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0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王倩 任琳 +3 位作者 陈皓 李芳 张鹏宇 王小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0-112,118,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1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1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PCI术前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56例,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分级、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25,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LVEF均较术前提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2,P>0.05);LVEDVI、LVESVI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LVEDVI较对照组低[(59.70±5.63)ml/ m^(2) vs.(64.18±6.14)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LVES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3,P>0.05)。两组患者术后MPAR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术后24 h和术后1个月MPAR均较对照组低[(57.02±4.18)%vs.(58.79±4.51)%、(31.24±6.67)%vs.(39.36±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5.332,P<0.05);在术后12 h和24 h两个时点观察组的cTnI、CK-MB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出血事件发生率(7.14%)与对照组(3.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6,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比较,AMI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恢复效果更好,未增加短期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
2
作者 任琳 王倩 +2 位作者 陈皓 赵甲彧 马利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65岁急性STEMI患者105例(应用DAPT评分系统评估均≥2分),在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基础上,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使用时间为PCI治疗后1年)与观察组(n=68,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延长替格瑞洛治疗1年),其中观察组根据延长应用替格瑞洛的剂量不同又分为2个亚组,即观察A组(n=40,标准剂量,90 mg/次,每日2次)和观察B组(n=28,小剂量,45 mg/次,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心电图完全回落比例、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功能(M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PCI术后,观察A、B组的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99、4.353;P=0.030、0.036),而观察A组与观察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治疗后2年,观察A、B组血栓弹力图中的MA值、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8.752、6.524;均P<0.001),但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3组总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P=0.039),其中观察组A、B组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69、5.082;P=0.028、0.024),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65岁)STEMI患者(DAPT评分≥2分)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可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小剂量(45mg/次)替格瑞洛并未增加出血发生的风险,仍需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延长治疗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期CYP2C19基因背景不明的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李敏 蒋春丽 +2 位作者 冯朝华 成静 张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基因背景不明的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行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为临床更高效、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基因不明的急性轻型非心源性脑... 目的:探讨急性期基因背景不明的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行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为临床更高效、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基因不明的急性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充分向患者及(或)其家属说明各治疗方案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观察与比较每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三组治疗21d、90d后的NIHSS、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d后随访,三组出血发生率、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脑梗死复发率(2.00%、4.00%)相当(P>0.05),但均低于B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方案可绕行CYP2C19基因缺陷,在治疗急性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中,与传统氯吡格雷双抗对改善患者神经与日常生活功能效果相当,但能更有效地预防90d内脑梗死复发,在基因背景不明下,疗效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 非心源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下载PDF
AMI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其术后NF-κB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4
作者 任琳 陈皓 +1 位作者 赵甲彧 马利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其术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其术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PCI术前后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服药前后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心肌微循环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7 d,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冠脉微循环指标中左前降支(LAD)[(23.83±2.69)帧比(20.48±3.05)帧]、左回旋支(LCX)[(20.93±2.82)帧比(18.35±2.37)帧]及右冠状动脉(RCA)[(23.68±3.15)帧比(21.13±2.79)帧]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CTFC)帧数均显著减少(P均=0.001);治疗30d后,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ST段最大下降幅度、ST段下降时间、24h缺血发作次数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NF-κB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均显著减少(P均=0.001)。6个月内,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186)。结论:替格瑞洛能改善A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替格瑞洛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 替格瑞洛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
5
作者 畅慧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IC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联合组(60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IC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联合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接受替格瑞洛联合丁苯酞治疗。治疗2周,对比两组疗效、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两组治疗2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DF)量表评分及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表(MoCA)评分及血清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高(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对照组ADR分别为8.33%、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D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疗效较佳,可调节血清CGRP、Hcy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减轻负面心理,且ADR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替格瑞洛 缺血性脑血管病 心理状态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高脂血症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
6
作者 王磊 王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高脂血症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并ACS患者6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高脂血症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并ACS患者6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进行常规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D)],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Cr水平与2组BUN水平低于治疗前,2组CK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SCr水平及2组A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BUN、ALT、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SD、LVEDD小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6MWD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或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χ^(2)=4.026,P=0.045)。结论 高脂血症并ACS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更为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促进心功能改善,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瑞舒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递减联合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7
作者 邵翔 卞宁 +8 位作者 王鸿燕 田海涛 华参 吴超联 朱北星 陈睿 李俊侠 李田昌 马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索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替格瑞洛递减治疗与尼可地尔联合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9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第七医学中心及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诊治的300例老... 目的探索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替格瑞洛递减治疗与尼可地尔联合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9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第七医学中心及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诊治的300例老年ACS患者,男153例,女147例,年龄>6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均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评分≥2分,新型DAPT评分(PRECISE-DAPT)≥25分的老年患者。所有患者术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n=146,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后行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90 mg bid)与替格瑞洛递减+尼可地尔组(n=154,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后行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90 mg bid+尼可地尔5 mg tid,6个月后改为替格瑞洛60 mg bid+尼可地尔5 mg tid)。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12个月内出现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复合终点,PLATO研究定义轻微出血、次要出血、其他主要出血和主要致命/危及生命的出血的复合终点,以及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与出血的复合终点。结果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复合终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格瑞洛递减+尼可地尔组出血事件的累积发生率明显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与出血事件的复合终点也明显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PCI术后替格瑞洛递减+尼可地尔治疗可不增高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及卒中等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且可降低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尼可地尔 降级治疗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
8
作者 李彩霞 汪晓凯 李晓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替格瑞洛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替格瑞洛治疗)和联合组(54例,接受...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替格瑞洛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替格瑞洛治疗)和联合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颅底血流动力学水平、神经损伤标志物[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泛素c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RS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躯体生活自理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动脉、前动脉及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两组S100-β、UCH-L1、NSE、ROS、MDA、GSH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可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神经损伤,提升脑内血流,且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替格瑞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和吲哚布芬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9
作者 陈辉 吴佳健 +1 位作者 范玉霞 黄子宸 《天津药学》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和吲哚布芬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82例,将其运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90 mg...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和吲哚布芬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82例,将其运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90 mg/次,2次/d;口服吲哚布芬片0.2 g/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10 ml+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两组治疗14 d评价。比较两组AMI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冠脉血流参数、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AMI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DD低于治疗前,而LVEF和SV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LVDD低于对照组,而LVEF和S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左前降支收缩期峰流速(SPV)和舒张期峰流速(D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PV和DPV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SPV和DP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和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高于治疗前,而ET-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而AMI患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和吲哚布芬治疗AMI患者疗效显著,并可减轻患者细胞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替格瑞洛 吲哚布芬 急性心肌梗死 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术前不同剂量的替格瑞洛治疗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10
作者 洪守祥 岳正山 戴雪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替格瑞洛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拟行PCI治疗老年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前给予阿司...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替格瑞洛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拟行PCI治疗老年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90 mg)和观察组(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每组各39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心肌酶谱指标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PC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低于治疗前,PCT、MPV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CT、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肌红蛋白(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LDH、HBDH及c Tn 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VR)、左前降支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及左前降支舒张期血流峰值流速(D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FVR、SPV及DP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STEMI患者PCI治疗前接受负荷剂量替格瑞洛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替格瑞洛
下载PDF
替格瑞洛通过akt/AMPK/eNOS信号通路调节AMI后小鼠血管新生及其机制研究
11
作者 何尤夫 刘微 +3 位作者 刘德斌 李玲 向仕菊 姚奇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07-513,519,F0003,共9页
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通过akt/AMPK/eNOS通路调节腺苷浓度,进而促进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管新生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AMI的小鼠模型,使用替格瑞洛灌胃处理建立实验组,通过akt抑制剂Perifosine、AMPK抑制剂Dor... 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通过akt/AMPK/eNOS通路调节腺苷浓度,进而促进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管新生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AMI的小鼠模型,使用替格瑞洛灌胃处理建立实验组,通过akt抑制剂Perifosine、AMPK抑制剂Dorsomorphin和腺苷受体抑制剂MRS1523建立对应蛋白抑制的模型,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评估心肌损害情况,采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情况,采用酶标法检测AMI小鼠体内腺苷表达情况,随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kt/AMPK/eNOS通路蛋白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表达情况。结果 替格瑞洛可明显上调p-akt/akt和p-eNOS/eNOS比值,下降p-AMPK/AMPK比值,并增加AMI后小鼠体内腺苷水平,进而促进心肌梗死后局部心肌细胞内VEGF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结论 替格瑞洛可通过活化akt/AMPK/eNOS系统来调节AMI后小鼠体内腺苷浓度,进而促进局部心肌细胞内VEGF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急性心肌梗死 腺苷 血管新生 akt/AMPK/eNOS通路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替格瑞洛防治冠心病PCI术后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徐新利 白利东 韩建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替格瑞洛防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12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氯吡格雷(LBGL)组(n=32)、...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替格瑞洛防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12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氯吡格雷(LBGL)组(n=32)、替格瑞洛标准剂量(TGRL-S)组(n=40)和替格瑞洛低剂量(TGRL-L)组(n=40)。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TGRL-S组和TGRL-L组的微循环抵抗指数(MRI)、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优于LBGL组(P<0.05)。术后6个月,TGRL-S组和TGRL-L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LBGL组(P<0.05)。术后1年,TGRL-S组和TGRL-L组的支架内管腔直径<30%的占比高于LBGL组(P<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总发生率比较,TGRL-L组最低,其次TGRL-S组,LBGL组最高(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替格瑞洛用于冠心病PCI术后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凝血功能,MACE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及miR-133a、miR-335的影响
13
作者 严定一 王昌育 +1 位作者 苏虹 陈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微循环阻力指数(IMR)低于对照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iR-133a、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miR-33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能通过调节AMI患者的心肌微循环指标和血清指标来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促进病情转归,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通心络胶囊 替格瑞洛 心肌微循环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治疗中效果分析
14
作者 吴鹏 杨秀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66-0069,共4页
分析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6-2023.06;限定对象:STEMI患者60例。研究药物: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分析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6-2023.06;限定对象:STEMI患者60例。研究药物: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针对STEMI患者,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于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疗效提升有积极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I 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效果
下载PDF
替格瑞洛配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15
作者 梁悦 邓惠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配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损伤因子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配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损伤因子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20例,氯吡格雷配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与B组(20例,替格瑞洛配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均治疗并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TIMI血流分级,治疗前、治疗5d后心肌损伤因子水平,以及治疗3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TIMI血流分级均升高,B组高于A组,治疗5d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水平均降低,B组均低于A组;与A组比,B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降低(均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配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相比,替格瑞洛配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分级,减轻心肌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 血流分级 心肌损伤
下载PDF
替格瑞洛致胸痛1例
16
作者 彭真 曾芳 +2 位作者 张晨宇 胡文 刘易慧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46,共2页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身高160 cm, 体质量70 kg。因“间断胸闷3年余,加重1年”于2022年7月1日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予替格瑞洛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每片90 mg, 批号:42220601)90 mg, bid;阿托伐他汀钙片100 m...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身高160 cm, 体质量70 kg。因“间断胸闷3年余,加重1年”于2022年7月1日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予替格瑞洛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每片90 mg, 批号:42220601)90 mg, bid;阿托伐他汀钙片100 mg, bi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37.5 mg, q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40 mg, qn;口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胸痛 腺苷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的疗效
17
作者 贾莉 刘阳 +7 位作者 张文超 高清江 李婷婷 富校晨 迟小雨 尹连虎 韩晓静 王诗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左西孟旦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PCI前、后使用替格瑞洛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左西孟旦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PCI前、后使用替格瑞洛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后联合应用左西孟旦。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心功能参数值、心肌微循环参数、MACE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PCI术后1周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PCI前(P<0.05)。2组患者PCI后1周的LVEF、心脏指数、SVI水平均高于PCI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LVEF、心脏指数、SV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CI后1周的心肌梗死区造影剂开始灌注时间(AT)、灌注达峰时间(APT)水平均低于PCI前,灌注峰值强度(PI)水平高于PCI前;其中观察组AT、APT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I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PCI后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总发生率以及非致死性急性再梗死、心源性猝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各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的患者能起到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替格瑞洛联合左西孟旦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心功能、心肌微循环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替格瑞洛组,但其在减少MACE发生方面的作用尚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左西孟旦 心功能 心肌微循环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18
作者 吴路路 史生金 +1 位作者 李嘉伟 苗鹏飞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86-592,共7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1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1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组80例。两组均给予PCI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氧化应激损伤、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PAC-1)的差异,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2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均升高,两组组间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及hs-CRP、NT-proBNP、sCD40L、PAC-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24周hs-CRP、NT-proBNP、丙二醛(MDA)、sCD40L、PAC-1均下降,观察组治疗4周、24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24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升高,观察组治疗4周、24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7.50%(6/80)低于对照组的18.75%(15/80)(P<0.05),累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11/80)与对照组的11.25%(9/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损伤,降低hs-CRP、NT-proBNP等表达水平,减少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氧化应激损伤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夏霄彤 曹畅 +2 位作者 陈沭 叶岩荣 沈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88-192,共5页
替格瑞洛是一种可逆性结合血小板P2Y12受体的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抗栓治疗,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呼吸困难、挫伤等。目前呼吸困难已... 替格瑞洛是一种可逆性结合血小板P2Y12受体的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抗栓治疗,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呼吸困难、挫伤等。目前呼吸困难已经与出血并列成为口服替格瑞洛停药的主要原因。呼吸困难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发展,在服药早期出现,其可能的机制包括腺苷堆积学说、神经元细胞受体抑制学说、类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在各类研究中指出第三代口服P2Y12抑制剂与氯吡格雷相比,呼吸困难的风险增加,其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具有更高的呼吸困难风险。茶碱可有效缓解替格瑞洛导致的呼吸困难。因此,茶碱和替格瑞洛的固定组合可能是避免频繁停止替格瑞洛治疗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呼吸困难 不良反应 茶碱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作者 路营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762-765,76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PCI术后采...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PCI术后采用常规剂量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PCI术后采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治疗。比较术前、术后7 d两组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循环内皮细胞(CE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降钙素原(PCT)、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α(CSF2RA)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7 d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LVESD、LVEDD小于常规组(P<0.05),LVEF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外周血CEC数量及血清vWF、ET-1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血清NO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血清IL-8、IL-1β、PCT、CSF2RA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00%(2/50)]与常规组[8.00%(4/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采取负荷剂量替格瑞洛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TIMI血流分级,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病情恢复,且未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循环内皮细胞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