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博华 吴芳 +2 位作者 张绪教 崔加伟 董晓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红寺堡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最前缘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交界位置,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但由于地表覆盖严重,缺乏完整的露头剖面,一直制约着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研究。本文基于红寺堡盆地窑山凹陷ST1钻井序列,采用光释光测年的... 红寺堡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最前缘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交界位置,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但由于地表覆盖严重,缺乏完整的露头剖面,一直制约着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研究。本文基于红寺堡盆地窑山凹陷ST1钻井序列,采用光释光测年的方法,建立了晚更新世地层年代格架,同时系统分析了70个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组成,依据地球化学指标重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研究认为:马兰黄土与萨拉乌苏组的界限年龄约为67.57±7.88 ka,预示着由古湖向风成环境的过渡,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记录了该时期的气候环境变迁过程,CIA值、Al_(2)O_(3)/Na_(2)O、K_(2)O/Na_(2)O值及粘土矿物含量指示了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经历了干旱-温暖-干旱的古气候演化过程;Rb/Zr、Sr/Ba值反映红寺堡盆地萨拉乌苏组沉积时期为封闭的湖盆环境,沉积水体深度自萨拉乌苏组一段开始加深,在萨拉乌苏组二段达到最大深度,萨拉乌苏组三段水体逐步变浅直至马兰黄土沉积时期古湖彻底消亡。该研究成果从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更新世地层的沉积环境演化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沉积环境 马兰组 萨拉乌苏组 元素地球化学 红寺堡盆地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晚更新世末期白洋淀南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2
作者 宗宇姮 毕志伟 +6 位作者 杨振京 赵志轩 马荣 宁凯 王利康 杨庆华 刘林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081-11091,共11页
为揭示白洋淀地区晚更新世末期气候环境变化特征与未来演化趋势,通过综合分析白洋淀南部地区ZK02钻孔中的湖泊沉积物粒度组分特征,并且在测年的基础上,对晚更新世末期(26.9 ka B.P.)以来白洋淀的环境气候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6.... 为揭示白洋淀地区晚更新世末期气候环境变化特征与未来演化趋势,通过综合分析白洋淀南部地区ZK02钻孔中的湖泊沉积物粒度组分特征,并且在测年的基础上,对晚更新世末期(26.9 ka B.P.)以来白洋淀的环境气候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6.9~10.5 ka B.P.期间,该地区以洪冲积沉积为主,气候处于冰期向间冰期过渡阶段,但总体仍比较干燥;10.5~8.3 ka B.P期间,沉积环境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气候比前一阶段温暖湿润;在8.3 ka B.P.至今期间,该地区沉积环境逐渐以湖相沉积为主,气候以温暖湿润的间冰期气候为主,并于全新世中期(约6.6 ka B.P.)达到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气候最温暖湿润的时期,随后于3.2 ka B.P.和1.8 ka B.P.前后发生了两次明显的冷干波动,在地质构造与河流变迁的影响下,白洋淀开始萎缩解体,加之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最终形成了白洋淀湖泊的现代形态格局。综上所述,受季风演化的影响,华北地区末次冰期环境冷干,早全新世开始转湿,中全新世最湿,晚全新世环境转干。这一湖泊演化模式与东亚夏季风的演化模式相似,对于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未来季风演化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白洋淀 粒度 晚更新世 环境演化
下载PDF
晚更新世化石等效剂量标准生长曲线构建
3
作者 黄曼琛 韩非 +2 位作者 肖萍 李梦琪 高峰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分析牙釉质化石自然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信号强度,可以构建牙釉质标准生长曲线(Standardised Growth Curve,SGC),用以直接获得样品等效剂量(DE)值。但由于不同时段的化石样品石化程度不同,其剂量响应... 通过分析牙釉质化石自然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信号强度,可以构建牙釉质标准生长曲线(Standardised Growth Curve,SGC),用以直接获得样品等效剂量(DE)值。但由于不同时段的化石样品石化程度不同,其剂量响应特征也不尽相同,很难建立统一的化石标准生长曲线。本研究通过对32个中晚更新世阶段牙釉质样品ESR信号分析发现,这一时段的样品具有近似的剂量响应,因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构建晚更新世化石样品的标准生长曲线,并将获得的化石样品等效剂量与附加剂量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小偏差在26%内。本文还探讨了建立化石样品标准生长曲线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等效剂量 标准生长曲线 化石 晚更新世
原文传递
长乐-诏安断裂带东支东山段晚更新世活动的年代学证据及其意义
4
作者 郭纪盛 乔岳强 +5 位作者 汤勇 余松 查雁鸿 胡庆 雷东宁 蔡永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长乐-诏安断裂带是福建沿海的主要活动断裂之一,沿断裂带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是福建省陆域上的主要发震构造。中国东部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与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有密切联系,因此研究长乐-诏安断裂带在晚更新世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 长乐-诏安断裂带是福建沿海的主要活动断裂之一,沿断裂带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是福建省陆域上的主要发震构造。中国东部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与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有密切联系,因此研究长乐-诏安断裂带在晚更新世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福建省东山县最新发现的长乐-诏安断裂东支东山段剖面的野外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下盘地层和断层上断点以上地层中钾长石光释光测年,确定了长乐-诏安断裂带东支东山段的具体活动时间在(34.8±8.3)~(48.0±3.5)ka之间,显示该断裂至晚更新世晚期仍有活动,属晚更新世活动断裂;通过震级(M)与地震断层位错量(D)经验关系拟合法估算,该断裂的最大发震能力为6.5~7.0级地震。该晚更新世活动断裂的确定和最大震级估算,为长乐-诏安断裂带的活动性提供了确切年代学证据,为东山县地区城市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乐-诏安断裂带 晚更新世 活动断层 光释光测年 年代学 发震能力 东山
下载PDF
宁夏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孢粉记录及古气候意义
5
作者 韦利杰 李振宏 +3 位作者 李明涛 董晓朋 崔加伟 寇琳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2-673,共12页
亚洲内陆荒漠化和干旱化与中国西部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西部地区的气候自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变化,研究其晚更新世古气候变化,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文章分析了宁夏南部清水河盆地晚更新... 亚洲内陆荒漠化和干旱化与中国西部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西部地区的气候自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变化,研究其晚更新世古气候变化,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文章分析了宁夏南部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的孢粉记录,结果显示孢粉序列可从下至上划分为4个组合带,反映了该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植被和气候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晚更新世中期(75~50 ka B.P.)是植被以蒿属为主的干草原,气候温凉偏干;晚更新世晚期(25~15 ka B.P.)由荒漠草原-干草原和疏林草原交替出现逐渐过渡到荒漠草原,该时期冬季风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致使气候逐渐变冷变干,气候类型由温凉偏湿过渡到冷干。宁夏南部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孢粉记录的深入研究对于正确认识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历史演变和黄土高原治理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清水河盆地 晚更新世 孢粉记录 古植被 古气候
下载PDF
大凉山区比尔河晚更新世以来阶地级序及其演化
6
作者 殷志强 屈天月 +2 位作者 庞明非 邵海 丁一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2期64-71,共8页
河流阶地详细记录了区域构造活动和地貌演化信息,可为第四纪地貌阶段性隆升提供证据。位于四川大凉山区的昭觉河流域及其支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缘的过渡带,发育了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以昭觉河的支流比尔河为... 河流阶地详细记录了区域构造活动和地貌演化信息,可为第四纪地貌阶段性隆升提供证据。位于四川大凉山区的昭觉河流域及其支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缘的过渡带,发育了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以昭觉河的支流比尔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河流阶地级序及阶地沉积物调查,结合14C测年结果,厘定了比尔河的3级河流阶地,其中T_(2)和T_(3)为基座阶地,T1为堆积阶地,形成时间为27.75 ka B.P.、12.20 ka B.P.以及6.65 ka B.P.,其中T3阶地与T2阶地的河流下切速率分别为0.59~1.29 mm/a和1.26~4.50 mm/a。认为川西大凉山地区30 000 a以来地貌至少经历了2次间歇性抬升,在整体隆升过程中,河流上游较中下游的地壳抬升速度更快,具有掀斜式抬升特征。T_(3)、T_(2)、T_(1)阶地的形成与研究区气候变化有一定相关性,但新构造运动是比尔河河流阶地形成的主导因素,这对了解川西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河流阶地的级序展布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级序 地貌演化 晚更新世 比尔河
下载PDF
海南岛西北部晚更新世海滩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林义华 梁定勇 +5 位作者 魏昌欣 吕昭英 吴迪 黄武轩 许国强 杜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79-4090,共12页
海滩岩是形成于潮间带,由碳酸盐胶结海滩沉积物而成的一种海岸带碳酸盐胶结岩,对于研究古海平面变化、海岸带演化以及古气候变化等海陆相互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海滩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滩岩主量元素与... 海滩岩是形成于潮间带,由碳酸盐胶结海滩沉积物而成的一种海岸带碳酸盐胶结岩,对于研究古海平面变化、海岸带演化以及古气候变化等海陆相互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海滩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滩岩主量元素与上部陆壳(upper continental crust,UCC)的平均含量比较,显著富集MgO和CaO,略富集MnO,其他均亏损,其中Na_(2)O亏损最大。6件海滩岩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REE)总体呈微弱的右倾轻稀土富集型曲线,轻、重稀土分异不强,以Eu弱负异常,Ce弱负异常及La弱正异常为特征;从早到晚,Al_(2)O_(3)/MgO比值变小和陆源碎屑组分SiO_(2)、Al_(2)O_(3)、Na_(2)O、K_(2)O、TiO_(2)等含量逐渐下降共同反映陆源的化学风化减弱,气候越来越干旱。古盐度Z值、Sr/Ba、Rb/K、V/Cr、V/(V+Ni)和稀土元素判别研究区为弱氧化-氧化的海陆交互环境,古地理格局为半封闭边缘海。根据δ^(18)O计算出的晚更新世古水温平均温度为28.22℃,与前人用浮游有孔虫壳体Mg/Ca比值计算出的古海水温度相吻合,显示为热带海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岩 地球化学特征 古环境 晚更新世 海南岛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盆地陆架晚更新世三角洲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泓君 姜涛 +6 位作者 李顺 冯英辞 仝长亮 贺超 黄文凯 杜文波 钟和贤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5,共15页
莺歌海盆地陆架区作为南海北部的一个重要地质构造单元,记录了第四纪以来沉积和海平面变化的丰富信息。通过对研究区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深水区钻孔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晚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特征,研究区浅部地层划分出层A和层B ... 莺歌海盆地陆架区作为南海北部的一个重要地质构造单元,记录了第四纪以来沉积和海平面变化的丰富信息。通过对研究区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深水区钻孔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晚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特征,研究区浅部地层划分出层A和层B 2套地层单元,并进一步对研究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3种沉积亚相的地震特征进行了解释分析。钻孔AMS^(14)C与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三角洲形成于晚更新世65~56 ka,即MIS4晚期-MIS3早期。结合钻孔岩性和有孔虫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地质、沉积背景等资料,开展了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认为莺歌海盆地的构造和古地貌、海南岛隆升、物源供给、海平面变化、古季风对三角洲的形成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晚更新世 陆架 三角洲 南海
下载PDF
河北蔚县南柏山遗址晚更新世河套大角鹿角化石 被引量:1
9
作者 梅惠杰 张贝 +1 位作者 雷华蕊 同号文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37,共13页
大角鹿是我国北方中-晚更新世遗址中最常见动物化石之一,也是更新世期间我国北方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之一。除周口店地区之外,其他遗址出土的大角鹿化石都十分零碎,极少有完整的大角鹿鹿角发现。再加上对大角鹿不同年龄阶段鹿角的发育情... 大角鹿是我国北方中-晚更新世遗址中最常见动物化石之一,也是更新世期间我国北方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之一。除周口店地区之外,其他遗址出土的大角鹿化石都十分零碎,极少有完整的大角鹿鹿角发现。再加上对大角鹿不同年龄阶段鹿角的发育情况更是知之甚少,因此,以往仅凭鹿角形态所做的分类值得商榷。2018年,在河北省蔚县南柏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1件几乎完整的大角鹿鹿角化石。鹿角很大,眉枝和主枝掌部都呈薄片状,掌部无指突;眉枝和主枝掌部的延展面基本一致,但不完全平行,主枝角干在基部有明显弯曲,但“S”形并不明显,总体特征与晚更新世河套大角鹿(Sinomegaceros ordosianus)的基本一致。该标本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河套大角鹿角化石。含该化石的地层成因尚不确定,初步的光释光测年结果是距今约11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角鹿属 角化石 南柏山遗址 晚更新世 河北蔚县
原文传递
新疆色帕巴依—柯坪地区中—晚更新世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鑫 代友旭 +3 位作者 王利鹏 王庆同 阎琨 姜文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8-1276,共9页
【研究目的】塔西北中—晚更新世古环境变化的研究相对薄弱,西南天山作为亚洲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其古环境的研究对于预测未来气候意义重大,孢粉组合特征所指示的古植被演替规律已然成为该地区古气候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 【研究目的】塔西北中—晚更新世古环境变化的研究相对薄弱,西南天山作为亚洲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其古环境的研究对于预测未来气候意义重大,孢粉组合特征所指示的古植被演替规律已然成为该地区古气候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新疆色帕巴依—柯坪地区河流阶地典型剖面样品孢粉鉴定和光释光定年测试,探讨了该区中—晚更新世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划分出中—晚更新世三个孢粉组合带:第Ⅰ孢粉组合带:Quercus(栎)-Graminae(禾本科)-Chenopodiaceae(藜科)孢粉组合带;第Ⅱ孢粉组合带:Ephedra(麻黄)-Betula(桦)-Labiatae(唇形科)孢粉组合带;第Ⅲ孢粉组合带:Pinus(松属)-Ephedra(麻黄)-Chenopodiaceae(藜科)孢粉组合带。【结论】孢粉组合指示西南天山中—晚更新世总体气候干旱,呈干冷—暖湿—干冷的气候震荡趋势,其中65~16 ka期间存在明显的降水丰富的潮湿气候阶段;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阶地地貌受构造和气候双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更新世 孢粉 河流下切 古环境 干冷-温暖-干冷气候循环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新疆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进积体序列与古河流系统
11
作者 陈晓辉 陆凯 +4 位作者 田振兴 温珍河 徐晓达 张勇 孔祥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6,共12页
通过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与钻孔沉积地层的综合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海域的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研究显示,基于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老至新划分的6个声学地层单元(U5、U4、U3、U2、U1-2、U... 通过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与钻孔沉积地层的综合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海域的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研究显示,基于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老至新划分的6个声学地层单元(U5、U4、U3、U2、U1-2、U1-1)与钻孔划分的沉积地层单元密切相关。MIS4期与末次冰盛期低海面时期发育的2个层序界面(R4、R2),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层序(SQ3、SQ2、SQ1),并识别出3期进积体序列与2期古河流系统。MIS5期与MIS3期高海面及海平面下降期间的2期东向进积体序列主要包括高位体系域与强制海退体系域,对应浅海—滨海沉积,厚度分别由西部的24 m与40 m向东明显变薄,而全新世高海面以来向海的进积体序列主要对应高位体系域,与长江源的浅海相泥质沉积相关,最大厚度超过16 m。研究区MIS4期和末次冰盛期发育的2期古河流系统与低位体系域相对应,最大沉积厚度分别超过36 m与24 m,均与长江及黄河密切相关,影响范围延伸至黄海槽及其以东海域,尤其末次冰盛期最远可达济州岛附近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积体 古河道 层序地层 晚更新世以来 南黄海中部
下载PDF
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地层序列及地质意义
12
作者 南德斌 李振宏 +2 位作者 董晓朋 寇琳琳 韦利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7-511,共15页
古汾河改道是运城盆地新生代时期一次重要的地表巨变过程,对于古汾河改道时限目前仍存在着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2种观点,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研究以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沉积序列为调查对象,在光释光测年的基础上,厘定了沉积序列转换的... 古汾河改道是运城盆地新生代时期一次重要的地表巨变过程,对于古汾河改道时限目前仍存在着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2种观点,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研究以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沉积序列为调查对象,在光释光测年的基础上,厘定了沉积序列转换的关键时限;结合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分析了栲栳塬晚更新世沉积序列的成因及地质主控因素。研究认为: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沉积序列具有双层结构的特点,下部为一套河流相砂体,上部为一套风成相黄土,二者之间的界限大约在7.6~6.3万年;碎屑锆石年龄序列对比分析认为,栲栳塬晚更新世早期的河流相沉积与运城盆地汾河古河道的沉积特征基本一致,晚更新世中期,由于峨眉台地的区域性抬升,古汾河发生改道进而退出运城盆地,栲栳塬早期的河流相沉积之上开始接受持续的风成相沉积;运城盆地晚更新世中期的构造抬升事件在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均有响应,预示着青藏高原在该时期存在一期明显的构造隆升,其远程效应是造成汾河改道退出运城盆地的主要动力。该研究成果从沉积角度为运城盆地古汾河的改道时限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风成黄土 古汾河 晚更新世 运城盆地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珠江三角洲钻孔年代及沉积演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鹏辉 李宏卫 +4 位作者 詹伟琪 凌恳 宋盈瑾 徐晓琳 赖忠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33-335,共3页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海的北部大陆边缘,其两套海侵—海退旋回沉积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已有研究大多基于14C测年,存在由于测年上限(<45 ka)导致对全新世以前地层年代框架的低估问题;而光释光(OSL)测年在珠三角的全新世以前的地层...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海的北部大陆边缘,其两套海侵—海退旋回沉积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已有研究大多基于14C测年,存在由于测年上限(<45 ka)导致对全新世以前地层年代框架的低估问题;而光释光(OSL)测年在珠三角的全新世以前的地层年代已有应用,但已发表数据仍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珠江三角洲 光释光测年 碳十四测年 沉积演化
下载PDF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孢粉指示意义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凡欠荣 温汉辉 +5 位作者 杨细乐 苏和明 刘曼 薛朋 彭文达 卢统庆 《矿产勘查》 2023年第12期2279-2287,共9页
地层中保存的化石孢粉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古植被、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历史的重要指标。但是关于不同沉积环境中孢粉化石的保存状况,至今尚未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以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典型地质剖面中QK02钻孔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孢粉... 地层中保存的化石孢粉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古植被、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历史的重要指标。但是关于不同沉积环境中孢粉化石的保存状况,至今尚未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以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典型地质剖面中QK02钻孔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孢粉组合分析揭示不同的沉积环境对孢粉化石记录保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性探讨清城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环境演变历史。研究结果显示,清远市清城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保存情况总体较差:晚更新世地层统不含孢粉,主要可能原因为早期处于河流相沉积环境,不利于孢粉保存。此外,后期气候环境变化,降雨量降低,由河流沉积相转变为陆相剥蚀区,风化严重,也可能导致孢粉遭受破坏;早—中全新世孢粉组合中木本植物含量大量增加,特别是壳斗科的栲属和常绿栎属乔木大量增加,而落叶栎属和枫香属含量较低,反映常绿阔叶林占据优势的植被状况,表明该时期区域气候变化从冷干转向暖湿,同时该时期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沼沉积相,有利于孢粉沉积保存;晚全新世气候变冷,导致森林逐渐减少,植被以由落叶栎属与栲属、常绿栎属与松属组成的森林植被为代表。然而,该阶段沉积物中孢粉含量极低,可能是洪水快速发育,使得沉积物主要来自山麓或其他剥蚀区风化壳的土壤,从而导致孢粉记录保存不完整。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内陆河谷以河流相或风化剥蚀区为主的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具有横纵向变化快、物质组成复杂、同期异相等特征,可能不适合利用地层孢粉记录开展古环境重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孢粉 古气候 古环境 清城区 广东省清远市
下载PDF
桑沟湾周边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地层
15
作者 王敬 韩忠 袁星芳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76,共9页
通过桑沟湾周边海域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地质解译,结合典型钻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地层序列。研究表明,桑沟湾周边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上覆于基岩之上,自下而上识别出了具有层序意义的3个声学地层单... 通过桑沟湾周边海域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地质解译,结合典型钻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地层序列。研究表明,桑沟湾周边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上覆于基岩之上,自下而上识别出了具有层序意义的3个声学地层单元(SU2、SU1-2、SU1-1),与钻孔的3个沉积地层单元(DU2、DU1-2、DU1-1)对应性良好。桑沟湾周边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序列,形成于末次冰盛期低海面时期及早-中全新世高海面以来,自下而上包括低水位体系域(河流-河道充填相沉积)、海侵体系域(潮流沙脊与滨海相沉积)、高水位体系域(浅海相沉积)。研究区低水位体系域受河流下切侵蚀作用,沉积厚度变化较大,介于0~15 m;海侵体系域的沉积厚度普遍介于4.5~5.5 m,分布广泛;高水位体系域由岸向海,自西南至东北沉积厚度逐渐增加,最厚处超过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周边海域 晚更新世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错断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证据 被引量:88
16
作者 杨晓平 蒋溥 +3 位作者 宋方敏 梁小华 陈献程 邓忠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1-345,共5页
在野外实地考察基础上,研究人工开挖剖面并使用现代测年技术后,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前山断裂和中央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发生过强烈的活动。可以分辩出龙门山前山断裂南段大川- 双石断裂错断距今5-74 万a 以来的冲积层,垂直位移1-74m ... 在野外实地考察基础上,研究人工开挖剖面并使用现代测年技术后,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前山断裂和中央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发生过强烈的活动。可以分辩出龙门山前山断裂南段大川- 双石断裂错断距今5-74 万a 以来的冲积层,垂直位移1-74m ;中央断裂南段五龙断裂在错断距今9 万a 左右的冲洪积地层后,被距今约7-85 万a 的坡积层覆盖,剖面上地层的垂直位移为0-73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逆断层 五龙断裂 断层 晚更新世 地层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南部地区晚更新世年代地层和海水进退 被引量:51
17
作者 王张华 丘金波 +2 位作者 冉莉华 严学新 李晓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共8页
根据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 4个钻孔详细的测年和微体古生物分析结果 ,对该区约 110kaBP来的地层进行了年代学划分 ,并且重建了晚更新世海侵海退过程。研究发现 ,形成于 12 0~ 110kaBP的蓝灰色硬土是本区晚更新世底界的标志 ,而晚更新世... 根据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 4个钻孔详细的测年和微体古生物分析结果 ,对该区约 110kaBP来的地层进行了年代学划分 ,并且重建了晚更新世海侵海退过程。研究发现 ,形成于 12 0~ 110kaBP的蓝灰色硬土是本区晚更新世底界的标志 ,而晚更新世顶界的标志是形成于 17~ 10kaBP的暗绿色或棕黄色硬土。晚更新世早期 110~ 6 0kaBP间 ,本区主要发育河流相的含砾砂 ,但其中 10 0~ 80kaBP间发生一次较弱海侵 ,以溺谷相沉积为主。晚更新世中期 6 0~ 2 2kaBP ,沉积物经历粗 -细 -粗 3个阶段 ,分别是 6 0~ 4 0、4 0~ 34和 34~ 2 2kaBP。其中第 2阶段在西部地区出现硬土层 ,而中东部地区 6 0~ 2 2kaBP期间海侵层连续 ,且在 4 3~ 4 0和 34~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海侵 年代地层 测年 第四纪 年代学 海水 微体古生物 BP 发育
下载PDF
云南鹤庆古湖晚更新世的孢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学意义 被引量:43
18
作者 羊向东 王苏民 +2 位作者 童国榜 吴敬禄 蒋雪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5-343,共9页
本文通过鹤庆古湖沉积物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晚更新世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内部气候波动性特点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着较好的可比性,反映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上,气候的不稳定性同样在本区有明显的响应。而... 本文通过鹤庆古湖沉积物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晚更新世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内部气候波动性特点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着较好的可比性,反映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上,气候的不稳定性同样在本区有明显的响应。而且不同季风区气候资料对比也表明,本区冷湿和暖干的气候组合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末次冰期该区夏季锋面降水增多,而间冰期则与之相反。造成这种区域环境效应的原因,与西南季风区大气环流的复杂性、云贵高原的地貌部位以及由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引起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庆古湖 孢粉记录 云南 古气候 晚更新世 地层
下载PDF
贵州七星洞晚更新世晚期石笋的古气候环境记录 被引量:56
19
作者 彭子成 张兆峰 +3 位作者 蔡演军 张美良 林玉石 刘桂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用热电离质谱 (TIMS) -铀系法高精度地测定了贵州七星洞石笋的年龄 ,其生长年限为 43 0 2 0± 96 0~ 1 2 6 5 0± 2 90aB .P .,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 2阶段到 3阶段后期。石笋的生长率变化反映了当时气候从暖湿多雨和印度洋季风... 用热电离质谱 (TIMS) -铀系法高精度地测定了贵州七星洞石笋的年龄 ,其生长年限为 43 0 2 0± 96 0~ 1 2 6 5 0± 2 90aB .P .,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 2阶段到 3阶段后期。石笋的生长率变化反映了当时气候从暖湿多雨和印度洋季风强劲的环境 ,逐渐转化为冷干少雨、东亚冬季风强劲的环境。石笋的氧同位素变化表明 :43 0 0 0~ 2 96 0 0aB .P .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 3阶段后期。该阶段δ18O平均值负于全阶段的平均值 ,气候暖湿多雨 ,此青藏高原夏季出现强的低气压 ,有利于印度洋季风携带孟加拉湾大量水汽进入青藏高原 ;2 96 0 0~ 1 46 0 0aB .P .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 2阶段 ,该阶段δ18O平均值高于全阶段的平均值 ,气候冷干少雨 ,对应于末次盛冰期 ;1 46 0 0~ 1 2 6 5 0aB .P .阶段δ18O平均值略负于全阶段的平均值 ,气候向温湿趋势发展。石笋氧同位素曲线还显示了HeinrichH1 ,H2 ,H3和H4的突冷事件和Dansgaard Oeschger(D O)IS1~IS1 1的暖事件旋回 ,这表明北大西洋发生的气候突发事件 ,在低纬度的贵州地区找到了印记。大西洋环流的终止和产生 ,可以通过大气内部的动力过程 ,影响到亚洲季风控制区。对于表征全球变化的事件是否具有同时性 ,还有待我们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石笋 热电离质谱-铀系年龄 生长率 氧同位素 古气候环境 晚更新世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我国北方沙漠地区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48
20
作者 董光荣 金炯 +2 位作者 高尚玉 李保生 陈惠忠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本文通过地层沉积相等资料的分析,讨论了我国北方沙漠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
关键词 晚更新世 沙漠 气候 地层 沉积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