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英语教学如何避免“曲高和寡”
1
作者 覃始龙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3期365-365,共1页
高职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辛苦忙碌,学生收效甚微的问题。老师的努力很难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受挫感比较严重。笔者提出要树立三个观念来避免这种"曲高和寡"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高职 英语 教学 曲高和寡
下载PDF
从《平均律钢琴曲集》曲高和寡的现象中反思我国音乐教育 被引量:1
2
作者 戚小琳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2期185-185,共1页
在中国,绝大数听众对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鲜有耳闻。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旨在我国"音乐人口"的培养和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进行讨论。帮助广大听众解答释疑。
关键词 中国听众 《平均律钢琴曲集》 曲高和寡 音乐人口 音乐教育
下载PDF
曲高和寡:严复《英文汉诂》传播有限之文化解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欧梦越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严复《英文汉诂》虽赢得不少赞许,但作为"教材"和一般读物,比较而言,传播有限,普及程度不高,影响范围较小,应从文化深层处解析其原因。该书遣词造句有意模仿先秦古文,古雅深奥,思想深邃,正所谓"曲高和寡",广大学子... 严复《英文汉诂》虽赢得不少赞许,但作为"教材"和一般读物,比较而言,传播有限,普及程度不高,影响范围较小,应从文化深层处解析其原因。该书遣词造句有意模仿先秦古文,古雅深奥,思想深邃,正所谓"曲高和寡",广大学子和一般读者难以参透其中大义,多嫌之弃之。严复排斥"利俗文字","雅洁"语言的选择显得"不合时宜"。他将该书的目标读者定为受过传统文化教育,既具备文言功底又具备一定英文水平的群体。因偏于理论,学术性过强,难度和深度妨碍了它的受众范围。而一些更为浅近通俗的初级英文教科书如《纳氏英文法》《华英初阶》等,则赢得更广泛的教学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汉诂》 传播有限 曲高和寡 文化解析
下载PDF
科技新闻传播如何从“曲高和寡”到“雅俗共赏”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慧慧 《科技传播》 2022年第21期48-50,共3页
科技新闻传播是促进科技交流、发展的重要手段,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当前科技新闻传播存在“曲高和寡”的现象,如脱离百姓生活实际、新闻专业术语艰涩难懂、平面传播难吸引受众眼球等。要让科技新闻传播改变这一现状,变得“雅... 科技新闻传播是促进科技交流、发展的重要手段,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当前科技新闻传播存在“曲高和寡”的现象,如脱离百姓生活实际、新闻专业术语艰涩难懂、平面传播难吸引受众眼球等。要让科技新闻传播改变这一现状,变得“雅俗共赏”,需要不断增加受众,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文章首先分析了科技新闻传播受众“曲高和寡”的表现及原因,然后围绕科技新闻传播受众的“雅俗共赏”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新闻传播 曲高和寡 雅俗共赏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为何“曲高和寡”
5
作者 舒业鹏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4,共3页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制定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扶持政策,加大了经济投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社会上,人们对职业教育还是认识不足,"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难以转...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制定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扶持政策,加大了经济投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社会上,人们对职业教育还是认识不足,"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难以转变,职校招生仍然特别困难。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曲高和寡"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职业教育 曲高和寡 职校招生 轻职教观念
下载PDF
曲高和寡
6
作者 罗静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广场上聚集了几千人,个个眉开眼笑、争先恐后地往前挤。
关键词 漫画 故事 罗静 曲高和寡
下载PDF
试论绘画创作的曲高和寡与雅俗共赏
7
作者 金润杰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8期81-82,共2页
艺术作品是画家与观众互动的桥梁。不同层面产生的召唤结构和不同群体发出的期待视野有意识地对画作进行一个高、低、雅、俗的分类。作为画家本身是不可能去考虑这件作品是否雅俗共赏的。自然而然,一件作品创作完成呈现在观众面前,能够... 艺术作品是画家与观众互动的桥梁。不同层面产生的召唤结构和不同群体发出的期待视野有意识地对画作进行一个高、低、雅、俗的分类。作为画家本身是不可能去考虑这件作品是否雅俗共赏的。自然而然,一件作品创作完成呈现在观众面前,能够雅俗共赏固然好,若无法雅俗共赏,那么曲高和寡亦是一种姿态和成功。总而言之,不论是“曲高和寡”还是“雅俗共赏”都是客观存在的艺术现象,是艺术的规律,一件真正的好作品必定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 观众 雅俗共赏 曲高和寡
下载PDF
曲高和寡
8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0年第2期66-66,共1页
战国时期,楚襄王问文学家宋玉:"为什么人们经常在背后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做事不谨慎?你可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宋玉非常聪明,而且能言善辩,他回答说:"有一个人在市中心唱歌,吸引了许多人过来... 战国时期,楚襄王问文学家宋玉:"为什么人们经常在背后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做事不谨慎?你可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宋玉非常聪明,而且能言善辩,他回答说:"有一个人在市中心唱歌,吸引了许多人过来。他先是唱《下里巴人》一类的通俗民谣,人们很熟悉,有几千人都跟着唱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战国时期 下里巴人 民谣 能言善辩 曲高和寡 市中心 文学家
下载PDF
曲高和寡
9
《当代学生》 2023年第14期88-89,96,共3页
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也许是有什么失检的行为吧?为什么士大夫、读书人和老百姓说您不好的有很多呢?”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希望您能宽想我的过失,让(我)能够说完我的辩解。有(一个)在国都唱歌的人,他开始唱的是《下... 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也许是有什么失检的行为吧?为什么士大夫、读书人和老百姓说您不好的有很多呢?”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希望您能宽想我的过失,让(我)能够说完我的辩解。有(一个)在国都唱歌的人,他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国都中能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接着)他唱《阳阿》《露》,国都中能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国都中能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他)加长商音,削减羽音,其间杂以徽音的流转变化,国都中能跟着(他)唱的,不过几人罢了。这是(因为)那歌曲越是高雅,那唱和的人就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辩解 曲高和寡 唱和 士大夫 国都 读书人
原文传递
曲高和寡与宽则得众
10
作者 甘正气 《人民之友》 2019年第4期61-61,共1页
一位同事曾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道教徒没有信佛的多呢?'我不敢胡侃一气、乱扯一通,重温了一下《老子》《庄子》和许地山的《中国道教史》,几天后给他说了一个好像是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道教的门槛太高了,传统上道教讲究炼丹啊,需... 一位同事曾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道教徒没有信佛的多呢?'我不敢胡侃一气、乱扯一通,重温了一下《老子》《庄子》和许地山的《中国道教史》,几天后给他说了一个好像是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道教的门槛太高了,传统上道教讲究炼丹啊,需要汞呀、铅呀,一般的平民哪有钱置办这些东西,怎么信得起呀?这是'烧钱'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温 道教徒 曲高和寡 信佛 许地山 讲究 炼丹
原文传递
曲高和寡
11
《快乐语文》 2022年第2期25-25,共1页
平时,我们常用“曲高和寡”来比喻言论或作品高雅,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宋玉的人,文才出众,能言善辩,深受楚襄王的赏识。于是,很多大臣心生嫉妒,便在楚襄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关键词 战国时期 能言善辩 曲高和寡 高雅
原文传递
曲高和寡
12
作者 郑建华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 2021年第10期60-60,共1页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zhi),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释义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战国时,楚国有个叫宋...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zhi),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释义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战国时,楚国有个叫宋玉的人,他文才出众,能言善辩,楚王非常赏识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商刻羽 宋玉 能言善辩 《对楚王问》 曲高和寡 战国
原文传递
“曲高和寡”?极星如何闪耀
13
作者 张浩然 朱耘 《商学院》 2021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作为沃尔沃与吉利共同控股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设计并不能满足中国大众市场的需求。2017年,极星品牌正式独立,但4年来,在中国市场并没有赢得很好的销量。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沃尔沃 极星 曲高和寡 市场的需求 品牌
原文传递
我心中的德育写作
14
作者 唐燕 《福建教育》 2023年第35期5-8,共4页
谈及“德育写作”,在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德育写作”“我为什么要进行德育写作”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结合道德教育这一实践领域的独特性,谈一谈德育写作的可能性,议一议我们自己从事德育写作的可能性。这种谈法虽有曲... 谈及“德育写作”,在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德育写作”“我为什么要进行德育写作”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结合道德教育这一实践领域的独特性,谈一谈德育写作的可能性,议一议我们自己从事德育写作的可能性。这种谈法虽有曲高和寡之嫌,但也许是我们诚心诚意地面对德育写作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道德教育 实践领域 曲高和寡 议一议 写作 独特性 可能性
下载PDF
琴·人——一分流水
15
作者 杨岚 《音乐爱好者》 2023年第5期56-58,共3页
一前几日春分,樱花正好盛开。与朋友看花弹琴,我想弹一首与春天相关的曲子,就弹了《阳春》。就是“阳春白雪”的那个《阳春》。这首曲子虽不至于如记载中的曲高和寡,但难学易忘却是真的。这种与季节有关的曲子,都只是当季想弹,等到来年... 一前几日春分,樱花正好盛开。与朋友看花弹琴,我想弹一首与春天相关的曲子,就弹了《阳春》。就是“阳春白雪”的那个《阳春》。这首曲子虽不至于如记载中的曲高和寡,但难学易忘却是真的。这种与季节有关的曲子,都只是当季想弹,等到来年,一年不弹就忘了许多。有几处特别容易混淆。弹到其中一段结束时,不小心就会接到上一段,第二次,又接回去,于是我彻底忘了下一段应怎么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白雪 曲子 曲高和寡 忘却 《阳春》
下载PDF
诗歌里的文化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6期I0001-I0001,共1页
诗歌是一种非常宽容的美学,时代赋予了诗歌沉默的力量,柔若无骨又削铁如泥。读好的诗歌,如借力登高,可以触到山间的明月,嗅到林间的清香。我们从小学习诗歌,人生感悟仍不及诗人的千万分之一。年幼时,诗歌就向我们展现了它的第一层美--... 诗歌是一种非常宽容的美学,时代赋予了诗歌沉默的力量,柔若无骨又削铁如泥。读好的诗歌,如借力登高,可以触到山间的明月,嗅到林间的清香。我们从小学习诗歌,人生感悟仍不及诗人的千万分之一。年幼时,诗歌就向我们展现了它的第一层美--音律美,熟读之后,还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意象之美。多层次的美映照着多层次的人群,哪怕是刚接触诗歌的孩童,也能够感受到其最表层的美。诗歌所涵盖的意象,并不是曲高和寡的,它是一种能够被大众所接受、所理解的美学。当人们能够仅通过几十个字看到雪,看到月亮,即便只是引起其内心微弱的共鸣,这份美便达到了它最初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感悟 意象之美 登高 音律美 美学 曲高和寡 多层次
下载PDF
成长的重要一课,是学会耐脏
17
作者 陈艳涛 《小康》 2023年第36期75-75,共1页
成长,是看懂人生的真相之后,仍能保有平和、宽容的心。世上没有绝对的洁净和完美,学会耐脏,才能进入另一片新天地。《红楼梦》里有几个有洁癖的人:“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妙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黛玉,还有“不作狠心人,难得自... 成长,是看懂人生的真相之后,仍能保有平和、宽容的心。世上没有绝对的洁净和完美,学会耐脏,才能进入另一片新天地。《红楼梦》里有几个有洁癖的人:“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妙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黛玉,还有“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的惜春。妙玉是贾府里最标榜自己有洁癖的人。她总是高调展示她日常生活里的极致洁净,以及品味和趣味上的高洁、曲高和寡--两者都意在与平常人划开一道界限,保持一种高贵的优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玉 黛玉 《红楼梦》 惜春 重要一课 洁癖 洁净 曲高和寡
下载PDF
实践赋能,绿智城轨添活力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城市轨道交通》 2023年第2期1-1,共1页
当今,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持续验证、完善的认识,越来越被广大实践工作者认可和践行。事实上,一项政策是否能够得到基层的响应、是否便于落地,已经成为评价、判断的标准之一。落地实践与政策指引号召之间存在距离,... 当今,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持续验证、完善的认识,越来越被广大实践工作者认可和践行。事实上,一项政策是否能够得到基层的响应、是否便于落地,已经成为评价、判断的标准之一。落地实践与政策指引号召之间存在距离,大抵主要有三种情形:一种是政策的指引号召脱离实际,曲高和寡;另一种是政策的实现途径与保障措施等不明确或不给力;再一种情形就是政策实施结果不落地,成果形式局限于报告、论文或行动建议等书面文章,可以说,不管是发布方还是实践方,都需要直面这种有距离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指引 保障措施 实现途径 实践工作者 曲高和寡 脱离实际 指导实践
下载PDF
论周作人的日本诗歌翻译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小植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7年第2期126-128,F0003,共4页
周作人曾翻译介绍过许多日本诗歌,他调动了现代口语丰富的表现功能,有力地传达出了日本小诗的神韵。周作人翻译日本诗歌的用意是希望中国的诗歌能借鉴日本诗歌的精华,希望中国的新诗坛能够摆脱创作的困境。遗憾的是,这种含蓄而意境悠远... 周作人曾翻译介绍过许多日本诗歌,他调动了现代口语丰富的表现功能,有力地传达出了日本小诗的神韵。周作人翻译日本诗歌的用意是希望中国的诗歌能借鉴日本诗歌的精华,希望中国的新诗坛能够摆脱创作的困境。遗憾的是,这种含蓄而意境悠远的诗歌却始终没能在中国诗坛上出现。日本诗歌给予中国诗坛的影响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诗歌 散文式 两难心境 语言障碍 曲高和寡
下载PDF
我国艺术歌曲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20
作者 鹿建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117,共2页
艺术歌曲作为高雅音乐的范畴,在我国处于“曲高和寡”的境地。本文就其窘状进行较为深刻地分析,对普及推广的对策作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究。
关键词 艺术歌曲 曲高和寡 推广与普及 分析与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