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9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对其颈椎生理曲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胜吾 刘步云 刘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中脱离2例,完成治疗30...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中脱离2例,完成治疗30例,对照组在治疗中脱离1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组采用郑氏手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结合针刺治疗。1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总体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evaluation scal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19/30)。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生理弧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手法 针刺 中老年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 影响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运动疗法改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新洲 黄捷 陆兰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0-0073,共4页
颈椎曲度变直患者较多,以运动疗法为方案,分析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22年1月,截止于2022年12月,该阶段配合此次研究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将3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实施针刀治... 颈椎曲度变直患者较多,以运动疗法为方案,分析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22年1月,截止于2022年12月,该阶段配合此次研究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将3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实施针刀治疗),另外30例患者划分至实验组(实施运动疗法),设定2项观察指标,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颈椎生理曲度组内治疗前后对比,以治疗后大于治疗前(P<0.05);颈椎生理曲度组间治疗后对比,结果显示更大的为实验组,更小的为对照组(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较轻的为治疗后,组间治疗后患者疼痛较轻的为实验组(P<0.05)。结论 在颈椎屈曲变直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运动疗法,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和缓解疼痛的效果较为显著,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曲度变直 颈椎病 针刀治疗 运动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毛细管连通率和水力迂曲度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分形模型
3
作者 魏源 盛金昌 +5 位作者 郑惠峰 詹美礼 黄泰仁 王惠民 刘星星 罗玉龙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碳酸盐岩非匀质性强,孔隙结构呈现出连通率低、迂曲度高的典型特征。而以往的渗透率分形模型假设岩石孔隙由相互不干扰的毛细管束组成,忽略了复杂成岩过程中胶结作用导致的毛细管连通性降低和迂曲度增大的情况,难以准确评估低渗碳酸盐... 碳酸盐岩非匀质性强,孔隙结构呈现出连通率低、迂曲度高的典型特征。而以往的渗透率分形模型假设岩石孔隙由相互不干扰的毛细管束组成,忽略了复杂成岩过程中胶结作用导致的毛细管连通性降低和迂曲度增大的情况,难以准确评估低渗碳酸盐岩的渗透特性。针对渗透率被高估的研究现状,利用满足阿波罗填充的等径颗粒致密堆积分形毛细管束模型,提出了毛细管连通率表征进出口毛细管过流面积损失,并在流体渗透路径几何迂曲度与孔隙度关系的基础上,引入曲折度指数来反映岩石的实际水力迂曲度,最终建立基于连通率、水力迂曲度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分形模型。考虑曲折度指数的水力迂曲度计算值与试验压汞法测定值更为一致;基于毛细管连通率、实际水力迂曲度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分形模型计算结果与细观测定及渗透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提出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分形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碳酸盐岩真实渗透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孔隙度相同,粒径不同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均随着孔径增加而增加;同时相同粒径岩石,渗透率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由于孔隙面积最小/最大值、孔隙面积分形维数均与孔隙度相关,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渗透率随着孔隙度增大的增幅逐渐减小、敏感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波罗填充 水力迂曲度 毛细管连通率 渗透率 分形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腰椎生理曲度的影像学研究
4
作者 张浩阳 陈妮桑 +6 位作者 石国庆 叶鑫 李帅林 李晓明 范炳华 潘英森 应晓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类型侧弯之间胸腰椎生理曲度的差异。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回顾性分析305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有无侧...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类型侧弯之间胸腰椎生理曲度的差异。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回顾性分析305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有无侧弯分为正常组和侧弯组。正常组179例,男79例,女100例;年龄10~18(12.84±2.10)岁。侧弯组126例,男33例,女93例;年龄10~18(13.92±2.20)岁。观察并比较两组Risser征、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与腰椎前凸角(lumbarlordosis,LL),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程度侧弯与不同节段侧弯TK值与LL值。结果:侧弯组在女性比率(P=0.001)、年龄(P<0.001)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组;Risser征方面,正常组低级别骨化程度比率明显高于侧弯组(P=0.038)。侧弯组TK值明显小于正常组(P<0.001),而两组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TK值与L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侧弯TK值明显大于中度侧弯(P<0.05),但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侧弯之间TK值与LL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与腰椎生理曲度均与性别无关;AIS患者胸椎生理曲度变小,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基本不变。轻度AIS患者的胸椎生理曲度大于中度AIS患者,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在轻中度患者之间几乎无差异,且与正常青少年相似。AIS患者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可能与脊柱前柱相对生长过快有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胸椎后凸角 腰椎前凸角 生理曲度
下载PDF
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高阳 张微 +4 位作者 杜双庆 刘路 焦永伟 顾川川 左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18-121,126,共5页
目的 观察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1例,... 目的 观察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结合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颈椎曲度弧弦距、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中医疗效。结果 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弧弦距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NDI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病证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效果较为明显,能够缓解青少年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 功能锻炼 青少年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颈椎中立位核磁共振检查对突出颈椎间盘体积及颈椎曲度的影响
6
作者 靳宜楷 马占华 +2 位作者 付苏 严旭 张春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30期4860-4865,共6页
背景:颈椎中立位MRI被广泛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患者在重复进行颈椎MRI检查时,头颈部不可能保持完全相同的姿势,患者颈椎被床面限制于某一个特定位置,颈椎可能有矢状面内的微小伸屈运动,头部也可能发生一定的仰屈度变化。... 背景:颈椎中立位MRI被广泛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患者在重复进行颈椎MRI检查时,头颈部不可能保持完全相同的姿势,患者颈椎被床面限制于某一个特定位置,颈椎可能有矢状面内的微小伸屈运动,头部也可能发生一定的仰屈度变化。颈椎中立位状态下颈椎和头部的这种变化是否会影响突出颈椎间盘的体积和颈椎曲度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人工智能辅助测量,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短期内2次颈椎中立位状态下MRI检查突出颈椎间盘体积、颈椎曲度测量的精准性与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保守治疗并在3个月内2次行颈椎MRI检查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者首次提出使用枕胸间距和枕胸角来评估颈椎中立位时头部仰屈度的变化,并参照首诊枕胸角的角度,将复诊患者分为枕胸角增大组和减小组。通过人工智能测量软件辅助或人工测量突出颈椎间盘的体积、C2-6 Cobb角及颈椎(C3-C7)曲率。正态分布数据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Cobb角、颈椎(C3-C7)曲率变化与突出颈椎间盘体积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共有10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6个突出颈椎间盘,枕胸角增大组及枕胸角减小组分别有47例和57例患者;②头部仰屈指标:首诊和复诊时,枕胸间距、枕胸角均无显著差异;枕胸间距的变化量为0.035(3.23)mm,枕胸角变化量为-0.31(3.28)°,枕胸间距与枕胸角的变化量偏移范围较小,且无显著相关性;③颈椎曲度指标:首诊和复诊时,C2-6 Cobb角、C3-C7曲率无显著差异;枕胸角增大组和减小组C2-6 Cobb角、C3-C7曲率均无显著差异;④首诊和复诊时,突出颈椎间盘体积无显著差异;枕胸角增大组及减小组突出颈椎间盘体积均无显著差异;突出颈椎间盘体积的变化量与C2-6 Cobb角、C3-C7曲率的变化量无显著相关性;⑤结果说明,颈椎中立位状态下,颈椎被(床板)限制于某一个特定位置有可以忽略不计的矢状面内微小伸屈运动,头部虽存在一定范围的仰屈度变化,颈椎中立位状态下颈椎与头部这些变化不影响突出颈椎间盘体积、C2-6 Cobb角及颈椎(C3-C7)曲率等参数测量的精准度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突出颈椎间盘 MRI 颈椎中立位 颈椎曲度 人工智能
下载PDF
非饱和重塑弱膨胀土微观孔结构特征与水力迂曲度研究
7
作者 蔺文博 宁贵霞 +3 位作者 马丽娜 丁小刚 张扬 罗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2024年第4期124-130,139,共8页
为得到不同干密度重塑弱膨胀土孔隙分布变化规律,用压样机制备干密度分别为1.40、1.50、1.60、1.70、1.80g/cm^(3)的试样,利用压汞试验分别对不同干密度试样孔隙结构和孔隙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压汞试验与土体的饱和渗透试验计算分析... 为得到不同干密度重塑弱膨胀土孔隙分布变化规律,用压样机制备干密度分别为1.40、1.50、1.60、1.70、1.80g/cm^(3)的试样,利用压汞试验分别对不同干密度试样孔隙结构和孔隙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压汞试验与土体的饱和渗透试验计算分析试样水力迂曲度。结果表明:不同干密度试样进、退汞过程呈现较一致的规律,进、退汞路径不同及瓶颈孔的存在使得汞残留在试样中;随着干密度增大,试样中孔隙的变化主要是大孔径孔隙体积和数量的减少;干密度越大,土体的孔隙结构越复杂,平均孔径、孔隙度、总孔隙体积与分形维数呈现负相关关系;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到不同干密度试样的饱和渗透系数以及水力迂曲度,发现干密度增大时水力迂曲度增大的实质是孔隙大小结构的改变使流体渗透土体的能力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压汞法 微观结构 饱和渗透系数 水力迂曲度
下载PDF
孕中晚期宫内胎儿脊柱腰骶段曲度变化的MRI研究
8
作者 任红 田迷迷 +2 位作者 赵鹏 韩慧芝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脊柱腰骶段曲度随孕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MRI证实腰骶椎体未见异常的胎儿63例,分为四组:24~27周、28~30周、31~34周、35~37周。测量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腰骶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脊柱腰骶段曲度随孕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MRI证实腰骶椎体未见异常的胎儿63例,分为四组:24~27周、28~30周、31~34周、35~37周。测量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腰骶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 angle,LSLA)、骶骨倾斜角(sacral tilt,ST)、骶骨水平倾角(sacral inclination angle,SIA)。比较参数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绘制参数生长趋势图;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24~37周胎儿LLA值为(-20.5±9.1)°、LSLA值为(174.0±2.3)°、ST值为(-12.5±19.4)°、SIA值为(-19.5±17.8)°。参数均无性别差异;LLA与ST、SIA均呈正相关;ST与SIA呈正相关;LSLA与ST呈正相关;孕周与参数不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LLA=0.219×ST-19.205(R^(2)=0.251,P<0.001)。结论胎儿腰椎后凸、65%胎儿骶骨前凸,胎儿有轻微腰骶前凸。推测胎儿骶骨进化是以S1为中心逐渐向后方旋转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胎儿 腰骶曲度 腰椎前凸角 腰骶前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考虑卵石倾角及形状特征卵石地层几何迂曲度计算模型
9
作者 刘军 申精 +1 位作者 张宇 丁鹏菲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4,共8页
迂曲度是反应土体渗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研究流体在土体内部的流动特性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通用模型的研究,较难适用于特征性较强的卵石地层。为探究适用于卵石地层的迂曲度计算模型,将卵石颗粒简化为椭圆形,引入阻碍... 迂曲度是反应土体渗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研究流体在土体内部的流动特性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通用模型的研究,较难适用于特征性较强的卵石地层。为探究适用于卵石地层的迂曲度计算模型,将卵石颗粒简化为椭圆形,引入阻碍系数和各向异性系数来描述卵石颗粒的排列方式,引入特征粒径和卵石的长短轴之比来描述卵石的颗粒级配与形状特征,通过阻碍将卵石简化为椭圆形颗粒,基于牛顿流体在卵石地层中的层流流动,建立了考虑卵石排列方式、颗粒级配及形状特征的卵石地层迂曲度几何计算单元,推导了迂曲度的计算公式。并基于编程建立了卵石地层的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的蠕动流模块进行了数值求解,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相互验证;基于数值模拟进一步探究了卵石倾角对迂曲度的影响,并对卵石地层迂曲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吻合良好,适用于卵石地层;卵石为等粒径时其迂曲度最小,随着卵石颗粒逐渐扁平化和卵石地层阻碍角的增大,迂曲度增大;同时迂曲度随各向异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表明流体从不同方向流入卵石地层,其迂曲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地层 曲度 卵石倾角 卵石形状 渗透
下载PDF
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椎管成形术前后动力位矢状面C7倾斜角、C2-C7 SVA和颈椎曲度变化及其意义
10
作者 李祖昌 蒋继乐 +1 位作者 何达 刘波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目的 观察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椎管成形术前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7倾斜角、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和颈椎曲度)变化,分析术前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与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关系,为疗效预测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 目的 观察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椎管成形术前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7倾斜角、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和颈椎曲度)变化,分析术前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与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关系,为疗效预测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 纳入行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并完成长期随访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4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颈椎X线片检查,测量中立位及动力位的矢状面参数[C7倾斜角(C7S,C7 Slope)、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C2-C7 SVA)和颈椎曲度(CL,C2-C7 Cobb角)];对患者进行脊髓功能(JOA评分)、颈椎功能(NDI评分)评价。统计术后并发症(轴向症状、C5神经根麻痹、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情况。根据颈椎X线片检查中测量的动力位矢状面参数值及手术前后变化值的中位数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高值组与低值组。比较高值组与低值组手术后JOA评分、NDI评分。结果 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颈椎中立位矢状面参数CL无明显变化,C2-C7 SVA数值与C4椎体前后径比值(r SVA)、C7S升高;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L减低,r SVA、C7S升高。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JOA评分升高,NDI评分降低(t分别为-8.124、-7.089,3.084、2.551,P均<0.05)。术后有22例(50%)患者出现轴性症状,有5例(11.36%)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术前较小的过屈位CL、术前较大的过伸位CL、术前较小的过伸位r SVA、以及术后较大的过伸位CL和r SVA的患者,术后JOA评分更高,NDI评分更低(P均<0.05)。与术后未出现轴性症状的患者比较,出现轴性症状的患者术前中立位C7S、术前过伸位Cobb角及术前过伸位C7S均较小(P均<0.05)。结论 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后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L减低,r SVA、C7S升高;术前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与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后脊髓功能、颈椎功能的恢复以及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X线检查 颈椎矢状面参数 C7倾斜角 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 颈椎曲度 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 颈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徐俊 刘余余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54-55,59,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法结合传统颈椎牵引治疗,...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法结合传统颈椎牵引治疗,试验组实施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治疗,两组均治疗21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理曲度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orden测量C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生理曲度及颈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颈椎牵引枕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传统手法 颈部功能
下载PDF
舒筋活络汤联合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12
作者 黄乐 黄丽娟 易海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中采用舒筋活络汤联合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2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SR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观察组加... 目的 探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中采用舒筋活络汤联合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2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SR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观察组加服舒筋活络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颈椎功能、颈椎活动度、炎症反应、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且观察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低于对照组,转动、侧屈、前屈、后伸角度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筋活络汤联合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CSR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减轻炎症反应,进而改善颈椎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神经根型颈椎病 舒筋活络汤 三维曲度牵引仪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推拿对颈椎病合并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13
作者 熊桂华 孙慧丽 王晓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合并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应用中医推拿疗法的治疗效果,为指导颈椎病合并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2020年1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颈椎病合并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 目的探讨颈椎病合并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应用中医推拿疗法的治疗效果,为指导颈椎病合并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2020年1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颈椎病合并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颈椎牵引与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推拿治疗,1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2个疗程后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及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1、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生理曲度值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椎体角度位移值、水平位移值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应用于颈椎病合并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可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优化影像学参数,效果较为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颈椎病 推拿 影像学参数
下载PDF
中医推拿手法对颈椎曲度异常患者颈椎活动度和中医证候的影响
14
作者 熊桂华 王晓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曲度异常患者应用中医推拿手法对其颈椎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为指导颈椎曲度异常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80例颈椎曲度异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颈椎曲度异常患者应用中医推拿手法对其颈椎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为指导颈椎曲度异常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80例颈椎曲度异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的颈椎活动度(ROM)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颈痛量表(NPQ)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颈椎生理曲线深度(Borden值)、水平位移值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14d后ROM评分、水平位移值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14d后Borden值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14d后中医证候评分、NPQ评分、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颈椎曲度异常患者应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和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曲度异常 中医推拿 颈椎活动度 中医证候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手术方式疗效及对颈椎曲度、邻近节段退变、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文亮 李涛 +2 位作者 钱增杰 张长虹 陈庚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CDH)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对颈椎曲度、邻近节段退变、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单节段CDH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2组均行颈椎前路椎...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CDH)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对颈椎曲度、邻近节段退变、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单节段CDH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2组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A组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内固定,B组采用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疗效、手术情况,手术前后C2~7颈椎曲度、Cobb角、颈椎功能(JOA评分)、疼痛程度(NR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疗效优良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90.00%,χ^(2)/P=0.268/0.605);A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t/P=3.947/<0.001、2.744/0.008、3.310/0.002);2组术后3个月、6个月C2~7颈椎曲度、Cobb角均高于术前(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NR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6.67%vs.26.67%,χ^(2)/P=4.320/0.038)。结论单节段CDH患者ACDF中采用Zero-P或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均能获得良好手术疗效,有效改善颈椎解剖结构及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其中Zero-P在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颈椎曲度 邻近节段退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改善腰椎曲度的影像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开勇 刘鹏 +3 位作者 徐斯伟 张必萌 庄园 詹红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对腰突症患者腰椎曲度的影像学变化。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应用多层螺旋CT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曲度的变化。结果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 目的观察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对腰突症患者腰椎曲度的影像学变化。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应用多层螺旋CT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曲度的变化。结果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83.3%(25/30);治疗前后患者的腰椎生理曲度分别为(2.94±0.53)mm和(3.98±0.68)mm,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的腰椎总前凸角为(55.85±7.88)°和(65.49±7.31)°,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骶骨倾斜角为(40.12±5.94)°和(40.17±5.89)°,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的各节段椎间孔前后径为(18.62±1.06)mm,治疗后为(18.66±1.26)mm,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的各节段椎间孔上下径为(12.19±0.95)mm和(12.54±0.76)mm,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可以改善腰椎曲度、腰椎总前凸角、椎间孔前后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多层螺旋CT腰椎扫描重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法 石氏伤科 功法 腰椎曲度 影像学观察
原文传递
考虑迂曲度的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柱形渗透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定桂 施成华 +2 位作者 孙晓贺 肖国庆 安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00-1809,共10页
目前,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对考虑迂曲度的双液浆扩散机制研究较少。假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为具有黏度时空效应的宾汉姆流体,考虑迂曲度的影响并认为浆液沿柱形渗透扩散,推导得到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浆液扩散半... 目前,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对考虑迂曲度的双液浆扩散机制研究较少。假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为具有黏度时空效应的宾汉姆流体,考虑迂曲度的影响并认为浆液沿柱形渗透扩散,推导得到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浆液扩散半径计算公式。对比浆液扩散半径的计算值与工程案例试验值,两者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可靠性。分析注浆终压、注浆管内浆液流速和柱形加固区高度对不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比的浆液扩散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比不变时,浆液扩散半径随注浆终压和注浆管内浆液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随柱形加固区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水灰比为1时,保持注浆终压、注浆管内浆液流速、柱形加固区高度不变,水泥-水玻璃体积比为1∶1时的浆液扩散半径较2∶1和3∶1时大,应优先选用水泥-水玻璃体积比为1∶1的双液浆,此时为达到1 m的浆液扩散半径,考虑迂曲度时所需注浆终压约为不考虑迂曲度的1.4倍,因此有必要考虑迂曲度对双液浆渗透扩散的影响;考虑迂曲度后,浆液渗透扩散能力降低,且随着注浆终压、注浆管内浆液流速的增大和柱形加固区高度的减小,考虑迂曲度和不考迂曲度的浆液扩散半径的差值逐渐增大,此时更应该考虑迂曲度对双液浆渗透扩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曲度 时空效应 渗透扩散 宾汉姆流体
下载PDF
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治疗脊髓线Ⅲ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颈椎曲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凌晓明 张春霖 +1 位作者 严旭 邵成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555-3560,共6页
背景:大部分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的脊髓型颈椎病属于脊髓线分型Ⅲ型脊髓型颈椎病,既往文献报道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于颈椎反弓的脊髓型颈椎病有满意的减压效果,但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对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的减压效果目前... 背景:大部分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的脊髓型颈椎病属于脊髓线分型Ⅲ型脊髓型颈椎病,既往文献报道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于颈椎反弓的脊髓型颈椎病有满意的减压效果,但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对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的减压效果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对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效果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髓线Ⅲ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男性1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1.6岁,平均病程16.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共有脊髓线Ⅲ型突出颈椎间盘55个。应用PACS软件测量患者术前、末次随访颈椎MRI各项参数,比较患者术前、术后颈椎突出椎间盘体积、颈椎Cobb角及改良脊髓前方压迫程度评分。结果与结论:(1)所有节段的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均获得满意减压效果,患者改良脊髓前方压迫程度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减小(P <0.05);患者突出椎间盘体积末次随访较术前减小(P <0.05);患者末次随访颈椎Cobb角增大,颈椎曲度明显改善(P <0.05);(2)结果说明,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式对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具有直接减压与间接减压作用,能诱导突出颈椎间盘发生广泛的突出椎间盘自然吸收现象并增加颈椎前凸曲度,可减少或避免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切除突出的颈椎间盘,为临床治疗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提供新的依据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L 脊髓线Ⅲ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微创 颈椎病 颈椎曲度
下载PDF
颈椎曲度消失怎么办
19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11期58-59,共2页
最近总觉得颈椎不太舒服,去医院拍了片子后发现是“颈椎曲度消失”。这是什么意思?是颈椎病吗?湖北张女士张女士:人的脊柱生理曲度并非一出生就有的。
关键词 颈椎曲度 颈椎病 脊柱生理曲度 消失
下载PDF
青少年颈椎曲度异常对颈痛的诊断意义
20
作者 王玉珏 孟亚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01-0008,共8页
探讨颈椎曲度异常对颈痛的诊断意义。方法 本课题参考了多种颈椎生理曲度测量方式,最终选择了对颈椎生理曲度部分阶段改变更敏感的椎体后缘切线法进行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并选择年龄段相近,从而发育程度也相近的患者进行研究。在可... 探讨颈椎曲度异常对颈痛的诊断意义。方法 本课题参考了多种颈椎生理曲度测量方式,最终选择了对颈椎生理曲度部分阶段改变更敏感的椎体后缘切线法进行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并选择年龄段相近,从而发育程度也相近的患者进行研究。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在已知对照组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为21.3°时将100例患有颈痛的青少年(排除外伤、风湿等因素)的颈椎生理曲度进行测量并统计,将其分为3组 ①颈椎前突组②颈椎变直组③颈椎反弓组,并通过这一百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做相应的颈痛分级,研究颈椎生理曲度与颈痛的相关性,为颈痛的诊断、治疗以及恢复提供依据。结果 无论是曲度变直还是曲度前屈或者反弓,疼痛分级与颈椎生理曲度偏离值基本成正相关,即生理曲度偏离值越大,颈痛分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生理曲度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值测量 颈痛分级 颈痛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