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9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荧光显微技术的多波长激光耦合系统
1
作者 周旻超 王振亚 +3 位作者 方懿 罗刚银 张哲 孙晓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32,共9页
为了满足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多波长单模耦合输出激光的需求,研究了400~680 nm内多波长激光耦合进单模光纤的技术,设计了三片式耦合透镜组很好地消除了不同波长耦合时的色差以提高耦合效率,同时考虑光纤耦合调试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了能快速... 为了满足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多波长单模耦合输出激光的需求,研究了400~680 nm内多波长激光耦合进单模光纤的技术,设计了三片式耦合透镜组很好地消除了不同波长耦合时的色差以提高耦合效率,同时考虑光纤耦合调试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了能快速简单完成耦合调节的耦合光纤部件结构以及耦合调试的方法,通过实验测试荧光成像常用的4种波段激光(405,488,561,638 nm),耦合效率均大于65%。实验结果达到了较高的光纤耦合水平,证明该多波长激光耦合器性能优异。同时,由于耦合器装调简单且成本低,本文的工作具有进一步商业化的价值,且为多波长单模耦合激光器国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技术 单模激光耦合 多波长激光 光纤耦合
下载PDF
基于光学显微技术的淀粉粒计量方法及其在中药三七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迪 杨杰 +3 位作者 鲁瑶 邸学 李娜 王添敏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35-138,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光学显微技术的淀粉粒计量方法,并应用于中药三七中淀粉粒的计量。方法:基于光学显微技术的原理,利用淀粉遇碘液变蓝紫色的性质,采用稀碘液对淀粉粒染色;利用Image J软件对染色的淀粉粒进行自动计量。以中药三七粉末样品... 目的:建立基于光学显微技术的淀粉粒计量方法,并应用于中药三七中淀粉粒的计量。方法:基于光学显微技术的原理,利用淀粉遇碘液变蓝紫色的性质,采用稀碘液对淀粉粒染色;利用Image J软件对染色的淀粉粒进行自动计量。以中药三七粉末样品为测量材料,对稀碘液浓度、样品浓度、显微测量区域进行考查。结果:以0.002 mol/L浓度的稀碘液、15 mg/mL的样品浓度、显微测量9个区域为最佳实验条件,对样品中的淀粉粒面积占比进行测量。此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重现性的RSD均小于10.5%,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采用该方法测定三七中淀粉粒,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等级三七中淀粉粒的面积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淀粉粒变化规律为:40头>60头>120头>无数头>筋条>绒根≈剪口。结论:本研究建立基于光学显微技术的淀粉粒计量方法,在不同规格等级三七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为植物样品中淀粉粒显微计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粒 光学显微技术 计量方法 三七 规格等级 Image J软件
下载PDF
超分辨显微技术在活细胞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胡春光 查日东 +4 位作者 凌秋雨 何程智 李奇峰 胡晓东 胡小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25,共11页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和功能单位,对活细胞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是了解掌握生命本质的基础之一,因此活细胞的实时观测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光学显微技术受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观测200 nm以下的生物结构细节。近20年...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和功能单位,对活细胞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是了解掌握生命本质的基础之一,因此活细胞的实时观测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光学显微技术受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观测200 nm以下的生物结构细节。近20年来,随着超衍射极限光学理论、技术、器件和荧光探针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已成为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超分辨显微方法或测量耗时长,或易引起荧光蛋白漂白/细胞损伤,在活细胞研究中受到极大限制,已成为超分辨显微领域重点攻关的方向之一。为此,文中结合作者在快速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单分子成像的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和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基于荧光非线性可饱和光转换的受激发射显微技术以及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超分辨显微技术,并探讨了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发展应用。最后,文中展望了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在活细胞成像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显微技术 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 结构光照明显微技术
原文传递
研究生课程材料分析测试与显微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邵从英 李龙凤 +2 位作者 丁素芳 孟苏刚 韩满意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81-83,共3页
材料分析测试与显微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化学、物理、材料等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基础课程.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与我校近年来的教学实际,从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建立网络平台与虚拟操作平台、增加与教学配套的实... 材料分析测试与显微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化学、物理、材料等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基础课程.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与我校近年来的教学实际,从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建立网络平台与虚拟操作平台、增加与教学配套的实践环节,让研究生参与教师具体的科研项目、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该课程的综合改革,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未来工作、科研夯实了坚定的基础,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分析测试与显微技术 研究生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绍璞 陈彦 张震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生物显微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对生物医学的发展多次作出过里程碑式贡献。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改进 ,由于受光源本身物理特性及显微分辨原理的限制 ,其分辨本领已不可能再有更大的提高。为了对微小物体... 生物显微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对生物医学的发展多次作出过里程碑式贡献。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改进 ,由于受光源本身物理特性及显微分辨原理的限制 ,其分辨本领已不可能再有更大的提高。为了对微小物体进行观察测量 ,精确的控制和操纵 ,其必然让位于以电子显微镜为先导的各种现代显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生物医学 电子显微技术 扫描电镜 近场光学 X射线显微技术 扫描探针技术
下载PDF
太赫兹近场显微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代明聪 才家华 +2 位作者 熊虹婷 陈赛 吴晓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16,共24页
太赫兹是电磁频谱上还未被完全开发利用的频段,但太赫兹谱学成像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器件测试等方面已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受远场衍射极限限制,该频段难以聚焦于纳米、原子尺度的新材料和微纳器件中,极大阻碍了太赫兹科学的发展与技... 太赫兹是电磁频谱上还未被完全开发利用的频段,但太赫兹谱学成像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器件测试等方面已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受远场衍射极限限制,该频段难以聚焦于纳米、原子尺度的新材料和微纳器件中,极大阻碍了太赫兹科学的发展与技术应用。为提高成像分辨率,使其成为材料科学等交叉领域强大的研究工具,近年诞生了太赫兹耦合的近场显微技术,实现了纳米到埃米量级的空间分辨。本文综述了太赫兹耦合的近场显微技术,包括扫描近场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各自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实例,并探讨了太赫兹近场显微技术的未来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显微技术 太赫兹 原子力 扫描隧道
下载PDF
超分辨成像及超分辨关联显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丹樱 屈军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46-268,共23页
光学成像系统中有限孔径对光波的衍射,使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分辨率受到"衍射极限"限制而无法进一步提高.自1873年E.K.Abbe提出该问题以来,衍射极限就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高强度激光、高灵敏探测器等光电器... 光学成像系统中有限孔径对光波的衍射,使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分辨率受到"衍射极限"限制而无法进一步提高.自1873年E.K.Abbe提出该问题以来,衍射极限就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高强度激光、高灵敏探测器等光电器件研制技术以及新型荧光探针开发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光学显微技术衍射极限问题的研究迎来了新的契机,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SRM)在近十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本文从空域和频域角度回顾了衍射极限分辨率的基本原理,并据此对目前常见的各种SRM技术"绕过"衍射极限提高分辨率的机理给予了详解,同时介绍了各类技术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方向;作为SRM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详细介绍了超分辨关联显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SRM与活细胞实时荧光显微、荧光寿命显微、光谱测量和成像、电子显微、原子力显微、质谱技术等的关联,着重讨论了各类超分辨关联显微技术的作用和意义;最后,对SRM技术和超分辨关联显微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极限 超分辨成像 关联显微技术 超分辨关联显微技术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患者应用微创切开减压联合显微技术治疗效果探究
8
作者 王志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27-0029,共3页
探讨微创切开减压联合显微技术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44例我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以一比一的比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人数为22例,分组参照随机数字表法,选例时间区间设定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A组进行传统腕掌部开... 探讨微创切开减压联合显微技术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44例我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以一比一的比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人数为22例,分组参照随机数字表法,选例时间区间设定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A组进行传统腕掌部开放入路手术,B组进行微创切开减压联合显微技术手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腕管功能指标以及肌电图指标水平。结果 与术前相比,A、B两组手术后BCTQ、SSS、FSS评分均降低且后者显著低于前者,CMAP、SNAP、SCV水平均升高且后者显著高于前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则后者明显短于前者;术后合并症病发率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微创切开减压联合显微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可改善患者正中神经电生理功能,促使腕管功能得到恢复,减少手术创伤及腕关节功能损伤,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创切开减压 显微技术 肌电图指标
下载PDF
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在口腔显微技术下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杨青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4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在口腔显微技术下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在口腔显微技术下进行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在口腔显微技术下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在口腔显微技术下进行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根管治疗时间、护理舒适度、心理状态评分、治疗期间暂停操作次数、操作台菌落数、根管治疗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填充和根管封药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暂停操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操作台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菌落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根管治疗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显微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中应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可稳定治疗期间患者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快速完成根管治疗,同时降低治疗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使根管治疗更具安全性与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被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 口腔显微技术 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安全性 心理状态 舒适度
下载PDF
qPlus型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进展及前沿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梦溪 李世超 +1 位作者 查泽奇 裘晓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97,共15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探测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得样品表面的结构信息。基于qPlus传感器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NC-AFM)在传统AFM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分辨率,为研究表面物理和化学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和谱学研究技术。...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探测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得样品表面的结构信息。基于qPlus传感器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NC-AFM)在传统AFM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分辨率,为研究表面物理和化学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和谱学研究技术。本文首先介绍NC-AFM的基本构造、高分辨成像机制和力谱测量等工作原理,总结了近年来NC-AFM在表面在位化学反应、低维材料表征和表面电荷分布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NC-AFM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展望了NC-AFM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 qPlus传感器 高分辨成像 力谱测量 开尔文探针力显微技术
下载PDF
荧光显微技术在枣疯病病原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秀伶 刘孟军 +3 位作者 刘丽娟 郑来宽 周俊义 刘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49,共4页
以易感染枣疯病的阜平大枣为试材,对影响枣疯病病原荧光显微观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苯胺蓝(aniline blue)、 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2HCs... 以易感染枣疯病的阜平大枣为试材,对影响枣疯病病原荧光显微观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苯胺蓝(aniline blue)、 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2HCsd1)和阿的平(quinacrine)3种荧光染料均可用于枣疯病病原鉴定,其中以 DAPI效果最佳。 DAPI用于定性分析的最适浓度为 0.3μg·mL-1,用于定量分析的最适浓度为1.0μg·mL-1;对于尚未木质化或木质化程度很低的幼嫩组织切片应至少染色20min,对于高度木质化程度的组织切片应至少染色50min;带病原试材在4℃冰箱保存20~30d,在5%戊二醛中固定45~60d对观察结果无明显影响。以DAPI为染料对枣头、枣吊、叶柄、叶主脉、花梗、枝、树干皮、枣股、托叶刺、根、幼果以及接近成熟果实的组织切片进行了荧光显微观察,初步选定枝条作为最佳取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技术 枣疯病 类菌原体 病原鉴定
下载PDF
几种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和近期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吕志坚 陆敬泽 +1 位作者 吴雅琼 陈良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26-1634,共9页
在生命科学领域,人们常常需要在细胞内精确定位特定的蛋白质以研究其位置与功能的关系.多年来,宽场/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受限于光的阿贝/瑞利极限,不能分辨出200nm以下的结构.近年来,随着新的荧光探针和成像理论的出现,研究者开发... 在生命科学领域,人们常常需要在细胞内精确定位特定的蛋白质以研究其位置与功能的关系.多年来,宽场/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受限于光的阿贝/瑞利极限,不能分辨出200nm以下的结构.近年来,随着新的荧光探针和成像理论的出现,研究者开发了多种实现超出普通共聚焦显微镜分辨率的三维超分辨率成像方法.主要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近期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光源的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的概念和传统分辨率的定义,阐述了提高xy平面分辨率的方法.通过介绍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引入了单分子成像定位精度的概念,介绍了基于单分子成像的超分辨率显微成像方法,包括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PALM)和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STORM).介绍了两大类通过改造光源的点扩散函数来提高成像分辨率的方法,分别是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STED)和饱和结构照明显微技术(saturated structure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SIM).比较了不同的z轴提取信息的方法,并阐述了这些方法与xy平面上的超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所得到的各种三维超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的优劣.探讨了目前超分辨率显微成像的发展极限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 点扩散函数 PALM STORM STED SSIM
下载PDF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分析北黄海夏季浮游病毒的分布 被引量:8
13
作者 白晓歌 汪岷 +3 位作者 梁彦韬 江雪娇 王芳 杨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9-613,共5页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EFM),对2006年夏季北黄海水域31个站点的病毒丰度进行了检测,对浮游病毒丰度在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上进行了探讨。北黄海水域浮游病毒直接检测量(Virus Direct Count,VDC)为(...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EFM),对2006年夏季北黄海水域31个站点的病毒丰度进行了检测,对浮游病毒丰度在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上进行了探讨。北黄海水域浮游病毒直接检测量(Virus Direct Count,VDC)为(1.58×10^6~1.38×10^7)/mL,平均为5.86×10^6/mL。在水平分布上,表层、30 m和底层水在辽东半岛头部附近出现了病毒较高区域,近海水域的病毒丰度较中部水域高(P〈0.05)。在垂直分布上,表层浮游病毒丰度高于30 m水层和底层(P〈0.05)。在昼夜变化上,表层水体中浮游病毒量有明显的变化,10 m水层和30 m水层的病毒丰度昼夜变化较明显,底层病毒丰度昼夜趋势平缓。利用多元相关分析可知,北黄海夏季浮游病毒丰度与站位总水深(P〈0.01)和盐度(P〈0.05)成一定的负相关性,与温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 浮游病毒 荧光显微技术
下载PDF
荧光显微技术与HPLC联用法快速检测虎杖组织器官中白藜芦醇的分布与含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卜晓英 董爱文 +1 位作者 管琼玉 吴锋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09-1913,共5页
目的:建立荧光显微技术与HPLC法联用,快速检测不同生长期虎杖组织器官中白黎芦醇的分布与含量。方法:采用序贯试验设计冷冻切片的条件,荧光显微镜观察;超声波辅助提取所切材料中的白黎芦醇,HPLC检测其含量。结果:冷冻切片的条件为阿拉... 目的:建立荧光显微技术与HPLC法联用,快速检测不同生长期虎杖组织器官中白黎芦醇的分布与含量。方法:采用序贯试验设计冷冻切片的条件,荧光显微镜观察;超声波辅助提取所切材料中的白黎芦醇,HPLC检测其含量。结果:冷冻切片的条件为阿拉伯胶浓度先20%后40%,浸渍时间20%为5~6 h、40%为2~5 min,冷冻室温度-5℃,厚度为15μm;白藜芦醇主要积累在虎杖各器官、组织与细胞的纤维和纤维素中,其含量在根状茎中髓>木质部>韧皮部>周皮;器官间则是根状茎的芽>根状茎>地上茎>叶;根茎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HPLC检测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为虎杖最佳采收期与收购品质的确定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技术 HPLC 白藜芦醇 虎杖
原文传递
荧光显微技术在烟叶中料液吸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宗英 赵汉文 +3 位作者 徐磊 刘文哲 周亚福 雷东峰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为评价料液在烟叶中的吸收效果,采用3-氨基-9-乙基咔唑(AEC)标记葡萄糖为标记物,通过Leica-DMLB荧光显微镜对葡萄糖在烟叶中的渗透效果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的烟叶经过60℃、70%相对湿度条件下渗透8 h,低温冰冻切片,观... 为评价料液在烟叶中的吸收效果,采用3-氨基-9-乙基咔唑(AEC)标记葡萄糖为标记物,通过Leica-DMLB荧光显微镜对葡萄糖在烟叶中的渗透效果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的烟叶经过60℃、70%相对湿度条件下渗透8 h,低温冰冻切片,观察发现所施加葡萄糖均附着在烟叶表面,未能渗透到烟叶组织内部。进一步观察切片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的烟叶,认为叶片表面的角质层阻挡了葡萄糖分子的渗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技术 料液 葡萄糖 吸收效果
下载PDF
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SA对蚕豆气孔保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金环 左金淼 +1 位作者 王朋涛 宋纯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4,共6页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作为植物体内一种内源性的信号分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实验表明水杨酸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气孔关闭,抑制气孔张开.20 U/mL的CAT与SA共同处理时可逆转SA诱导气孔关闭作用的83%~90%.以H2O2荧光探针H2DCFDA...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作为植物体内一种内源性的信号分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实验表明水杨酸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气孔关闭,抑制气孔张开.20 U/mL的CAT与SA共同处理时可逆转SA诱导气孔关闭作用的83%~90%.以H2O2荧光探针H2DCFDA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直接检测到SA处理可引起保卫细胞内H2O2的产生;在保卫细胞内显微注射CAT可完全阻止SA导致的DCF荧光增强.表明SA诱导的气孔关闭可能与H2O2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蚕豆 气孔 聚焦显微技术
下载PDF
应用显微技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儿童痉挛性脑性瘫痪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佳坤 陈国志 +1 位作者 林小聪 常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技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4~12岁下肢痉挛性脑瘫儿童,应用电刺激及显微技术,按不同脊神经节段,不同比率选择性切除脊神经后根,观察术后肌张力缓解情况。结果25例儿童术后...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技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4~12岁下肢痉挛性脑瘫儿童,应用电刺激及显微技术,按不同脊神经节段,不同比率选择性切除脊神经后根,观察术后肌张力缓解情况。结果25例儿童术后双下肢痉挛消失,7例好转,排尿费力者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9例随访6个月~4年,未见痉挛再现。结论应用显微技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是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脑性瘫痪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痉挛 治疗 显微技术
下载PDF
应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技术对亚健康人群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云娥 任世旺 +3 位作者 谭燕 雷建平 黄文源 刘志洁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85-387,共3页
关键词 亚健康人群 显微技术 健康查体 结果报告 亚健康状态 医学科学 评估分析 人属 普通人 社会
下载PDF
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大草履虫口胞器与消化胞器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晶 邱子健 +1 位作者 王瑞清 秦宇虹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8-722,共5页
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LSCM)对大草履虫(Parameciumcaudatum)口胞器及消化胞器进行了再观察,通过连续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清晰地显示出草履虫口胞器中前庭、口腔、内口膜、四分膜、背咽... 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LSCM)对大草履虫(Parameciumcaudatum)口胞器及消化胞器进行了再观察,通过连续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清晰地显示出草履虫口胞器中前庭、口腔、内口膜、四分膜、背咽膜、腹咽膜等结构,它们的位置和形态与前人的工作结果基本一致,并给出口胞器结构的三维立体构象。观察了虫体内的食物泡及其形成过程。看到胞咽在摄食并形成食物泡时其直径变大的现象,表明Allen(1974)有关消化后期食物泡产生的微小泡回到胞咽处与胞咽膜融合的时间应该是在胞咽直径扩大时,此时微小泡参与到胞咽膜上,进而再参与到新食物泡膜的形成过程中,由此完成膜的循环再利用。在样品制备中采用KMnO4替代了免疫荧光技术中传统的固定剂,固定效果很好,清楚地显示了胞咽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履虫 免疫荧光 激光扫描共聚焦 口胞器 消化胞器 固定剂 KMNO4 显微技术 激光扫描 大草履虫
下载PDF
显微技术在输卵管妊娠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育华 盛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6,共2页
对7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显微技术行输卵管保守手术。其中18例行节段切除及端对端吻合术.53例行妊娠段输卵管病灶(血胚块)清除及成形术(21例)或开窗术(32例)。随访2年.63例已宫内妊娠.除2例仍在避孕外.宫内妊娠率为91.30%(63/69);8例... 对7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显微技术行输卵管保守手术。其中18例行节段切除及端对端吻合术.53例行妊娠段输卵管病灶(血胚块)清除及成形术(21例)或开窗术(32例)。随访2年.63例已宫内妊娠.除2例仍在避孕外.宫内妊娠率为91.30%(63/69);8例未妊娠。本组术后宫内妊娠率较文献报道为高.而再次异位妊娠率较文献报道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显微技术 保守手术 异位妊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