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三下乡”社会实践视角
1
作者 周晓丹 莫利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密不可分,也与高校和社会联动教育紧密关联。文章基于“三下乡”社会实践视角,分析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教育理念落后、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密不可分,也与高校和社会联动教育紧密关联。文章基于“三下乡”社会实践视角,分析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教育理念落后、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创新教育理念与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健全跨学科评价体系等,以期帮助高校培养出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创新创业教育 “三下乡”社会实践 跨学科
下载PDF
浅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2
作者 张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042-045,共4页
社会实践工作是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指中国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并参与的以服务农村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 社会实践工作是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指中国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并参与的以服务农村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供宝贵机会,更为乡村带去了新的知识和技术,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发展的含义作出了详细阐述,归纳总结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实践路径,以期通过该项研究更好地助力社会实践的发展,实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整体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常态化长效化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以胡杨青年实践团为例
3
作者 陈维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参与农村建设、教育帮扶等活动,大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参与农村建设、教育帮扶等活动,大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了能够让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取得更好的效果,文中以胡杨青年实践团为例,就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开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路径研究——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
作者 张俊强 龚酉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79-282,共4页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聚焦乡村红色资源、乡村特色产业、乡村群众需求,构建红色教育课堂、田野思政课堂、专业实践课堂,打造了“三聚焦”构建“三课堂”实践育人模式。“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职教学生自身专业特长,提高自身素质...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聚焦乡村红色资源、乡村特色产业、乡村群众需求,构建红色教育课堂、田野思政课堂、专业实践课堂,打造了“三聚焦”构建“三课堂”实践育人模式。“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职教学生自身专业特长,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用责任和担当展现青春风采。综述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育人机制建设实践,以期为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路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 社会实践 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
5
作者 钟胜 邵圣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该文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研究样本,论述了文化自信在学生培养发展与社会实践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促进学生深度感知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该文指出沙洲职业工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文化挖掘、文化体验... 该文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研究样本,论述了文化自信在学生培养发展与社会实践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促进学生深度感知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该文指出沙洲职业工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文化挖掘、文化体验、文化服务、文化创新为基本依托,旨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学校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包括文化沙龙、乡村振兴调研、电子科普志愿服务等在内的丰富活动,从教育模式创新、乡村振兴结合及长效机制构建三个维度,探讨了新时代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高职院校 “三下乡” 社会实践 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
下载PDF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现状、优化路径与模式探索
6
作者 李佳霓 《今传媒》 202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行的实践中仍然存在思政教育作用发挥不足、实践形式内容缺乏创新、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未充分结合、支持保障体制有待健全、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行的实践中仍然存在思政教育作用发挥不足、实践形式内容缺乏创新、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未充分结合、支持保障体制有待健全、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建设教师队伍、完善制度体系、联合社会资源、健全评价体系四条优化路径,同时对社会实践“1234”育人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认为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为重点,融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紧扣时代主题、优化团队结构、融入专业特色、重视校政村企,促进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服务性、针对性和持续性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育人模式 “三下乡”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路径探索——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无人机航拍”实践队为例
7
作者 林晓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051-054,共4页
共享发展理念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实践形式大于实践内容、专业结合度低、纵深度受限、实践资源不足和实践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无人机航拍”... 共享发展理念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实践形式大于实践内容、专业结合度低、纵深度受限、实践资源不足和实践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无人机航拍”实践队为例,探索提出了强化实践活动实质性与参与度、优化实践时间安排与前期筹备、加大资源投入与专业结合度提升、建立成果转化机制与拓宽宣传渠道四个建议,希望能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实效,促进高校和地方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 共享发展理念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三下乡”社会实践让青春飞扬在乡土
8
作者 沈斌一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激增,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基层就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教育的载体、丰富教育形式、...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激增,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基层就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教育的载体、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实效。文章旨在通过调研走访和分析,探究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教育相融合,从而提出促进基层就业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就业 下乡社会实践 高校毕业生
下载PDF
“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形塑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在逻辑及其优化机制——基于高校共青团组织“三下乡”活动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江伟 井政皓 《青年发展论坛》 2024年第4期40-49,共10页
实践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也是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有效抓手。本文以共青团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多案例样本,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致力于呈现社会实践何以形塑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大学生... 实践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也是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有效抓手。本文以共青团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多案例样本,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致力于呈现社会实践何以形塑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主体的政治认同是由共青团组织将党对青年工作的思想政治价值规范通过学习嵌入、情境嵌入和观察嵌入等机制,生成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而逐步建构的。为更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成效,应当在社会实践中构建理论学习创新机制、实践场域保障机制和预期间距消弭机制来更好地形塑学生的政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政治认同 “三下乡”活动 实践育人
下载PDF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文文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分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分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路径,以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下乡” 社会实践 育人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乐 王延兵 +1 位作者 尚明强 韩冰 《村委主任》 2024年第7期203-205,共3页
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发挥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研究新时代职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分析该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面临的困境和... 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发挥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研究新时代职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分析该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面临的困境和优化路径。基于此,文章重点论述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活动在乡村人才、产业、文化、校地共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包括资源分配不均衡、供需不匹配、文化保护与传承难度大等,提出高职院校应从实践项目设计和执行、活动成效与影响、指导教师专业性等方面改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育人 校地共建 高职院校 文化振兴 教师专业性 活动成效 资源分配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医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工作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红晨 董飞龙 桑贤轲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189-192,共4页
“三下乡”即科技下乡、卫生下乡、文化下乡,是为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农村社会发展、改良农村社会风气而开展的一项惠农工程。对于医学生而言,“三下乡”可以具化为“医疗卫生事业下乡”,通过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医学... “三下乡”即科技下乡、卫生下乡、文化下乡,是为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农村社会发展、改良农村社会风气而开展的一项惠农工程。对于医学生而言,“三下乡”可以具化为“医疗卫生事业下乡”,通过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医学生发挥其专业优势,即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健康乡村的建设,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基层,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该文要探讨的主题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推进医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以求达到促进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国家战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医学生 下乡 社会实践 德育教育
下载PDF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探索——以某高校“三下乡”实践队实践活动为例
13
作者 栾智顺 郭佳艳 +10 位作者 王麦豆 程名航 阳锐坤 杨冰莹 刘信义 戚悦 刘军哲 苏靖涵 栾从阳 李亚珊 闫迎春 《教育进展》 2024年第8期1325-1331,共7页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具有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因素是实现对大学生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和平台;也是大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某高校“三下乡”实践队实...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具有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因素是实现对大学生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和平台;也是大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某高校“三下乡”实践队实践活动为例,实践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和红色精神,传承和创新红色基因等方面所采取的途径,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实现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立德铸魂的文以化人的价值目标。The practice of “Activity of Three Kinds of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for college stud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actical educatio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red culture factors in the “Activity of Three Kinds of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social practice are important resources and platforms for achieving cultur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inherit and innova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red cultural colors. Taking the practical activity of the “Activity of Three Kinds of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practice team in a certai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approach is taken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al spirit and red spirit, inherit and innovate red genes, and achieve the cultural value goal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soul through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d culture in the “Activity of Three Kinds of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soci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下乡 社会实践
下载PDF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14
作者 易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1期005-007,共3页
“三下乡”暑期社交项目的开展,受到全国众多高校的热烈欢迎,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尽管它的效果显著,但仍有许多改善空间。根据我的经验,我们发现三下乡活动遇到许... “三下乡”暑期社交项目的开展,受到全国众多高校的热烈欢迎,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尽管它的效果显著,但仍有许多改善空间。根据我的经验,我们发现三下乡活动遇到许多挑战。例如,受众范围狭窄,受众规模较小;受众来源缺乏多样性;受众来源缺乏持久性,缺乏可持续性。为此,我们建议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改善这些情况。给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办的更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乡 实践活动 探索 思考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的教育路径探究
15
作者 纪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0期0013-0016,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然...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然而,当前“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助力乡村振兴的教育路径上仍面临活动内容单一、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以及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育路径,包括夯实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内容形式、搭建协同推进平台、完善保障机制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以期为新时代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教育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乡村振兴 教育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研究
16
作者 杨东 党佳欢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6期113-114,共2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保障是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只有实现人才链的稳定循环,才能促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该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和意...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保障是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只有实现人才链的稳定循环,才能促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该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当前两者间的逻辑现状和互动模式,提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发展,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下乡 社会实践 创新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
17
作者 李阳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6期20-22,共3页
文章以“正青春·铭党恩·听农说·办实事”实践团为例,对实践活动展开分析,发现该实践在成果总结转化、宣传效果强化、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团队建设、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地方高校今后在开展“三下乡... 文章以“正青春·铭党恩·听农说·办实事”实践团为例,对实践活动展开分析,发现该实践在成果总结转化、宣传效果强化、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团队建设、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地方高校今后在开展“三下乡”活动时应强化实践成果总结与运用、加大实践全过程宣传力度、推动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实践团队建设、大力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
下载PDF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研究——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敏 尚晓丽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48-51,共4页
社会实践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强调实践出真知,“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高校应做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强调实践出真知,“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高校应做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实践育人顶层设计,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形式,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凸显实践育人的成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运行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