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估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潘登 王浩 +2 位作者 吴恒莲 陈腾云 邓运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7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SDM)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况、自我效能以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12月于东莞东华医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5例。脱组3例,最终纳入112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23~76岁。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SDM)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况、自我效能以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12月于东莞东华医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5例。脱组3例,最终纳入112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23~7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教育+电话随访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对患者进行管理。观察两组的疾病活动性评分28(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晨僵时间、疾病缓解率、随访率以及复发率。应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干预后,研究组DAS28、HAQ、HAMD、HAMA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晨僵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研究组缓解率为98.21%(55/56),随访率为96.43%(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47/56)、80.36%(45/56),复发率为1.79%(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7%(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45、6.527、10.721,P=0.008、=0.006、<0.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智能疾病管理系统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有效的降低疾病活动度,同时可以提高疾病的缓解率以及患者随访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管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疾病管理系统 类风湿关节炎 心理状况 活动度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率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田颖 谢华灵 +1 位作者 吴斌 张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9-551,共3页
目的: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分析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的因素,为进一步调整慢性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病科接受慢性病管理的471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根据是否达标分为... 目的: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分析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的因素,为进一步调整慢性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病科接受慢性病管理的471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根据是否达标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收集性别、年龄、病程、是否因药物副作用调整方案、是否规律用药、是否有经济负担、是否受其他疾病影响、是否受行动不便或路途远影响、是否定期复诊等资料,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慢性病管理总达标率为57.3%,不同年龄、规律用药、定期复诊病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治疗达标率不同(P<0.05)。结论: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关怀,提高老年病人的依从性,指导病人规律用药和定期复诊有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治疗的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类风湿关节炎 达标治疗 影响因素 智能疾病管理系统
下载PDF
深圳市市属三级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对比分析--基于DRGs与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晓云 徐勇 +5 位作者 刘莉 郭志武 陈霞 林汉城 王大平 罗乐宣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5,共4页
目的使用DRGs和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Disease Management Intelligent Analytic and Evaluation Sys-tem, 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从医疗质量、工作效率、费用控制多个维度对住院医疗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两种方法的区别,为医... 目的使用DRGs和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Disease Management Intelligent Analytic and Evaluation Sys-tem, 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从医疗质量、工作效率、费用控制多个维度对住院医疗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两种方法的区别,为医院持续改进提供合理的管理目标和精细的评价方法。方法对深圳市市属8家三级医院2015年的出院患者进行DRGs分组后,建立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再利用模型对2016年出院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进行预测和评价,并利用DRGs相关评价指数分析同期数据。结果 DRGs相关评价指数与DMIAES结果有所不同,后者经过疾病风险调整后,得到8家医院的ACMI值以及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O/E值,提示各家医院在住院医疗质量方面均有所改进,但大部分医院在费用控制和住院日管理方面尚有提高空间。结论 DMIAES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出院患者进行疾病风险调整,在此基础上进行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更为公平、合理,更有利于医院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 疾病风险调整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医院评价
下载PDF
疾病风险调整及其在医院精准监管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窦丰满 李涛 +7 位作者 杨思坦 陈霞 余芳雪 贾曙光 范戎 张孝英 杨葵 胡婷婷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9-643,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的疾病管理评估和提高医院精细化监管能力的新方法和工具。方法基于2016年某市2l家三级综合医院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基于风险调整使用DMIAES系统完成每个DRGs内的建模和预测值计算等工作。结果共建风险预测模型2192个...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的疾病管理评估和提高医院精细化监管能力的新方法和工具。方法基于2016年某市2l家三级综合医院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基于风险调整使用DMIAES系统完成每个DRGs内的建模和预测值计算等工作。结果共建风险预测模型2192个,计算出每例住院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医事服务费和药品费用的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得出这些指标的O/E指数。如果O/E指数小于1,说明疾病管理的实际情况好于预期,管理好;如果O/E指数大于1,说明疾病管理的实际情况比预期差,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空间。利用O/E指数对医院、临床学科、疾病病种和医生等进行多维度的比较、评估和分析。结论疾病风险调整充分考虑影响疾病转归的各种因素,利用大数据建模方法,完成对患者疾病转归主要指标的评判。其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和医生快速分析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途径,提高管理水平,在医院监督、管理和评价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调节 O/E指数 诊断相关患者组 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 医院管理
原文传递
SSDM评估对内蒙地区RA患者达标治疗的作用及意义
5
作者 王志华 王永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0004-0009,共6页
通过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mart System of Disease Management ,SSDM)定期评估和管理,了解内蒙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疾病缓解率,了解SSDM对RA患者疾病管理和达标治疗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 通过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mart System of Disease Management ,SSDM)定期评估和管理,了解内蒙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疾病缓解率,了解SSDM对RA患者疾病管理和达标治疗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我院风湿科收治的内蒙地区RA患者976例作为研究对象,SSDM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对患者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方案,每3个月、6个月、1年、2年重复评估DAS28观察RA疾病活动情况;指导教育患者使用SSDM评估DAS28,要求每3个月、6个月、1年、2年重复一次自我评估,明确重复评估的次数与DAS28达标治疗的比例之间的关系;并且选取2016年7月前未进入SSDM的内蒙地区的RA患者966例(常规对照组),上述患者和SSDM组的RA患者在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均在6个月、12个月进行了DAS28评估,比较SSDM评估对RA患者达标治疗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结果:截止2020年7月,规律随访到2年的患者有680例,失访的(包括未规律随访的)共有296例,SSDM重复评估的结果显示:随访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RA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分别为20.6%、34.1%、43.8%及45.6%,与基线比较疾病缓解率呈上升趋势;6个月未缓解患者调整治疗方案(30%由DMARDs单药调整为两种DMARDs联合;20%由两种DMARDs联合调整为多种DMARDs联合,10%由传统DMARDs调整为生物制剂联合甲氨喋呤片或来氟米特),1年后疾病的缓解率达到45%以上、2年后疾病的缓解率达到50%以上;除此之外,所有患者进行自我评估DAS28 3904次,完全缓解、低疾病活动、中度活动和高疾病活动在基线时的比例分别为7%、11%、55%和27%,2年后完全缓解、低疾病活动、中度活动和高疾病活动的比例提高至36%、30%、25%和8%,达标(DAS28<3.2)比例在最后一次评估中明显高于基线(P<0.001)。同时,随着自我评估次数的增加,达标比率显著提高,从基线到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达标患者比率分别为18%、32%、49%、60%和66%;SSDM组和未进入SSDM组的RA患者在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SSDM组患者6个月、12个月DAS28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SSDM重复评估有利于RA患者的疾病缓解,通过重复评估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依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增加患者依从性,更有效的实现达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SDM) 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缓解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