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级UASB-A/O-SBR工艺深度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9
1
作者 吴莉娜 宋燕杰 +2 位作者 刘牡 张树军 彭永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0-2525,共6页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深度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在A/O反应器中实现并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该系统按如下模式运行: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残余...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深度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在A/O反应器中实现并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该系统按如下模式运行: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残余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利用剩余COD(化学需氧量)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反硝化被进一步去除,之后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除硝化产生的亚硝态氮及硝态氮深度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原渗滤液COD质量浓度仅3.00 g/L左右,氨氮质量浓度在2.00 g/L左右;系统进水采用将原渗滤液与生活污水1:1混合液,且投加相当于1.56 g/L COD的外碳源无水乙酸钠,将C和N质量浓度比由1.7提高到3.0;通过FA与FNA对NOB的联合抑制,在A/O反应器中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其中亚硝态氮积累率大与70%;产生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在SBR中被彻底去除;最终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小于2 mg/L,氨氮的去除率为99%;最终出水总氮质量浓度为26 mg/L,系统总氮去除率接近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生活污水 短程硝化 UASB A/O SBR FA FNA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亚硝化性能及其抑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芸 熊向阳 +5 位作者 李军 陈刚 张美雪 张彦灼 姚远 李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9-427,共9页
采用连续流MBR反应器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考察其亚硝化性能;并探讨底物、产物和毒性物质对亚硝化性能的抑制及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NH_4+-N浓度为(280±20)mg/L时,通过控制DO为0.5~1 mg/L,pH值为7.8~8.2和温度为(30±1)... 采用连续流MBR反应器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考察其亚硝化性能;并探讨底物、产物和毒性物质对亚硝化性能的抑制及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NH_4+-N浓度为(280±20)mg/L时,通过控制DO为0.5~1 mg/L,pH值为7.8~8.2和温度为(30±1)℃,成功启动MBR的亚硝化工艺,在第32d时,NO_2^--N积累率为84.27%;后逐步升高进水负荷,并提高DO至2~3mg/L,逐渐实现MBR系统中以晚期垃圾渗滤液原液为进水的亚硝化,在第112d时,系统出水NO_2^--N浓度为889mg/L,NO_2^--N积累率为97.23%.底物、产物和毒性物质的抑制实验表明,毒性物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强于底物和产物;当毒性物质浓度(以COD计)为1600.2mg/L时,氨氧化速率下降了22.15%,而相应条件下若以FA为单因子抑制时,氨氧化速率下降了4.74%~6.49%,若以FNA为单因子抑制时,氨氧化速率相比下降了14.46%~15.86%.分别采用Haldane底物抑制模型、Aiba产物抑制模型以及修正后的毒性物质抑制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21、0.9961和0.9924,并得到底物、产物和毒性物质的抑制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膜生物反应器(MBR) 亚硝化 抑制动力学
下载PDF
晚期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脱氮及其抑制动力学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芸 李军 +6 位作者 蔡辉 陈刚 侯爱月 胡啸 卞伟 国瑞峰 刘一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9-1416,共8页
采用晚期垃圾渗滤液对UASB反应器中无机环境培养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进行驯化,探讨基质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通过批式试验分别对基质和垃圾渗滤液抑制厌氧氨氧化动力学进行测定并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经过... 采用晚期垃圾渗滤液对UASB反应器中无机环境培养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进行驯化,探讨基质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通过批式试验分别对基质和垃圾渗滤液抑制厌氧氨氧化动力学进行测定并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经过75d的运行,系统逐渐适应垃圾渗滤液并实现高效脱氮.基质的去除量随进水基质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HRT的延长,进水基质及渗滤液浓度逐渐升高,系统脱氮效果降低.厌氧氨氧化基质抑制的阈值是NH4+-N浓度为489.03mg/L和NO_2^--N浓度为192.36mg/L.当以铵盐为抑制剂时,Vmax(NH_4^+-N)为0.1893mg/(mg·d),半饱和常数为39.39mg/L,抑制动力学常数为3482.27mg/L.当以亚硝酸盐为抑制剂时,Vmax(NO_2^--N)为0.246mg/(mg·d),半饱和常数为43.19mg/L,抑制动力学常数为701.15mg/L.厌氧氨氧化受垃圾渗滤液影响尤为显著,垃圾渗滤液条件下厌氧氨氧化活性被完全抑制的浓度为1450.69mg/L(以COD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厌氧氨氧化 脱氮 抑制动力学
下载PDF
晚期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及其污泥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芸 李军 +4 位作者 陈刚 熊向阳 张彦灼 白志远 苏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1-418,共8页
为研究ANAMMOX(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过程中氮转化途径的变化及颗粒污泥特性,采用2套ANAMMOX-UASB生物膜反应器(1#系统和2#系统)分别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和无机配水,考察两种水质条件下ANAMMOX系统的脱氮性能,并对稳定... 为研究ANAMMOX(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过程中氮转化途径的变化及颗粒污泥特性,采用2套ANAMMOX-UASB生物膜反应器(1#系统和2#系统)分别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和无机配水,考察两种水质条件下ANAMMOX系统的脱氮性能,并对稳定运行时期两个系统颗粒污泥中ANAMMOX菌活性、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及其污泥理化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系统经过连续培养逐渐适应了晚期垃圾渗滤液,实现了ANAMMOX耦合异养反硝化高效脱氮;稳定期1#系统和2#系统中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66%和76.77%.1#系统和2#系统的颗粒污泥均具有ANAMMOX活性、硝化活性和反硝化活性,1#系统中颗粒污泥ANAMMOX活性和硝化活性较2#系统略有降低,而反硝化活性则大有提高;两个系统中ANAMMOX过程对TN去除速率分别为0.286和0.301 g/(g·d).1#系统中颗粒污泥呈红褐色,2#系统中颗粒污泥呈砖红色,两个系统中粒径〉1.5~2.5 mm的颗粒污泥所占比例分别为66.10%和50.67%,基本处于传质作用最佳的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ANAMMOX) 脱氮 颗粒污泥 晚期垃圾渗滤液
下载PDF
ANAMMOX-UASB系统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 脱氮性能及其颗粒污泥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芸 张美雪 +5 位作者 熊向阳 陈刚 李军 张彦灼 宋薇 王明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1-178,共8页
以晚期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考察ANAMMOX-UASB系统脱氮性能及ANAMMOX颗粒污泥表观特性和粒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采用ANAMMOX-UASB系统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可实现高效脱氮.在稳定期,NH^+_4-N,NO^-_2-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95%和87%... 以晚期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考察ANAMMOX-UASB系统脱氮性能及ANAMMOX颗粒污泥表观特性和粒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采用ANAMMOX-UASB系统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可实现高效脱氮.在稳定期,NH^+_4-N,NO^-_2-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95%和87%;系统中ANAMMOX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活性良好,仍然是脱氮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有部分异养反硝化作用同步脱氮.此外,系统中还存在好氧氨氧化和亚硝氮氧化作用,其活性分别为0.031和0.010 g/(g·d).系统中颗粒污泥颜色由砖红色转变成红褐色,平均粒径由小变大;稳定运行期粒径大于1.5 mm的颗粒污泥为81%;颗粒污泥表层有球菌、杆菌和丝状菌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晚期垃圾渗滤液 颗粒污泥 脱氮
下载PDF
晚期垃圾渗滤液两级UASB-A/O-SBR工艺短程深度脱氮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莉娜 彭永臻 +2 位作者 刘牡 宋燕杰 张树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87,共6页
采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对城市生活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深度处理。运行模式如下: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反硝化,UASB1出水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利用残余COD在二级UASB(UA... 采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对城市生活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深度处理。运行模式如下: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反硝化,UASB1出水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利用残余COD在二级UASB(UASB2)中被进一步去除,在A/O反应器中利用残余COD进行反硝化以及将NH4+-N硝化,在SBR中去除硝化产生的亚硝态氮、硝态氮。试验中首先采用原渗滤液进入处理系统(20 d),然后采用原渗滤液与生活污水1∶1混合进入系统实现和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60 d),最后采用原渗滤液与A/O反应〗器出水1∶1混合进入系统实现和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60 d)。140 d的试验结果表明:原渗滤液的总氮浓度为2 300 mg.L-1,氨氮浓度在2 000 mg.L-1左右时,通过将原渗滤液与生活污水或A/O反应器出水1∶1混合,可以在A/O反应器中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其中亚硝态氮积累率为70%~88%。后续的SBR工艺,可彻底去除产生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最终出水的氨氮浓度不到2 mg.L-1,总氮浓度为18~20 mg.L-1,系统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9.7%和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短程硝化 厌氧污泥床
下载PDF
晚期垃圾渗滤液MBR亚硝化系统中细菌及功能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秀杰 李军 +5 位作者 李芸 魏佳 张彦灼 翟杰一 王思宇 张伟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6-1425,共10页
为了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实现了稳定亚硝化.分别构建总细菌通用克隆文库和针对亚硝化功能菌氨氧化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功能基因——amo A基因的克隆文库,来研究稳定期亚硝... 为了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实现了稳定亚硝化.分别构建总细菌通用克隆文库和针对亚硝化功能菌氨氧化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功能基因——amo A基因的克隆文库,来研究稳定期亚硝化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从16S r DNA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82个阳性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有模式菌株的序列进行比对后发现,亚硝化系统中主要有4个优势菌群,分别是Proteobacteria类群(64.65%)、未培养菌(uncultured bacterium)类群(18.3%)、Bacteroidetes类群(9.76%)、Firmicutes类群(7.32%).构建针对AOB的amo A功能基因的克隆文库,从文库中挑选73个阳性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经序列比对后发现在系统中仅检测到了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未培养菌,分别占41.1%和58.9%.这表明系统中起到亚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种群主要是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此外,未培养细菌的大量存在表明,系统中还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膜生物反应器(MBR) 亚硝化 克隆文库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O_3氧化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的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曾晓岚 丁文川 +1 位作者 刘姣 李作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3-846,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GC-MS)技术,对O3氧化法处理前后晚期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及去除效率等进行分析,考察O3氧化法去除晚期渗滤液有机污染物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O3氧化20 min后,COD去除率为73.2%,BOD5去除率为38.7%,可...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GC-MS)技术,对O3氧化法处理前后晚期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及去除效率等进行分析,考察O3氧化法去除晚期渗滤液有机污染物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O3氧化20 min后,COD去除率为73.2%,BOD5去除率为38.7%,可生化性由0.12上升到0.61,有机污染物种类由66减少到48种,烯烃类、烷烃类及其他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为50%以上,氧化出水羧酸类与醇类有机物量有所增加,在氧化过程中有部分非酰胺类有机物转化成酰胺类有机物;采用O3氧化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不仅能明显去除其中有机污染物,而且能提高其可生化性,可以考虑作为晚期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氧化法 晚期垃圾渗滤液 有机污染物 可生化性 预处理技术
下载PDF
电解氧化预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时的电流效率 被引量:2
9
作者 焦斌权 李晓红 +1 位作者 卢义玉 葛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8-130,共3页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难处理的特点,利用电解氧化对其预处理是一种提高其可生化性的有效方法,对电流效率进行计算十分必要.通过试验研究了电化学作用下晚期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变化,进而计算了不同电解条件下的电流效率.计算结果表明...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难处理的特点,利用电解氧化对其预处理是一种提高其可生化性的有效方法,对电流效率进行计算十分必要.通过试验研究了电化学作用下晚期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变化,进而计算了不同电解条件下的电流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5 mA/cm2,电解时间为6.5 h的电流效率最高,可达到3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电解时间 电流效率 可生化性
下载PDF
磷酸氨镁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氨氮最佳工艺条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斌 王弘宇 杨小俊 《四川环境》 2009年第3期1-2,6,共3页
高浓度氨氮(NH^+4-N)是造成晚期垃圾渗滤液难以生物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物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存在不足。磷酸氨镁(MAP)沉淀法可以彻底地去除晚期垃圾渗滤液中NH^+4-N,而且生成的沉淀物是非常好的缓释肥料,具有较高... 高浓度氨氮(NH^+4-N)是造成晚期垃圾渗滤液难以生物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物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存在不足。磷酸氨镁(MAP)沉淀法可以彻底地去除晚期垃圾渗滤液中NH^+4-N,而且生成的沉淀物是非常好的缓释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H=8.5-9.5,n(N):n(Mg):n(P)=1:1:1时,处理效果较好,NH^+4-N去除率大于96%,且残余总磷(TP)浓度小于原水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氨镁 晚期垃圾渗滤液 氨氮
下载PDF
盐度负荷冲击对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脱氮的影响
11
作者 刘牡 刘甜甜 +2 位作者 彭永臻 王淑莹 肖寒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0-615,共6页
采用基于短程硝化的UASB-A/O 组合工艺处理含盐晚期垃圾渗滤液,在不同盐度水平(10~35 g/L)研究了盐度负荷冲击对系统处理性能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组合系统在盐度为10~20 g/L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盐度冲击能力,当盐度升高到35 g/... 采用基于短程硝化的UASB-A/O 组合工艺处理含盐晚期垃圾渗滤液,在不同盐度水平(10~35 g/L)研究了盐度负荷冲击对系统处理性能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组合系统在盐度为10~20 g/L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盐度冲击能力,当盐度升高到35 g/L时,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下降至83.9%和68.4%,而有机物的去除率依然能够维持在90.1%.好氧污泥MLSS从4129 mg/L下降至3836 mg/L,SVI变化范围为91~119 mL/g,而同步反硝化产甲烷UASB 中的厌氧污泥具有较强的抗盐度冲击能力.与DO相比,A/O采用p H值作为模糊控制参数具有更高的抗盐度负荷冲击能力.在盐度与游离氨的双重选择性抑制作用下,A/O 出水亚硝酸积累率从94.3%提升到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短程脱氮 盐度负荷冲击
下载PDF
SH-A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影响因素的研究
12
作者 巩菲丽 王艳秋 +2 位作者 关姝琦 王树成 李振宇 《微生物前沿》 2013年第1期5-10,共6页
本文采用SH-A工艺处理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毒性高、可生化性差、含氨氮高的晚期垃圾渗滤液,分别研究在好氧段及厌氧段的温度、亚硝酸盐氮与氨氮的反应比等条件对垃圾渗滤液脱氮率的影响。在好氧段,进行的全程硝化反应,即有机氮转... 本文采用SH-A工艺处理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毒性高、可生化性差、含氨氮高的晚期垃圾渗滤液,分别研究在好氧段及厌氧段的温度、亚硝酸盐氮与氨氮的反应比等条件对垃圾渗滤液脱氮率的影响。在好氧段,进行的全程硝化反应,即有机氮转化为部分氨氮后,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在厌氧段,进行的是反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作用。在最佳控制条件下,通过全程硝化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协同作用达到去除晚期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目的。结果表明,好氧段温度为35℃~40℃,厌氧段温度为30℃~40℃,亚硝酸盐氮与氨氮的反应比为 1.1:1~1.2:1时,总氮去除率较高且维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工艺 晚期垃圾渗滤液 脱氮
下载PDF
溶解氧对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学志 王一了 +2 位作者 夏晓虹 蔡超 谢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19,共6页
以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中的污泥为菌种源,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短程硝化处理,调节SBR中溶解氧浓度,考察溶解氧对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分析不同溶解氧条件下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 以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中的污泥为菌种源,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短程硝化处理,调节SBR中溶解氧浓度,考察溶解氧对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分析不同溶解氧条件下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溶解氧(0.2~0.5mg/L)条件下,SBR可以获得较高的短程硝化效率,反应17h后,SBR内亚硝态氮/氨氮(质量比)为1.05,氨氮负荷可达到1.5kg/(kg.d)(以每千克污泥悬浮固体每天承担的氨氮计),出水可以满足后续厌氧氨氧化处理的要求。从污泥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中可以看出,SBR微生物群落结构中主要优势种有uncultured Bacteroidetes bacterium、uncultured bacterium、uncultured Candidatus Amoebophilus sp.等。随着溶解氧含量的升高,S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有所升高,但溶解氧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晚期垃圾渗滤液 溶解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厌氧共代谢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磊 马涛 +3 位作者 张列宇 席北斗 赵琛 李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34,共5页
选取葡萄糖、淀粉和草酸作为共代谢基质,采用厌氧培养方式进行一系列静态批次实验,研究不同共代谢基质和不同投加量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淀粉和草酸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均有... 选取葡萄糖、淀粉和草酸作为共代谢基质,采用厌氧培养方式进行一系列静态批次实验,研究不同共代谢基质和不同投加量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淀粉和草酸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均有促进作用。草酸、葡萄糖和淀粉最佳的投加量分别为50、10和10 mg/L,最佳的投加量下难降解COD去除率分别为43.00%、37.80%和32.60%。不同基质条件下的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最佳的投加量下反应速率顺序为:K草酸>K葡萄糖>K淀粉>K空白。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添加共代谢基质促进了类富里酸的降解,而对类胡敏酸的降解没有显著效果,出水中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升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厌氧共代谢作用后,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酰胺、苯环相关的官能团减少,而与有机羧酸类相关的官能团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代谢 晚期垃圾渗滤液 难降解有机物 富里酸 胡敏酸
原文传递
影响Fenton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CODcr去除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大鹏 陶虎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2,共3页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对初始pH、H2O2/Fe2+比、H2O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影响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为4,H2O2/Fe2+比为5:1,H2O2投加量...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对初始pH、H2O2/Fe2+比、H2O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影响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为4,H2O2/Fe2+比为5:1,H2O2投加量为0.05mol·L-1,反应时间为2.5h。此时COD去除率可达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晚期垃圾渗滤液 COD去除率
下载PDF
短程硝化-共代谢组合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中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磊 李伟 +3 位作者 李曹乐 马涛 赵琛 张列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9-93,99,共6页
采用短程硝化和共代谢组合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和高浓度氨氮,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对降解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草酸基质使COD去除率提高了9.29%,促进了晚期垃圾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控制溶... 采用短程硝化和共代谢组合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和高浓度氨氮,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对降解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草酸基质使COD去除率提高了9.29%,促进了晚期垃圾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控制溶解氧在1.5~5.0 mg/L时能很好地实现并维持短程硝化。紫外吸收光谱表明:经短程硝化-共代谢组合工艺处理后晚期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芳香性逐渐减小,芳香环上的羧基、羟基、羰基等取代基转化为脂肪族官能团。三维荧光光谱表明:短程硝化-共代谢组合工艺能够去除晚期垃圾渗滤液中的类色氨酸、类酪氨酸等易降解组分,也能够去除类富里酸难降解组分,处理后的出水更难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共代谢 晚期垃圾渗滤液 难降解有机物 类富里酸
原文传递
UASB-A/O-ASBR工艺实现晚期垃圾渗滤液深度除碳脱氮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莉娜 涂楠楠 +3 位作者 王建龙 赵远玲 孔佳雯 闫立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实现深度除碳脱氮,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缺氧/好氧反应器(anoxic/aerobic reactor,A/O)-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ASBR)组合工艺,以短程硝化-...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实现深度除碳脱氮,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缺氧/好氧反应器(anoxic/aerobic reactor,A/O)-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ASBR)组合工艺,以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应为依托,通过UASB实现有机物的大部分降解,在A/O中实现短程硝化,在ASBR中通过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ρ(CODcr)、ρ(NH_4^+-N)和ρ(TN)分别为2 220 mg/L、1 400~1 450 mg/L和1 450~1 500 mg/L;最终出水分别为98、7、25 mg/L,实现了分别为95.6%、98.3%和99.5%的高去除率.故该工艺无须投加任何外碳源,最终实现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NH_4^+-N)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高效、深度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脱氮 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A/O工艺+电絮凝+树脂吸附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畅 王艳秋 +4 位作者 姜楠 郭霏 吕艳丽 华洋 牛文杰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79-384,共6页
垃圾填埋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垃圾渗滤液,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渗滤液性质出现老龄化特征,处理难度增大。根据晚期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差、高氨氮、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A/O+电絮凝+树脂吸附组合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原水COD含量1 520 mg/L... 垃圾填埋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垃圾渗滤液,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渗滤液性质出现老龄化特征,处理难度增大。根据晚期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差、高氨氮、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A/O+电絮凝+树脂吸附组合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原水COD含量1 520 mg/L,氨氮含量920 mg/L,色度15 100倍。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系统对COD去除率达97.3%,氨氮去除率达100%,出水接近无色,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A/O工艺 电絮凝 树脂吸附
下载PDF
盐度负荷冲击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甜甜 杨培 +2 位作者 刘牡 史彦伟 任钦毅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8年第3期12-16,共5页
采用短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组合的自养脱氮系统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重点考察了盐度对该系统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盐度为10~20 g/L范围内具有较强的抗盐度冲击能力,当盐度升高至35 g/L时,NH3-N和TN去除率分别下降到84.3%和77.... 采用短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组合的自养脱氮系统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重点考察了盐度对该系统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盐度为10~20 g/L范围内具有较强的抗盐度冲击能力,当盐度升高至35 g/L时,NH3-N和TN去除率分别下降到84.3%和77.7%,而COD的去除率依然能够维持在63.0%。与DO相比采用pH值为模糊控制参数具有更高的抗盐度负荷冲击能力。由于盐度与游离氨的同步选择性抑制作用,亚硝酸盐积累率呈小幅度提升。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分析表明,较高盐度使得厌氧氨氧化菌群的绝对量和所占的比例均出现了显著下降,高盐度条件下反硝化菌更具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负荷冲击 晚期垃圾渗滤液 自养脱氮 模糊控制 菌群结构
下载PDF
HTO(BAC)-MBR-NF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
20
作者 董顶 宋雅建 +3 位作者 李宽峰 徐建 周慧 马三剑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7-69,共3页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生化性极差,氨氮浓度高的特点,采用HTO(BAC)-MBR-NF工艺处理,工程处理规模150 m^3/d,COD质量浓度为1 500~2 000 mg/L,NH_3-N质量浓度为400~600 mg/L,处理后废水COD、NH_3-N质量浓度分别降至70 mg/L、5 mg/L...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生化性极差,氨氮浓度高的特点,采用HTO(BAC)-MBR-NF工艺处理,工程处理规模150 m^3/d,COD质量浓度为1 500~2 000 mg/L,NH_3-N质量浓度为400~600 mg/L,处理后废水COD、NH_3-N质量浓度分别降至70 mg/L、5 mg/L,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占地面积 HTO BA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