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7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1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8,共9页
特殊是普遍存在的,普遍蕴含于特殊之中,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是可以统一的。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既要关注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变化、共同问题,也要特别关注中国新闻实践的特殊变革、地方问题。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 特殊是普遍存在的,普遍蕴含于特殊之中,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是可以统一的。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既要关注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变化、共同问题,也要特别关注中国新闻实践的特殊变革、地方问题。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并不是封闭的、自说自话、只做自我辩护的知识体系,而是既能科学合理解释中国新闻现象又能科学合理解释世界新闻现象的知识体系。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既要反对知识生产领域中各种自我普遍主义或中心主义,也要警惕各种形式的特殊主义或例外主义,努力把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建构成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新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普遍性 特殊性 普遍性焦虑症 普遍特殊相统一
下载PDF
从普遍性到特殊性:文化主体性的认知重构与演化
2
作者 胡晶晶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文化主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演化的揭示,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认知、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解读框架。从人类文明视野看,文化主体意识逐渐融入文明和国家的结构框架,形成了共同的人类集体凝聚的普遍性需求和等级同质性,也因政治与精... 文化主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演化的揭示,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认知、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解读框架。从人类文明视野看,文化主体意识逐渐融入文明和国家的结构框架,形成了共同的人类集体凝聚的普遍性需求和等级同质性,也因政治与精神载体发展和适配的程度呈现出特殊性。在世界和民族叙事中,文化主体性围绕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进入“有名有实”的现代建构阶段,出现全球“在场”的普遍性与民族表达的特殊性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空间和时间双重维度下正重新书写,有力回应了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也是对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全景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普遍性 特殊性 人类文明 逻辑演化
下载PDF
概念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三个表现维度
3
作者 郭忠华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近年来,建构与中国国情相一致的本土标识性概念体系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和国家战略,本土概念建构意识增强和本土特色概念供给增多已成为当前的突出现象。伴随这一进程,学术界的反思意识也明显增强,其中既包括对概念泛滥现象的批评,也包... 近年来,建构与中国国情相一致的本土标识性概念体系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和国家战略,本土概念建构意识增强和本土特色概念供给增多已成为当前的突出现象。伴随这一进程,学术界的反思意识也明显增强,其中既包括对概念泛滥现象的批评,也包括对提升概念质量的建言。前者的声音尽管难免刺耳,但却是给概念建构者提出的警醒,使之在概念建构过程中更加谨慎,但概念建构质量的提升需要有更加正面和可行的建议。后者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建构 反思意识 本土特色 普遍性与特殊性 标识性概念 表现维度 本土概念 建构意识
下载PDF
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莫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抽象的普遍性”和“绝对的特殊性”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都会陷入知性思维的误区。要准确理解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就应该辩证理解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从马克思的“具体的普遍性”的思想入手进行考察。这既有助于深化... 以“抽象的普遍性”和“绝对的特殊性”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都会陷入知性思维的误区。要准确理解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就应该辩证理解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从马克思的“具体的普遍性”的思想入手进行考察。这既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现代化的共同内涵及必然性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以及“为什么我们能够走自己的路”两个重大问题。我们不能够把现代化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化,因为我们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这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赓续和更新中华文明。但这不是对特殊性的片面强调,而是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世界历史的定位中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自主探索具有普遍性,拓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性 特殊性 具体的普遍性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对外反应与自身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戴韶华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论断,对于这个论断需要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来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实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对西方的认识和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华民族的特殊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论断,对于这个论断需要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来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实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对西方的认识和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华民族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当前,崛起的中国和作为整体的西方需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强相互的认识和了解,为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性 普遍性 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西方中心论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阐释:特殊性与普遍性
6
作者 代云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8-34,共7页
肇始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因其内在的扩张特性,深刻塑造了世界的面貌,影响着非西方国家的发展方向。中国始终坚持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关联的现代化... 肇始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因其内在的扩张特性,深刻塑造了世界的面貌,影响着非西方国家的发展方向。中国始终坚持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关联的现代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中国的现代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体现了的生存至上的理念,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哲学阐释 特殊性 普遍性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7
作者 刘亚 陈元惠 《文教资料》 2024年第12期55-58,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既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相互嵌合。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在辩证统一中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书写人类文...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既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相互嵌合。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在辩证统一中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书写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为世界和平贡献出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普遍性 特殊性 辩证统一
下载PDF
本·德鲁德:普遍性和特殊性——全球城市比较的新视角
8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5月30日,比利时鲁汶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本·德鲁德教授在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发表了题为“比较城市主义”的报告,德鲁德教授提出了城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命题,强调在比较城市时需平衡二者。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 2024年5月30日,比利时鲁汶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本·德鲁德教授在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发表了题为“比较城市主义”的报告,德鲁德教授提出了城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命题,强调在比较城市时需平衡二者。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主题,并提出五种城市比较研究的范式,包括个性化比较、普遍化比较、变异发现比较、包容性比较和情境城市主义。通过具体案例,德鲁德教授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利时鲁汶大学 德鲁德 城市主义 普遍性特殊性 具体案例 个性化 方法的应用 新视角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途径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被引量:8
9
作者 施德堂 李秉柏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57-261,共5页
阐述了现代化农业的概念与内涵,我国农业现代化途径在农业发展中的阶段性、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科学技术先导性及自然资源基础性等方面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提出了遵循规律,加速推进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 农业现代化途径 普遍性 特殊性
下载PDF
斗争性与同一性之间决不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0
作者 姚伯茂 《思想战线》 1981年第2期95-97,共3页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斗争性与同一性之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说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是矛盾的特殊性,然而矛盾的斗...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斗争性与同一性之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说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是矛盾的特殊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近年来发表的不少文章中,仍然重复着这样的观点。我以为这种观点很值得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同一 矛盾斗争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 具体内容 统一体 根本属性 哲学界 唯物辩证法 具体事物 无产阶级
下载PDF
中国模式的普遍性、特殊性及趋势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永生 刘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中国模式既有其普遍性,是世界近现代社会经济加速增长的延续,具有普遍价值;又具有特殊性,是中国从社会生存条件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的产物。中国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方向是文化大国,前提为解放思想,本质在放权于民。
关键词 中国模式 普遍性 特殊性 生存权利
下载PDF
论“技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哲学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明国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2-25,53,共5页
本文论述了“技术 -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对技术转移所涉及到的“两难选择论”、“文化异化论”等深层问题进行了哲学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技术-文化 普遍性 特殊性 技术转移 哲学
下载PDF
试论“阶梯式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种发展哲学的研究新视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明国 白夜昕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阶梯式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等发展形式的重要补充;它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它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整体性、必然性、等级性、线性等特征而不能反映其个体性、偶然性、随机性、非线性等特征,难以反... 阶梯式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等发展形式的重要补充;它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它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整体性、必然性、等级性、线性等特征而不能反映其个体性、偶然性、随机性、非线性等特征,难以反映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等发展向度;它为发展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域,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理论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发展 普遍性 特殊性
下载PDF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融合——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历史建构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汉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53,共7页
"湖湘文化精神特质"是中国文化的普遍性与湖湘地域文化特殊性的结合,这种能够将特殊性与普遍性融合起来的"湖湘文化特质",并不是湖湘地域人群先天的、固有的文化特质,而恰恰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湖湘文化 特殊性 普遍性 历史建构
下载PDF
论政治文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虞崇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9-624,共6页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与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样,政治文明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存在国家的条件下,政治文明总是有国别的。但是,政治文明却是没有国界的,不同国家的政治文明是可以相互...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与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样,政治文明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存在国家的条件下,政治文明总是有国别的。但是,政治文明却是没有国界的,不同国家的政治文明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政治文明建设应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但并非追求同而无异的政治模式。和而不同,和而以进,才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普遍性 特殊性 和而不同 和而以进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国伟 刘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49-154,共6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有意识、主动的建设性文明,是带有强烈的理想性和价值性的创造性文明。创造性文明的积极建设性特质决定了它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需要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一方面要科学认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人类有意识、主动的建设性文明,是带有强烈的理想性和价值性的创造性文明。创造性文明的积极建设性特质决定了它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需要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一方面要科学认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索生态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普遍性;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省域特殊性。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辩证法,把统筹与开放的普遍性和特色与精品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顶层设计 普遍性与特殊性
下载PDF
建筑的普遍性表达与特殊性表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芮 周红艺 杨本昭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6-167,共2页
本文通过对当代建筑创作的表象从设计策略角度加以阐述,就建筑的普遍性表达与特殊性表现进行解构分析,剖析建筑审美的表现论与本体论的理念,试图寻求建筑功能的目的性及建筑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揭示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促进与阻碍建... 本文通过对当代建筑创作的表象从设计策略角度加以阐述,就建筑的普遍性表达与特殊性表现进行解构分析,剖析建筑审美的表现论与本体论的理念,试图寻求建筑功能的目的性及建筑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揭示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促进与阻碍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的外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与建筑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关系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性表达 特殊性表现 外在影响因素 设计策略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兼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30
18
作者 俞吾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在通常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是两个相互分离的研究领域。本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中,人们一般注重的是中国社会和实践的特殊性,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研究... 在通常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是两个相互分离的研究领域。本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中,人们一般注重的是中国社会和实践的特殊性,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研究领域中,人们一般注重的则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本文主张,只有把这两个研究领域综合成一个研究领域,才有可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这两个主题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当代中国社会追求现代性这一普遍性价值的实现时,也必须充分兼顾到当代中国社会和实践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尤其表现在传统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错位和启蒙的缺失上。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和实践的特殊性,努力在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才能创造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发展,并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 普遍性 特殊性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特殊性—普遍性的辩证法——兼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广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37,共8页
如果说黑格尔辩证法具有“普遍性—特殊性”(以普遍性为原则支配特殊性)的结构,那么马克思辩证法则具有“特殊性—普遍性”的结构。它从特殊性、历史性和具体性的角度来理解现实事物,以此批判现实的虚幻普遍性,揭示其特殊性的根源和对... 如果说黑格尔辩证法具有“普遍性—特殊性”(以普遍性为原则支配特殊性)的结构,那么马克思辩证法则具有“特殊性—普遍性”的结构。它从特殊性、历史性和具体性的角度来理解现实事物,以此批判现实的虚幻普遍性,揭示其特殊性的根源和对现实“有害的统治”,并结合历史运动的规律寻求真正的普遍性。马克思辩证法的这种结构,通过剥去黑格尔辩证法“普遍性—特殊性”结构的神秘外壳,提取它的合理内核的方式,实现了对它的“颠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性 普遍性 辩证法 颠倒 黑格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