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EG在晚期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朱蓉 陈道俊 +1 位作者 李朝友 温晓红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评价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用于晚期早产儿脑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入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87例晚期早产儿临床资料,均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及aEEG检查。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受... 目的 评价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用于晚期早产儿脑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入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87例晚期早产儿临床资料,均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及aEEG检查。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EEG诊断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aEEG监测的灵敏度90.00%,特异度92.54%,阳性预测值92.31%,阴性预测值90.25%,一致率91.9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95%CI:0.828~0.997)。结论aEEG监测对于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晚期早产儿 脑损伤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NRDS合并ARDS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凤珍 王丽君 +2 位作者 郭春艳 祁宏亮 周启立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胎龄34周至36^(+6)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合并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晚期早产儿NRDS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胎龄34周至36^(+6)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合并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晚期早产儿NRDS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ARDS分为观察组(NRDS合并ARDS组)和对照组(单纯NRDS组),对两组的围产期高危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92例,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48例。两组在性别、胎龄、体重、分娩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晚期呼吸道感染、妊娠晚期阴道炎、妊娠晚期维生素D缺乏、羊水粪染、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前促肺治疗、胎膜早破、脐带缠绕、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低体重、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妊娠晚期呼吸道感染、妊娠晚期阴道炎、妊娠晚期维生素D缺乏、羊水粪染、窒息)纳入到Logistics回归分析中,经逐步Logistics回归分析妊娠晚期呼吸道感染(OR=9.613,95%CI 1.056-87.489,P<0.05);妊娠晚期阴道炎(OR=11.469,95%CI 1.286-102.294,P<0.05);妊娠晚期维生素D缺乏具有统计学意义(OR=7.499,95%CI 1.887-29.802,P<0.05),与晚期早产儿NRDS合并ARDS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呼吸道感染、妊娠晚期阴道炎、妊娠晚期维生素D缺乏是晚期早产儿NRDS合并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呼吸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蒙特勒标准 围产期高危因素 晚期早产儿
下载PDF
中晚期早产儿抗生素应用特点及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吕燕媚 刘润 +1 位作者 何洪 钟伟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早产儿抗生素应用特点及合理用药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早产儿123例临床资料和医院用药医师50名进行分析,患儿均使用抗生素治疗,采用单因素比较法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 目的分析中晚期早产儿抗生素应用特点及合理用药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早产儿123例临床资料和医院用药医师50名进行分析,患儿均使用抗生素治疗,采用单因素比较法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合理用药影响因素。结果患儿应用的抗生素主要为头孢曲松钠注射剂,其次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剂、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应用最少为万古霉素注射剂。123例患儿抗生素处方用药的不合理应用率为52.8%,主要是用药剂量不当、时间不当、药理拮抗、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等。对用药医师用药行为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较低、文化程度较低、职称较低、抗生素认知不足医师的用药行为评分更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抗生素认知为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对于中晚期早产儿使用抗生素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效治疗疾病,为了避免发生用药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对用药医师的培训,改善医师临床抗生素用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晚期 抗生素 合理用药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联合微小RNA-422a检测晚期早产儿脑损伤情况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欧阳福连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4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评分联合微小RNA(miRNA,miR)-422a检测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评分联合微小RNA(miRNA,miR)-422a检测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脑损伤情况将所有患儿分为脑损伤组45例与无脑损伤组55例,统计对比2组aEEG评分、miR-422a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i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的差异;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EEG评分、miR-422a与NBNA评分间的相关性;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aEEG评分、miR-422a二者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效能。结果脑损伤组的aEEG评分为(7.04±1.21)分、miR-422a为(1.69±0.45)分、NBNA评分为(30.22±2.09)分,低于对照组的(9.16±1.56)分、(3.41±0.63)分、(35.69±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EEG评分、miR-422a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aEEG评分、miR-422a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7(95%CI为0.878~0.976),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0.864(95%CI为0.792~0.936)、0.871(95%CI为0.801~0.940)。结论aEEG评分、miR-422a联合可有效诊断出晚期早产儿脑损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脑损伤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微小RNA-422a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头颅磁共振成像对晚期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卫卫 张红伟 +6 位作者 李晓芳 席慧芳 孙亚洲 崔清洋 王倩楠 桑桂梅 唐成和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58-562,568,共6页
目的 探讨出生后3 h及3 d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出生后2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对晚期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出生后3 h及3 d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出生后2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对晚期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出生后即转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并行aEEG监测,每天监测至少3 h,连续监测3 d;于出生后2周时行头颅MRI检查,并于矫正胎龄40周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NBNA)评分。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aEEG分级、头颅MRI检查颅内出血(ICH)分级和脑白质损伤(WMD)分级与NBNA评分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评估aEEG及头颅MRI对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 60例晚期早产儿中,NBNA评分>35分43例,≤35分17例;出生3 h时aEEG正常4例(6.7%),轻度异常29例(48.3%),重度异常27例(45.0%);出生3 d时aEEG正常21例(35.0%),轻度异常24例(40.0%),重度异常15例(25.0%);ICH分级:无出血27例(45.0%),Ⅰ~Ⅱ度ICH 26例(43.3%),Ⅲ~Ⅳ度ICH 7例(11.7%);WMD分级:无白质损伤31例(51.7%),轻中度损伤22例(36.7%),重度损伤7例(11.7%)。出生后3 h、3 d时aEEG分级与NBNA评分具有显著一致性(H=6.790、20.200,P<0.05);且ICH分级、WMD分级与NBNA评分之间具有显著一致性(H=20.374、14.591,P<0.05)。出生后3 h、3 d aEEG单独或联合出生后2周头颅MRI对矫正胎龄40周时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均有预测价值(P<0.05)。单独出生3 d aEEG分级预测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出生3 h aEEG分级(P<0.05);单独出生后2周头颅MRI预测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AUC大于出生后3 d aEEG分级(P<0.05);aEEG联合头颅MRI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AUC大于单独aEEG、头颅MRI,且出生后3 d aEEG联合出生后2周头颅MRI对晚期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龄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AUC最大(P<0.05)。结论 早期aEEG分级与MRI检测相结合可提高对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异常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磁共振成像 晚期早产儿 神经行为发育异常
下载PDF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对晚期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玉华 朱宏瑞 尚春灵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对晚期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9例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对晚期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9例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口腔运动干预。比较2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2周时体质量增长幅度、2周时头围增长幅度。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标准(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2周时体质量增长幅度、2周时头围增长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MOT、G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儿MOT、GAS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NBNA中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一般情况、原始反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儿NBNA中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一般情况、原始反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应用于晚期早产儿护理中,能有效促使晚期早产儿生长发育,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早期微量喂养 口腔运动 生长发育 神经行为发育 血清胃肠激素
下载PDF
产前糖皮质激素对糖尿病母亲的晚期早产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丽芳 王慧 张雪峰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3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母亲晚期早产儿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模式,及产前糖皮质激素对糖尿病母亲晚期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产科分娩的631例单胎晚期早产儿及其母亲病例资料,根据母亲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 目的 探讨糖尿病母亲晚期早产儿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模式,及产前糖皮质激素对糖尿病母亲晚期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产科分娩的631例单胎晚期早产儿及其母亲病例资料,根据母亲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母亲组和非糖尿病母亲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进一步将糖尿病母亲的晚期早产儿根据产前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分为激素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631例晚期早产儿中,糖尿病母亲的早产儿有183例,非糖尿病母亲组448例。糖尿病母亲组的晚期早产儿产前激素使用率为37.2%,非糖尿病母亲组的晚期早产儿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率2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龄35周的糖尿病母亲的晚期早产儿,激素组早产儿胎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6)。无论胎龄大小,与对照组相比,激素组糖尿病母亲的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及呼吸支持的使用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晚期早产儿中,糖尿病母亲的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模式与非糖尿病母亲不同。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并未减少糖尿病母亲的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及呼吸支持的使用,也未增加低血糖的发生。产前糖皮质激素在糖尿病母亲的晚期早产儿中的使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糖皮质激素 晚期早产儿 糖尿病 呼吸系统疾病 低血糖
下载PDF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晚期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影响
8
作者 赵蒙天 宋丹 +2 位作者 张钰恒 魏文新 王晓丽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晚期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的数据变化特点,探讨分娩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晚期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收集58例晚期早产儿在出生后72 h内及出生后7 d... 目的 通过分析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晚期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的数据变化特点,探讨分娩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晚期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收集58例晚期早产儿在出生后72 h内及出生后7 d的aEEG资料,分析带宽、睡眠周期、边界电压及背景活动,对比产前2周内曾应用地塞米松与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的晚期早产儿aEEG数据资料。结果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组纳入30例晚期早产儿,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组纳入28例晚期早产儿,在出生后72 h内aEEG参数比较中,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组患儿活动睡眠期的上边界电压低于未应用组,活动睡眠期及安静睡眠期的下边界电压高于未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7 d的aEEG参数对比中,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组患儿活动睡眠期及安静睡眠期的下边界电压高于未应用组,安静睡眠期的带宽窄于未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背景活动与睡眠周期的比较中,两组患儿在不同aEEG采集时间段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使晚期早产儿的脑电活动更为成熟,促进了晚期早产儿脑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振幅整合脑电图 晚期早产儿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血中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含量的差异分析
9
作者 向晶晶 杨冬菲 +1 位作者 钟小毅 王玉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3年第6期12-20,共9页
目的研究晚期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及营养支持方式与其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含量的关系,为该阶段早产儿的营养管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202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与出生体质量的关系分为适... 目的研究晚期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及营养支持方式与其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含量的关系,为该阶段早产儿的营养管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202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与出生体质量的关系分为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组、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组和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组,根据采样当天的营养支持情况分为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和完全肠内营养(total enteral nutrition,TEN),应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其外周血中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AGA组、SGA组与LGA组间缬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瓜氨酸、脯氨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GA组的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AGA组与SGA组。酰基肉碱含量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PN、PPN与TEN间甘氨酸、鸟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瓜氨酸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鸟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瓜氨酸在TPN方式中相对偏低,而甘氨酸则在TEN中相对偏高。多种短链、长链及小部分中链酰基肉碱含量在不同营养方式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TEN中相对最高。结论在晚期早产儿中,AGA组、SGA组与LGA组血氨基酸谱存在差异,SGA组在早期可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含硫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含量易受营养支持方式的影响,应合理调整营养素配比,在肠外营养液中适当提高甘氨酸与肉碱含量,在肠内营养中酌情添加亮氨酸、甲硫氨酸、鸟氨酸及谷氨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氨基酸 酰基肉碱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对新生儿疾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秋红 陆怡帆 +3 位作者 梁素丽 朱艳玲 马保芹 马得红 《甘肃医药》 2023年第8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34周≤胎龄≤36周+6天的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有并发症组(n=82例)和无并发症组(n=46例),两组均采用荧...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34周≤胎龄≤36周+6天的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有并发症组(n=82例)和无并发症组(n=46例),两组均采用荧光免疫法采集出生后24小时内新生儿末梢手指血分离血清化验25(OH)D,比较两组出生体重、胎龄、25(OH)D水平的关系;比较并发症组不同疾病的发生与分娩方式、胎膜早破、羊水、孕母孕期合并症和25(OH)D水平的关系。结果: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胎龄、25(OH)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晚期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并发症晚期早产儿体重、胎龄、分娩方式、胎膜早破、羊水Ⅲ°污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并发症晚期早产儿母亲孕期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和糖尿病、晚期早产儿出生时25(OH)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晚期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发生率较高,晚期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严重缺乏与其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发型败血症(EOS)、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25羟维生素D 新生儿疾病
下载PDF
集束化管理模式对改善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芬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集束化管理模式对改善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的254例晚期早产儿。以2021年1月实施集束化管理模式为时间分界点,依据所实施的护理模式差... 目的回顾性分析集束化管理模式对改善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的254例晚期早产儿。以2021年1月实施集束化管理模式为时间分界点,依据所实施的护理模式差异进行分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的123例患儿为对照组,实施集束化管理模式的131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生长发育指标、儿保科神经行为测定结果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长发育指标和儿保科神经行为测定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其生长发育与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集束化管理模式 喂养不耐受 儿保科神经行为测定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林玉聪 高亮 郑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医院出生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34~36~(+6)周的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将研究对象分为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医院出生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34~36~(+6)周的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将研究对象分为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两组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中SG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SGA组纳入239例,AGA组纳入239例,两组性别、出生胎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的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比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发生率高于AGA组,胎膜早破(≥18 h)发生率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是晚期早产儿SG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减少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双胎妊娠是减少晚期早产儿SGA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小于胎龄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血糖晚期早产儿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孙文佳 马丽丽 +7 位作者 胡芳 李海燕 岳梦琦 程伟 冯小敏 王国琴 魏巍 张士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低血糖晚期早产儿早期出现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弋矶山医院NICU病区收治的胎龄为34^(+0)~36^(+6)周的低血糖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血糖正常晚期早产儿作为... 目的:探讨低血糖晚期早产儿早期出现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弋矶山医院NICU病区收治的胎龄为34^(+0)~36^(+6)周的低血糖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血糖正常晚期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低血糖组患儿在发现血糖异常48 h内完成aEEG监测,对照组在出生后72 h内完成aEEG监测,监测时间均不少于4 h,两组晚期早产儿均于纠正胎龄满42周后完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评估神经发育情况。对两组患儿aEEG评分情况进行比较,比较不同aEEG异常程度患儿血糖分布情况及NBNA得分情况,不同NBNA得分晚期早产儿aEEG异常率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EEG评分对低血糖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的评估价值。结果:各胎龄段低血糖晚期早产儿aEEG得分在曲线变异度、睡眠觉醒周期、宽带振幅、总分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aEEG异常程度更严重的晚期早产儿全血血糖更低、血糖波动幅度更大、低血糖持续时间更长(P<0.05)。NBNA得分情况比较中,aEEG正常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总分高于aEEG异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EEG评分对低血糖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95%CI:0.751~0.996,P<0.001),截断值为3.5分,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8.5%。结论:早期aEEG的监测对预测低血糖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低血糖 振幅整合脑电图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模式用于母婴同室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价值观察
14
作者 肖雪梅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1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医院产科出生的82例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生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12月)和研究...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医院产科出生的82例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生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12月)和研究组(2021年1月至12月),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袋鼠式护理,于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适应角色评分、照看能力评分、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适应角色评分、照看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高达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0%(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护理中应用袋鼠式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同室 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 袋鼠式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气胸的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李婴婴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 分析中晚期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特征及合并气胸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胎龄≥32周的RDS病例125例,... 目的 分析中晚期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特征及合并气胸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胎龄≥32周的RDS病例125例,根据是否发生气胸分为气胸组(22例)和非气胸组(10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探讨中晚期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RDS发生气胸的相关因素。结果 大于等于32周的125例RDS患儿中,22例(17.60%)发生气胸。与无气胸组RDS患儿相比,发生气胸组RDS患儿的出生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更大(P<0.05);两组患儿比较,在性别、出生方式、羊水情况、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以及出生时接受复苏囊正压通气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发生气胸组RDS患儿与无气胸组相比,生后24 h的CRP、PCT更高(P<0.05),气胸组患儿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比率更高(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生气胸的RDS患儿与无气胸组相比,在住院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发生气胸组RDS患儿治愈出院21例,死亡1例(4.55%);无气胸组RDS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中晚期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RDS合并气胸的风险高,尤其是出生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大以及生后早期感染指标升高的RDS新生儿,在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提高对RDS新生儿发生气胸的认识,以有效控制患儿病情进展,提高对该类患儿的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晚期早产儿 足月新生儿 气胸 并发症
下载PDF
复合指数A-aDO_(2)、a/A比值与PaO_(2)/FiO_(2)预测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伴呼吸衰竭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吕芮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动脉肺泡氧分压(a/A)比值与氧合指数(PaO_(2)/FiO_(2))预测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伴呼吸衰竭的价值研究。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呼吸窘迫症晚期早产儿,40例不需要机械通气为对照组,4... 目的探讨复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动脉肺泡氧分压(a/A)比值与氧合指数(PaO_(2)/FiO_(2))预测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伴呼吸衰竭的价值研究。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呼吸窘迫症晚期早产儿,40例不需要机械通气为对照组,40例需要机械通气为观察组。分析呼吸衰竭参数对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需要机械通气的预测、复合指数A-aDO_(2)、a/A比值与PaO_(2)/FiO_(2)差异比较、预测参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率、阴性率、约登指数并制作出ROC曲线。结果两组患儿最大A-aDO_(2)、最低a/A比值、最低PaO_(2)/FiO_(2)的AUC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3个AUC曲线均比PaCO_(2)的AUC曲线高,A-aDO_(2)曲线超过最大FiO_(2)曲线(P<0.05)。A-aDO_(2)>200mmHg被证明为预测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指数,观察组患儿均达到A-aDO_(2)>200mmHg的标准。结论复合指数A-aDO_(2)、a/A比值与PaO_(2)/FiO_(2)能够对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伴呼吸衰竭进行合理预测,且预测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呼吸窘迫 呼吸衰竭 复合指数
下载PDF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对经口喂养困难晚期早产儿的效果评价
17
作者 季淑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对经口喂养困难晚期早产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2022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经口喂养困难的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产儿喂... 目的探讨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对经口喂养困难晚期早产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2022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经口喂养困难的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产儿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口腔运动干预,比较2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体重增长和住院时间。结果2组早产儿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持续时间及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但干预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和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每日体重增长及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喂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早产儿经口喂养期间进行口腔运动干预可改善其喂养表现,提高体重增长率并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经口喂养困难 口腔运动干预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高危因素及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王亚歌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分析晚期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Unctate white matter damage,PWMD)的高危因素及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86例开展回顾性研究,43例PWMD早产儿为观察组,43例MBI检查表现正常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以早产... 目的 分析晚期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Unctate white matter damage,PWMD)的高危因素及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86例开展回顾性研究,43例PWMD早产儿为观察组,43例MBI检查表现正常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以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临床资料等因素开展分析,观察PWMD早产儿病情程度,探讨影响该病的高危影响因素,比较两组神经发育状况,包括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eriodontal disease index,PDI)。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孕期感染、选择剖宫产和胎儿窒息史为PWM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观察组神经发育状况优于对照组,其MDI和P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PWMD影响因素较多,其中,高危因素为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而胎龄情况和出生体质量大小均会影响PWMD疾病的产生,同时影响患儿神经系统发育,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 高危因素 神经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中晚期早产儿及早期足月儿神经心理发育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汪文慧 樊利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1-3,共3页
早产是临床上公认的影响儿童及青少年发育的危险因素。以往临床上主要是关注极早产(妊娠<32周)婴儿的发育情况。但最近有数据显示,妊娠32~36周出生的中晚期早产儿及37~38周出生的早期足月儿也面临着较大的发育问题风险。本文主要是... 早产是临床上公认的影响儿童及青少年发育的危险因素。以往临床上主要是关注极早产(妊娠<32周)婴儿的发育情况。但最近有数据显示,妊娠32~36周出生的中晚期早产儿及37~38周出生的早期足月儿也面临着较大的发育问题风险。本文主要是对中晚期早产儿及早期足月儿神经心理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早期足月儿 神经心理发育
下载PDF
家庭综合音乐疗法对晚期早产儿体格发育、营养状态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朱玉华 朱宏瑞 +2 位作者 崔岢丰 谭利娜 刘莎莎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第4期255-256,261,共3页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应用家庭综合音乐疗法对体格发育、营养状态及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某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9例晚期早产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54例给予常规喂养,研究组55例增加家庭综合音乐疗...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应用家庭综合音乐疗法对体格发育、营养状态及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某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9例晚期早产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54例给予常规喂养,研究组55例增加家庭综合音乐疗法。干预4周后,对比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营养状态、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结果 干预4周后,研究组早产儿的体质量、身长、头围、甘油三酯(TG)、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水平分别为(3.95±0.61)kg、(53.48±1.47)cm、(33.54±1.35)cm、(0.97±0.17)mmol/L、(180.32±13.62)g/L、(146.53±12.35)mg/L,均高于常规组的(3.57±0.58)kg、(51.24±1.15)cm、(31.68±1.24)cm、(0.85±0.15)mmol/L、(171.36±11.30)g/L、(132.54±10.89)mg/L(t值分别为3.33、8.85、7.49、3.90、3.73、6.27,P值均<0.05);研究组早产儿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估价分值分别为10.54±1.05、7.19±0.54、7.12±0.57、5.13±0.53、5.08±0.48,均高于常规组的9.61±1.12、6.64±0.51、6.58±0.52、4.63±0.44、4.59±0.49(t值分别为4.47、5.46、5.16、5.35、5.27,P值均<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综合音乐疗法联合常规喂养能够有效提高晚期早产儿营养状态,增强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加速体格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综合音乐疗法 晚期早产儿 体格发育 营养状态 神经行为发育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