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分条件下氨基酸添加对温带暗棕壤碳氮含量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李颖 郭亚芬 崔晓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目的】解析土壤pH值与土壤氮以及CH_(4)排放速率与土壤碳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为明确碳氮转化及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优化温带森林暗棕壤的水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温带森林暗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设置水分条件为土壤饱... 【目的】解析土壤pH值与土壤氮以及CH_(4)排放速率与土壤碳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为明确碳氮转化及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优化温带森林暗棕壤的水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温带森林暗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设置水分条件为土壤饱和持水量(WHC)的40%、60%、90%,通过向温带暗棕壤中添加两种不同性质的氨基酸,探讨其对土壤碳氮含量及CH_(4)排放的潜在影响,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土壤碳氮含量、pH值及CH_(4)排放速率间的相关性。【结果】(1)氨基酸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铵态氮(NH_(4)^(+)-N)含量及CH_(4)排放速率。亮氨酸处理使DOC、NH_(4)^(+)-N含量分别升高21.39%、45.10%,CH_(4)排放速率较CK升高3.20倍,甲硫氨基酸使DOC、NH_(4)^(+)-N含量分别升高21.39%、72.71%,CH_(4)排放速率较CK升高7.00倍;(2)不同氨基酸对土壤硝态氮(NO_(3)^(-)-N)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亮氨酸处理使土壤NO_(3)^(-)-N含量升高了8.41%,但其对于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性,而甲硫氨基酸能够显著抑制土壤硝化作用,NO_(3)^(-)-N含量显著降低了37.90%;(3)土壤不同水分条件对土壤DOC、NH_(4)^(+)-N、NO_(3)^(-)-N含量及CH_(4)排放速率均存在显著影响。90%WHC使DOC含量升高11.95%~19.91%,使NH_(4)^(+)-N升高19.83%~35.46%,使NO_(3)^(-)-N降低10.05%~23.79%,使CH_(4)排放速率升高至另外两种水分条件的1.48~2.06倍。60%WHC条件使NH_(4)^(+)-N升高13.05%,使NO_(3)^(-)-N含量升高24.62%。60%WHC可能是温带暗棕壤硝化作用的最适含水量,90%WHC条件有利于DOC积累,同时对NO_(3)^(-)-N的产生存在明显抑制作用;(4)土壤pH与N H4+-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O_(3)^(-)-N含量呈正相关。CH_(4)排放速率与NO_(3)^(-)-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H_(4)^(+)-N含量呈负相关,与D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性质氨基酸添加在温带森林暗棕壤碳氮含量及CH_(4)排放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一定范围内,土壤水分含量的升高有利于土壤NH_(4)^(+)-N、NO_(3)^(-)-N、DOC的积累及CH_(4)的排放,但土壤高含水量条件对NO_(3)^(-)-N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研究温带森林暗棕壤碳含量、CH_(4)排放及氮转化机制时,建议关注不同氨基酸的差异性作用,同时考虑水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氨基酸态氮 碳氮含量 甲烷 温带暗棕壤
下载PDF
短期翻耕和有机物还田对东北暗棕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娜 龙静泓 +4 位作者 韩晓增 张凤琴 雷琬莹 盛明 韩智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107,共9页
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是解决农田土壤耕层“变浅、变薄、变硬”和透气透水性差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对于土壤黏粒含量较高的土壤来说,更是如此。该研究以黑龙江省较为典型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在黑河市爱辉农业示范园区设置不同耕... 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是解决农田土壤耕层“变浅、变薄、变硬”和透气透水性差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对于土壤黏粒含量较高的土壤来说,更是如此。该研究以黑龙江省较为典型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在黑河市爱辉农业示范园区设置不同耕层构建模式试验,分析不同翻耕深度(15、35 cm)和不同有机物还田(秸秆和牛粪)对暗棕壤物理性质、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田间试验包括:1)对照处理:常规浅翻15 cm,无有机物还田(T15);2)深翻35 cm,无有机物还田(T35);3)浅翻15 cm,秸秆浅混还田(T15+S);4)深翻35 cm,秸秆深混还田(T35+S);5)免耕秸秆全覆盖(NT+SM1);6)免耕秸秆条覆盖(NT+SM2);7)深翻35 cm,有机肥深混还田(T35+OM);8)深翻35 cm,有机肥加秸秆深混还田(T35+S+OM),秸秆和有机肥的还田量分别为10000和30000 kg/hm^(2)。2019年和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和有机物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较大,与T15处理相比,T35+S、T35+OM和T35+S+OM处理可显著减少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优化土壤三相比;T15+S处理对0~15 cm耕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土壤三相比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影响显著,而T35+S、T35+OM和T35+S+OM处理可显著改善15~35 cm亚耕层的土壤物理性质。不同耕层构建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也产生影响,且在不同降水年型间存在差异:与T15处理相比,在降水正常年(2019年),T35+S、T35+OM和T35+S+OM处理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丰水年(2020年),T15+S和T35+S+OM处理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增加最显著,分别增加了27.6%~37.0%和22.75%~28.57%(P<0.05),免耕可导致玉米减产。翻耕配合有机物还田通过增加玉米穗长和行粒数,减少秃顶长,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深翻配合秸秆或有机肥还田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优化土壤三相比,增加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在东北北部暗棕壤地区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 有机物还田 物理性质 三相比 玉米产量 暗棕壤
下载PDF
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中温带典型暗棕壤腐殖质组成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帅 李昕洋 +3 位作者 于楠楠 朱晓丽 权振贵 窦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探讨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中温带典型暗棕壤腐殖质组分数量及结构的短期影响,以吉林省磐石市实施3 a的定位栽培试验为供试对象,分别研究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HPE)、地膜覆盖的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PM-HPE)、宽窄行交替休闲栽培(WNR),以及... 为探讨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中温带典型暗棕壤腐殖质组分数量及结构的短期影响,以吉林省磐石市实施3 a的定位栽培试验为供试对象,分别研究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HPE)、地膜覆盖的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PM-HPE)、宽窄行交替休闲栽培(WNR),以及农民等垄宽常规栽培(CC)下各栽培模式的种植带和休耕带两个功能区对暗棕壤总有机碳、水溶性物质、胡富质量分数比(w(C_(HA))∶w(C_(FA)))、胡敏素以及胡敏酸、富里酸溶液光学性质(E_4/E_6与△log K值)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休闲栽培措施在短期内易使暗棕壤总有机碳发生矿化,但其对水溶性物质及其占总有机碳中比例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其中PM-HPE模式对水溶性物质的保蓄效果最佳。休闲栽培下密植玉米的种植带对水溶性物质含量有所消耗,使更多水溶性物质固存在休耕带;(2)休闲栽培更有利于暗棕壤胡敏酸质量分数的消耗以及富里酸组分的累积,使其腐殖质活性增加、品质降低。适度休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胡敏酸相对比例的损失,更有利于腐殖质品质的稳定。休耕有利于腐殖质结构向简单化方向进行,而在种植带,暗棕壤富里酸分子有进一步缩合的趋势;(3)高光效栽培促进了微生物对胡敏素的矿化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休闲栽培 暗棕壤 腐殖质组成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崔喜安 仇建飞 窦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550,共6页
根据29年肥料效应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养分水平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作物产量差异较大,有机肥和氮、磷化肥的配合施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土壤养分作用十分明显。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暗棕壤
下载PDF
苹果酸/盐对暗棕壤磷有效性及林木吸收磷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宋金凤 宋俊杰 +3 位作者 褚永磊 王勇 崔晓阳 彭红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1-167,共7页
模拟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苹果酸/盐浓度范围,研究不同浓度苹果酸/盐对风干暗棕壤中磷有效性的影响及机制,同时采用盆栽试验,在自然暗棕壤中对苹果酸/盐提高磷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探讨苹果酸/盐对落叶松和水曲柳幼苗吸收运输磷素养分的影... 模拟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苹果酸/盐浓度范围,研究不同浓度苹果酸/盐对风干暗棕壤中磷有效性的影响及机制,同时采用盆栽试验,在自然暗棕壤中对苹果酸/盐提高磷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探讨苹果酸/盐对落叶松和水曲柳幼苗吸收运输磷素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酸/盐溶液显著促进A1层和B层风干暗棕壤磷的活化,释放量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B层释放效应较弱。对A1层和B层风干暗棕壤磷的释放作用苹果酸盐强于同浓度的苹果酸,因此推断,苹果酸/盐促进暗棕壤磷释放的主要机理在于苹果酸阴离子反应。苹果酸/盐对暗棕壤磷的释放具有累加性,土壤磷释放量主要由苹果酸阴离子累积载荷量决定,以苹果酸盐加入时,磷释放量Y与苹果酸阴离子累积载荷量X间回归方程为:Y=-0.0005 X2+0.1929 X+1.8192,R2=0.959 3,初步估算森林凋落物层溶出的苹果酸/盐对暗棕壤A1层的磷释放量为3.04kg/(hm2.a),约相当于当地中龄林年吸收磷量的1/4~1/3。自然暗棕壤中的添加试验也证实,合适浓度苹果酸/盐对提高暗棕壤中磷的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苹果酸/盐还促进落叶松和水曲柳幼苗对磷的吸收运输,以1.0mmol/L或5.0mmol/L浓度时影响最显著,且苹果酸盐的作用强于苹果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 苹果酸盐 暗棕壤 落叶松 水曲柳
下载PDF
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的持续释放效应及其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宋金凤 刘星平 +3 位作者 孙金兵 黄文斌 马瑞 崔晓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共8页
模拟东北林区主要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浓度范围,配制0.5和2.0 mmol/L等不同浓度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溶液,分别用上述溶液以不同的浸提时间和次数浸提处理A1层暗棕壤,探讨不同浸提时间和次数处理时... 模拟东北林区主要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浓度范围,配制0.5和2.0 mmol/L等不同浓度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溶液,分别用上述溶液以不同的浸提时间和次数浸提处理A1层暗棕壤,探讨不同浸提时间和次数处理时有机酸的磷释放效果,并确定最佳浸提时间。研究旨在探明草酸和柠檬酸对暗棕壤磷的持续活化效应,明确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素的活化程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用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浸提A1层暗棕壤时,随浸提时间延长磷释放量先增后减,有最佳浸提时间,大多数处理为12 h。从磷累积释放量上看,在1-72 h内,上述浸提剂对A1层暗棕壤的磷释放动力学能很好地用对数方程进行拟合。用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溶液连续10次和18次浸提A1层暗棕壤,第2次浸提的释磷量均大于第1次浸提,第3次后大体随浸提次数增加而下降,直到第10次或第18次时,较高浓度处理仍有一定的磷释放,特别是柠檬酸/柠檬酸盐处理;这说明,有机酸对暗棕壤中磷的释放具有累加效应。多次连续浸提时,随浸提次数增加,土壤磷的累积释放量增大,且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对A1层暗棕壤的磷累积释放量与浸提次数间都能很好地用对数方程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暗棕壤 磷释放 浸提时间 浸提次数 动力学特征
下载PDF
低分子有机酸对暗棕壤P、Fe、K有效性及林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金凤 崔晓阳 王政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7,共5页
模拟东北林区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低分子有机酸浓度范围,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草酸、柠檬酸溶液对暗棕壤中P、Fe、K等养分元素有效性、以及落叶松和水曲柳幼苗吸收P、Fe、K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浓度的草酸和柠檬酸促进暗棕壤中磷的活化,... 模拟东北林区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低分子有机酸浓度范围,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草酸、柠檬酸溶液对暗棕壤中P、Fe、K等养分元素有效性、以及落叶松和水曲柳幼苗吸收P、Fe、K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浓度的草酸和柠檬酸促进暗棕壤中磷的活化,并促进落叶松和水曲柳苗木根系对磷的吸收,但较高浓度时(50.0mmol/L)水曲柳叶片含磷量却降低;合适浓度草酸和柠檬酸促进暗棕壤中Fe、K等金属元素的活化释放,并促进落叶松和水曲柳幼苗对Fe、K的吸收和运输;在有机酸活化土壤P、Fe、K养分、促进林木吸收的过程中,柠檬酸的作用效果强于同浓度草酸,这主要与柠檬酸较强的络合能力及较大的解离常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有机酸 暗棕壤 落叶松 水曲柳 养分元素
下载PDF
长期麦秸还田对暗棕壤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崔喜安 姜宇 +3 位作者 米刚 刘晓莉 马星竹 孙景玲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6-978,共3页
以始于1979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据,研究了麦秆长期还田及与化肥配施对暗棕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1)土壤有机质和pH值整体呈下降趋势,麦秸与化肥配施比单施化肥更有效减缓土壤有机质和pH的降低;(2)土壤... 以始于1979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据,研究了麦秆长期还田及与化肥配施对暗棕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1)土壤有机质和pH值整体呈下降趋势,麦秸与化肥配施比单施化肥更有效减缓土壤有机质和pH的降低;(2)土壤碱解氮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各处理年均含量表现为麦秸+高量化肥(S+N2P2)>高量化肥(N2P2)>对照(CK)>麦秸(S)>低量化肥(N1P1)>麦秸+低量化肥(S+N1P1);(3)土壤速效磷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处理的年均含量整体表现为S+N2P2>N2P2>S+N1P1>N1P1>S>CK;(4)大豆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各处理年均产量表现为S+N2P2>N2P2>S+N1P1>S>N1P1>CK。因此,长期麦秸还田与化肥配合有助于维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秆还田 暗棕壤 土壤肥力 大豆产量
原文传递
柠檬酸/柠檬酸盐对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及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宋金凤 崔晓阳 王政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模拟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柠檬酸/柠檬酸盐浓度范围,设计了不同浓度柠檬酸/柠檬酸盐一次性和多次连续浸提系列实验,柠檬酸(阴离子)载荷量为0~200mmol/kg。结果表明,柠檬酸/柠檬酸盐显著促进A。层暗棕壤磷的活化释放.磷释放量... 模拟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柠檬酸/柠檬酸盐浓度范围,设计了不同浓度柠檬酸/柠檬酸盐一次性和多次连续浸提系列实验,柠檬酸(阴离子)载荷量为0~200mmol/kg。结果表明,柠檬酸/柠檬酸盐显著促进A。层暗棕壤磷的活化释放.磷释放量随浓度升高大致呈线性增加,但B层释放效应较弱。pH5.16柠檬酸盐解磷效率高于同浓度柠檬酸,因此推断,凋落物中柠檬酸(盐)促进暗棕壤磷释放的主要机理在于柠檬酸阴离子反应。柠檬酸盐对暗棕壤磷的释放具有一定的累加性.磷释放量主要由柠檬酸阴离子累积载荷量决定,而与其加入方式关系不大;柠檬酸盐加入时.磷释放量Y(mg/kg)与柠檬酸阴离子累积载荷量X(mmol/kg)间回归方程为Y=-0.0011X^2+0.5187X-0.139l,R^2=0.9980。仅以凋落物层溶出柠檬酸量进行估计,由此增加的A。层暗棕壤磷释放量为0.32kg/(hm^2·a).约相当于中龄林年吸收磷量的1/23-1/36,其实际作用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柠檬酸盐 暗棕壤 磷释放
下载PDF
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建维 焦晓光 +1 位作者 隋跃宇 程守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4-79,共6页
为了研究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采用当前国际土壤分类的主流的土壤系统分类法,以吉林省东部暗棕壤的5个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形态特征调查、剖面描述、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土壤的发生特性,确定土体的诊... 为了研究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采用当前国际土壤分类的主流的土壤系统分类法,以吉林省东部暗棕壤的5个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形态特征调查、剖面描述、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土壤的发生特性,确定土体的诊断层与诊断特征,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的标准,初步确定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淋溶土和雏形土2个土纲,冷凉淋溶土和湿润雏形土2个亚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东部 暗棕壤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下载PDF
草酸/草酸盐对森林暗棕壤的磷释放效应 被引量:15
11
作者 崔晓阳 宋金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7-984,共8页
模拟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的草酸/草酸盐浓度范围,设计了不同浓度草酸/草酸盐溶液一次性浸提和多次连续浸提系列实验,其中的草酸(阴离子)载荷量为0~200 mmol kg-1.结果表明,草酸能显著促进暗棕壤A1层(腐殖质层)磷的释放,土壤磷溶出量随... 模拟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的草酸/草酸盐浓度范围,设计了不同浓度草酸/草酸盐溶液一次性浸提和多次连续浸提系列实验,其中的草酸(阴离子)载荷量为0~200 mmol kg-1.结果表明,草酸能显著促进暗棕壤A1层(腐殖质层)磷的释放,土壤磷溶出量随草酸溶液浓度升高而线性增加;但对B层土壤磷的释放效应相对较弱,草酸浓度低于5mmol L-1时B层磷的释放不明显.pH 5.16草酸钠溶液比相同浓度的草酸溶液具有更高的解磷效率,在设置二者浓度为0.5~20.0 mmol L-1时,前者的解磷量是后者的1.51~2.98倍,推断草酸盐溶液或凋落物淋洗液中草酸(盐)类物质促进暗棕壤磷释放的主要机理在于草酸阴离子(C2O2-4)配位反应.草酸盐对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具有一定累加性,土壤磷释放量主要由草酸阴离子累积载荷量决定,而与其加入方式(多次或一次性)关系不大;当以pH5.16草酸钠溶液加入时,土壤磷释放量Y(mgkg-1)与草酸阴离子累积载荷量X(mmol kg-1)间的回归方程为Y=-0.000 4X2 +0.176 6X+0.425 3,R2 =0.990 2.仅以凋落物层溶出的草酸(阴离子)量进行估计,由此增加的A1层土壤磷释放量达2.40 kg hm-2 a-1,大约相当于中龄林年吸收磷量的1/3~1/5,因此其实际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草酸盐 暗棕壤 磷释放
下载PDF
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对暗棕壤氮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文龙 康春莉 +4 位作者 王依雪 郭平 熊鹰 王志强 谢忠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4-269,共6页
为了解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对暗棕壤中氮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暗棕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氮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和传统... 为了解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对暗棕壤中氮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暗棕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氮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和传统施肥春秋两季相比,0 ~ 20 cm层土壤全氮平均减少了23.2%和20%,而20~40 cm层土壤全氮平均减少了48.8%.铵态氮对施肥模式变化极为敏感,在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秋季的铵态氮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传统施肥模式.传统施肥模式土壤氮素主要分布在0 ~0.25 mm和0.5~1 mm的团聚体中;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土壤氮素主要分布在0.25 ~0.5mm和0~0.25 mm团聚体中.研究证实了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减少了氮素面源污染的风险;测土配方施肥极大地影响暗棕壤中氮素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暗棕壤 形态 团聚体
下载PDF
暗棕壤吸附铜离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帅 张晋京 +2 位作者 窦森 王玉军 王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94,100,共5页
应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pH、离子强度、温度、Cu^(2+)浓度和接触时间条件下,暗棕壤对Cu^(2+)的吸附作用,并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随pH提高,Cu^(2+)的吸附率增加,pH 8时的吸附率约为91%。(2)随体... 应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pH、离子强度、温度、Cu^(2+)浓度和接触时间条件下,暗棕壤对Cu^(2+)的吸附作用,并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随pH提高,Cu^(2+)的吸附率增加,pH 8时的吸附率约为91%。(2)随体系离子强度增加,Cu^(2+)的吸附量先下降后增加。(3)随溶液中Cu^(2+)浓度增加,Cu^(2+)在暗棕壤上的吸附量也增加,并且在低浓度时增加比较迅速。吸附等温线可用Frendlich,Langmiur和Temkin方程很好的描述,其中又以Langmiur方程拟合程度最好。根据Langmiur方程中平衡常数(k_L)得到的热力学参数指出,反应是自发的、吸热的,但增温却没有改变Cu^(2+)在暗棕壤表面的混乱度。(4)随接触时间延长,暗棕壤对Cu^(2+)的吸附量也增大,具体表现为吸附开始的快速反应阶段和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慢速反应阶段。双常数能更好地拟合暗棕壤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根据一级动力学方程的反应速率常数(k_D),计算出了Cu^(2+)吸附的活化能和活化热力学参数,指出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反应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棕壤 铜离子 吸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起源于暗棕壤和红壤的水稻土有机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慈恩 杨林章 +1 位作者 马力 高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2-1167,共6页
关键词 水稻土 暗棕壤 有机质 Δ^13C 胡敏酸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暗棕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洪常青 何忠俊 鱼海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7-864,共8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并流区典型暗棕壤剖面5种酶活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特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并流区典型暗棕壤剖面5种酶活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特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4种土壤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地区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土壤蔗糖酶活性为0.26 ~ 12.17 mg/g;土壤脲酶活性为0.052 ~0.93 mg/g;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199~2.156 mL/g;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11~1.264 mg/g;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为0.081 ~0.553 mg/g.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与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11,是影响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土壤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价该区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暗棕壤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养分缺乏下外源有机酸对暗棕壤磷有效性及落叶松幼苗吸收积累磷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福星 宋金凤 杨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121,共6页
用不同比例A1和B层暗棕壤混合(A1∶B=1∶2)制造土壤养分缺乏条件,栽植落叶松幼苗,通过模拟我国东北林区代表性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系统研究养分缺乏下,不同浓度外源有机酸对暗棕壤磷有效性和落叶松幼苗吸收、运输磷... 用不同比例A1和B层暗棕壤混合(A1∶B=1∶2)制造土壤养分缺乏条件,栽植落叶松幼苗,通过模拟我国东北林区代表性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系统研究养分缺乏下,不同浓度外源有机酸对暗棕壤磷有效性和落叶松幼苗吸收、运输磷素养分的影响及机理,以探讨利用有机酸提高养分缺乏下落叶松幼苗抗土壤贫瘠能力的可行性及机制。结果表明,A1层与B层混合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落叶松幼苗根系和叶片磷累积量和磷吸收效率降低,但磷利用效率增加。外源有机酸处理后,混合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3种有机酸的作用强弱表现为琥珀酸>柠檬酸>草酸,一般以浓度5.0mmol/L和处理20d时提高效果最显著。有机酸不同程度提高了根系和叶片的磷累积量和磷吸收效率,但降低了磷利用效率。有机酸对磷累积量和磷吸收效率的提高程度因处理时间、有机酸浓度和种类而异:对于根系,20d和30d的结果高于10d,叶片则为10d和20d的结果高于30d,说明处理前期磷被吸收后向叶片的转移量较多,而后期则更多地在根中积累;3种有机酸大多在浓度为10.0mmol/L时提高幅度最大;不同有机酸的促进程度为琥珀酸>柠檬酸>草酸。因此,外源有机酸能通过提高落叶松幼苗对养分缺乏土壤中磷的吸收能力,促进磷的积累,进而提高苗木对养分缺乏土壤的耐性和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缺乏 有机酸 暗棕壤 落叶松
下载PDF
暗棕壤性保护地土壤有机磷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运江 王维娜 +2 位作者 许广波 傅民杰 刘海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3-365,共3页
测定了暗棕壤上培育的保护地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有机磷含量。结果显示:磷素积累是保护地土壤的主要特征;在保护地0~20cm、20~40cm土层的有机磷组成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占最主要部分,其次是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最少的为... 测定了暗棕壤上培育的保护地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有机磷含量。结果显示:磷素积累是保护地土壤的主要特征;在保护地0~20cm、20~40cm土层的有机磷组成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占最主要部分,其次是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最少的为活性有机磷。保护地土壤中活性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含量的基本趋势为:0~20cm土层大部分稍高于20~40cm土层;20~40cm土层的高稳性有机磷含量则绝大部分都明显高于0~20cm土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暗棕壤 有机磷 积累态磷
下载PDF
不同磷浓度处理暗棕壤对Zn^(2+)吸附解吸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帅 丁亦男 +2 位作者 王楠 尹丽华 邸文静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6,61,共4页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不同磷含量处理暗棕壤对Zn2+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1)随平衡液中Zn2+浓度的增加,3种处理暗棕壤对Zn2+的吸附作用均表现为:低浓度下(0~100 mg/L),吸附量增加迅速,随着浓度升高(100~150 mg/L),吸附量变缓并渐...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不同磷含量处理暗棕壤对Zn2+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1)随平衡液中Zn2+浓度的增加,3种处理暗棕壤对Zn2+的吸附作用均表现为:低浓度下(0~100 mg/L),吸附量增加迅速,随着浓度升高(100~150 mg/L),吸附量变缓并渐趋平衡,含磷量高的土壤吸附Zn2+的量较高。(2)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方程均能很好描述Zn2+在3种不同磷含量暗棕壤上的吸附等温线,拟合效果依次为Freundlich>Langmuir>Temkin。经参数计算,较高磷含量有利于提高暗棕壤的最大吸附量和土壤对Zn2+的缓冲容量,而磷含量不同对Zn2+在暗棕壤上的吸附力没有太大影响。(3)3种不同磷含量处理暗棕壤吸附量与解吸量关系图形状相似,呈高度线性相关,均表现为暗棕壤对Zn2+的解吸量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磷含量较高土壤有利于Zn2+的固定且不易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棕壤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玉米栽培模式对暗棕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帅 王楠 +3 位作者 张溪 杨锡财 权振贵 冷冰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70,195,共7页
玉米栽培模式的改变通过对暗棕壤形成不同程度的扰动,能够引发微生物学特性及养分状况的变化;反之,亦可通过两者的数量变化来定量评估玉米栽培模式对地力培肥的效果。以实施3a的定位栽培试验为供试对象,分别研究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 玉米栽培模式的改变通过对暗棕壤形成不同程度的扰动,能够引发微生物学特性及养分状况的变化;反之,亦可通过两者的数量变化来定量评估玉米栽培模式对地力培肥的效果。以实施3a的定位栽培试验为供试对象,分别研究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HPE)、地膜覆盖下的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PM-HPE)、宽窄行交替休闲栽培(WNR)以及农民等垄宽常规栽培(CC)4种模式对暗棕壤养分状况、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种植带与休耕带的分类讨论,相关结果表明:(1)高光效栽培对暗棕壤全氮含量利用程度较高,栽培措施改变对全磷含量影响较小,休闲栽培能够显著提升暗棕壤全钾含量水平,但对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有着明显的消耗作用;(2)常规栽培具有改善暗棕壤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双重作用,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无论覆膜与否,高光效栽培对蛋白酶活性皆有所抑制。基于休闲栽培,密植玉米的种植带更有利于蛋白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此过程中遭受抑制。高光效栽培下的休耕带,其脲酶活性略高于种植带,而宽窄行交替休闲栽培所表现的规律相反;(3)常规栽培更有利于暗棕壤SMBC成分的累积以及SMBN含量的消耗,休闲栽培下的种植带,其SMBC含量明显高于休耕带的结果;休闲栽培有利于土壤细菌的繁衍,而覆膜能够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增加真菌在微生物区系中的存在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栽培模式 暗棕壤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施硒对暗棕壤硒状况和森林蔬菜硒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崔晓阳 曹楷 郝敬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1-1118,共8页
以培育富硒森林蔬菜为目标,在暗棕壤上进行了荚果蕨、小叶芹、小根蒜、婆婆丁等4种山野菜施硒试验。硒肥种类为亚硒酸钠,施硒量为0.10~10.00mgkg^-1,直接施肥范围为0~15cm表土。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1a)后测定土壤和植物硒... 以培育富硒森林蔬菜为目标,在暗棕壤上进行了荚果蕨、小叶芹、小根蒜、婆婆丁等4种山野菜施硒试验。硒肥种类为亚硒酸钠,施硒量为0.10~10.00mgkg^-1,直接施肥范围为0~15cm表土。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1a)后测定土壤和植物硒指标。结果表明,典型暗棕壤对外源亚硒酸钠态硒具有较强吸收与保持能力,从低剂量至高剂量施人的硒有90%~70%以上仍保留在原施硒土层内;其中H2O可溶态硒占全硒的6.03%~3.78%,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占全硒的19.36%~37.54%,而且土壤全硒、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及H2O可溶态硒皆与最初的施硒量呈线性正相关。在土施强化供硒条件下,4种山野菜均能高量富集硒,其含硒量为对照的1.7~158.9倍;不同植物的富硒能力有差异,它们在递增施硒情况下高量富集硒的变化模式也各有特点。总体来看,山野菜含硒量与施硒量之间为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在一定的较低施硒量范围内这种关系则是线性的,线性范围因植物而异;土壤的可溶态硒、KH2PO4浸提的有效硒甚至全硒等指标与山野菜含硒量之间亦均呈明显的非线性正相关,且施硒量较低时其关系亦表现为线性。初步得出,典型暗棕壤控制施硒是在近自然条件下培育富硒森林蔬菜并获取高富硒生物资源的有效途径;不过,强烈搅动的砂砾质暗棕壤却不利于硒肥保持和植物吸收,不适于富硒森林蔬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棕壤 亚硒酸钠 土壤硒 森林蔬菜 硒富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