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效能感的“代价”:智能媒体用户隐私保护行为悖论研究
1
作者 陈素白 韦娟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9,共12页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探讨智能媒体情境下隐私悖论的发生机制及个体间的隐私保护行为差异,为推进平台隐私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引入隐私保护倦怠及自我效能感分别作为中介和调节变量,在全国16个城市发起大型...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探讨智能媒体情境下隐私悖论的发生机制及个体间的隐私保护行为差异,为推进平台隐私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引入隐私保护倦怠及自我效能感分别作为中介和调节变量,在全国16个城市发起大型问卷调查(N=4800)。[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隐私保护倦怠负向中介隐私侵犯经历与隐私保护意愿的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削弱)隐私侵犯经历与隐私保护倦怠的倒U型关系、负向调节(削弱)隐私侵犯经历与隐私保护意愿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保护动机理论 隐私保护 隐私悖论 隐私保护倦怠 自我效能
下载PDF
智能媒体嵌入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的风险样态与治理策略——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2
作者 张彦华 胡正荣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7,共9页
智能媒体对以数字政府传播系统为代表的政治生活系统的深度嵌入,影响传统政治传播生态的解构或重构进程,并诱发信息传播失灵、过度依赖技术、权力越界、资本侵蚀和治理失范风险。文章以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为切入,发现数字政府传播范式... 智能媒体对以数字政府传播系统为代表的政治生活系统的深度嵌入,影响传统政治传播生态的解构或重构进程,并诱发信息传播失灵、过度依赖技术、权力越界、资本侵蚀和治理失范风险。文章以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为切入,发现数字政府传播范式的转型及其诱发的信息传播失灵风险、智能媒体技术权力的扩张、数字政府治理权力的迁移、智能媒体技术资本对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的侵蚀等因素导致了上述负外部性的滋生。因此,需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优化数字政府传播模式的转型升级进程并提升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的民意吸纳水平,提高整体性治理模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机衔接程度与网络风险综合治理效能,强化数字政府传播的整体性治理效果并优化数字政府资源的配置水平等,进而持续推动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由风险变量转为事业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数字政府传播系统 技术依赖 全过程人民民主 整体性治理
下载PDF
智能媒体视域下科技传播的挑战与进路
3
作者 金雪 舒天楚 《科技传播》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人类文明形态,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颠覆性革命,促使科技传播的个性化、场景化、沉浸化等特征更为凸显。智能媒体的更迭、变革和应用,不可避免地使科学技术的有效传播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具体表现为偏见渗... 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人类文明形态,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颠覆性革命,促使科技传播的个性化、场景化、沉浸化等特征更为凸显。智能媒体的更迭、变革和应用,不可避免地使科学技术的有效传播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具体表现为偏见渗透的隐蔽性、信息环境的复杂性、公众反馈的沉默性以及舆情风险的附着性。对此,可以从优化科技传播体系内外评价机制、打造“智能+社交”传播范式、以内涵触发价值共识形成、广泛营造公众参与科学对话氛围入手,不断推动智媒时代科技传播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信息化 智能媒体 科技传播 有组织科研
下载PDF
智能媒体技术赋能黄河文化传播研究
4
作者 耿婉玥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媒体形态发生转变,为黄河文化在智媒时代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当下,黄河文化传播面临大众认识不足、传播效度不足、转化困难等问题,探究智能媒体技术如何赋能黄河文化传播的数字化转型,对于焕发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媒体形态发生转变,为黄河文化在智媒时代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当下,黄河文化传播面临大众认识不足、传播效度不足、转化困难等问题,探究智能媒体技术如何赋能黄河文化传播的数字化转型,对于焕发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利用智能媒体技术推进黄河文化传播,用数字技术优化传播内容,用多媒体形态赋能传播形式,用算法推荐提升传播效能,以期推动黄河文化与智能媒体技术深度融合,为黄河文化在智媒时代的传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黄河文化 传播路径
下载PDF
智能媒体技术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创作中的应用
5
作者 于超 《电视技术》 2024年第1期74-76,共3页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智能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并在传媒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新闻创作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创作理念和技术逐渐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将智能媒体技术应用于新闻媒体新闻创作中,创新新闻创作理...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智能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并在传媒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新闻创作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创作理念和技术逐渐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将智能媒体技术应用于新闻媒体新闻创作中,创新新闻创作理念和技术,发挥智能媒体技术优势,提高新闻创作效率和质量,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融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基于此,概述智能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关键技术,分析智能媒体技术要点,探讨智能媒体技术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创作中的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时代 智能媒体技术 新闻创作
下载PDF
智能媒体时代广西民办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
6
作者 廖守欢 胡泽方 郭彬彬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6期126-129,共4页
随着5G、AI、4K超高清等新兴技术不断普及,智能媒体成为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新传播格局的确立,要求广西民办高校与时俱进地抓住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新转向,利用自身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灵活性和特色化特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随着5G、AI、4K超高清等新兴技术不断普及,智能媒体成为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新传播格局的确立,要求广西民办高校与时俱进地抓住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新转向,利用自身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灵活性和特色化特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文章在分析智能媒体时代媒体生态特征的基础上,从广西对东盟传播、广西民办高校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广西民办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等视角明确广西民办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并以广西外国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对广西民办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践成效进行定性分析,得出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单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偏离智能媒体发展趋势以及教学目标执行散乱等突出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传播能力及智能媒体应用能力,培养符合面向东盟智能媒体化传播新转向的复合型国际传媒人才,文章提出根据媒介素养的能力、认知、参与这三个维度,分别构建媒介实操能力课程、媒介认知课程、媒介素养拓展课程这三大课程模块,形成阶梯式、差异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群,最终服务于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交流合作及广西RCEP自贸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广西民办高校 播音主持专业 媒介素养教育 创新路径
下载PDF
智能媒体时代电视台的现状和发展路径
7
作者 陈静 《广播电视网络》 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智能媒体时代,电视台面临着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的电视台具有的政策、公信力、议程设置能力等优势以及基于内容、技术、品牌、电商、版权等路径来抓住机遇实现转型。
关键词 电视台 智能媒体时代 直播带货 未来电视
下载PDF
智能媒体的基本思考
8
作者 赵子忠 《新闻论坛》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给媒体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智能媒体发展,不能仅仅就媒体而讨论媒体,需要放到一个更基本的结构上去思考。智能媒体发展前景的判断和分析,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思考,能够逐步明确对智能媒体基本的态度和认知。思考一:智...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给媒体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智能媒体发展,不能仅仅就媒体而讨论媒体,需要放到一个更基本的结构上去思考。智能媒体发展前景的判断和分析,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思考,能够逐步明确对智能媒体基本的态度和认知。思考一:智能化。我的观点是,智能化不能仅仅局限于媒体的智能化,要关注社会的智能化。智能化趋势,是人工智能一个泛在的模式。有理论提出“无处不AI”,提出智能化就是人工智能将会进入到我们社会的多个领域,并且成为无处不在的技术,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媒体 智能化趋势 发展前景 基本思考 AI 无处不在
下载PDF
智能媒体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良 姜凤敏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智能媒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进路。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多从技术本位、心理取向出发,将目光聚焦于智能媒体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智能媒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进路。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多从技术本位、心理取向出发,将目光聚焦于智能媒体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与路径领域,而从法治视角对其保障机制的研究却付之阙如。通过借鉴相关法治理论,可发现智能媒体“平台”作为依法行使社会教育权的法律主体,在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常会造成主流知识“失语”、情感共识凝聚乏力、人格形塑难度增加的困境。追本溯源,这是因为智能媒体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针对性立法缺失、过程性监督缺位、综合性执法缺憾所致。基于此,要突破以技术使用后果为中心的末端反应思维,对智能媒体赋能的风险进行全流程规制,构建“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三域统整的法制体系,形成“政府—平台—学校”三方联动的动态监管机制,完善“识别—共享—决策”三级递进的综合执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社会教育权 教育数字化
下载PDF
智能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企业治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艺军 魏婉莹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69,共3页
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在新闻传媒领域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始出现信息内容安全不牢、权责治理边界模糊、用... 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在新闻传媒领域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始出现信息内容安全不牢、权责治理边界模糊、用户数据隐私泄露等方面的问题。互联网平台企业需要进一步剖析信息传播治理问题的内在逻辑,探索适合智能媒体时代的治理路径,最终推进互联网平台与新闻传播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新闻传播 互联网平台企业 治理路径
下载PDF
场域的逻辑:智能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关系性重塑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鲁 乔羽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3,共8页
在智能技术的赋权下,信息不断分化裂变,催生出圈层化信息处理行为,公共性正在遭遇去中心化引发的技术悖论,由智能媒体塑造的公共场域有可能转变为“失控的场域”。由此,可以从“场域”的逻辑出发,基于公共场域的结构性调整思路,提出重... 在智能技术的赋权下,信息不断分化裂变,催生出圈层化信息处理行为,公共性正在遭遇去中心化引发的技术悖论,由智能媒体塑造的公共场域有可能转变为“失控的场域”。由此,可以从“场域”的逻辑出发,基于公共场域的结构性调整思路,提出重塑“理想的公共场域”的理念,建构出人机协同的信息治理新范式,进而构造智媒生态与信息传播协同演化的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公共场域 信息传播 信息治理
下载PDF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智能媒体的适老化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丽花 刘鑫 赵伟捷 《传播与版权》 2023年第13期89-93,共5页
2021年底,我国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了解当前智能媒体的适老化研究现状,文章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2000年1月—2023年2月智能媒体适老化改造相关研究,运... 2021年底,我国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了解当前智能媒体的适老化研究现状,文章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2000年1月—2023年2月智能媒体适老化改造相关研究,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来分析当前与智能媒体适老化有关的研究课题,从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性和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对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CITESPACE 智能媒体 适老化
下载PDF
道德责任鸿沟的消解——智能媒体算法责任研究
13
作者 王娟 汤书昆 秦庆 《全球传媒学刊》 2023年第5期127-140,共14页
当下学界关于算法责任的研究存在两种相对立观点——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前者认为,在人与智能媒体共同构成的传媒生态中,责任主体不明,追责困难,存在难以弥合的“责任鸿沟”;后者则提出,建构合适的问责方式可以消解鸿沟。这两种观点均... 当下学界关于算法责任的研究存在两种相对立观点——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前者认为,在人与智能媒体共同构成的传媒生态中,责任主体不明,追责困难,存在难以弥合的“责任鸿沟”;后者则提出,建构合适的问责方式可以消解鸿沟。这两种观点均预设了责任鸿沟的存在。然而,通过分析道德责任的四种基本构成与责任鸿沟的主要类型发现,责任鸿沟本质上是一种应该归责的“应然”与实际归责的“实然”之间的“错位”。消除该种错位,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设计层面,建构有意义的人类控制体系,“经纬交错”绘制责任地图;应用层面,采用分布式责任与结构式责任,“总分结合”事后追责;伦理教育层面,实施宏观伦理与微观伦理混合课程,“高低兼容”事前预防。三者共同作用,或能够实现智能媒体的负责任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道德责任 算法责任 责任鸿沟
下载PDF
算法公平与“公平”算法——智能媒体算法公平有效落地方式探讨
14
作者 王娟 秦庆 汤书昆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6-88,共3页
当下关于算法公平的主要实践路径是将“公平”看作技术问题,着眼于理想化的公平模型设计与应用。然而,仅仅通过优化算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智能媒体中算法公平的有效落地问题。基于公平概念本质上的可争议性以及政治性基本属性,可以从... 当下关于算法公平的主要实践路径是将“公平”看作技术问题,着眼于理想化的公平模型设计与应用。然而,仅仅通过优化算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智能媒体中算法公平的有效落地问题。基于公平概念本质上的可争议性以及政治性基本属性,可以从产品设计、平台运营、制度监管三个层面对其进行立体建构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公平 技术路向 利益相关者 智能媒体
下载PDF
智能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生成的三重逻辑
15
作者 葛彬超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0,共8页
智能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在技术、媒介、资本三重逻辑的整体性构建中得以生成。其“嵌入-初构-适配”的技术逻辑标示了智能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生成的起点,信息智联、精准描摹、具身传播的媒介逻辑形构了智能媒体链接主体的日常生活、心理... 智能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在技术、媒介、资本三重逻辑的整体性构建中得以生成。其“嵌入-初构-适配”的技术逻辑标示了智能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生成的起点,信息智联、精准描摹、具身传播的媒介逻辑形构了智能媒体链接主体的日常生活、心理需求及身体官能系统的微观意识形态功能图式,市场经济框架下资本逻辑的过度介入则赋予智能媒体为拜物教意识形态辩护的现实效能。对智能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生成逻辑进行批判分析,是智能媒体的理性发展诉求,更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媒介融合的创新发展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意识形态功能 技术逻辑 媒介逻辑 资本逻辑
下载PDF
生成式智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媒介记忆——以ChatGPT为例
16
作者 党明辉 凌兴福 丁朋娜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5,共8页
本文通过对比ChatGPT、中文主流媒体、西方主流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框架,探讨主流媒体对智能媒体媒介记忆的建构作用。研究发现,ChatGPT在中文语言环境和英文语言环境下生成的涉华议题报道具有不同的主题框架和叙事框架,西方主流媒体... 本文通过对比ChatGPT、中文主流媒体、西方主流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框架,探讨主流媒体对智能媒体媒介记忆的建构作用。研究发现,ChatGPT在中文语言环境和英文语言环境下生成的涉华议题报道具有不同的主题框架和叙事框架,西方主流媒体显著影响ChatGPT英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但对ChatGPT中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没有显著影响;中文主流媒体和ChatGPT中文总体而言都倾向于采用正面主题框架以及中立以上态度,但中文主流媒体对ChatGPT中文的影响作用尚不具有显著性;ChatGPT中英文报道都倾向于采用分析评估叙事框架,不受中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随着语料库的更新以及自主大模型的推出,中文主流媒体将在智能媒体的议题建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记忆 智能媒体 新闻框架 国际传播秩序
原文传递
我国智能媒体研究进展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7
作者 纪成君 刘松沁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24期8-13,共6页
智能媒体是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和媒体融合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我国智能媒体研究进展和趋势,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以中国知网CSSCI和北大核心数据库收录的540篇国内智能媒体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 智能媒体是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和媒体融合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我国智能媒体研究进展和趋势,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以中国知网CSSCI和北大核心数据库收录的540篇国内智能媒体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智能媒体研究已进入增长期,发文机构之间未形成成熟的合作网络,智能媒体治理路径研究、智能媒体技术研究和智能媒体应用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类别,智媒时代、智媒、人工智能、舆论监督以及信息传播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智媒 人工智能 媒体融合
下载PDF
智能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隐融合”
18
作者 易莉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4-110,124,共8页
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智能媒体虚拟结合现实技术的应用,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场景转换,形成显性教育中的无意识隐性感知;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对受教育者言行进行全天候... 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智能媒体虚拟结合现实技术的应用,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场景转换,形成显性教育中的无意识隐性感知;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对受教育者言行进行全天候持续性刻画,建立显性疏导前的隐性透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全过程追踪;基于历史搜索条件的隐性推送,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在智能媒体应用中,既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对虚拟场景的过度依赖,防止隐性追踪过程中的信息泄露,又要拓展受教育者的认知广度,突破隐性推送中的“个人日报”式禁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显隐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智能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新思路--以合肥“科创之城”传播实践为例
19
作者 王娟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6期45-50,共6页
城市形象是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智能媒体时代,由于智能媒体的五“强”五“多”特性,城市形象传播从过去的政府主导转向人机协同、全员参与、动态调整阶段。鉴于经典的三级传播模型与金字塔模型在当下智能媒体... 城市形象是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智能媒体时代,由于智能媒体的五“强”五“多”特性,城市形象传播从过去的政府主导转向人机协同、全员参与、动态调整阶段。鉴于经典的三级传播模型与金字塔模型在当下智能媒体语境中的解释力逐渐减弱,城市形象传播需要新的框架思路引导--新三级传播模型。以合肥为代表的城市形象传播实践证明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且合肥“科创之城”城市形象传播呈现出自塑与TA塑、塑形与矫形、自传与TA传相结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三级传播模型 金字塔模型 智能媒体 科创之城
下载PDF
智能媒体技术赋能网络空间治理研究
20
作者 雷霞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第5期21-24,共4页
智能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其高效、准确、智能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空间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减少误判和漏判,更好地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但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的不断增加、智能媒体技术非结构化数据处... 智能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其高效、准确、智能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空间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减少误判和漏判,更好地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但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的不断增加、智能媒体技术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有限等问题也会带来诸多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智能媒体技术赋能网络空间治理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技术 网络空间 信息安全 舆情监测 精准舆论引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