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9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A-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的轮端轮毂锻造工艺优化
1
作者 孔德瑜 晏洋 +4 位作者 张浩 邓磊 王新云 龚攀 张茂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目的针对6082铝合金轮端轮毂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粗晶问题,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模拟优化锻造工艺方案,避免产生粗晶。方法以遗传算法替代梯度下降法优化神经网络各节点的权值和阈值,建立高精度的GA-BP神... 目的针对6082铝合金轮端轮毂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粗晶问题,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模拟优化锻造工艺方案,避免产生粗晶。方法以遗传算法替代梯度下降法优化神经网络各节点的权值和阈值,建立高精度的GA-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再以轮端轮毂为对象,设计锻造工艺方案并利用Deform进行微观组织仿真,研究压下速率、坯料初始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获得最优方案。结果优化模型预测的晶粒尺寸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55%、0.43%,与常规的BP神经网络相比,准确性有了较大提高。对比不同锻造方案的结果,得到轮毂较优的初始坯料温度为500℃,压下速率为200mm/s,经试验验证,锻件特征位置的晶粒尺寸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均在10%以下,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结论遗传算法的引入大大增强了BP神经网络的全局寻优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在Deform中复现的预测模型对锻件的晶粒尺寸分布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并基于此成功模拟、优化了轮端轮毂的锻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端轮毂 晶粒尺寸预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残余应力、晶粒尺寸对铍纳米压入行为影响的数值分析
2
作者 洪欣欣 何力军 +4 位作者 代彦明 张健康 刘婷 郭耀军 宋明泽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通过纳米压痕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技术获得金属铍在晶粒尺度上的表面微力学行为(性能)信息,基于ABAQUS对纳米压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因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信息相符合,故可获得仿真过程的基本力... 通过纳米压痕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技术获得金属铍在晶粒尺度上的表面微力学行为(性能)信息,基于ABAQUS对纳米压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因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信息相符合,故可获得仿真过程的基本力学性能参数.基于得出的参数,针对残余应力、晶粒尺寸对铍纳米压入行为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残余应力、晶体尺寸与纳米压入塑性功、最大深度及残余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以塑性功为对比依据,残余应力与晶粒尺寸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8525×10^(-12)J/MPa,95.373×10^(-12)J/μm.该研究对纳米压痕力学性能、估计晶粒内残余应力等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铍 纳米压痕 有限元方法 残余应力 晶粒尺寸
下载PDF
基于单向测量超声背散射系数的晶粒尺寸评价高效方法
3
作者 刘雨 田强 +1 位作者 王新艳 关雪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9-217,共9页
镍基高温合金GH4742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而晶粒尺寸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物理模型的超声背散射法可以实现晶粒尺寸高效和准确的评价,但受限于复杂模型或多角度声束测量.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只需单向测量的背散射系数法,且无需考... 镍基高温合金GH4742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而晶粒尺寸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物理模型的超声背散射法可以实现晶粒尺寸高效和准确的评价,但受限于复杂模型或多角度声束测量.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只需单向测量的背散射系数法,且无需考虑测量系统等无关因素的影响.基于独立散射模型,推导了只与材料相关的背散射系数;利用空间相关函数描述了晶粒尺寸与背散射系数的关系;采用参考信号剔除干扰因素的影响,实现实验背散射系数的快速提取.制备三组不同晶粒尺寸的GH4742试块进行相控阵超声实验和平均晶粒尺寸评价,并与金相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晶粒度与金相法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22.7%,最小相对误差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背散射系数法 GH4742 晶粒尺寸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竹节晶铜箔微轧制变形行为影响的模拟
4
作者 陈守东 卢日环 陈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1-854,共14页
高性能铜箔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微电子等领域,为降低其制备成本和调控组织性能,对拉拔−压缩−剪切复合成形条件下的竹节晶铜箔轧制微观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微观尺度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竹节晶微轧制变形的晶粒尺寸效应。该... 高性能铜箔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微电子等领域,为降低其制备成本和调控组织性能,对拉拔−压缩−剪切复合成形条件下的竹节晶铜箔轧制微观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微观尺度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竹节晶微轧制变形的晶粒尺寸效应。该微观模型将每个离散单元只是作为晶粒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积分点上采用单晶体本构模型建立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微观层次复合轧制竹节晶铜箔的变形特征表现为高度的异向性和局部化;竹节晶铜箔轧制力变化符合类似Hall-Petch关系,即轧制力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晶粒尺寸减小,复合轧制竹节晶铜箔的滑移均匀性和晶界滑移协调能力均增强;动态剪切带和变形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向晶界偏移。为保证轧制竹节晶铜箔变形的稳定性和进一步减薄,晶粒尺寸小于100μ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晶轧制 晶体塑性 有限元 晶粒尺寸效应 微观变形
下载PDF
氧含量及晶粒尺寸对Ti-Zr二元合金拉伸屈服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梁林弘 王宜平 王小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6,83,共7页
对不同氧含量的温轧态Ti-Zr二元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及二次时效处理,发现氧含量与晶粒尺寸影响Ti-Zr合金表现出的拉伸屈服行为。通过拉伸试验、金相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及应变时效和EDS元素分布研究了不同锆、氧含量钛合金的屈服延伸... 对不同氧含量的温轧态Ti-Zr二元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及二次时效处理,发现氧含量与晶粒尺寸影响Ti-Zr合金表现出的拉伸屈服行为。通过拉伸试验、金相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及应变时效和EDS元素分布研究了不同锆、氧含量钛合金的屈服延伸与微观组织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Ti-12Zr-0.25O合金在晶粒尺度处于1~15μm区间时,表现出典型的屈服延伸现象,随着晶粒尺寸增大,屈服延伸逐渐减弱;氧含量从0.1wt%增加至0.3wt%,Ti-12Zr合金表现出最大的上下屈服点应力差值及最大屈服点延伸率,分别为47MPa,5.2%;仅当锆、氧原子共同存在时,屈服延伸得到明显增强,以Ti-12Zr-0.25O尤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r二元合金 氧含量 晶粒尺寸 屈服行为 锆氧“协同增强”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Cu-Ni-Co-Si合金固溶处理晶粒尺寸预测
6
作者 闫碧霄 朱雪彤 +1 位作者 吴钢 陈慧琴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Cu-Ni-Co-Si合金在固溶处理后的晶粒尺寸会影响其服役性能。采用3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方法——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长短期记忆网络,分别建立了Cu-Ni-Co-Si合金固溶温度和固溶时间对固溶后晶粒尺寸影响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对比分析3种... Cu-Ni-Co-Si合金在固溶处理后的晶粒尺寸会影响其服役性能。采用3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方法——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长短期记忆网络,分别建立了Cu-Ni-Co-Si合金固溶温度和固溶时间对固溶后晶粒尺寸影响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对比分析3种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平均相对误差为8.55%。随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GA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比BP神经网络模型降低了6.47个百分点,其平均相对误差为2.08%,能够有效地为Cu-Ni-Co-Si合金固溶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Co-Si合金 固溶处理 工艺参数 晶粒尺寸 机器学习
下载PDF
考虑第二相粒子的晶粒尺寸梯度镍基合金晶体塑性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周胜 曾鑫 +2 位作者 黄文科 陈宏轩 陈帅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晶粒尺寸梯度结构镍基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展性,但存在于合金内第二相粒子对这些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为了阐明第二相粒子对梯度结构镍基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将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结合Hall–Petch法则通过用户子程序方式嵌入至Abaqu... 晶粒尺寸梯度结构镍基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展性,但存在于合金内第二相粒子对这些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为了阐明第二相粒子对梯度结构镍基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将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结合Hall–Petch法则通过用户子程序方式嵌入至Abaqus软件中,并对晶粒尺寸梯度结构镍基合金的强度和延展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晶粒尺寸梯度结构镍基合金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和应变云图。进一步探究了位于表层或芯部的不同颗粒尺寸第二相粒子对该合金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含第二相粒子的晶粒尺寸梯度结构镍基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图和应力和应变分布图。结果表明:位于表层1号尺寸第二相粒子的镍基合金表现出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延展性,强度为1804.96 MPa,应变为20.49%;位于芯部1号尺寸第二相粒子的镍基合金抗拉强度最大,为1902.34 MPa,但延展性最差,为9.68%。随着第二相粒子尺寸的增大,镍基合金的强度逐渐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镍基合金的强塑性,并为合金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晶粒尺寸梯度 第二相粒子 晶体塑性
下载PDF
AZ31镁合金热变形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预测模型
8
作者 王忠堂 梁海成 +1 位作者 李艳娟 柳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91,共7页
采用热模拟实验方法获得了AZ31镁合金热变形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AZ31镁合金热变形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随着塑性变形应变速率的增大,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随着塑性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 采用热模拟实验方法获得了AZ31镁合金热变形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AZ31镁合金热变形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随着塑性变形应变速率的增大,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随着塑性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基于Yada模型,建立了AZ31镁合金热变形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与变形工艺参数关系模型,以及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与变形温度关系模型。晶粒尺寸预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最大相对误差为8.5%。临界应变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最大相对误差为8.1%。建立的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预测模型和临界应变预测模型的适用条件为变形温度250~400℃,应变速率0.01~1.0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动态再结晶 晶粒尺寸 Yada模型
原文传递
晶粒尺寸对生物医用Mg-3Zn-0.2Ca-0.2Mn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崔珠殷 李淑波 +3 位作者 付军健 刘轲 王朝辉 杜文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5-677,共13页
本文通过固溶工艺调控,获得第二相含量相近、晶粒尺寸不同的Mg-3Zn-0.2Ca-0.2Mn合金,对具有不同晶粒尺寸的合金在Hank’s模拟体液中进行浸泡及电化学实验,通过观察降解后的合金形貌,研究并分析了晶粒尺寸对生物医用Mg-3Zn-0.2Ca-0.2Mn... 本文通过固溶工艺调控,获得第二相含量相近、晶粒尺寸不同的Mg-3Zn-0.2Ca-0.2Mn合金,对具有不同晶粒尺寸的合金在Hank’s模拟体液中进行浸泡及电化学实验,通过观察降解后的合金形貌,研究并分析了晶粒尺寸对生物医用Mg-3Zn-0.2Ca-0.2Mn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通过电化学实验可知,合金晶粒尺寸越小,腐蚀电流密度越小,阻抗值越大;通过浸泡实验及对合金表面形貌的观察可知,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合金降解速率减慢,表面腐蚀坑尺寸越小且分布越均匀,合金的耐蚀性越好。合金降解过程中晶粒尺寸是通过影响合金降解产物膜的致密度及完整性,进而影响合金的耐蚀性能,即合金的晶粒尺寸越小,表面形成的产物膜越致密和完整,溶液中的Cl-吸附于表面后不易渗透至内部,从而使合金耐蚀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Ca-Mn合金 固溶处理 晶粒尺寸 耐蚀性能
下载PDF
氧化镧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晶粒尺寸效应的研究
10
作者 张祺 牛鹏宇 +2 位作者 贾丽涛 林明桂 李德宝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4-655,共12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晶粒尺寸的La_(2)O_(3)催化剂。运用XRD、原位拉曼光谱、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H_(2)-TPR和O^(2)-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晶粒尺寸La_(2)O_(3)催化剂的OCM反应性能和催化剂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La_(2)O_...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晶粒尺寸的La_(2)O_(3)催化剂。运用XRD、原位拉曼光谱、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H_(2)-TPR和O^(2)-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晶粒尺寸La_(2)O_(3)催化剂的OCM反应性能和催化剂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La_(2)O_(3)催化剂的La-O键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明显的伸长,从而影响La_(2)O_(3)对O2的吸附和动态储存。当晶粒尺寸增大至57.4 nm时,La_(2)O_(3)催化剂的储氧能力开始下降,同时伴随着表面氧物种,特别是超氧物种在催化剂表面富集,导致CH_(4)和产物的过度氧化,降低OCM反应的选择性。晶粒尺寸为52.3 nm的L-La_(2)O_(3)催化剂在750℃时,表面氧物种含量适宜,储氧能力强。在CH_(4)/O_(2)为3,空速为1.6×10^(5)mL/(g·h)的条件下表现出最佳的C2+烃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偶联 La_(2)O_(3) 晶粒尺寸 储氧能力
下载PDF
晶粒尺寸和温度对工业纯钛变形机制的影响
11
作者 陈才 韩冬生 +5 位作者 宋玉涛 王名川 李玉胜 徐舜 杨森 刘吉梓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3332-3347,共16页
为了研究晶粒尺寸和加工温度对工业纯钛变形行为的影响,分别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对平均晶粒尺寸为2、9、23和51μm的样品进行单轴拉伸实验,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TEM)表征样品的显微组织和织构。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晶粒尺寸和加工温度对工业纯钛变形行为的影响,分别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对平均晶粒尺寸为2、9、23和51μm的样品进行单轴拉伸实验,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TEM)表征样品的显微组织和织构。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位错滑移是主要的变形机制,而液氮温度下拉伸的样品中有丰富的变形孪晶被激活,其中包括{1012}拉伸孪晶、{1122}压缩孪晶和{1122}-{1012}二次孪晶。这揭示液氮温度条件下塑性变形模式从位错滑移到动态孪生的转变,这也是具有较大晶粒尺寸的样品在液氮温度下依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all-Petch关系式,可用于在液氮温度条件下定量表征平均晶粒尺寸和孪晶对工业纯钛拉伸屈服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低温拉伸试验 变形孪生 晶粒尺寸 晶体学织构
下载PDF
纳米晶合金晶粒尺寸与体积分数对高频磁损耗特性影响分析
12
作者 代岭均 邹亮 +3 位作者 郭凯航 张黎 李永建 孙秋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853-4863,共11页
为明确纳米晶合金高频磁损耗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基于随机各向异性理论,建立了介观尺度下纳米晶合金的三维模型。以晶体相体积分数V和晶粒尺寸d为研究参数,从介观层面探究了微观结构的变化对高频磁损耗pv的影响,并得出材料pv与V和d的函... 为明确纳米晶合金高频磁损耗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基于随机各向异性理论,建立了介观尺度下纳米晶合金的三维模型。以晶体相体积分数V和晶粒尺寸d为研究参数,从介观层面探究了微观结构的变化对高频磁损耗pv的影响,并得出材料pv与V和d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材料pv会随着V和d的增加而增加,且d对于材料pv的影响更为显著。当外部磁场频率保持10 kHz不变、V从60%增大为80%时,材料pv增长率为27.11%;相应地,d从6 nm增大到15 nm时,材料pv增长率为51.83%。从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也可看出,晶粒尺寸d和体积分数V都与高频磁损耗pv正相关,但两者的指数系数却不相同,d的指数系数大于V的指数系数,因此,d的变化对于材料pv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合金 晶粒尺寸 体积分数 高频磁损耗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IF钢低周疲劳行为及疲劳后显微组织的影响
13
作者 魏晨羲 李凯 +2 位作者 杨蔚涛 祝向荣 杨旗(指导)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28,38,共7页
通过850,950℃退火制备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40,210μm的IF钢,研究了晶粒尺寸对其低周疲劳行为和疲劳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疲劳循环过程中,细晶试验钢的初始平均峰值应力高于粗晶试验钢,随着循环次数增加,2种试验钢的平均峰... 通过850,950℃退火制备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40,210μm的IF钢,研究了晶粒尺寸对其低周疲劳行为和疲劳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疲劳循环过程中,细晶试验钢的初始平均峰值应力高于粗晶试验钢,随着循环次数增加,2种试验钢的平均峰值应力趋于相近;细晶试验钢始终表现为循环加工硬化,粗晶试验钢表现为初始循环硬化、循环饱和和二次循环硬化。经400周次疲劳循环后,细晶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尺寸相近且分布均匀的位错胞组成,粗晶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宏观驻留滑移带(Macro-PSB)和位错胞组成,Macro-PSB中包含较为细小的位错胞;粗晶试验钢具有较高的位错密度及相对显著的组织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晶粒尺寸 显微组织 低周疲劳行为
下载PDF
晶粒尺寸及梯度对纳晶镍薄膜裂纹扩展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刘宏西 季晨 +1 位作者 刘志强 赵礼刚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41,共7页
文中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晶粒尺寸和晶粒梯度对纳晶镍薄膜单轴拉伸时裂纹扩展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均匀纳晶镍薄膜中,晶粒尺寸最小的模型内部裂纹形核最慢,扩展最小,主要由于其内部拥有相对其它模型更多的晶界,使得晶界承担的应... 文中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晶粒尺寸和晶粒梯度对纳晶镍薄膜单轴拉伸时裂纹扩展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均匀纳晶镍薄膜中,晶粒尺寸最小的模型内部裂纹形核最慢,扩展最小,主要由于其内部拥有相对其它模型更多的晶界,使得晶界承担的应变更加均匀,抑制了裂纹的扩展.在梯度纳晶镍薄膜中,梯度最大的模型内部裂纹最早开裂且最为严重,主要原因为晶粒尺寸的剧烈变化导致模型心部较大晶粒协调局部变形和应力集中的能力不及最外层尺寸较小的晶粒.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晶粒尺寸位于反Hall–Petch区间的梯度纳晶镍裂纹扩展趋势并为梯度金属材料的强韧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晶粒尺寸 梯度结构 力学性能 裂纹扩展
下载PDF
不同晶粒尺寸Y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加氢裂化反应性能
15
作者 王晓晗 周亚松 +3 位作者 于志庆 魏强 孙劲晓 姜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83-4295,共13页
采用晶种导向剂法制备高硅Y分子筛,并通过调变晶种导向剂的陈化温度制得了不同晶粒尺寸(515mn、317nm、220nm)的Y分子筛。将制备的不同晶粒尺寸的Y分子筛和无定型硅铝混合作为载体,采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W/(Y+ASA)加氢裂化... 采用晶种导向剂法制备高硅Y分子筛,并通过调变晶种导向剂的陈化温度制得了不同晶粒尺寸(515mn、317nm、220nm)的Y分子筛。将制备的不同晶粒尺寸的Y分子筛和无定型硅铝混合作为载体,采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W/(Y+ASA)加氢裂化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不同晶粒尺寸的Y分子筛及相应催化剂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Y分子筛晶粒尺寸的减小,外比表面积和孔径增大。同时,Y分子筛的n(SiO_(2))/n(Al_(2)O_(3))增大,弱酸和中强酸酸性减弱,酸量减少。催化剂对正十六烷的加氢裂化反应结果表明,Y分子筛晶粒尺寸的减小有利于提高中间馏分产物(C_(8)~C_(12))的收率及选择性,即缩短反应物分子在Y分子筛孔道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与催化剂表面活性相的可接近性,可避免过度裂化,提高中间馏分产物的收率。因此晶粒尺寸为220nm的Y分子筛催化剂NiW/(Y_(3)+ASA)的C_(8)~C_(12)产物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晶粒尺寸 催化剂 加氢 中油选择性
下载PDF
马氏体合金钢3J33b磨削力热载荷–晶粒尺寸演变的动态迭代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嫚 王荣 +1 位作者 茅健 张立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7-230,共14页
目的探究微磨削过程中微磨削力热–晶粒尺寸演变的动态迭代作用机制,构建考虑动态迭代作用的磨削力热模型,提高微磨削力热的预测精度。方法基于金属材料再结晶理论,探究磨削各阶段弹塑性变形作用下材料晶粒尺寸的演变规律。基于微观组... 目的探究微磨削过程中微磨削力热–晶粒尺寸演变的动态迭代作用机制,构建考虑动态迭代作用的磨削力热模型,提高微磨削力热的预测精度。方法基于金属材料再结晶理论,探究磨削各阶段弹塑性变形作用下材料晶粒尺寸的演变规律。基于微观组织增强理论,分析微磨削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流动应力,揭示多颗磨粒重复加载作用下晶粒尺寸演变–微磨削力热的动态迭代作用机制,通过微磨削实验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基于灵敏度分析,探究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马氏体合金钢塑性变形和材料去除机理。结果考虑动态迭代作用的磨削力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在切向力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1.51%,法向上的平均误差为27.40%,传统模型磨削力预测值切向力平均相对误差为40.82%,法向力平均相对误差为39.54%。考虑微磨削力热–晶粒尺寸演变的动态迭代作用的磨削温度最大温度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97%,而传统的磨削温度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6.14%。磨削力随着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进给量、磨削深度和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磨削温度随着线速度和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进给量和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小。结论考虑微磨削力热–晶粒尺寸演变的动态迭代作用的磨削力热预测模型比传统力热预测模型更接近于实验值,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力 磨削热 晶粒尺寸演变 流动应力 循环迭代 灵敏度
下载PDF
晶粒尺寸效应对7075铝合金热变形不均匀性的影响
17
作者 苏宝毅 郭宁 +1 位作者 唐炳涛 郑云龙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14,62,共8页
晶粒尺寸效应在7075铝合金热变形中的机制尚不明确,难以对其热成形控形控性,严重制约着7075铝合金在新能源汽车复杂薄壁件的工业化应用。提出使用基于位错密度演化的晶体塑性模型,揭示7075铝合金塑性变形中晶粒尺寸效应对变形不均匀协... 晶粒尺寸效应在7075铝合金热变形中的机制尚不明确,难以对其热成形控形控性,严重制约着7075铝合金在新能源汽车复杂薄壁件的工业化应用。提出使用基于位错密度演化的晶体塑性模型,揭示7075铝合金塑性变形中晶粒尺寸效应对变形不均匀协调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温度的单向热拉伸实验揭示热流变行为,使用Dream3D软件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建立具有真实取向的含有不同晶粒尺寸的准三维RVE(代表性体积元)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阐明了晶粒尺寸对7075高强铝合金热拉伸过程中应力应变、位错密度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密度 晶体塑性 RVE 7075铝合金 晶粒尺寸
下载PDF
基于渗碳体调控低合金钢中块状逆变奥氏体与奥氏体晶粒尺寸
18
作者 张献光 刘欢 +5 位作者 张健 王洪利 任英杰 杨文超 陈佳俊 石鹏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5-926,共12页
逆变奥氏体微观组织显著影响钢铁材料的最终组织性能,阐明块状奥氏体的形成规律对于精准掌握逆相变至关重要.本文以Fe–2.5Mn–1.5Si–0.35C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OM、SEM和EBSD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预回火条件下晶内块状奥氏体与最终奥氏体... 逆变奥氏体微观组织显著影响钢铁材料的最终组织性能,阐明块状奥氏体的形成规律对于精准掌握逆相变至关重要.本文以Fe–2.5Mn–1.5Si–0.35C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OM、SEM和EBSD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预回火条件下晶内块状奥氏体与最终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预回火温度自350℃升高至650℃,晶内块状奥氏体体积分数呈现出先增加后迅速降低的趋势;400℃预回火条件下,随预回火时间的延长,晶内块状奥氏体体积分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预回火促使晶内块状奥氏体形成,导致最终奥氏体晶粒显著细化.随着预回火温度的升高,逆相变前渗碳体发生粗化,增加了晶内块状奥氏体的有效形核位点,此促进了晶内块状奥氏体的形成.此外,晶内块状奥氏体具有多重取向,晶内块状奥氏体的增加,使得逆相变后奥氏体晶粒显著细化.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在不改变钢化学成分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渗碳体实现对逆相变晶内块状奥氏体形成和最终奥氏体晶粒尺寸调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相变 预回火 块状奥氏体 奥氏体晶粒尺寸 渗碳体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304L不锈钢不同温度拉伸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桑文雅 马莉冰 季明月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49,共6页
通过冷轧+900,700℃退火制备2种不同晶粒尺寸的304L不锈钢,研究了晶粒尺寸对其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处理使冷轧后的拉长晶粒发生再结晶,形成等轴晶,退火温度为900,700℃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63,3μm;在25,200℃下... 通过冷轧+900,700℃退火制备2种不同晶粒尺寸的304L不锈钢,研究了晶粒尺寸对其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处理使冷轧后的拉长晶粒发生再结晶,形成等轴晶,退火温度为900,700℃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63,3μm;在25,200℃下拉伸时,晶粒较细小试验钢的屈服强度高于晶粒较粗大试验钢,但断后伸长率低于晶粒较粗大试验钢;当拉伸试验温度升高至800℃时,2种晶粒尺寸试验钢的拉伸断口呈穿晶与沿晶的混合断裂模式,表明晶界未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所以2种晶粒尺寸试验钢在800℃拉伸时的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L不锈钢 退火 晶粒尺寸 拉伸性能
下载PDF
C-Mn钢热轧带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尺寸的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壮 周晓光 +2 位作者 王佳夫 吴迪 张平礼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研究板带控轧控冷过程中钢中显微组织演变过程奥氏体再结晶、碳氮化合物析出、奥氏体相变和组织性能对应关系的物理冶金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Gleeble 15 0 0热模拟机和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成分(% ) 0 16C ,0 0 6Si,1 30Mn钢在 1173~ 1... 在研究板带控轧控冷过程中钢中显微组织演变过程奥氏体再结晶、碳氮化合物析出、奥氏体相变和组织性能对应关系的物理冶金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Gleeble 15 0 0热模拟机和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成分(% ) 0 16C ,0 0 6Si,1 30Mn钢在 1173~ 10 81K经 7道次热变形后奥氏体晶粒尺寸为 4 3μm ,同时实测 7道次变形后轧钢组织中奥氏体尺寸为 38μm ,相对误差 13%。计算机模拟计算的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尺寸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晶粒尺寸 再结晶 晶粒尺寸 物理冶金 控轧控冷 热轧 组织性能 实测结果 板带 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