3-164,共2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文摘
一、金金常以粒状(或块状)的自然状态存在。它闪耀的金黄色光泽最引人注目。因此,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最初都是采集自然金,安阳殷墟早期发掘曾出土一块重一两多的自然金块,证明中国早期也是如此。
-
关键词
出土
金属工艺
战国晚期
绿松石
早发现
西周早期
青铜器
金银器
考古学
春秋
-
分类号
K87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商周青铜农具研究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徐学书
-
机构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1987年第2期171-194,共24页
-
文摘
目录前言一、商周青铜农具的种类和型式(一)商周青铜农具资料简介(二)商周青铜农具的型式及特征(三)各型式青铜农具的演变关系及其流行的时代和区域二、商周青铜农具的使用及其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商周青铜农具发展的两个阶段(二)商周青铜农具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三)
-
关键词
青铜器
铁农具
商周
考古发现
战国前期
春秋
战国晚期
早中期
型式
生产工具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铜鍪研究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陈文领博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6-76,共11页
-
文摘
铜鍪研究陈文领博本文运用类型学的方法,确定铜鍪的涵义,并把存在于战国~三国时期的铜鍪分为三类六大型五大期。铜鍪的早晚演化的主要逻辑关系和轨迹为:垂鼓腹→圆腹→扁腹,单耳→单环耳→一大一小的双环耳→大小一致的双环耳,清晰地看到了从铜鍪的出现到消失的全过...
-
关键词
巴蜀文化
春秋战国
战国墓
成都平原
四川
西汉早期
云南昭通
战国晚期
汉墓
西汉中期
-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的几件铜殳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郭承河
-
出处
《文物春秋》
1992年第4期92-93,共2页
-
文摘
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着几件铜殳如右图。这些铜殳是避暑山庄博物馆建馆以来从承德地区收集入藏的。 (1)青铜殳 通高3.4、銎径2.5、1.2、直径5.5厘米。铜殳表面有三层凸起的齿,每层有六个相间排列,上下两层为较小乳钉状刺,中间为较大圆钝乳钉状刺。 (2)青铜殳 原名为铜狼牙锤,通高4、銎径3.1、2.5、直径6.8厘米。青铜殳有三层凸起的齿,每层有六个相间排列,上层为较小矮平乳钉状刺,中间为较大乳钉状刺,下层为较小长尖乳钉状刺,齿的剖面为棱形。
-
关键词
牙锤
承德地区
长尖
入藏
西周早期
棱形
西周中期
齐家文化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
作战形式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越国仿铜乐器的器用与等级
- 5
-
-
作者
吴桐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90,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长江中下游青铜文化带的形成与发展”(项目编号18JJD78000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国上古基因谱系、族群谱系和文化谱系的对证研究”(项目编号2022JZDZ023)子课题“出土文献与中华上古族群谱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春秋晚期以来,越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墓葬等级的分化,带环壕高等级墓葬与“玉礼”的兴起[1],以及分封诸王[2]、北上争霸、追溯祖先[3]等举措总体呈现出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与此同时,随葬礼器也开始大量出现。除前人讨论较多的玉器、仿铜礼器外,陶瓷质仿铜乐器为又一大宗。
-
关键词
越国
仿铜乐器
等级
春秋晚期
战国早中期
-
Keywords
Yue State
Model Bronze Musical Instruments
Hierarchy
Late Spring and Autumn
Mid-Early Warring State
-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东周时期三晋地区的北方文化因素
被引量:6
- 6
-
-
作者
滕铭予
王春斌
-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
出处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108-140,共3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周时期三晋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文化互动”(2008JJD780113)的中期成果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
-
文摘
本文中的三晋地区,是指从黄河沿岸到黄土高原东南缘的区域,包括今天的河北中南部、山西、陕西东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内蒙古南部,东周时期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主要文化是被称为周文化在东周时期直接继承者的晋文化及三家分晋后的三晋文化,也包括了东周时期的周王室及后分封的东周与西周两个小诸侯国的文化,因此有学者称之为三晋两周地区,或迳称这一地区为中原地区。北方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内外地区的古代文化,这一地区西起祁连山东北麓,经鄂尔多斯高原和桑干河流域。
-
关键词
东周时期
北方文化
带钩
战国早期
春秋中期
春秋晚期
双耳罐
青铜礼器
中国青铜器
玉皇庙文化
-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葫芦沟墓地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滕铭予
张亮
-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
出处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75-192,共1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周时期三晋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文化互动”(2008JJD780113)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
-
文摘
葫芦沟墓地位于冀北山地延庆盆地的北缘,与玉皇庙、西梁垙同属于军都山墓地(图一)。军都山墓地的墓葬习俗、随葬器物等都与此前在冀北山地发现的以直刃匕首式青铜短剑为代表的遗存相同,发掘者最初认定其为中国古代活动在冀北山地一带的北方少数民族"山戎族"的遗存,故命名为"山戎文化",不过许多学者都对这种以族属命名的方式提出异议。由于在军都山的几处墓地中以玉皇庙墓地规模最大,所含墓葬类别最多,
-
关键词
玉皇庙
随葬器物
春秋晚期
指甲纹
战国早期
带钩
边疆考古研究
春秋中期
高柄豆
夹砂陶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广东博罗横岭山墓地年代问题探讨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龙章
-
机构
深圳博物馆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09,共12页
-
文摘
200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2000年发掘报告》(以下简称横岭山报告),是迄今以来经考古发掘的两广地区夔纹陶类型遗存中资料公布最详实、分期工作最详细、并运用多种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重要发掘报告。李伯谦先生认为,“横岭山商周墓地的发现及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推进广东地区考古学文化分期年代标尺的完善,而且对于廓清岭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体系,
-
关键词
横岭山墓地
浮滨文化
夔纹陶遗存
春秋早中期至战国早期
-
Keywords
Henglingshan Cemetery Fubin Culture The Kui-dragon Design Pottery RemainsEarly and Mid Spring-and-Autumn to the Early Warring-States Periods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谈淮阴高庄墓的时代、国别、族属
被引量:2
- 9
-
-
作者
王厚宇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737-743,共7页
-
文摘
淮阴位于江苏北部,濒临淮河。1978年,清浦区城南乡高庄村发现较大型墓葬一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这是苏北首次发掘的较大型先秦墓葬,是先秦考古的重大收获。关于高庄墓的年代与属性问题,有人把它列入战国晚期的楚墓。《发掘报告》对属性问题未有定论,仅把年代断在战国中期前后。本文拟对高庄墓的年代、国别、族属问题略抒管见,以供同志们参考。
-
关键词
高庄
出土
墓葬
原始瓷
战国晚期
春秋战国时期
族属
淮阴地区
早中期
原始青瓷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辉县琉璃阁墓地的年代及性质新论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王震
-
机构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100,共12页
-
文摘
旧辉县城外文昌阁当地俗称为“琉璃阁”,附近发掘的墓地也因此而得名。琉璃阁墓地屡有重要发现,1935年清理一座积石积炭墓,1936年发掘了著名的甲、乙墓,1937年又清理大墓6座、中小型墓44座以及车马坑4座,后来郭宝钧先生根据笔记对材料进行了介绍[1]。1950~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在琉璃阁、固围村发掘了一批大中小型墓葬叫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
-
关键词
琉璃阁墓地
墓葬
春秋晚期早段至战国中期早段
魏卿
-
Keywords
Liulige Cemetery
Burials
Early Stage of Late Spring-and-Autumn Period to Early
Stage of Mid Warring-States Period
Ministers of Wei Family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东周俑葬与人殉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黄展岳
-
出处
《文物天地》
1997年第5期14-18,共9页
-
文摘
东周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出现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在丧葬制度方面,表现为继续维护人殉制还是反对人殉制这两种潮流的反复较量。在当时,改变人殉制的最佳选择是采用泥塑或木雕的俑人来代替用生人殉葬。俑葬的初创时间,史无明文。
-
关键词
人殉制
丧葬制度
中国古代史
墓主
社会大变革
木俑
战国早期
战国中期
春秋晚期
二层台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洛阳东周墓随葬的多种钱币
- 12
-
-
作者
赵振华
-
机构
寿县博物馆
-
出处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7-77,共1页
-
文摘
洛阳东周墓随葬的多种钱币赵振华1984年秋至1988年春,洛阳陆续发现一批随葬钱币为东周墓葬。现将出有空首布、圜钱且能利用陶器断代的六座墓并结合过去洛阳发现随葬空首布的七座墓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些先秦币的认识。比照《洛阳中州路(西工段)》东周墓分明,此六座墓分四期。春秋晚期(3期):C1M2430;战国早期(4期):C1M2547、C1M2549;战国中期(6期):C4M327、C4M100;战国晚期(7期):C4M88。除C4M100外,其余都是洛阳地区常见的墓葬。五座墓出空首布,一座出圜钱。空首布21件,多数面有文字,据大小分三式Ⅰ式6件出于2座墓,较大,多锈残,5件有铭“”“冶”、“鼎”、“宅”,通长9.6、身长6、肩宽5厘米,为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Ⅱ式9件,出于3座墓,略小于Ⅰ式,多残碎,四件可辨铭为“大”、“匕”、“下”、“卜”,通长8.3、身长5.3、肩宽4.3厘米,为中型平肩弧足空首布;Ⅲ式6件,出于3座墓,较Ⅱ式咯小,3件文为“安臧”,1件完整,通长7.2、身长1.3、肩宽L5、足宽4.1厘米,连首中范重15.4克,1件钱文“邵文”,为小型平肩弧足空首布。圆钱1件,孔右铭“垣”,径4.1。
-
关键词
空首布
弧足
中州路
钱文
战国晚期
战国早期
肩宽
春秋晚期
战国中期
圜钱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马家庄先秦宗庙遗址发掘简况
- 13
-
-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5年第6期96-97,共2页
-
文摘
1981年至1984年初,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发掘清理了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马家庄一号建筑群的总体布署,与史籍所载的诸侯宗庙布局大体相同;而且与商人宗庙一样,建筑群内有大量祭祀坑。其中朝寝建筑被战国早期祭祀坑打破。
-
关键词
遗址发掘
考古工作
战国早期
雍城
先秦文献
春秋中期
春秋晚期
建筑史
秦人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瓷自江南来——馆藏原始瓷器撷英
- 14
-
-
作者
彭辉
-
出处
《文物天地》
2015年第11期18-20,共3页
-
文摘
原始瓷,或称原始青瓷,特指先秦时期以瓷土作胎,外表施釉,烧成温度在1200摄氏度左右的器物。它与汉代以后成熟期的瓷器相比,具有造型古朴、胎质较粗,制法原始、炉温较低、釉层稀薄的特点,故称为"原始瓷"。原始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夏商之际或商代初期,并依次经历了夏商时期、西周早中期、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期等五个大的发展阶段,到了战国中期以后逐渐衰落。原始瓷的分布可分为东南地区和北方地区两大区域系统,而江苏常州所处的太湖平原正位于东南地区,也是南方原始瓷系统的中心地区之一。
-
关键词
原始瓷器
东南地区
战国中期
夏商时期
春秋早期
胎质
烧成温度
发展阶段
釉层
战国时期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