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人知识论赋观及其美学偏向
1
作者 刘朝谦 刘可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8-107,共10页
晋人的知识论赋观沿续《诗经》经学的知识论诗学观,把赋体文章定义为一种理性的知识话语,把赋文活动理解为人的一种认知活动.这种赋观的代表人物是左思和皇甫谧,他们明确将汉代以司马相如等人为代表的赋文审美创作看作是自己赋观的理论... 晋人的知识论赋观沿续《诗经》经学的知识论诗学观,把赋体文章定义为一种理性的知识话语,把赋文活动理解为人的一种认知活动.这种赋观的代表人物是左思和皇甫谧,他们明确将汉代以司马相如等人为代表的赋文审美创作看作是自己赋观的理论对手,试图以此在赋文创作上驱散笼罩在自己头上的汉代赋文学这片巨大"阴影",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或曰属于晋代的赋文创作新格局.赋体在屈原手上作为审美自觉的文体始创,至汉代蔚为大国.汉代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上主要沿屈原开启的审美道路拓展赋体文学的疆域,另一方面,在赋学思想和理论方面产生了经学和美学两种赋观.汉代贾谊、枚乘、司马相如和张衡等赋家大体依美的尺度来创作赋文本,其实现赋美的创作方法主要是想象和虚构,他们认为想象和虚构对于赋美的生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晋人主要针对汉代赋家的这种创作现实,及其所代表的美学赋观进行了批判,认为真正正确的应该是知识论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论赋观 晋人 左思 皇甫谧 美学偏向
下载PDF
从《兰亭集序》看晋人的山水审美与文化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聂春华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3-95,共3页
《兰亭集序》是晋人山水审美的集大成之作,它吸收了先秦儒道两家的山水审美思想,特别是继承了汉儒的天人感应观念,发展出一种人与自然动态创造的文化实践。这种文化实践对于促进自然在物理形态上的保存以及维系一种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 《兰亭集序》是晋人山水审美的集大成之作,它吸收了先秦儒道两家的山水审美思想,特别是继承了汉儒的天人感应观念,发展出一种人与自然动态创造的文化实践。这种文化实践对于促进自然在物理形态上的保存以及维系一种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集序》 晋人 山水审美 文化实践
下载PDF
智慧与幽默:从《世说新语》看晋人的嘲戏风尚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子烨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0-135,共6页
在晋人的清言俊辩中,有一种幽默滑稽的言语游戏,那就是嘲戏。嘲戏一般与学术研讨无关,但又经常发生在清谈的场合,实际上构成了清谈的一种"润滑剂"。《世说新语·排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时代风尚。晋人的嘲戏是无拘无... 在晋人的清言俊辩中,有一种幽默滑稽的言语游戏,那就是嘲戏。嘲戏一般与学术研讨无关,但又经常发生在清谈的场合,实际上构成了清谈的一种"润滑剂"。《世说新语·排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时代风尚。晋人的嘲戏是无拘无束的。其中蕴藏着自由的精神,旷达的气度,言语的机锋,思想的智慧,也包含着悖理的谬说与可笑的荒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晋人 清谈 言语 嘲戏
下载PDF
历史断裂处的魏晋想象——在抗战语境下重读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77,共10页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作为魏晋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以"个性自觉"来阐发魏晋美学精神的思想进路,常可被追溯至"五四"时期,而这一理解其实又是新时期重写的结果,其中常被忽略的事实便是该文写作于抗...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作为魏晋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以"个性自觉"来阐发魏晋美学精神的思想进路,常可被追溯至"五四"时期,而这一理解其实又是新时期重写的结果,其中常被忽略的事实便是该文写作于抗战时期,故理应被放置回抗战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来解读。抗战时期清谈误国论复兴的思想氛围,不仅使得该文发表后招致了来自介子的批判,也促成了宗白华通过对儒家道德与礼法的重释将"五四"缝合进"抗战"的努力,而深藏其后的乃以德国作为方法的文艺复兴取径。这些思想意涵在新时期思想构造中的遗失,恰恰透露了"启蒙"对"救亡"的新的压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抗战时期 晋人的美 个性自觉 文艺复兴
下载PDF
宗白华的“晋人之美”言说 被引量:2
5
作者 贺根民 《美育学刊》 2013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宗白华标榜散步美学,追逐晋人风致,礼赞晋人风韵之美,从而唤起国人对魏晋美学的重新关注。他以唯美的艺术来谋求生活的充实和诗意,晋人之美成为民国文人接纳传统资源的有效谱系。他的"晋人之美"言说为时代个性的解放寻觅到了... 宗白华标榜散步美学,追逐晋人风致,礼赞晋人风韵之美,从而唤起国人对魏晋美学的重新关注。他以唯美的艺术来谋求生活的充实和诗意,晋人之美成为民国文人接纳传统资源的有效谱系。他的"晋人之美"言说为时代个性的解放寻觅到了传统文化的因子,强化了世界美学中的中国声音,从而为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作出了典范性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晋人之美 艺术化人生
下载PDF
论晋人对汉代赋学观的接受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浴贤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0-25,共6页
西晋统一王朝的建立,唤起了士大夫文士的中兴期盼,也为大赋的繁荣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并使汉代赋学观在晋代得到接受和传播。对汉代赋学观的接受形成了晋人赋学观的兼容开放与大度;在抒情小赋繁荣之际,大赋勃尔复兴于赋坛,荟萃成为大赋小... 西晋统一王朝的建立,唤起了士大夫文士的中兴期盼,也为大赋的繁荣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并使汉代赋学观在晋代得到接受和传播。对汉代赋学观的接受形成了晋人赋学观的兼容开放与大度;在抒情小赋繁荣之际,大赋勃尔复兴于赋坛,荟萃成为大赋小赋争奇斗艳,各展风姿的绚丽景观,使晋代成为六朝辞赋创作最为繁荣活跃、成就最高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赋学观 晋人 接受传播
下载PDF
“旧族”与“晋人”:石赵文学的主体构成及主要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蔡丹君 《云梦学刊》 2014年第4期92-98,共7页
在石赵政权中出仕的汉族士人,因其阶级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人:一种是曾在西晋有一定地位的贵族士人,被称为"旧族";一种是起自乡里社会的寒素士人,被称为"晋人"。汉族士人是构成石赵政权文学发展的主体。然而寒人作为... 在石赵政权中出仕的汉族士人,因其阶级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人:一种是曾在西晋有一定地位的贵族士人,被称为"旧族";一种是起自乡里社会的寒素士人,被称为"晋人"。汉族士人是构成石赵政权文学发展的主体。然而寒人作为石赵政权中深受倚靠的对象,出仕待遇高于旧族,在文学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较高。寒人在石赵政权中的兴起与旧族的衰落,反映了十六国前期文学发展秩序的一些深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赵政权 晋人 旧族 乡里社会
下载PDF
空潭写春:论魏晋玄学与晋人之美
8
作者 张允熠 郝敬胜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东汉末年 ,客观历史条件激变。儒学无法以其固有地位继续存在 ,名教信仰严重跌落。此伏彼起 ,“援道入儒”的谈玄之风遂因势生发。道、玄、儒相互冲突、相互引牵 ,运演出错综复杂的动态流变。玄学的出现 ,虽有清谈虚空之痼疾 ,却也是一... 东汉末年 ,客观历史条件激变。儒学无法以其固有地位继续存在 ,名教信仰严重跌落。此伏彼起 ,“援道入儒”的谈玄之风遂因势生发。道、玄、儒相互冲突、相互引牵 ,运演出错综复杂的动态流变。玄学的出现 ,虽有清谈虚空之痼疾 ,却也是一种思想的解放。“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论”实则不能迁就的是名教的异化。玄学整合架构了一个充满矛盾、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潭写春 名教 玄学 晋人之美
下载PDF
晋人“心性”修为下的文艺审美
9
作者 李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3,共5页
融"儒释道"三家"心性"本质为一体的晋人"心性"内涵,深刻地影响了魏晋文化思潮、艺术与文艺审美。晋人摆脱了两汉以来儒家体系下的艺术功能性,直接体悟着人与自然之生命本性。清新简约的艺术追求,"... 融"儒释道"三家"心性"本质为一体的晋人"心性"内涵,深刻地影响了魏晋文化思潮、艺术与文艺审美。晋人摆脱了两汉以来儒家体系下的艺术功能性,直接体悟着人与自然之生命本性。清新简约的艺术追求,"得意忘象"、"以形写神"、"艺归于道"、"六法"等理论的确立,着墨于"虚处"来表达生命之"太虚之体"等晋人特有文艺审美,均是晋人"心性修为"的外显,并悉数传承到唐宋文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人 心性修为 艺术审美
下载PDF
左思《三都赋》晋人旧注略论
10
作者 杜慧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1-56,共6页
左思《三都赋》的晋人旧注有张载、刘逵、卫权、綦毋邃四家,这些在唐前单行的注本后被唐人《文选》注吸纳,原注渐次亡佚,唐钞《文选集注》便成为认识晋注的重要媒介。诸家晋注各有特点,又皆具有无征不信的精神,和《三都赋序》所言的征... 左思《三都赋》的晋人旧注有张载、刘逵、卫权、綦毋邃四家,这些在唐前单行的注本后被唐人《文选》注吸纳,原注渐次亡佚,唐钞《文选集注》便成为认识晋注的重要媒介。诸家晋注各有特点,又皆具有无征不信的精神,和《三都赋序》所言的征实作风一致。对晋人旧注的考察,促使我们再次思考《世说新语》注中提出的《三都赋》左思自注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都赋》 晋人旧注 《文选》
下载PDF
论《左传》中的晋人赋诗
11
作者 毛振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3-76,共4页
春秋时期,各国在政治外交往来中盛行赋诗言志。晋国涌现了一批赋诗的能手,他们在赋诗中知礼但也表现出了僭礼行为。与它国相比,晋人的赋诗很大气,往往用天下共主的霸气与各诸侯国交流。与此同时,在晋人参加的赋诗场合中,各国对晋国多颂... 春秋时期,各国在政治外交往来中盛行赋诗言志。晋国涌现了一批赋诗的能手,他们在赋诗中知礼但也表现出了僭礼行为。与它国相比,晋人的赋诗很大气,往往用天下共主的霸气与各诸侯国交流。与此同时,在晋人参加的赋诗场合中,各国对晋国多颂美奉承之辞,而晋人应对娴雅得体,与其所受之诗相谐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晋人 赋诗 霸主 颂美 谐和
下载PDF
晋人书札习用语“勿勿”考
12
作者 刘启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0年第2期17-21,共5页
“勿勿”是魏晋人书札中的习见语、当代许多学者将其按现代书札寒暄语释为“匆匆”.认为“勿勿”为古代书札磨损所致.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考证.得出“勿勿”’即“忽忽”(意同“匆匆”)是魏晋习见语的结论.今人以今律古则难以解释大... “勿勿”是魏晋人书札中的习见语、当代许多学者将其按现代书札寒暄语释为“匆匆”.认为“勿勿”为古代书札磨损所致.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考证.得出“勿勿”’即“忽忽”(意同“匆匆”)是魏晋习见语的结论.今人以今律古则难以解释大量魏晋书札及其他古籍中的该词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人书札 习惯语 '勿勿' '忽忽' 考辨
下载PDF
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潘岳书札残卷考述
13
作者 秦明智 《敦煌学辑刊》 1987年第2期53-61,共9页
甘肃省博物馆所藏有数件吐鲁番文书,这几件文书都是五十年代征集而来的。就其内容来说,有书札、毛诗、交易帐单和田亩帐等。除一件写本属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外,其余几件都是唐代遗物,对研究高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甘肃省博物馆所藏有数件吐鲁番文书,这几件文书都是五十年代征集而来的。就其内容来说,有书札、毛诗、交易帐单和田亩帐等。除一件写本属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外,其余几件都是唐代遗物,对研究高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重大的史料价值。在此,率先对晋人书札残卷试作考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时期 晋人书札 残卷 吐鲁番文书 史料价值 三国志 杨氏 司马迁 高昌 至德
下载PDF
春秋时期“重义轻死”现象探析——以春秋晋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海波 《史志学刊》 2018年第6期4-11,共8页
《左传》等传世文献记载了春秋时期"重义轻死"现象,以晋国尤多。当时各国重视礼教,尤其是礼义之教,仁、义、忠、信等属于礼义范畴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贵族多能引为鉴戒,此即春秋时人"重义"之原因所在。"轻死&q... 《左传》等传世文献记载了春秋时期"重义轻死"现象,以晋国尤多。当时各国重视礼教,尤其是礼义之教,仁、义、忠、信等属于礼义范畴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贵族多能引为鉴戒,此即春秋时人"重义"之原因所在。"轻死"则源于西周以来的尚武之风。起初,"知死不辟""不逃死"即被认为是"勇"的表现,后来"勇"被赋予道德内涵而演变为勇德,它将"不畏死"之"勇"引向了践行礼义道德的积极方面,促使了因遵守和捍卫某种道德观念而舍生忘死行为(即"重义轻死"现象)的产生,这种行为正是"重义"的极端表现。晋国礼义之教发达正是"重义轻死"现象多出于晋的根本原因。礼义之教对春秋社会的稳定及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重义轻死 晋人 尚武之风 礼义之教
下载PDF
晋人书法之意韵
15
作者 韩琳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13期39-39,共1页
清代书法家梁巘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更迭频繁,书法家表现出的是却是飘逸洒脱,是老庄式的超然物外,表现出对空灵境界的向往和追寻。所谓"韵",即书家在挥毫时所表达出来的&qu... 清代书法家梁巘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更迭频繁,书法家表现出的是却是飘逸洒脱,是老庄式的超然物外,表现出对空灵境界的向往和追寻。所谓"韵",即书家在挥毫时所表达出来的"意",我们在晋人的书作中品味到的是超然的心态与风度。该文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人书法 意韵 士族
下载PDF
晋人自然观及其成因
16
作者 王圣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3年第5期72-74,共3页
晋人开始发现了自然美,而且深深地陶醉于其中。在此基础上,山水田园诗、山水画开始勃兴。原始思维的遗留,玄学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导致的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是晋人自然观形成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晋人自然观 山水诗 山水画 思维方式
下载PDF
魏晋人物品藻谈
17
作者 刘谋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50-51,59,共3页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奇特的时代。在这个政治最混乱、社会最黑暗而在精神史上却是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激情的丰富多彩的时代里,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文学与艺术。国家的动乱、社会秩序的解体、旧礼教的崩溃、思...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奇特的时代。在这个政治最混乱、社会最黑暗而在精神史上却是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激情的丰富多彩的时代里,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文学与艺术。国家的动乱、社会秩序的解体、旧礼教的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得文学艺术逐渐摆脱了政治和教育的附庸地位而独立发展。书法、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等,也都以昂扬蓬勃的生机令人刮目相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学的兴盛,注重对人体自身的美的欣赏,注重人物品藻,成为这个时代政治文化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品藻 魏晋时代 汉末魏晋 精神史 文学与艺术 艺术创造 晋人 时代风尚 《世说新语》 附庸地位
下载PDF
古代晋人智慧故事
18
《沧桑》 1994年第3期54-54,共1页
宋朝名将狄青(字汉臣,汾阳人)征讨依智高(宋广源州壮族首领)时,大兵刚出桂林之南,狄青就祝祷说:“胜负没有根据。”于是拿出100个铜钱与神誓约说:“我们的军队真能大胜的话,请神让铜钱的钱面都朝上。”左右的官员都劝他不要这样做,担心... 宋朝名将狄青(字汉臣,汾阳人)征讨依智高(宋广源州壮族首领)时,大兵刚出桂林之南,狄青就祝祷说:“胜负没有根据。”于是拿出100个铜钱与神誓约说:“我们的军队真能大胜的话,请神让铜钱的钱面都朝上。”左右的官员都劝他不要这样做,担心倘若不如意,会动摇军心。狄青不听,一定要投掷铜钱。这时成千上万的官兵都紧张地注视着狄青,只见狄青挥手一掷,100个铜钱落地,竟然全部钱面朝上。于是全军欢呼,声震山林田野。狄青非常高兴,让左右的人取100个钉子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青 晋人 不如意 钱面 广源州 声震 请神
下载PDF
晋人审美精神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19
作者 黄鸿琼 《中国书画》 2005年第6期150-151,共2页
冲和、平静、自然、含蓄、韵致、优雅是东晋文人雅士们所追求的境界,人、文、书三者合一也是晋人追求的目标。因此晋人书法平和自然,含蓄蕴藉,追求一种冲和的、"虚静"的审美境界。强调创作主体在怍书之前须"先干研墨,凝... 冲和、平静、自然、含蓄、韵致、优雅是东晋文人雅士们所追求的境界,人、文、书三者合一也是晋人追求的目标。因此晋人书法平和自然,含蓄蕴藉,追求一种冲和的、"虚静"的审美境界。强调创作主体在怍书之前须"先干研墨,凝神静虑",主张"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追求平和的创作心态,从而达到一种超然物外,怡然自适的创作境界。而晋人书法的这种"虚静"美学精神是受儒、道、玄"虚静"说的影响。《老子道德经上篇·十六章》有"致虚极,守静笃";《荀子·解蔽》篇里"虚壹而静"。认为精神活动前的准备阶段应具备涤除"十蔽"的"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人 意在笔前 虚静 静虑 创作心态 老子道德经 虚极 审美境界 审美精神 解蔽
下载PDF
晋人写经和王羲之小楷之比较
20
作者 吴泽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0期87-88,共2页
经过了隶书草写,汉字笔画不断被简化,逐渐摆脱了隶书的一波三折,从而出现了硬钩、顿势等楷书的经典笔形。在晋人写经小楷作品中,无论是笔形还是笔势均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隶意,而在王羲之小楷作品中,不管是结构还是用笔都发生了变化,更... 经过了隶书草写,汉字笔画不断被简化,逐渐摆脱了隶书的一波三折,从而出现了硬钩、顿势等楷书的经典笔形。在晋人写经小楷作品中,无论是笔形还是笔势均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隶意,而在王羲之小楷作品中,不管是结构还是用笔都发生了变化,更具楷书之意。如果说晋人写经是由隶入楷的作品,那么王羲之的小楷作品则为真正意义上的更有楷式的小楷。文章主要比较晋人写经与王羲之小楷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人写经 王羲之 小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