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9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培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
作者 张文馨 周鑫燚 唐瓷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的发展需求,需要以课程体系为主要抓手提升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从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出发,针对目前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课程存在的课程培育目标不明晰、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形式单一以及隐性课程较为缺... 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的发展需求,需要以课程体系为主要抓手提升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从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出发,针对目前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课程存在的课程培育目标不明晰、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形式单一以及隐性课程较为缺乏等困境,厘清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目标。基于AI-TPACK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模型,深度改造师范生在传统TPACK知识模型下的课程内容,增设人工智能拓展选修课程,深化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隐性课程,形成集线下校本课程、优质课程和隐性课程为一体,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拓展课程和实践应用课程协同育人的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三维四层多元”课程体系,以期为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培养的课程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智能教育素养 课程体系 师范生 AI-TPACK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国内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和机遇挑战
2
作者 乜勇 康欣欣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85-94,共10页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内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在政策引领与新技术加持的双重驱动下曲折发展。通过文献计量法,总结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的五个主题: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体系研究...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内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在政策引领与新技术加持的双重驱动下曲折发展。通过文献计量法,总结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的五个主题: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体系研究,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演变研究,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实证研究,智能核心素养培养研究。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面临着赋能人才培养、教育发展与教学改革的机遇,同时面临伦理道德风险、教育人文缺失、数据安全隐患、理论供给不足等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未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的四个方向与主题:一是重申人文主义教育方法,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二是大力推进智能技术和相关学习理论的研究,攻克未来教育可能面临的难题;三是积极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全方位重塑教育过程;四是确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集体公约,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个性化学习 智能技术
下载PDF
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政策规划和创新路径研究——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布莱奇利宣言》要点与思考
3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2 位作者 肖琪 宋帆 蔡帆帆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3期43-51,共9页
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议题。厘清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潜在风险,制定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的政策规划,探明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国际合作的创新路径,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赋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学... 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议题。厘清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潜在风险,制定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的政策规划,探明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国际合作的创新路径,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赋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学术共同体构建。2023年11月,在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欧盟等2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布莱奇利宣言》,这也是全球第一份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性声明。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该宣言出台的政策背景和研究目的进行分析,从人本主义批判视角着重探究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的政策规划,并反思其对我国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创新路径的启示:构建开放且透明的人工智能教育治理体系、建立动态化的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监管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国际合作多边机制、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安全风险预判能力,以及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期加速我国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现代化,为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总体规划的制定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安全 教育治理 人工智能教育
下载PDF
浅谈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技术的AI交通监控管理场景的智能教育环境
4
作者 乔海晔 徐献圣 梅仲豪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5期201-203,共3页
本文模拟实际智慧交通监控管理场景设计了一款基于智慧交通场景的智能教学系统。系统涉及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RFID技术、微处理器控制技术、5G无线通信技术等,能够实现智慧交通的无人驾驶小车交通灯自动启... 本文模拟实际智慧交通监控管理场景设计了一款基于智慧交通场景的智能教学系统。系统涉及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RFID技术、微处理器控制技术、5G无线通信技术等,能够实现智慧交通的无人驾驶小车交通灯自动启停车、ETC缴费、公共汽车报站、自动泊车、自动无线充电,机器狗24h自动巡逻等功能,贴合实际生活应用,体验感强。本系统可用于高等教育中物联网、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系统,也可以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通识课程的教学用具。系统各功能模块可以按照需求进行DIY设计,方便学员的二次开发和个性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智能教育 智慧交通 AIoT 5G无线通信
下载PDF
多主体视域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探索
5
作者 蒋慧峰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会推进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从学习者角度来看,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和分布式学习的实现。从教师角度来看,既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促进角色转变,适应全新教学环境。从管理者角度来看,可以在...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会推进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从学习者角度来看,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和分布式学习的实现。从教师角度来看,既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促进角色转变,适应全新教学环境。从管理者角度来看,可以在实现精准化教育治理的同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但在推进过程中,学习者面临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习负担增加;教师面临数字胜任力薄弱,教改动力不足;管理者面临资源相对缺乏,统筹推进受限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强化学习者自主学习,增强教师数字胜任力以及搭建智能学习平台,协同共建优质资源等举措推进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视域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改革举措
下载PDF
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探索
6
作者 谢忠新 李晓晓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剖析了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双重价值取向及其培养发力点,阐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构筑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围绕区域、学校、课堂精准发力,培养早期拔尖创新人才与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教育机器人的职业教育实践研究
7
作者 李超宇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教育机器人这一新兴的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培训的领域。智能教育机器人在职业教育中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文章探讨了基于智能教育机器人的职业教育实践范式,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教育机器人这一新兴的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培训的领域。智能教育机器人在职业教育中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文章探讨了基于智能教育机器人的职业教育实践范式,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未来,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入研究智能教育机器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以提高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机器人 职业教育 智能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创新
下载PDF
韩国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举措与经验
8
作者 夏雪景 马早明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国际人才竞争的新焦点。基于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韩国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主要包括强化政策保障,顶层设计指导课程实施;职前职中并重,培育人工智能专业师资;普及AI数字教材,为学生... 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国际人才竞争的新焦点。基于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韩国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主要包括强化政策保障,顶层设计指导课程实施;职前职中并重,培育人工智能专业师资;普及AI数字教材,为学生提供定制化学习内容;先锋学校引领,分享推广课程案例。这一系列举措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教育 韩国 中小学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的人本主义追求——对UNESCO《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的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炜 赵帅 黄慕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该指南特别强调将人本主义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价值旨归,可以视为GenAI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的有益探索和先声回应。《指南》包括的6部分内容从风险与挑战...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该指南特别强调将人本主义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价值旨归,可以视为GenAI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的有益探索和先声回应。《指南》包括的6部分内容从风险与挑战、策略与调控、突破与尝试三个维度展开,依次系统分析了GenAI在教育及科研环境中的潜在风险与挑战,设计了全面的治理策略与政策调控方案,并探索了GenAI的教育创新应用。纵览该指南发现,无论是从教育理念到具体实践,抑或是从社会责任到人的发展,GenAI与教育的深度耦合均以“人本”为最终旨归与核心要义。该指南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四重启示:理念层面上,GenAI应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确保其先进技术的红利能够普惠所有学习者;实践层面上,GenAI应更加贴合人的自然认知和发展规律,确保其服务于教育的核心价值;社会层面上,GenAI应逐步完善伦理准则和法律框架,应对其带来的社会责任与伦理挑战;人本层面上,GenAI应凸显人的主体角色,确保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并尊重文化和个性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本主义 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智能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胜任力探究——以A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10
作者 李仕阳 唐万梅 +1 位作者 冯茱莉 唐瑶琼 《职业技术》 2024年第3期42-52,共11页
智能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通过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来支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科育人的价值所在;这也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能否胜任课程教学,很大... 智能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通过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来支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科育人的价值所在;这也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能否胜任课程教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培养效果。本研究构建了信息技术教师胜任力评价量表,并以重庆市A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对培养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表明,在经过完整的专业课程学习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胜任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也发现对学生意识素养的培养不足等问题,如思政意识、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计算思维。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以期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师生提供教与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教师胜任力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何以探索与实践
11
作者 祁荣宾 王艳芳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崛起,人才培养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昔日,教育的重心在于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工业时代的迫切需求。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翩然而至,教育的焦点已悄然转变,更加聚焦于培养创新思维和数字素养等高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崛起,人才培养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昔日,教育的重心在于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工业时代的迫切需求。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翩然而至,教育的焦点已悄然转变,更加聚焦于培养创新思维和数字素养等高阶能力。我国政府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人工智能教育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作为孕育未来创新人才的摇篮,正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阶段 人工智能技术 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培养创新思维 数字素养 国家发展战略 数字时代
下载PDF
智能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数研究——以H省为例
12
作者 岳丽娜 聂怀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双重影响下,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越发紧密,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愈发重要。以H省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智能教育环境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数进行测算,并从高校所在地...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双重影响下,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越发紧密,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愈发重要。以H省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智能教育环境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数进行测算,并从高校所在地域和高校类别两个维度对教师信息化能力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在各能力维度上,H省教师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指数最低;在地域上,城市经济越发达各能力维度指数越高;在类别上,高校层次越高,教师的“认知与态度”指数越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均衡发展的参考性建议,旨在促进H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信息化教学 能力指数
下载PDF
区域职教教研员智能教育素养的培养策略和途径浅探
13
作者 乐颖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文章通过剖析职教教研员中呈现出的专业教研能力分散、跨界创新意识缺乏、新型专业能力薄弱、信息化教学引领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从意识理念、知识与技能、伦理道德三方面对职教教研员智能教育素养内涵做了全新阐释,并以南京职业教育的基... 文章通过剖析职教教研员中呈现出的专业教研能力分散、跨界创新意识缺乏、新型专业能力薄弱、信息化教学引领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从意识理念、知识与技能、伦理道德三方面对职教教研员智能教育素养内涵做了全新阐释,并以南京职业教育的基于“AI智能教研系统”的课堂分析循证和基于知识建构的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高阶思维培养为典型案例,提出了以“智慧教研大环境”建设为核心,以“四阶段推进”为实施路径的职教教研员智能教育素养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研员 智能教育素养 深度教研 智慧教研大环境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基于江苏省19所职业院校的实证调研
14
作者 乐颖 刘永贵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85-90,共6页
为更好地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课题组构建了包含智能教育意识、智能教育知识、智能教育技能以及智能教育伦理的指标体系,据此开展面向苏南、苏中、苏北3个地... 为更好地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课题组构建了包含智能教育意识、智能教育知识、智能教育技能以及智能教育伦理的指标体系,据此开展面向苏南、苏中、苏北3个地区19所职业院校654位教师的实证调研,发现教师智能教育意识较好,但在主动性、敏感性上仍然不足,智能教育教学知识成为智能教育知识的薄弱环节,智能教学实施能力成为智能教育技能的最大软肋之一,智能产品应用伦理意识成为易被忽视的智能教育伦理问题,江苏职业院校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培训与提升有基础有需求。通过进行六大维度的差异分析,提出了打破平衡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认知之道、注重人机协同的教学能力培养之道和促进智能教育素养培育的良好教育生态构建之道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素养 职业院校 实证调研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小学数学作业精准化的探索——以“Likids”自适应人工智能教育云平台为例
15
作者 卜俊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在“双减”政策下,精准化改进小学数学作业能够增强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强化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提升作业反馈的有效性、保障作业管理的科学性。基于Likids自适应人工智能教育云平台便捷、精准、个性、联动的特征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精准... 在“双减”政策下,精准化改进小学数学作业能够增强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强化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提升作业反馈的有效性、保障作业管理的科学性。基于Likids自适应人工智能教育云平台便捷、精准、个性、联动的特征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精准化改进:利用数据分类,精准作业设计;借由数据监测,精准作业管理;根据数据画像,精准作业评价;最终实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育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设计 大数据 精准化 智能教育云平台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智能教育的潜在风险与防控
16
作者 邱静 《四川教育》 2024年第10期5-5,共1页
数字化、信息化巨浪席卷而来,不可遏止;智能学校、智能教育利国利民,势在必行。对科技赋能教育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我们表示欣喜。因此而导致的信息泄露风险、技术依赖风险、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风险,也让我们深感忧虑。风险一:加剧隐私泄露。
关键词 隐私泄露 智能教育 技术依赖 泄露风险 信息化 数字化 利国利民
下载PDF
在信息科技课堂引入人工智能教育
17
作者 张丽 《小学科学》 2024年第5期118-120,共3页
信息科技教育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应得到充分重视。然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和方法缺乏创新,导致很多农村小学在信息科技教育方面存在欠缺,信息科技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入并不理想,严... 信息科技教育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应得到充分重视。然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和方法缺乏创新,导致很多农村小学在信息科技教育方面存在欠缺,信息科技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入并不理想,严重制约了学生信息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引入之策,已经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 人工智能教育 引入策略
下载PDF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发展路径——以河北省保定市中小学为例
18
作者 魏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2期63-65,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也在诸多中小学被广泛探索与实践。本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教材、课程、师资、实验环境、实施情况、未来展望等多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也在诸多中小学被广泛探索与实践。本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教材、课程、师资、实验环境、实施情况、未来展望等多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查,以期为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案例样本与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人工智能教育 现实问题 发展路径
下载PDF
中小学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教育
19
作者 谢作如 《教育家》 2024年第15期38-39,共2页
随着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话题再次引发人们的热议。早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提出,应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迄今为止,中小学人工智... 随着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话题再次引发人们的热议。早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提出,应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迄今为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依然重点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中小学阶段 人工智能 生成式 相关课程
下载PDF
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热点、演化路径、知识基础及其启示——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赵文君 蔡子悦 袁振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7期147-152,共6页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923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运用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共被引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热点、演化路径及知识基础进行探讨,并从中汲取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923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运用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共被引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热点、演化路径及知识基础进行探讨,并从中汲取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热点主题主要包含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建构与资源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基础理论、人工智能教育的方法论和应用领域四个方面;各主题下的研究普遍从2019年开始增多并向多样化发展;知识基础主要由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文献计量综述、应用探索这四个方面的文献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CITESPACE 人工智能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