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3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罗帕酮诱发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一例
1
作者 张羽 辛宪奕 周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Brugada综合征主要在成年时期出现症状,且主要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生猝死,儿童时期并不常见,尤其以心房扑动为首发表现的相关报道鲜见。本文报道一例以心房扑动为首发表现的13岁患儿,无基础心脏疾病,在接受普罗帕酮治疗的过程中诱发出Brug... Brugada综合征主要在成年时期出现症状,且主要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生猝死,儿童时期并不常见,尤其以心房扑动为首发表现的相关报道鲜见。本文报道一例以心房扑动为首发表现的13岁患儿,无基础心脏疾病,在接受普罗帕酮治疗的过程中诱发出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基因检测发现可疑变异基因SCN5A,变异位点为c.2834A>G(p.D945G)。希望通过本病例的诊断、治疗及相关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师对Brugada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以及其可合并多种心律失常的认识,加强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的心电监测,并对此类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和密切随访,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普罗帕酮 心房扑动
下载PDF
心可舒片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姚军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31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可舒片治疗,...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可舒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通过心电图观察两组患者心室除极到完全复极时间(QT间期)、房室传导时间(PR间期)和QT离散度(QT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表达水平,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Td、QT间期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R间期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LVESV、LVEDV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可舒片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电图诊断结果,提升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可舒片 普罗帕酮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在混合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联合应用观察
3
作者 于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81-0183,共3页
评价普罗帕酮+胺碘酮在混合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方法 汇集2018年1月—2021年4月院内接收的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为测试对象,从中随机选取40例患者命名为探究组,服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其余40例患者命名为常规组,服用普罗帕酮。对不同... 评价普罗帕酮+胺碘酮在混合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方法 汇集2018年1月—2021年4月院内接收的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为测试对象,从中随机选取40例患者命名为探究组,服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其余40例患者命名为常规组,服用普罗帕酮。对不同患者服药效果展开评价。结果 两组产生疗效好转率结果中,探究组好转率更高(P<0.05)。从两组心功能结果看,探究组心功能改善情效果更显着(P<0.05)。根据两组的炎症指标结果显示,探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毒副反应率比较,探究组发生率略低(P<0.05)。结论 针对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推广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胺碘 混合性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心功能
原文传递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4
作者 朴星杰 刁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60-0062,共3页
探讨在选择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时,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的不同之处。方法 选取心内科收治的符合判定标准的心律失常患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在治疗药物的选择分别选择了普罗帕酮与胺碘酮。以组间对比的形式来比较两种药物对该疾病治疗的作用... 探讨在选择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时,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的不同之处。方法 选取心内科收治的符合判定标准的心律失常患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在治疗药物的选择分别选择了普罗帕酮与胺碘酮。以组间对比的形式来比较两种药物对该疾病治疗的作用和价值。结果 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疗效要明显超过了对照组(95.83%VS70.83%),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也要更为理想,此外,该组的心肌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指标更低,心率变异参数水平更高,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中,两组则不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比普罗帕酮更好,不仅疗效更好,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口服普罗帕酮中毒致死患者心电图表现1例报告
5
作者 王陈林 张芹 黄新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2-38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10岁,因与家人发生矛盾,口服普罗帕酮(100 mg)约50片后出现头晕、呕吐,伴抽搐及神志不清,被家属发现后呼叫120救护车送入院,于救护车上患者血压已测量不出。送至我院儿科急诊时,患者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无脉搏。202... 1病例资料患者女,10岁,因与家人发生矛盾,口服普罗帕酮(100 mg)约50片后出现头晕、呕吐,伴抽搐及神志不清,被家属发现后呼叫120救护车送入院,于救护车上患者血压已测量不出。送至我院儿科急诊时,患者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无脉搏。2020年9月16日22:20立即给予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多次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多巴胺、碳酸氢钠等药物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中毒 死亡 心电图
原文传递
普罗帕酮联合伊布利特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水泉 陈彦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联合伊布利特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武威市凉州医院治疗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应用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应...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联合伊布利特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武威市凉州医院治疗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应用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应用盐酸普罗帕酮片联合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转复时间、转复成功率,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复发率与治疗后6个月、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前、治疗1 h后心电图指标,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认知情况、凝血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脏彩超复查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转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 h后,2组QRS波时限、AA间期、QTc间期均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3个月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缩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3个月、6个月后,2组左心房内径小于治疗前,左心房收缩期经二尖瓣血流最大值(A)、左心室舒张早期经二尖瓣血流最高值(E)及E/A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联合伊布利特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转复时间,提高转复成功率和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同时可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心脏彩超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与NT-proBNP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普罗帕酮 伊布利特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维拉帕米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东 张磊 张艳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0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维拉帕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部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血细胞比容(HCT)及血沉(ES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拉帕米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普罗帕酮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心功能
下载PDF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虎 徐良成 张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收治的院前急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院...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收治的院前急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院前急救,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实施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心动过速转归率、血细胞指标、急救效果。结果急救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血细胞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复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选择普罗帕酮、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各有优劣。普罗帕酮起效快,安全性相对较低,胺碘酮起效慢,安全性更高,适用范围广,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 普罗帕酮 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救
下载PDF
普罗帕酮与银杏叶提取物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相互影响
9
作者 银仁拔 高分飞 +1 位作者 杨佩璇 姚欣颖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用药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相互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30 mg/kg)、银杏叶提取物组(10.5 mg/kg)、联合用药组(普罗帕酮30 mg/kg,银杏叶提取物10.5 mg/kg)。连续给药6 d,第7...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用药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相互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30 mg/kg)、银杏叶提取物组(10.5 mg/kg)、联合用药组(普罗帕酮30 mg/kg,银杏叶提取物10.5 mg/kg)。连续给药6 d,第7天各组给药剂量减半后在不同时间点(5 min、0.25、0.5、1、1.5、2、4、6、8、12、24 h)于颈静脉采血。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普罗帕酮及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浓度,通过WinNonlin 8.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普罗帕酮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普罗帕酮的曲线下面积(AUC0-t、AUC0-∞)、药峰浓度(cmax)降低,清除率升高(P<0.05)。与银杏叶提取物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槲皮素的AUC0-∞增加(P<0.05),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的药动学参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普罗帕酮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用药后普罗帕酮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银杏叶提取物 联合用药 药动学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孟桂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4期57-60,共4页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日—2020年8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平衡综合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日—2020年8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平衡综合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 d。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P-R间期)、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室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V)]、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2.14%(χ^(2)=4.264,P=0.039);治疗3 d后,2组Q-T间期、P-R间期均较治疗前延长,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SBP、DBP及心室率均较治疗前降低,LVEDD、LVEDV较治疗前减小,Fib、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上述各指标改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6.07%(χ^(2)=4.940,P=0.026)。结论 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患者心电图的复常,可改善血压、心率、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型心律失常 胺碘 普罗帕酮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张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病情改善时... 目的分析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心功能等级、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时间为(6.10±1.67)d、住院时间为(8.56±2.67)d,均短于对照组的(9.78±2.78)、(12.12±3.8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心功能等级(1.56±0.13)级、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7.21±1.55)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1±0.45)级、(12.28±2.58)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更好,其对改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胺碘 心律失常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普罗帕酮配合胺碘酮治疗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
12
作者 徐务军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分析普罗帕酮配合胺碘酮治疗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普罗帕酮配合胺碘酮治疗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普罗帕酮、胺碘酮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改善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药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胺碘 混合性心律失常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肌损伤情况对比分析
13
作者 廖品容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9期52-54,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普罗帕酮(PF)与胺碘酮(AD)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SA)患者心肌损伤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于万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F组(30例)与AD组(30例),PF组采用PF治疗,AD组采用AD治疗。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普罗帕酮(PF)与胺碘酮(AD)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SA)患者心肌损伤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于万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F组(30例)与AD组(30例),PF组采用PF治疗,AD组采用AD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律时间、复发次数、心肌损伤、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PF组,AD组复律时间短于PF组,复发次数少于PF组,治疗后AD组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脑钠肽(BNP)低于PF组,治疗后AD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P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患者采用AD治疗效果确切,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复发次数,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 胺碘 心肌损伤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静脉推注普罗帕酮与同步电复律在室上性心动过速院前急救中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袁运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9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普罗帕酮与同步电复律在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6月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S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急救方法分为A...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普罗帕酮与同步电复律在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6月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S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急救方法分为A组(药物干预组,n=56)与B组(同步电复律组,n=28),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4.64%,B组总有效率为96.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7)。A组一次复律成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复律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律时间稍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以及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VT患者院前急救中,药物干预、同步电复律两种方式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后者一次复律成功率更高,前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更低,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普罗帕酮 同步电复律 院前急救 成功复律
下载PDF
低剂量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在心律不齐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李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4期59-60,78,共3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在心律不齐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78例心律不齐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单盲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者将普罗帕酮作... 目的:分析低剂量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在心律不齐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78例心律不齐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单盲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者将普罗帕酮作为治疗方法,研究组将低剂量索他洛尔作为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P=0.044)。研究组QT离散度数据低于对照组,最大QT间期、最小QT间期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t=29.970、3.489、6.843,P<0.001)。研究组白细胞介素-8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t=15.023、3.559,P<0.001)。结论:为心律不齐患者使用低剂量索他洛尔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索他洛尔 普罗帕酮 心律不齐
下载PDF
普罗帕酮、胺碘酮在混合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16
作者 杨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0期42-43,88,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普罗帕酮、胺碘酮在混合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用药... 目的:观察研究普罗帕酮、胺碘酮在混合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增加普罗帕酮。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心室短轴缩短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0%(P<0.05)。结论:对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普罗帕酮联合胺碘酮治疗,有利于改善其心功能,提升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高,不会引发大规模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胺碘 混合性心律失常 心输出量
下载PDF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吴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090-0093,共4页
探究使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在2021年3月-2022年5月,研究对象则是抽取了该段时间治疗的122名患者,并对122名患者进行了分组,其中包含了试验组、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则是通过... 探究使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在2021年3月-2022年5月,研究对象则是抽取了该段时间治疗的122名患者,并对122名患者进行了分组,其中包含了试验组、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则是通过使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则通过注射普罗帕酮。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分析,掌握患者的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合最终数据对比发现试验组优于参考组。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试验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显著提高该病的治疗效率,并保证患者心率可快速恢复正常指标,这对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治疗 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
18
作者 王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83-0085,共3页
探究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度治疗的140例心律失常患者,单双数抽签分组,分别是对照组(普罗帕酮)和观察组(胺碘酮),观察疗效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 探究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度治疗的140例心律失常患者,单双数抽签分组,分别是对照组(普罗帕酮)和观察组(胺碘酮),观察疗效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心室率、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可以促进心功能指标的更显著改善,能增强心功能,降低实验室炎性指标,减轻疾病的病理影响,促进治疗效果,治疗也更加安全,副作用小,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心功能
下载PDF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宋晴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0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率变异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治疗前,两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 MSSD)以及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NN,r MSSD、SDANN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效果优于普罗帕酮,能改善心率变异性,但两种药物安全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安全性
下载PDF
普罗帕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24h动态心电图早搏变化差异分析
20
作者 王欢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382-382,384,共2页
目的:研究普罗帕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24h动态心电图早搏变化差异。方法: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入组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 目的:研究普罗帕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24h动态心电图早搏变化差异。方法: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入组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单独治疗,实验组给予普罗帕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h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颤次数对比结果,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及24h动态心电图早搏变化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 更年期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