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文学儒家乌托邦叙事研究》
1
作者 朱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68,共1页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代。随着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的短暂勃兴,中国知识分子完成了最初的理想文明政制的创构。这是现代意义上“新中国”想象的起点,也是认识整个20世纪乌托邦思想及其运动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晚清文学 乌托邦想象 乌托邦思想 转型时代 叙事研究 理想文明 末民初 儒家乌托邦
下载PDF
论晚清文学的“事件化”--以“华工禁约”事件的文学书写为例
2
作者 徐先智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4期254-270,共17页
晚清文学与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失衡的,文学在两者关系中处于被动的状态。晚清文学被舆论所规训,在创作题材、表现的观念与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会被某一现实舆论事件所强烈“吸引”,从而被动地介入对特定“事件”的表... 晚清文学与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失衡的,文学在两者关系中处于被动的状态。晚清文学被舆论所规训,在创作题材、表现的观念与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会被某一现实舆论事件所强烈“吸引”,从而被动地介入对特定“事件”的表达,形成一种“事件化”的特征。本文认为晚清文学在自身的内在价值上,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过渡状态,这一时期文学并未完成自身主体性的建立,从而导致文学容易被外部舆论事件所影响,缺乏相应的自主性。建立文学自身的主体性,对现实生活形成主动的“反映”,挣脱这种“事件化”的状态,则正是中国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所必须迈出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事件化” 华工禁约 文学主体性
下载PDF
晚清文学翻译语言的“变格” 被引量:14
3
作者 廖七一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68,128,共4页
语言规范是一个社会共同期待和接受的语言表现形式。晚清的文学翻译时逢语言规范变动不居、不同规范彼此冲突的过渡期。诗歌、短章用文言翻译,长篇用白话翻译是其基本形态。然而,"林译说部"风靡一时,引发了翻译和创作语言规范... 语言规范是一个社会共同期待和接受的语言表现形式。晚清的文学翻译时逢语言规范变动不居、不同规范彼此冲突的过渡期。诗歌、短章用文言翻译,长篇用白话翻译是其基本形态。然而,"林译说部"风靡一时,引发了翻译和创作语言规范的"变格"。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兴起,白话不可逆转地取代文言而成为翻译与创作的主流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翻译 语言规范 变格
下载PDF
“以晚清为方法”——与陈平原先生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晚清文学问题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4-24,共11页
林建法来电,因为主持一个当代学者的专栏,想让我从学科史的角度与陈平原老师做一个对话。按他的说法,是不想做成坊间常见的名家访谈,而是希望能够“就一些陈老师有重要学术贡献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这个任务其实不容易完成。陈老师涉... 林建法来电,因为主持一个当代学者的专栏,想让我从学科史的角度与陈平原老师做一个对话。按他的说法,是不想做成坊间常见的名家访谈,而是希望能够“就一些陈老师有重要学术贡献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这个任务其实不容易完成。陈老师涉猎甚广,许多领域我都是外行,完全插不上嘴。即使就现代文学学科史而言,我周围也有许多比我更合适的学者,但林建法仍坚持让我来做,可能正是看中了我的外行身份,觉得外行反而对一些问题比较敏感吧,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就答应下来。加上去年我给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开过一门有关文学史写作的讨论课,其中有不少问题涉及到陈老师的工作,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向陈老师请教吧。讨论的题目,我考虑再三,最终决定选择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晚清文学问题”,希望能够因小见大,小题大做,以此回应建法兄的上述构想。晚清文学已成为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请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最新看法,其意义显然不仅仅局限在现代文学研究本身。下面为本次讨论的录音,由学生袁园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中国传统小说 小说 学科史 晚清文学 小说家 陈平原 先生
下载PDF
稿酬制度与晚清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继刚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稿酬的出现是文学生产方式步入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在中国,现代稿酬制度促进了文学生产体制的最终形成并为晚清文学的现代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而言,晚清时期,现代稿酬制度的建立催生了职业作家、自由知识分子群体和市民消费... 稿酬的出现是文学生产方式步入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在中国,现代稿酬制度促进了文学生产体制的最终形成并为晚清文学的现代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而言,晚清时期,现代稿酬制度的建立催生了职业作家、自由知识分子群体和市民消费阅读阶层的产生,促成了以文艺副刊、文学期刊和书局为表征的文化公共空间的形成,并直接刺激了晚清翻译文学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稿酬制度 晚清文学 现代性 职业作家 翻译文学
下载PDF
从语体革新看晚清文学变革的两难处境及其转向——兼及晚清文学的评价及定位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姜荣刚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11期49-56,共8页
出于通俗教育的需要,简易文字与言文一致的改革思想在晚清被提出,但其前提则是不能动摇传统文学文言语体的根基。然而实践操作过程中,文言不仅遭到严厉批判,丧失权威性,而且还培养了强有力的竞争者——白话,甚至废除汉文的极端思想也因... 出于通俗教育的需要,简易文字与言文一致的改革思想在晚清被提出,但其前提则是不能动摇传统文学文言语体的根基。然而实践操作过程中,文言不仅遭到严厉批判,丧失权威性,而且还培养了强有力的竞争者——白话,甚至废除汉文的极端思想也因此滋生。为遏止此种发展趋向,语体革新的早期倡导者纷纷回转,抵制文学俗化成为朝野士大夫共同努力的目标,晚清后期文学因此整体表现出向传统回归的显著特征。这说明晚清与"五四"文学之间,既有承续,也有疏离一面,这是研究者应该重视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革新 文言 白话 晚清文学 “五四”文学
下载PDF
秋瑾和晚清文学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乐诗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在晚清文学中,秋瑾自身作为新女性的形象,秋瑾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以及秋瑾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参照,又彼此间离的关系。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当时以秋瑾为代表的一种以女豪杰为特征的新女性形象提... 在晚清文学中,秋瑾自身作为新女性的形象,秋瑾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以及秋瑾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参照,又彼此间离的关系。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当时以秋瑾为代表的一种以女豪杰为特征的新女性形象提供一个分析切入的视角。同时,新女性形象的多重折射,也反映出秋瑾所处过渡时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秋瑾 新女性形象
下载PDF
非晚清文学“革命”运动否认论 被引量:2
8
作者 连燕堂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5期29-34,共6页
1899—1902年间,梁启超在日本接连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以及戏剧改良等口号,倡导文学革命,并且引起普遍的响应。从总体上看,梁启超与其支持者所倡导的文学革命,不仅尖锐地批判旧文学,强烈地要求建设新文学... 1899—1902年间,梁启超在日本接连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以及戏剧改良等口号,倡导文学革命,并且引起普遍的响应。从总体上看,梁启超与其支持者所倡导的文学革命,不仅尖锐地批判旧文学,强烈地要求建设新文学,而且具有适应时代需要的、较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产生了一代形式较为通俗新颖的、表现资产阶级意识和社会要求的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文学革命运动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意识 白话文 革命派 改良派 “革命” 文学作品 晚清文学
下载PDF
西学东渐:晚清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中西文化关系与中国现代文学”系列演讲第二讲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欧梵 《关东学刊》 2018年第2期51-70,共20页
我上次讲过,回到北大就好像回到我的学术老家一样。这可能是我第三次来北大做比较长期的访问。可是这次由于我自己的过失,我五个报告竟然能够安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这个连我自己也难以想象,这几天心情非常紧张,因为我带来的资料... 我上次讲过,回到北大就好像回到我的学术老家一样。这可能是我第三次来北大做比较长期的访问。可是这次由于我自己的过失,我五个报告竟然能够安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这个连我自己也难以想象,这几天心情非常紧张,因为我带来的资料太多,可是很难消化。所以,我要再三跟各位说的就是,我以后这几个报告都是一种初步的研究状态的报告,而不是一种研究成果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中西文化关系 晚清文学 西学东渐 想象 乌托邦 研究成果 北大
下载PDF
论近代报刊与晚清文学现代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龙洋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94,共5页
新闻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密切,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报刊在文学外部——如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文学的内部——如文学观念、话语、文体等方面都对晚清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文学的外部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 新闻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密切,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报刊在文学外部——如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文学的内部——如文学观念、话语、文体等方面都对晚清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文学的外部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晚清文学 现代转型 文学现代性
下载PDF
论双重“边缘”身份与王德威晚清文学书写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5,共5页
探讨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晚清文学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这得力于王德威等海外学者的深入研究。海外学者的双重"边缘"身份带来了开阔的学术视野,王德威以"中国中心观"模式发掘中国现代性的自源性,创造性地提出了&qu... 探讨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晚清文学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这得力于王德威等海外学者的深入研究。海外学者的双重"边缘"身份带来了开阔的学术视野,王德威以"中国中心观"模式发掘中国现代性的自源性,创造性地提出了"被压抑的现代性"命题,与国内现代文学研究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关系,树立起一种新的学术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现代性 王德威
下载PDF
晚清文学场及价值抉择——兼论晚清文学的“现代性”面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文学场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的关系场域,它围绕着文学幻想建构起复杂的结构体系,内在地规约着文学的逻辑发展进程。晚清文学场不具备布迪厄"文学场"理论的所有内核,其逻辑生成是以关系为中轴,体现了特定时空领域与文学生态背景... 文学场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的关系场域,它围绕着文学幻想建构起复杂的结构体系,内在地规约着文学的逻辑发展进程。晚清文学场不具备布迪厄"文学场"理论的所有内核,其逻辑生成是以关系为中轴,体现了特定时空领域与文学生态背景下文学艺术家对文化资本、话语等为表征的相关权利与身份(位置)的斗争,并且在独特的价值抉择中彰显了浓厚的"传统"踪迹。晚清文学场对晚清文学"现代性"的"启蒙"宿命具有本质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文学 价值 现代性
下载PDF
从勒菲弗尔的操控论看意识形态对晚清文学翻译的操控——以林纾、严复、梁启超翻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新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研究应该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从勒菲弗尔的操控论角度对晚清文学翻译进行审视,探讨意识形态对其产生的操控。
关键词 操控论 意识形态 晚清文学翻译
下载PDF
晚清文学中的变化力量
14
作者 唐宏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晚清文学 小说 中国文学 现代性进程 文学内容
下载PDF
“想象”视阈中晚清文学的生发方式与叙事维度
15
作者 王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过渡社会形态中的晚清文学历来很难受到学界的重视,其分裂镜像所带来的文学碎片化常常导致学者对它的轻视和无睹。然而,晚清文学在碎片化的表象下体现的却是"想象"的辩证法,即晚清文人以"想象"的方式介入文学创作,... 过渡社会形态中的晚清文学历来很难受到学界的重视,其分裂镜像所带来的文学碎片化常常导致学者对它的轻视和无睹。然而,晚清文学在碎片化的表象下体现的却是"想象"的辩证法,即晚清文人以"想象"的方式介入文学创作,实践了文学的宏大叙事和价值抉择,并且在一系列的景观塑造中进行民族身份的体认和想象,从而以文学乌托邦的话语叙事维度现实地展开关于民族国家形象的设想和建构。相比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作为民族国家形象表征的晚清文学显然是一种僭越行为,晚清文学的此种叙事方式又体现出某种二律背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想象 存在方式 叙事 民族身份
下载PDF
胡适与晚清文学改良思潮
16
作者 徐改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23,共8页
晚清文学改良思潮对胡适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胡适承袭了梁启超等人的以文艺作为新民手段上,还表现 在他们在诗歌革命的宏观问题上,也有大致相似的看法。当然,胡适也有所创新。这首先表 现在具体到如何进行诗界革命时... 晚清文学改良思潮对胡适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胡适承袭了梁启超等人的以文艺作为新民手段上,还表现 在他们在诗歌革命的宏观问题上,也有大致相似的看法。当然,胡适也有所创新。这首先表 现在具体到如何进行诗界革命时,胡适与梁启超的不同意见。其次 ,胡适发起文学革命时 更多考虑了文学界的不令人满意的现状和文学自身的特性。胡适的独特贡献还在于将文学 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紧密结合起来,认为要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必须创造出能为大多数民众 所接受的白话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晚清文学改良思潮 文学革命 白话文运动
下载PDF
晚清文学的三种读法——评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
17
作者 伍方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0-133,共4页
关键词 晚清文学 程文超 《1903:前夜的涌动》 中国文学
下载PDF
群聚方式与晚清文学主体身份的变革
18
作者 胡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72-77,共6页
古代文人大多聚集在某一政治集团或文化集团周围,他们的生存方式徘徊在"独善"和"兼济"之间,始终是一种静态的、以"中和"为美学特征的生存体验。晚清文人依靠新兴的大众传媒和社团学会而群聚,以一种"... 古代文人大多聚集在某一政治集团或文化集团周围,他们的生存方式徘徊在"独善"和"兼济"之间,始终是一种静态的、以"中和"为美学特征的生存体验。晚清文人依靠新兴的大众传媒和社团学会而群聚,以一种"无根"的精神状态漂浮在现代都市,形成了一种动态的、以"焦虑"为美学特征的现代性体验。群聚方式的改变直接促使晚清文学主体的身份从传统士大夫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聚方式 晚清文学 知识分子 变革
下载PDF
晚清文学中的“民族国家”想象与都市上海
19
作者 刘永丽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7,共5页
晚清的一些小说,开始以一种西方现代性的知识谱系构架为参照来建构"民族国家"。在这种建构与想象中,都市上海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为在上海,乃因其华洋杂居,租界强加给国人的不公平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 晚清的一些小说,开始以一种西方现代性的知识谱系构架为参照来建构"民族国家"。在这种建构与想象中,都市上海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为在上海,乃因其华洋杂居,租界强加给国人的不公平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其次,上海提供了民族国家想象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媒体,使之成为中国民族国家形象与西方现代文明想象的联结点,成为知识分子进行"民族国家"想象的一个具体可感、可触可摸的最好范本;第三,上海是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中心,使民众有了参与国家政治的话语权,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建构与想象民族国家的基石。因此,现代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在上海发端,并经由上海辐射;上海就此成为现代中国的样板,为建构与想象中国民族国家提供了可借鉴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民族国家 想象与建构 上海
下载PDF
晚清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
20
作者 孙强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1-27,共7页
晚清文学现代性的发现与阐释由"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念引发的文学史研究肇始。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性"理论的明确提出,以及李欧梵和王德威的影响,对晚清文学现代性的讨论也达到了高潮。晚清文学现代性的认识... 晚清文学现代性的发现与阐释由"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念引发的文学史研究肇始。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性"理论的明确提出,以及李欧梵和王德威的影响,对晚清文学现代性的讨论也达到了高潮。晚清文学现代性的认识和研究是近30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变化和收获之一,也是从现代文学学科建立以来,最富变革性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现代性 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