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点气象”异说 被引量:6
1
作者 冯达文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4,共7页
关键词 曾点气象 儒家 《论语·先进篇》 孔子
下载PDF
“心与理一”的圣人之乐——朱子对“孔颜之乐”与“曾点气象”的重释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冬梅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95,共7页
为了构建"心与理一"的圣人之乐境界,朱子重新阐释了"孔颜之乐"与"曾点气象"。朱子明确区分孔子之乐与颜子之乐,孔子之乐是自然而然的心与理一;颜子之乐是下功夫后的心与理一,欠缺自然之性。曾点已经识得... 为了构建"心与理一"的圣人之乐境界,朱子重新阐释了"孔颜之乐"与"曾点气象"。朱子明确区分孔子之乐与颜子之乐,孔子之乐是自然而然的心与理一;颜子之乐是下功夫后的心与理一,欠缺自然之性。曾点已经识得日用之间天理流行,欠缺细密功夫。基于颜子之乐与曾点之乐的不足,朱子提出圣人之乐——心与理一,其实质是见大而忘小,经下切己功夫而自然上达为天理流行的圣人境界,是现实与超越、直觉与自觉、有与无、实与虚、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欲透视朱子的圣人之乐,要综合地分析他对"孔颜之乐"与"曾点气象"的重新阐释,以解决其境界论中貌似矛盾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圣人之乐 孔颜之乐 曾点气象 心与理一
下载PDF
“曾点气象”与儒家的“乐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维度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碧辉 《华文文学》 2011年第5期82-88,共7页
通过阐释"曾点气象"的内涵考察中国人的"乐活"精神,可以发现,"曾点气象"的实质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的形上超越,追求一种真正自由的精神境界。本文还结合《史记.孔子世家》等文献,对《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 通过阐释"曾点气象"的内涵考察中国人的"乐活"精神,可以发现,"曾点气象"的实质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的形上超越,追求一种真正自由的精神境界。本文还结合《史记.孔子世家》等文献,对《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乐活"精神和人生艺术化精神作了细致的分析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点气象 审美点化 乐活精神 孔子
下载PDF
千古之谜——关于《论语·先进篇》中的“曾点气象”
4
作者 邓剑波 《管理观察》 2010年第13期247-248,共2页
“曾点气象”是儒学研究的一个千古之谜,对于曾点气象的推测,历来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种理解。本文从孔子及曾皙生平,以及文章逻辑的角度推断, “曾点气象”其实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的快乐。
关键词 孔子 曾点气象 郊游之乐
下载PDF
陶渊明《时运》诗与“曾点气象” 被引量:1
5
作者 宋航 《九江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曾点气象"是理学的重要命题,文章对陶渊明的诗作《时运》与"曾点气象"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辨析。
关键词 陶渊明《时运》 曾点气象
下载PDF
从评点“曾点气象”看朱熹论涵养与工夫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智忠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8,共8页
朱熹对《论语·先进》“吾与点也”一节里所谓“曾点气象”评价有前后变化,重视讨论该问题的内在原因。正是经过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朱熹最终清晰地表达了他对向内的涵养“气象”的重视,但尤其重视向外的做踏实下学工夫的一贯为学... 朱熹对《论语·先进》“吾与点也”一节里所谓“曾点气象”评价有前后变化,重视讨论该问题的内在原因。正是经过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朱熹最终清晰地表达了他对向内的涵养“气象”的重视,但尤其重视向外的做踏实下学工夫的一贯为学与做人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曾点气象 涵养与工夫
原文传递
“曾点气象”中的政治向度:无为而治
7
作者 陈志雄 席玥桐 《理论界》 2016年第8期34-39,共6页
《论语》"曾点气象"章是孔子的弟子们畅谈为政志向的一场对话,与当时的政治现实和时代主题紧密相关。曾点之志与孔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相合,在于他能够体察并效法天德来治理天下,为人伦政治秩序提供绝对依据。... 《论语》"曾点气象"章是孔子的弟子们畅谈为政志向的一场对话,与当时的政治现实和时代主题紧密相关。曾点之志与孔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相合,在于他能够体察并效法天德来治理天下,为人伦政治秩序提供绝对依据。通过倡导为政以德、以身作则、选贤任能等做法对"无为而治"理念作出具体安排,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亲身参与到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进程中来,消解了霸权对人的奴役,人人自适而乐得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点气象 无为而治 为政 合德
原文传递
书讯:《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田智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33万字
8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04,共1页
本书从朱子围绕“曾点气象”问题的讨论契入,集中讨论朱子对于成圣问题的关注及其实践,并对理学中的有无虚实之辨和儒学与佛老之辨问题做了深入探讨,旁及历史上“曾点气象”问题的相关讨论及其发展脉络,进而引出传统中国哲学中关于境界... 本书从朱子围绕“曾点气象”问题的讨论契入,集中讨论朱子对于成圣问题的关注及其实践,并对理学中的有无虚实之辨和儒学与佛老之辨问题做了深入探讨,旁及历史上“曾点气象”问题的相关讨论及其发展脉络,进而引出传统中国哲学中关于境界论、本体与工夫问题的诸多讨论。全书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增补了朱子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点气象 朱子 境界论 以小见大 创新精神 佛老 工夫 发展脉络
原文传递
曾点“遇见”庄子:朱熹的阐释焦虑及审美困境
9
作者 曹务龙 李昌舒 《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4期74-82,共9页
以曾点气象、曾点之乐而广受儒家推崇的曾点,在朱熹理学中,往往与庄子联系在一起。朱熹强调曾点与庄子的相通之处,将曾点视为儒家与庄子之间的中间人物。而曾点本人与儒家境界论及气象说都存在紧密的关联,其与庄子之间的相似性,便意味... 以曾点气象、曾点之乐而广受儒家推崇的曾点,在朱熹理学中,往往与庄子联系在一起。朱熹强调曾点与庄子的相通之处,将曾点视为儒家与庄子之间的中间人物。而曾点本人与儒家境界论及气象说都存在紧密的关联,其与庄子之间的相似性,便意味着辟佛老的失败。朱熹对此存有极大的焦虑,试图从曾点性格、有无之辨、通向道的途径等区分儒、道,赋予曾点气象一个儒家视域内的解释。但实际上,儒、道在有无关系、通向道的途径上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由于朱熹贬抑直观睹道的审美途径,所以在他的阐释域中曾点气象诸问题的儒、道区分最终并未获得成效。围绕着曾点的诸多话题,直至后世儒者仍然聚讼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点气象 朱熹 庄子 理学美学
原文传递
论儒家人生美学之审美自由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天道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82-87,共6页
中国古代儒、道、释美学都很重视心灵自由问题,都是从"存在"的意义上解释心的,其构成境域就是心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并且从重视人生出发,都强调个体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就儒家美学而言,无论是"孔颜乐处"还是&qu... 中国古代儒、道、释美学都很重视心灵自由问题,都是从"存在"的意义上解释心的,其构成境域就是心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并且从重视人生出发,都强调个体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就儒家美学而言,无论是"孔颜乐处"还是"曾点气象",都表现出一种对自身生命意识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珍惜生命、体味生命的审美意趣,其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的构成则都是心灵的自由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美学 孔颜乐处 曾点气象 心灵自由
下载PDF
从理学视阈看《论语》中乐的审美内涵——兼论理学家对乐的价值认同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莹辉 陈翔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65-69,共5页
《论语》中关于乐的论述十分丰富。经由实用理性的浸润和乐感文化的熏陶,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将乐作为其道德伦理思想中的重要一环,集中体现为安贫乐道的人生范式,即在现实人生中追寻所志之道。传统儒家将以行仁和复礼为主的外在价... 《论语》中关于乐的论述十分丰富。经由实用理性的浸润和乐感文化的熏陶,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将乐作为其道德伦理思想中的重要一环,集中体现为安贫乐道的人生范式,即在现实人生中追寻所志之道。传统儒家将以行仁和复礼为主的外在价值理想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人格追求,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主体实践中,生发出道德之乐,高扬士大夫人格精神之崇高。时至宋代,理学家热衷于讨论圣人气象,将其划分为"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两种范型,并以"孔颜之乐"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将乐从道德层面上升到审美层面,使其成为理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达到乐的境界,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学至于乐",即乐的功夫的养成,内修其身,外则格物致知,循理而为;二是"成于乐",即接受音乐的教化,陶冶性情,通过养心而达至善至美之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贫乐道 孔颜乐处 曾点气象 审美之乐
下载PDF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儒学传统
12
作者 张二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在玄佛盛行的东晋,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却以儒学为根本。他在诗文中表达了志在兼济、心怀王道的价值取向,也讴歌了孔颜之乐、曾点气象等人生境界。他在对儒学的历史反思中,还流露出了强烈的道统意识。陶渊明思索并体验过的一些问题,成为以... 在玄佛盛行的东晋,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却以儒学为根本。他在诗文中表达了志在兼济、心怀王道的价值取向,也讴歌了孔颜之乐、曾点气象等人生境界。他在对儒学的历史反思中,还流露出了强烈的道统意识。陶渊明思索并体验过的一些问题,成为以后宋代理学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在兼济 曾点气象 桃源理想 道统说
下载PDF
论朱熹“幔亭之风”的美育特征与实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兰宗荣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15,共5页
"曾点气象"学界耳熟能详,"幔亭之风"却知者寥寥。在结合朱熹的著作及前人的材料基础上,对"幔亭之风"的形成进行历史回顾,揭示出其美育的三大特征,即美育价值目标的明确性、美育内容方法的丰富性、美育效... "曾点气象"学界耳熟能详,"幔亭之风"却知者寥寥。在结合朱熹的著作及前人的材料基础上,对"幔亭之风"的形成进行历史回顾,揭示出其美育的三大特征,即美育价值目标的明确性、美育内容方法的丰富性、美育效果的愉悦性。"幔亭之风"已对"曾点气象"进行了理性超越,其美育实质即是以践履为基础的圣贤人格的情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幔亭之风 曾点气象 美育特征 实质
下载PDF
稼轩词“乐境”探微——兼论宋代美学精神中的生命情调
14
作者 陈莹 《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2期80-86,共7页
宋人对乐境的诠释基本沿着“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两种向度延伸,是他们在内忧外患的政治场域中对抗党争、贬谪等现实困境的开解方式。稼轩词提出的“进亦乐,退亦乐”,在进退之际将个体对心性超然境界的追求和经世济物的利民思想联... 宋人对乐境的诠释基本沿着“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两种向度延伸,是他们在内忧外患的政治场域中对抗党争、贬谪等现实困境的开解方式。稼轩词提出的“进亦乐,退亦乐”,在进退之际将个体对心性超然境界的追求和经世济物的利民思想联系起来,既有道德化的价值体验,又有究合天人、融通情性的情感满足,进而生发为一种士人普遍追求的具有美学意味的精神境界,与中华美学精神所表现出的充满诗意的生命乐境具有相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稼轩词 乐境 孔颜乐处 曾点气象 宋代美学精神
下载PDF
陆象山的伦理美学智慧
15
作者 王煦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11期32-34,共3页
陆象山是宋明理学之心学的奠基人,他以"尽人道"为人学的旨趣,通过"发明本心""涵养德行""学能变化气",求索成贤为圣的意志等,完成"内圣"而"外王"的人格建树,成就个体人格... 陆象山是宋明理学之心学的奠基人,他以"尽人道"为人学的旨趣,通过"发明本心""涵养德行""学能变化气",求索成贤为圣的意志等,完成"内圣"而"外王"的人格建树,成就个体人格与天地合一的人格美学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象山 宋明理学 伦理美学 “尽人道” 曾点气象
下载PDF
儒学的最高目标:道德抑或艺术人生 被引量:5
16
作者 倪培民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7,共8页
长期以来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儒家学说的最高目标是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建构,其艺术审美精神是经过道德过滤、为道德服务的工具。其主要论据是:儒家经典著作里很少涉及美学和艺术;当儒家谈到艺术审美时总是强调其道德意义;儒家的审美理想&... 长期以来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儒家学说的最高目标是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建构,其艺术审美精神是经过道德过滤、为道德服务的工具。其主要论据是:儒家经典著作里很少涉及美学和艺术;当儒家谈到艺术审美时总是强调其道德意义;儒家的审美理想"中和"本身是一个道德理想。但是基于《论语》《孟子》等儒家基本经典的精神,逐一审视这些论据,可以看出儒家学说的终极目标其实不是道德责任,而是人生艺术的创造和欣赏的美学境界。在儒家的价值观中,道德或者是达到审美和艺术创造的一种方法,或者是作为这个最高目标的一部分而得到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道德 艺术人生 曾点气象 比德 中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