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8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崔娟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72-0075,共4页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的7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的7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健康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 肺癌脑转移
原文传递
hUMSCs外分泌上清联合替莫唑胺在不同胶质瘤细胞系中的协同增敏作用
2
作者 刘雨思 王明明 +5 位作者 张玉富 靳小燕 贺晶 史海燕 陈美霓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分泌上清(hUMSC-CM)联合替莫唑胺(TMZ)在不同胶质瘤细胞系中的协同增敏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2种血清剥夺法(24和48 h分批次撤血清法)收集hUMSC-CM并制备成冻干粉,设置5种浓度(0、1、3、6和9 g/L)处...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分泌上清(hUMSC-CM)联合替莫唑胺(TMZ)在不同胶质瘤细胞系中的协同增敏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2种血清剥夺法(24和48 h分批次撤血清法)收集hUMSC-CM并制备成冻干粉,设置5种浓度(0、1、3、6和9 g/L)处理大鼠恶性胶质瘤细胞系RG-2、人星形细胞瘤细胞系U251和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LN-428。通过CCK-8实验检测hUMSC-CM作用于胶质瘤细胞24、48和72 h后的肿瘤抑制可行性及敏感度。HE染色结合CCK-8法确定6种浓度(0、25、50、100、200和400µmol/L)的TMZ作用于胶质瘤细胞48 h后化疗敏感性的差异。筛选出低、高2种浓度(3和9 g/L)的hUMSC-CM和低、中、高3种浓度(50、100和200µmol/L)的TMZ配伍,作用于胶质瘤细胞后检测细胞活力和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和cleaved PARP1,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变化,探讨hUMSC-CM与TMZ体外联合给药协同增敏的作用机制。结果:3种胶质瘤细胞系对hUMSC-CM和TMZ的敏感度为RG-2>U251>LN-428。hUMSC-CM(3和9 g/L)与TMZ(50、100和200µmol/L)配伍给药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单独给药组显著增强(P<0.05),且随着配伍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中,9 g/L hUMSC-CM(C9)与50µmol/L TMZ(T50)配伍可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与C9或T50组相比,CCK-8实验显示C9+T50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HE染色和TUNEL检测结果显示C9+T50组细胞形态变化明显,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9+T50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周期发生阻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9+T50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PARP1、beclin-1和LC3-II/LC3-I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1)hUMSC-CM与TMZ配伍给药对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性,且两者之间存在增敏作用,在不同细胞系中呈现不同的增敏效果。(2)hUMSC-CM提高胶质瘤细胞对TMZ敏感度的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8/caspase-3/PARP1信号通路及自噬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替莫唑胺 胶质瘤 细胞凋亡 自噬 caspase-8/caspase-3/PARP1信号通路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用于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杨东艳 林华 +4 位作者 张宇箫 赵昆颖 向丽蓉 杨淑达 胡炜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单用及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影响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因素...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单用及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影响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因素。方法按照脑胶质瘤治疗效果评估(response assessment in neuro oncology,RANO)标准,以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指标,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31例复发性HGG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为对照组(BEV)和治疗组(BEV+TMZ),评价2组近期疗效。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组别(对照组与治疗组)、性别、年龄、疾病分级、入院评分、组织病理型分类等对31例复发性HGG患者OS的影响;通过χ^(2)检验比较2组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ORR=63.16%,对照组ORR=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9,P=0.011);治疗组DCR=89.47%,对照组DCR=75.00%,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0,P=0.571)。对照组中位生存期(mOS)为7个月(95%CI:3.605~10.39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mOS)为14个月(95%CI:3.853~24.147),2组m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9,P=0.363)。31例复发性HGG患者Cox单因素分析入院评分和组织病理型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组织病理型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DR比较,恶心呕吐、乏力及腹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及白细胞降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现的ADR对症处理后均得到了缓解。结论治疗组治疗复发性HGG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复发性HGG后的ADR可耐受,安全性良好。组织病理型分类可能是影响31例复发性HGG患者OS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脑胶质瘤 贝伐珠单抗 替莫唑胺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替莫唑胺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4
作者 经纬俊 彭苗苗 葛卫红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2期255-263,共9页
目的 挖掘真实世界中替莫唑胺相关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替莫唑胺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FAERS数据库中替莫唑胺的ADE报告数据,通过... 目的 挖掘真实世界中替莫唑胺相关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替莫唑胺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FAERS数据库中替莫唑胺的ADE报告数据,通过报告比值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进行信号挖掘,分析其ADE发生情况。结果 数据库中,以替莫唑胺作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24 725份,共识别出300个ADE信号,共涉及23个系统器官分类,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各类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等;报告数较多的ADE信号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惊厥发作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挖掘到42个新的疑似不良反应,这些在说明书中未有记录,如假单胞菌皮肤感染、疱疹性脑膜脑炎、舌下神经性瘫痪、汗孔角化病等。结论 替莫唑胺在真实世界中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与说明书大体一致,但也有一些新的疑似不良反应被发现,临床使用时应特别关注这些新的不良反应,并建议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药物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通用转录因子2I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化疗抵抗中的作用
5
作者 周建国 姜红建 +5 位作者 朱其辉 张耿强 邓琪琳 齐玲 李凯舒 于洪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7-464,共8页
目的目的:探讨通用转录因子2I(GTF2I)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替莫唑胺化疗抵抗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方法:基于转录因子预测网站(PROMO网站),生物信息学分析GBM组织中甲基转移酶1(DNMT1)、损伤特异性DNA结合蛋白1(DDB1)、染色盒... 目的目的:探讨通用转录因子2I(GTF2I)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替莫唑胺化疗抵抗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方法:基于转录因子预测网站(PROMO网站),生物信息学分析GBM组织中甲基转移酶1(DNMT1)、损伤特异性DNA结合蛋白1(DDB1)、染色盒同源物5(CBX5)和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C(XPC)的共同转录因子,并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进行DDB1、CBX5、XPC和DNMT1与GTF2I和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的相关性分析及生存分析。分别用小干扰序列(siRNA)转染并沉默人脑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T98细胞和人脑胶质瘤LN229细胞中MGMT及GTF2I的基因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上述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沉默GTF2I基因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结果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GBM组织中DDB1、CBX5、XPC和DNMT1表达水平与GTF2I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MGMT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GTF2I表达水平与MGMT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剔除未接受替莫唑胺治疗的GBM患者的生存分析,GTF2I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降低。沉默MGMT基因后,人脑胶质瘤T98细胞中GTF2I、DDB1、CBX5和XPC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1);沉默GTF2I基因后,人脑胶质瘤LN229细胞中MGMT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DDB1、CBX5、XPC和DNM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沉默GTF2I基因前后,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结论:转录因子GTF2I可以调控MGMT、DDB1、CBX5和XPC等关键DNA损伤修复蛋白的mRNA表达,参与GBM细胞替莫唑胺化疗抵抗,可能是GBM潜在的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抵抗 通用转录因子2I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 关键DNA损伤修复基因
下载PDF
基于Notch1/Hes1通路分析替莫唑胺对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6
作者 何成 付小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79-82,共4页
目的基于Notch1/Hes1通路探讨和分析替莫唑胺抑制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开展此次临床实践研究,对患者行肺癌干细胞A549(A549-... 目的基于Notch1/Hes1通路探讨和分析替莫唑胺抑制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开展此次临床实践研究,对患者行肺癌干细胞A549(A549-SCs)分离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A549-CSCs,检测筛选肺癌干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筛选出的肺癌干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组采用替莫唑胺进行处理,对比两组对肺癌干细胞活力抑制情况、对肺癌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A549-CSCs的细胞分化能力相关因子Sox2和Oct4的mRNA水平。结果观察组肺癌干细胞mRNA及蛋白表达量、Notch1、Hes1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549-CSCs的细胞分化能力相关因子Sox2和Oct4的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otch1/Hes1通路角度来看,替莫唑胺对于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具有抑制作用,替莫唑胺主要是通过对肺癌干细胞Sox2、Oct4、mRNA蛋白表达产生抑制来实现上述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Hes1通路 替莫唑胺 肺癌 干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去铁胺通过抑制线粒体功能加重替莫唑胺诱导的胶质瘤细胞DNA损伤
7
作者 吴若琳 韩瑞丽 +3 位作者 米洋澜 谷雨 叶菁 袁媛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96-400,406,共6页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加重替莫唑胺(TMZ)诱导胶质瘤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U251胶质瘤细胞分为对照组、TMZ组(100μmol/L)、DFO组(500μmol/L)及两药联合处理组(100μmol/L TMZ+500μmol/L DFO)。处理24 h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加重替莫唑胺(TMZ)诱导胶质瘤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U251胶质瘤细胞分为对照组、TMZ组(100μmol/L)、DFO组(500μmol/L)及两药联合处理组(100μmol/L TMZ+500μmol/L DFO)。处理24 h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焦点的形成情况;菲咯嗪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内总铁含量和线粒体铁含量;荧光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试剂盒和乳酸试剂盒分别测定细胞内ATP含量和乳酸含量;qRT-PCR分析铁硫簇(ISC)合成相关分子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DFO和TMZ会导致胶质瘤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DNA损伤(P<0.05),且DFO可以加重TMZ诱导的胶质瘤细胞DNA损伤(P<0.01)。DFO联合TMZ显著减少细胞总铁和线粒体铁含量(P<0.05),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及ATP含量(P<0.01),同时增加乳酸生成(P<0.01);DFO阻碍ISC合成,抑制DNA损伤修复,加重TMZ诱导的DNA损伤(P<0.05)。结论DFO通过影响铁代谢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减少ISC的合成,从而抑制DNA损伤修复,加重TMZ诱导的胶质瘤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替莫唑胺 胶质瘤 DNA损伤 铁硫簇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8
作者 杨易 陈晓英 +2 位作者 喻国峰 顾文 刘学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收治的116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一组(n=48)和联合组(n=68)。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收治的116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一组(n=48)和联合组(n=68)。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性化疗方案,化疗结束后,单一组采取替莫唑胺胶囊治疗4周,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为57.35%,较单一组的37.50%高(χ^(2)=4.437,P=0.035)。治疗4周后,2组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CD3^(+)、CD4^(+)高于单一组(P<0.01);2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1);2组身体功能,情感功能及其他领域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41%,与单一组的3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2)。结论华蟾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恶性胶质瘤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恶性胶质瘤 华蟾素 替莫唑胺 常规化疗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2-脱氧葡萄糖修饰共载siPD-L1及替莫唑胺脂质纳米粒的脑靶向性研究
9
作者 罗静远 杨静 +2 位作者 李雪 周四元 刘道洲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考察2脱氧葡萄糖(2-DG)修饰共载siPD-L1及替莫唑胺(TMZ)脂质纳米粒(TMZ/siPD-L1@GLPN)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脑内分布,阐明TMZ/siPD-L1@GLPN的脑靶向性,为脑靶向递药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活体成像仪考察游... 目的考察2脱氧葡萄糖(2-DG)修饰共载siPD-L1及替莫唑胺(TMZ)脂质纳米粒(TMZ/siPD-L1@GLPN)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脑内分布,阐明TMZ/siPD-L1@GLPN的脑靶向性,为脑靶向递药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活体成像仪考察游离TMZ、TMZ/siPD-L1@GLPN以及未经2-DG修饰共载siPD-L1及TMZ脂质纳米粒(TMZ/siPD-L1@LPN)小鼠尾静脉给药后,TMZ在血浆中的消除动力学以及在小鼠脑内的分布动力学。结果与游离TMZ相比,TMZ/siPD-L1@GLPN在小鼠血浆中的消除速度明显减缓,TMZ/siPD-L1@GLPN在小鼠体内的循环时间明显延长。游离TMZ、TMZ/siPD-L1@GLPN以及TMZ/siPD-L1@LPN给药后,TMZ在血浆中的AUC 0~∞分别为(139.49±14.39)、(585.50±44.91)和(705.73±173.02)h/(mg·L),TMZ在脑组织中的AUC 0~∞分别为(32.39±3.12)、(532.89±46.44)和(162.79±18.38)h/(mg·kg)。活体成像仪观察结果显示,相较于TMZ/siPD-L1@LPN,TMZ/siPD-L1@GLPN在脑内的分布更多。结论2-DG修饰脂质纳米粒后能够显著提高脂质纳米粒的脑靶向性,显著延长TMZ在小鼠体内的循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药代动力学 脑胶质瘤 高效液相色谱 活体成像
下载PDF
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化疗与射波刀放疗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赵鸽 陈志功 +2 位作者 杨彦松 李太平 李家骏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77-182,共6页
目的观察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TMZ)化疗与射波刀放疗的近期、远期效果。方法选取87例脑胶质瘤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化疗组(43例)和放疗组(44例)。化疗组采用TMZ化疗,放疗组采用射波刀放疗,比较两组的各种标志物水平变化及病灶改善情况,以... 目的观察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TMZ)化疗与射波刀放疗的近期、远期效果。方法选取87例脑胶质瘤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化疗组(43例)和放疗组(44例)。化疗组采用TMZ化疗,放疗组采用射波刀放疗,比较两组的各种标志物水平变化及病灶改善情况,以及随访期间的生存质量、生存周期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糖类抗原153(CA15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天冬酰胺内肽酶(AEP)、肿瘤细胞增殖(Ki-67)等指数以及病灶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期间放疗组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高于化疗组;放疗组体能状况(ZP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MZ化疗或射波刀放疗对控制胶质瘤患者术后病情进展均有积极意义,但射波刀放疗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周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方面更具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开颅切除术 替莫唑胺化疗 射波刀放疗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方案后线治疗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11
作者 陈智 杨镇洲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735-740,共6页
目的评价安罗替尼(Anlotinib)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CAPTEM)方案在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二线化疗后进展脑转移的SCLC患者23例,后线治... 目的评价安罗替尼(Anlotinib)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CAPTEM)方案在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二线化疗后进展脑转移的SCLC患者23例,后线治疗方案予Anlotinib靶向治疗联合CAPTEM方案抗肿瘤治疗。观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i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纳入患者的PFS和iPFS;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相关数据的生存分析,评估该联合方案对晚期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疗效分析: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10例,疾病进展3例;ORR为43.47%,DCR为86.95%。脑转移评估: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病情稳定10例,疾病进展2例,iORR为47.82%。患者中位PFS为6.4(5.4,7.0)个月,iPFS为6.5(5.5,7.4)个月。单因素分析: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标准评分、同步颅内转移灶放疗对患者的PFS有一定影响(P<0.05),而体力状况ECOG评分、同步颅内转移灶放疗与患者的iPF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体力状况ECOG评分对患者的PFS及iPFS均具有显著影响(P<0.01)。23例患者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0.43%(7/23)]、口腔黏膜炎[17.39%(4/23)]、高血压[26.08%(6/23)]、胃肠道反应[30.43%(7/23)]、食欲减退[21.73%(5/23)]、腹泻[13.04%(3/23)]等,均为1~2级;1例患者出现高血压3级不良事件,予高血压药物后控制良好,调整剂量后反应良好;所有患者无咯血、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Anlotinib联合CAPTEM方案使SCLC脑转移患者在后线治疗中的疗效获益,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脑转移 安罗替尼 卡培他滨 替莫唑胺 多线治疗
下载PDF
DOK3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文海韬 安喆妮 吴水华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12期3198-3203,共6页
目的 研究停靠蛋白3(DOK3)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TMZ)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TMZ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DOK3、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 目的 研究停靠蛋白3(DOK3)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TMZ)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TMZ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DOK3、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法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的核转位。结果 DOK3在TMZ抗性的U25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亲本细胞,而MGMT、p-PI3K以及p-AKT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亲本细胞。DOK3的过表达降低了TMZ耐药细胞对TMZ的IC_(50)值,也加速了TMZ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抑制,降低了MGMT、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以及抑制了NF-κB的核转位。结论 DOK3通过PI3K/AKT/NF-κB途径调控MGMT,导致神经胶质瘤细胞对TMZ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U251细胞 停靠蛋白3 胶质母细胞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替莫唑胺优化方案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作者 詹傲 岳林 +2 位作者 张孝礼 张召 卫正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88-0091,共4页
分析恶性胶质瘤治疗阶段,替莫唑胺优化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医疗干预的恶性胶质瘤患者共计100例,基于临床治疗阶段,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替莫唑胺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 分析恶性胶质瘤治疗阶段,替莫唑胺优化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医疗干预的恶性胶质瘤患者共计100例,基于临床治疗阶段,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替莫唑胺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疗效占比相较于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充分证实,替莫唑胺优化治疗方案的开展,使得恶性胶质瘤患者在恶性胶质瘤病情干预中的生存率与生存期限有效改善,生活质量评分综合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优化方案 恶性胶质瘤 治疗价值
下载PDF
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单纯化疗联合放疗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孙伟 任栎冰 李成奎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9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单纯化疗联合放疗对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条件的颅内恶性胶质瘤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采用替莫唑胺单纯化疗治...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单纯化疗联合放疗对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条件的颅内恶性胶质瘤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采用替莫唑胺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BR、ORR及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2年、3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反应、粒细胞减少、贫血、骨髓抑制及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较单纯化疗用于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恶性胶质瘤 替莫唑胺 单纯化疗 放疗 生存率
下载PDF
研究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的效果
15
作者 刘广全 凌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31-0033,共3页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病例数58例进行观察,入选者患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期间选入组,以抛硬币方式设置组别,即单一组、优良组,其所用治疗方案不同,两组分别是放射治疗...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病例数58例进行观察,入选者患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期间选入组,以抛硬币方式设置组别,即单一组、优良组,其所用治疗方案不同,两组分别是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疗效,并通过多项指标评估整体疗效。结果 优良组在其治疗方式下,取得了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即为93.10%(27例),比单一组所用疗法更高,P<0.05;治疗前,炎症因子在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优良组所用治疗法下,各炎症因子水平低,和单一组间差异较大,P<0.05;生活质量评分在未治疗前,于组中的差异并不大,P>0.05,治疗后,其在优良组的数据较高,高于在单一组的数值,P<0.05;优良组疗法下一年生存率较高,且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 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单以放疗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通过联合替莫唑胺,可以有效改善疗效,减轻机体炎症,提升患者一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放射治疗 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 疗效 炎症反应 一年生存率
下载PDF
脑神经胶质瘤细胞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对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锡贤 孙海峰 +1 位作者 成江 吴建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脑神经胶质瘤细胞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表达对替莫唑胺(TMZ)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TMZ耐药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TMZ细胞,采用空载质粒或siRNA转染U251/TMZ细胞,分为空载组、TMZ组、si... 目的探究脑神经胶质瘤细胞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表达对替莫唑胺(TMZ)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TMZ耐药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TMZ细胞,采用空载质粒或siRNA转染U251/TMZ细胞,分为空载组、TMZ组、siRNA组及siRNA+TMZ组,转染48 h后,GFP荧光检测细胞转染效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CEACAM1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U251/TMZ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载组比较,siRNA组、siRNA+TMZ组CEACAM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Wnt1蛋白表达水平、β-catenin及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TMZ组比较,siRNA组、siRNA+TMZ组CEACAM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Wnt1蛋白表达水平、β-catenin及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siRNA组比较,siRNA+TMZ组CEACAM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Wnt1蛋白表达水平、β-catenin及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CEACAM1表达下调能够抑制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提高TMZ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胶质瘤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替莫唑胺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Pep-1引导的基聚多巴胺载药替莫唑胺纳米颗粒用于胶质母细胞瘤化疗及光热双重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浩 刘琦 +3 位作者 魏民 马强 李育平 张恒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789-2798,共10页
目的:构建由Pep-1引导的基聚多巴胺(PDA)载药替莫唑胺(TMZ)的纳米颗粒(NPs)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化疗及光热的双重治疗。方法:利用PDA的邻苯二酚、氨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及超强的黏附性与TMZ和Pep-1的羰基、氨基及巯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及自组... 目的:构建由Pep-1引导的基聚多巴胺(PDA)载药替莫唑胺(TMZ)的纳米颗粒(NPs)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化疗及光热的双重治疗。方法:利用PDA的邻苯二酚、氨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及超强的黏附性与TMZ和Pep-1的羰基、氨基及巯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及自组装,得到Pep-1@PDA-TMZ NPs;使用动态光散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尺寸、电荷及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对其药物的负载及组装进行分析;使用水、胎牛血清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采用近红外热成像仪验证其光热转换效能;并考察TMZ的释放情况。通过细胞实验验证Pep-1@PDA NPs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摄取情况及Pep-1@PDA-TMZ NPs对于U87和C6细胞的抑制率。结果:制备的Pep-1@PDA-TMZ NPs形态较规则,呈球形,尺寸约140 nm,载药量约50%;细胞内吞成像表明U87和C6细胞对Pep-1@PDA-TMZ NPs的吞噬量高于PDA-TMZ NPs;在808 nm激光的照射下,Pep-1@PDA-TMZ NPs对U87和C6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0.81%和82.29%(P<0.05)。结论:纳米递药系统Pep-1@PDA-TMZ NPs的载药率较高、穿透力较强、生物相容性及靶向性较好,能够提供化疗和光疗为一体的双重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聚多巴胺 细胞穿膜肽-1 胶质母细胞瘤 纳米递药系统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莪术醇逆转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耐药:基于调节UTX/MGMT轴
18
作者 孙江川 邢家恒 +2 位作者 谭茹雪 钱颖 田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97-1705,共9页
目的探讨莪术醇在逆转胶质瘤原发性耐药方面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胶质瘤细胞分为以下主要分组:以0、10、20、40μg/mL浓度莪术醇处理胶质瘤细胞,选择40μg/mL莪术醇处理;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UTX过表达的胶质瘤细胞,空白对照组、莪... 目的探讨莪术醇在逆转胶质瘤原发性耐药方面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胶质瘤细胞分为以下主要分组:以0、10、20、40μg/mL浓度莪术醇处理胶质瘤细胞,选择40μg/mL莪术醇处理;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UTX过表达的胶质瘤细胞,空白对照组、莪术醇组(40μg/mL)、UTX过表达组(UTX过表达细胞)、UTX过表达和莪术醇联合处理组(40μg/mL莪术醇处理UTX过表达细胞);空白对照组、莪术醇组(40μg/mL)、莫唑胺(TMZ)组(10μg/mL)、莪术醇(40μg/mL)和TMZ(10μg/mL)联合处理组。将16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莪术醇组(20 mg/kg)、TMZ组(20 mg/kg)、莪术醇(20 mg/kg)和TMZ(20 mg/kg)联合处理组,4只/组,构建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MTT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MZ预处理10μg/mL);UTX活性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的UTX活性;ChiP-qPCR检测MGMT启动子区域的UTX、H3K27me3的富集程度;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瘤细胞内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莪术醇能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P<0.01),并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凋亡(P<0.01)。莪术醇能抑制体内胶质瘤瘤体的生长增殖(P<0.01),而TMZ则无显著效果(P>0.05)。莪术醇能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内的UTX活性(P<0.01),增加H3K27me3的蛋白表达水平。UTX过表达细胞系的UTX活性显著升高(P<0.01),UTX蛋白表达增加且H3K27me3蛋白表达减少,UTX过表达能显著逆转莪术醇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P<0.01)。莪术醇能降低UTX和H3K27me3在MGMT启动子区域的富集程度(P<0.05,P<0.01)。莪术醇能降低MGMT蛋白表达水平,UTX过表达则能逆转该作用。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莪术醇与TMZ联用均能提高胶质瘤细胞内的H3K27m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下游靶基因MGMT的表达,进而增强胶质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结论莪术醇能够通过调控UTX/MGMT轴增强胶质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替莫唑胺 莪术醇 UTX 凋亡 耐药性
下载PDF
替莫唑胺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19
作者 朱云珊 赵紫楠 +3 位作者 朱翊 张闪闪 张亚同 金鹏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9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评价替莫唑胺(TMZ)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HTA相关网站及数据库,纳入TMZ治疗多形性胶质... 目的: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评价替莫唑胺(TMZ)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HTA相关网站及数据库,纳入TMZ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的HTA报告、Meta分析/系统评价及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7月20日。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交叉汇总核对,最终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与描述。结果:共纳入0篇HTA报告、17篇Meta分析/系统评价和6篇经济学评价。(1)有效性方面,在治疗新诊断GBM和AA中,13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放疗比较,TMZ联合/不联合放疗方案更具优势,能够显延长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等;4项研究比较了TMZ单药与单纯放疗方案的有效性,其中1项研究结果显示TMZ在延长OS方面比放疗有优势,其余3项研究结果显示两者效果相当,研究结论并不完全统一,需要进一步论证。1项研究结果显示,新诊断GBM使用西仑吉肽方案、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结合/不结合TMZ联合放疗方案,在提高生存率方面均优于TMZ联合放疗方案。另1项研究结果显示,新诊断GBM使用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或伊立替康治疗相较于TMZ单药治疗可显著提高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延长中位PFS,复发性GBM使用贝伐珠单抗与伊立替康联合治疗相较于TMZ单药和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治疗可显著提高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2)安全性方面,TMZ可能增加患者血液毒性反应,但3—4级严重的血液毒性反应极少发生,大部分患者(包括老年患者)仍然耐受TMZ治疗。(3)经济性方面,2项来自我国的经济性研究结果显示,TMZ联合放疗相较于单独放疗不具有经济性。2项来自其他国家的经济性研究结果显示,TMZ联合放疗相较于单独放疗更有经济性。另2项经济性研究结果显示,与丙卡巴肼、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联合治疗方案及TMZ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方案相比,TMZ治疗方案更具经济性。结论:GBM和AA使用TMZ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TMZ单药治疗与单纯放疗的有效性结论不统一,需要进一步论证;TMZ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经济性结论不完全统一,受区域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下载PDF
复方红豆杉胶囊与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
20
作者 张弛 王英 杨福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62-368,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compound taxus chinensis capsule,CTCC)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抗胶质瘤的协同效应,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用MTT法检测CTCC与TMZ对U251细胞的IC50值。然后,将细胞分为四...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compound taxus chinensis capsule,CTCC)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抗胶质瘤的协同效应,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用MTT法检测CTCC与TMZ对U251细胞的IC50值。然后,将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CTCC处理组(2 mg/mL),TMZ处理组(100μmol/L),CTCC+TMZ处理组。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JC-1探针检测线粒体去极化,Annexin V/PI染色和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观察KI-67和PC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Ki-67、PCNA、Bcl-2、Bax、细胞素色C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细胞的活力、集落形成能力以及Ki-67、PCNA和Bcl-2表达均降低,线粒体去极化、凋亡以及Bax、细胞素色C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均增加;其中CTCC+TMZ处理组较CTCC处理组和TMZ处理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CTCC和CTCC均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二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二者对线粒体去极化以及Ki-67、PCNA、Bcl-2、Bax、细胞素色C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具有协同调控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复方红豆杉胶囊 替莫唑胺 化疗敏感性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